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流程闭环管理在体检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敬海 潘静 +2 位作者 张远辉 周浩 王致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探索构建以应用闭环管理理念设计的体检健康管理平台体系,包括体检业务、财务管理、体检预约、体检智能导检和体检与集成平台数据联通等多模块多系统全流程闭环管理。实施结果表明,全流程互联互通闭环管理的体检健康管理平台显著提高了... 探索构建以应用闭环管理理念设计的体检健康管理平台体系,包括体检业务、财务管理、体检预约、体检智能导检和体检与集成平台数据联通等多模块多系统全流程闭环管理。实施结果表明,全流程互联互通闭环管理的体检健康管理平台显著提高了医院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服务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及客户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平台 闭环管理 体检信息系统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专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
2
作者 岑子博 舒友梅 +2 位作者 陈琳 邓颖聪 王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3期13-17,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检验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于检验专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检验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于检验专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介绍了检验专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探讨不同检验专业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并深入分析其对从业人员的影响;同时,将评估现有的预防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通过这项研究,期望能够提高人们对检验专业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专业 职业危害因素 评估 监测 预防措施 未来发展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燕 黄海波 +4 位作者 苏艺伟 饶鹏 侯狮峰 王致 王建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并验证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为研究辐射剂量特性及正确实施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22年5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在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机房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配备3套铅防护服(分... 目的:分析并验证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为研究辐射剂量特性及正确实施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22年5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在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机房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配备3套铅防护服(分别设为铅防护服A、B、C),每套均包括铅围脖、铅背心和铅围裙各1件,铅当量均为0.5 mmPb。将手术医师穿戴的铅防护服外表面布点处放置热释光剂量计,对比3套铅防护服正面背面、垂直和水平面的辐射剂量值。结果:3套铅防护服正面剂量计测量平均值分别为(296.2±31.9)mSv、(196.3±20.2)mSv和(299.4±33.0)mSv,均明显高于铅防护服背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22、-5.115、-4.817,P<0.05)。3套铅防护服垂直面腹部辐射剂量值最高,分别为(356.7±58.2)mSv、(217.7±31.8)mSv和(387.4±46.3)mSv。铅防护服A、B水平面左侧剂量计测量值分别为(341.6±58.5)mSv、(229.1±32.4)mSv,均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0、9.068,P<0.05);铅防护服C左侧高于中间和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46、9.766,P<0.05)。结论:DSA介入手术医师体表前面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后面,身体垂直面腹部辐照剂量最高,水平面左到右有递减趋势。检测出的辐射剂量数据和分布特征可为辐射防护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医师 体表辐射剂量 剂量分布特征 辐射防护
下载PDF
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噪声频谱特性与防噪对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小猛 唐双双 +3 位作者 冯玉超 张海 周丽屏 王致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噪声强度与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噪声超标原因,为噪声危害防控提供支持。方法 2022年7月,对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采取个体检测与定点检测方式,测量与分析员工作业期间的噪声...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噪声强度与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噪声超标原因,为噪声危害防控提供支持。方法 2022年7月,对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采取个体检测与定点检测方式,测量与分析员工作业期间的噪声等效声级、噪声频谱。结果 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不同岗位员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强度(LEX,8h)范围为80.3~101.1 d B(A),噪声岗位超标率71.4%。车床、钻床、液压机操作、数控冲床、剪板、折弯等岗位在低频与中频均有较高噪声暴露;各焊接岗位以中高频噪声为主;洗衣机装配岗位以中低噪声为主;锅炉操作、设备测试、叉车作业、质检等流动岗位的噪声频谱特征类似,以中低频噪声为主。结论 广州市某洗涤设备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岗位的噪声暴露水平超标较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噪声呈现出低、中、高频率同时存在的宽带频谱特征,应采取改进工艺、工程控制、组织管理、个体防护、听力保护计划等方案保护员工听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设备 噪声暴露 噪声频谱 防噪对策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体尿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萍 陈纠 王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5-880,共6页
亚硝酸盐中毒发生时,为了快速准确测定人体尿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建立了固相萃取-分光光度的分析方法。基于亚硝酸盐的重氮偶合反应,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尿液进行净化处理后,消除了基质干扰,提高了测试灵敏度,通过对比考察了固相萃取柱... 亚硝酸盐中毒发生时,为了快速准确测定人体尿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建立了固相萃取-分光光度的分析方法。基于亚硝酸盐的重氮偶合反应,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尿液进行净化处理后,消除了基质干扰,提高了测试灵敏度,通过对比考察了固相萃取柱类型、重氮化剂种类、重氮化剂质量浓度、反应酸度、偶合剂质量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在0.033~0.986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尿液在0.246~2.054μg/mL三种加标水平范围内亚硝酸盐的平均回收率为96.3%~106%,表明HLB固相萃取柱有效去除了影响重氮偶合反应的干扰物质,达到了满意的净化效果。日内和日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3.6%和2.2%~4.8%,方法检出限为0.010μg/mL,定量下限为0.033μg/mL。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且检出限低,适用于人体尿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固相萃取 亚硝酸盐 尿液
下载PDF
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及应急救援现状分析
6
作者 范小猛 徐绍雄 +3 位作者 冯玉超 张海 周丽屏 王致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6期721-726,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救援设施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方法 2022年9月在企业正常生产阶段,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实验法等方法对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救援设施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方法 2022年9月在企业正常生产阶段,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实验法等方法对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现状与应急救援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该飞机维修库各生产车间甲苯浓度为<0.16~1.20 mg/m^(3),二甲苯浓度为0.26~1.20 mg/m^(3),乙苯为0.09~1.60 mg/m^(3),异丙醇浓度为<0.13~18.00 mg/m^(3),其余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均低于10%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刺激性物质、硫酸、磷酸、氢氧化钾、硫化氢、氨。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有眼部与皮肤刺激、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性氨气中毒。结论广州市某飞机维修库化学毒物及应急救援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企业应继续完善与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地避免员工发生职业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维修库 化学毒物 应急救援设施
原文传递
2017—2023年某实验室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
7
作者 侯狮峰 王建宇 +4 位作者 苏艺伟 张万峰 黄海波 唐思琪 王致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0-642,共3页
按照2017—2023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方案和标准的要求,对某实验室7组个人剂量计进行测量,同时对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2018、2020、2022、2023年考核结果合格,2017、2019、2021年考核结果优秀。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状... 按照2017—2023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方案和标准的要求,对某实验室7组个人剂量计进行测量,同时对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2018、2020、2022、2023年考核结果合格,2017、2019、2021年考核结果优秀。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状态稳定,监测数据可靠,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剂量 质量控制 能力考核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制造业工人空腹血糖的关联性研究
8
作者 俞家恒 黄海娟 +4 位作者 崔佳欣 欧丝嘉 阮燕梅 欧泽金 王致 《环境与职业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背景]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十大死因,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职业因素,尤其是噪声暴露被逐渐认为是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然而目前关于职业噪声与糖尿病之间关联的证据仍然有限,且结论并不一致。[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 [背景]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十大死因,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职业因素,尤其是噪声暴露被逐渐认为是糖尿病的潜在风险因素。然而目前关于职业噪声与糖尿病之间关联的证据仍然有限,且结论并不一致。[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劳动者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识别潜在的高风险人群,为职业人群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23年广州市汽车制造业在岗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累积噪声暴露(CNE)评估个体职业噪声暴露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相关基本信息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等方法,对职业性噪声暴露和血糖水平、IFG以及糖尿病的关联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寻找潜在的风险人群。[结果]来自广州市两家工厂的3 427名工人被纳入最终的研究。研究对象年龄为28.0(8.0)岁,CNE的中位暴露水平为86 dB·年,IFG的患病人数为190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36人。连续模型的结果显示,CNE与血糖水平(b=0.006,95%CI:0.002~0.011)和糖尿病(OR=1.145,95%CI:1.039~1.270)相关。而在分类模型中,高噪声暴露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OR=3.908,95%CI:1.255~17.341)。同时RCS结果显示,职业噪声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全=0.048,P非线性=0.567)。此外,年龄是职业噪声和血糖水平关联的重要修正因素(P交互<0.001),在>28岁的工人中观察到的关联较≤28岁的工人更为显著(b=0.017,95%CI:0.009~0.025)。但在IFG和糖尿病中未发现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噪声暴露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并且可能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28岁的工人是需要被关注的高风险人群。因此,加强噪声源管理以降低场所噪声水平和增强工人防范意识是减少职业噪声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血糖 职业噪声 个体噪声暴露水平
原文传递
广州市711例CT受检者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宇 张燕 +6 位作者 苏艺伟 黄海波 侯狮峰 唐思琪 张万峰 周丽屏 王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调查CT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报告,了解广州市CT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18家医疗机构的18台CT,调查每台CT设备的成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随机收集711名受检者的头部、胸部、腹部、腰... 目的调查CT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报告,了解广州市CT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18家医疗机构的18台CT,调查每台CT设备的成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随机收集711名受检者的头部、胸部、腹部、腰椎和四肢等5个部位的剂量水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711例受检者头部、胸部、腹部、腰椎、四肢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其中头部为CTDIw)的P75值分别为58.2、13.3、15.3、23.1、19.1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的P75值分别为785、350、585、522、581 mGy·cm,各部位CTDIvol及DLP的P75水平均满足标准中诊断参考水平。扫描参数中管电压均为120 kV,扫描长度均以头部最短,腹部最长;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积腰部最大。结论各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地实际特点,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规范建立适合本地的CT扫描诊断参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CT剂量指数(CTDI) 辐射剂量 扫描参数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人全血中米酵菌酸
10
作者 周丽屏 郭嘉明 +2 位作者 郭尧平 陈纠 王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采集疑似米酵菌酸中毒患者全血样品200μL,加入已于-20℃冷冻的甲醇800μL,振荡5 min,离心5 min,上清液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分析。在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50 mm×3.0 mm, 2.7μm)上以不同体积比的含10 m... 采集疑似米酵菌酸中毒患者全血样品200μL,加入已于-20℃冷冻的甲醇800μL,振荡5 min,离心5 min,上清液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分析。在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50 mm×3.0 mm, 2.7μm)上以不同体积比的含10 mmol·L^(-1)甲酸铵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米酵菌酸,以双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以全离子采集一级质谱(MS1-Allions)模式定性鉴别,以基质匹配工作曲线法定量。结果显示,米酵菌酸的质量浓度在45~45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2μg·L^(-1)。对空白全血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2.6%~9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5%~5.6%。方法应用于疑似中毒患者全血样品的分析,检出了米酵菌酸(检出量为2 225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米酵菌酸 全血 中毒患者
下载PDF
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培仙 杨燕 +3 位作者 彭志恒 王忠旭 贾宁 王致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6-912,共7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WMSDs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2家汽车制造企业1442名物... 目的了解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WMSDs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2家汽车制造企业1442名物流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调查WMSDs患病情况,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WMSDs患病模式进行分析,用χ^(2)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类别人群的患病影响因素。结果WMSDs总患病率为42.9%(619/1442),WMSDs患病率较高的3个部位分别为颈部(23.5%,339/1442)、肩部(21.3%,307/1442)、下背部(19.1%,275/1442)。69.0%(427/619)的患病人群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同时患病。经潜类别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4个潜类别:全身多部位共患组(4.51%)、极低或无患病组(70.39%)、肩颈-上背共患组(11.37%)、四肢-下背共患组(13.73%)。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与"极低或无患病组"比较,汽车制造物流作业工人全身多部位共患WMSDs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姿势不舒服(OR=3.10,95%CI:1.44~6.70,P=0.004)、经常弯腰同时转身(OR=2.36,95%CI:1.05~5.29,P=0.037)、长时间屈膝作业(OR=2.29,95%CI:1.17~4.47,P=0.015)。工作姿势不舒服(OR=2.26,95%CI:1.51~3.38,P<0.001)、颈部弯曲(OR=1.68,95%CI:1.03~2.74,P=0.036)、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1.81,95%CI:1.22~2.67,P=0.003)是肩颈-上背WMSDs共患的危险因素;工龄>10年(OR=2.16,95%CI:1.24~3.78,P<0.001)、工作姿势不舒服(OR=2.38,95%CI:1.63~3.48,P<0.001)、颈部弯曲(OR=1.66,95%CI:1.03~2.68,P=0.039)是四肢-下背WMSDs共患的危险因素。结论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工人WMSDs患病率高,具有明显的分类共患特征,且与休息时间是否充足、劳动者作业姿势等个体特征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疾患 影响因素 潜类别分析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汽车制造企业 物流作业工人
原文传递
广州市2021—2022年噪声接触人员纯音听阈测试质量控制考核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易楠 周海林 +3 位作者 梁嘉斌 麦诗琪 荣幸 王致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职业健康检查(OME)机构纯音听阈测试(PTA)质量控制考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21—2022年广州市41家次OME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现场质量考核和噪声接触人员PTA质量控制考核。结果2021年—202... 目的探讨广州市职业健康检查(OME)机构纯音听阈测试(PTA)质量控制考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21—2022年广州市41家次OME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现场质量考核和噪声接触人员PTA质量控制考核。结果2021年—2022年考核的41家次OME机构共检出整改项205项;其中,不符合组织架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OME工作质量控制要求、健康检查信息报送要求的OME机构分别有19、28、30和28家次。噪声接触人员OME报告考核正确率为74.9%(820/10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组OME机构出现PTA质量控制考核不合格和PTA结果不合格的风险均高于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组(P值均<0.05),备案年限<1年组OME机构出现PTA结果不合格的风险高于备案年限≥1年组(P<0.05),不符合OME工作质量控制组OME机构出现OME结论不合格的风险高于符合OME工作质量控制组(P<0.05),不符合健康检查信息报送组OME机构出现疑似职业病结论不合格的风险高于符合健康检查信息报送组(P<0.05),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组OME机构出现职业禁忌证结论不合格的风险高于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组(P<0.05)。结论广州市OME机构PTA质量有待提高;完善OME的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PTA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检查 质量控制 考核 质量管理 纯音听阈测试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丹萍 白树真 +7 位作者 刘颖茵 白卢皙 梁锦梅 朱玲 陈琳 宋慧东 陈雪梅 王致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分析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即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英文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 目的分析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即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英文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有效文献327篇,包括英文216篇,中文111篇。(1)英文文献历年发文量波动较大,无明显的持续增长或下降趋势;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359家研究机构的作者在97种英文期刊上发表了英文相关文献,涉及226项基金的281次资助;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分别有81、46和43篇;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血液毒性、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等基因层面的机制研究。(2)中文文献发文量在2012年后逐渐增加,2017年出现明显的增长峰值;有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27家研究机构的作者在51种中文期刊发表了中文相关文献,涉及78项基金的154次资助;中文文献偏向苯所致血液毒性和职业健康损害方面的研究。结论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研究以中国、美国和意大利居多,主要集中于血液毒性方面研究。追踪国际研究方向与热点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 职业接触 文献计量学 分析
原文传递
职业健康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阮燕梅 荣幸 +2 位作者 兰丽琴 张晋蔚 王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年第3期370-374,共5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职业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概述了大数据在职业健康领域的来源特征、发展现状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梳理职业健康大数据在职业病防治、群体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职业安全的应用情况,对职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职业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概述了大数据在职业健康领域的来源特征、发展现状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梳理职业健康大数据在职业病防治、群体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职业安全的应用情况,对职业健康大数据的来源、应用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加大职业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可以为预测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数据支撑,加快职业病预测模型的应用,实现职业病防治的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大数据 精准防控 应用 发展
原文传递
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工人热休克蛋白90α水平及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丹萍 李艳 +7 位作者 陈琳 白卢皙 黄婷苑 李燕茹 邝雪仪 傅惠芬 王致 陈雪梅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 探讨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工人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s 90α,Hsp90α)水平及其对人体的氧化应激效应。方法 2021年5—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加油站35名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工人为接触组,37名非苯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 目的 探讨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工人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s 90α,Hsp90α)水平及其对人体的氧化应激效应。方法 2021年5—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加油站35名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工人为接触组,37名非苯作业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采集两组人群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参数,测定细胞内总谷胱甘肽浓度、血浆中Hsp90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的浓度。结果 接触组工人接触苯的浓度低于检测限,其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接触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接触组的Hsp90α水平提高79.43 ng/mL(P<0.05)。结论 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影响。Hsp90α可考虑作为潜在的低浓度苯接触的效应生物标志。联合运用血常规检查及血浆Hsp90α水平检测,对及时发现低浓度职业性苯接触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Α 生物标志 还原型谷胱甘肽 氧化型谷胱甘肽 低浓度接触
原文传递
职业性和非职业性噪声接触导致高频听力损失的交互作用
16
作者 白卢皙 肖颖 +3 位作者 段丹萍 张晋蔚 宋慧东 王致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和非职业性噪声接触的交互作用对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HFHL)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某汽车生产企业2016—2018年上岗的602名听力正常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问... 目的探讨职业性和非职业性噪声接触的交互作用对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HFHL)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某汽车生产企业2016—2018年上岗的602名听力正常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噪声接触对HFHL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HFHL发生率为34.1%,无发生语频听力损失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噪声接触强度超标、自评居住环境嘈杂、职业性噪声接触强度超标且自评居住环境嘈杂人群发生HFHL的风险均增加(P值均<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噪声接触强度超标+自评居住环境嘈杂的联合作用[相对危险度(RR)=2.40,P<0.01]分别高于职业性噪声接触强度超标的单独作用(RR=2.09,P<0.01)和自评居住环境嘈杂的单独作用(RR=2.39,P<0.01),职业性噪声接触强度超标与自评居住环境嘈杂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交互作用指数<1.00)。结论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噪声接触均可增加噪声作业工人发生HFHL的风险,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 非职业性 噪声 听力损失 交互作用 工人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与重金属单独与联合接触致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采霞 吴康勇 +4 位作者 任毅贤 林彬 张晋蔚 王致 梁嘉斌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职业性噪声和重金属是工作场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除可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外,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在工作过程中接触铅、锰、镉等常见重金属与工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噪声与重金属联合接... 职业性噪声和重金属是工作场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除可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外,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在工作过程中接触铅、锰、镉等常见重金属与工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噪声与重金属联合接触普遍存在于工作场所中;目前对职业性噪声接触联合铅或锰对工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存在不全面、不系统,认知功能障碍的测量工具不一致导致缺乏可比性,以及尚不能确定有关职业接触与工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等问题。因此,研究噪声与常见重金属联合接触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对工人的职业健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统一认知功能障碍测量工具,开展系统、全面的关于职业性噪声与铅、锰、镉等重金属单独或联合接触对工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机制和联合作用方式与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重金属 联合作用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何易楠 彭志恒 +3 位作者 陈西峰 王忠旭 贾宁 王致 《职业与健康》 2024年第23期3169-3174,共6页
目的了解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省和辽宁省内2032名造船作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 目的了解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省和辽宁省内2032名造船作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颈部和下背部WMSDs的患病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32名造船工作人员颈部与下背部WMSDs患病率分别为21.5%和16.9%,经常替同事上班、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其罹患颈部WMSDs的风险分别高于不经常替同事上班、很少/有时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均P<0.05);10年以上工龄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高于5年以下工龄者,且工龄越长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越高(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指数异常、无体育锻炼、经常加班、需要上肢或手用力、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下背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均较高(均P<0.05)。结论职业因素与个体因素对造船作业人员罹患颈部和下背部WMSDs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不良工效学姿势、合理排班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WMSDs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肌肉骨骼疾患 颈部 下背部 造船厂
原文传递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标准解读
19
作者 彭志恒 陈培仙 +5 位作者 张海 杨凤 尹艳 贾宁 王致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T/WSJD 14.3-2024)于2024年3月发布实施,为我国船舶制造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T/WSJD 14.3-2024)于2024年3月发布实施,为我国船舶制造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所提出的工效学方案,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 职业卫生 船舶制造 预防指南 标准解读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原文传递
清远市橱柜家具厂工人多部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志恒 杨燕 +3 位作者 刘移民 贾宁 王忠旭 王致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6期2171-2176,共6页
目的调查橱柜家具厂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患病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4月选择清远市3家橱柜家具厂的923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调查橱柜家具厂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患病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4月选择清远市3家橱柜家具厂的923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工人WMSDs的患病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橱柜家具厂WMSDs总患病率为34.0%,其中患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肩部16.0%(148/923)。单一部位WMSDs患病率为11.7%(108/923),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22.3%(206/923),多部位WMSDs患病率高于单一部位患病率。筛选排除混杂因素得出,橱柜家具厂工人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是流水线操作工(参照包装工,OR=1.76)、生产辅助工(参照包装工,OR=2.44)、以不舒服姿势工作(OR=4.28)、腰部经常重复同一动作(OR=1.81)、长时间保持转头(OR=1.58)、手腕长时间弯曲(OR=1.57)和足踝重复相同动作(OR=2.10),保护因素是休息时间充足(OR=0.62)。结论橱柜家具厂工人WMSDs患病率最高的是肩部、颈部和手部,多部位WMSDs患病率比单一部位患病率高。多部位WMSDs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不合理作业类型和不良工效学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肌肉骨骼疾患 多部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