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7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忆华 张敏 +3 位作者 钟海波 汪得喜 李勤 彭湘明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1期2279-2284,共6页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共分离15851...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共分离15851菌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1.5%,革兰阴性菌占6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7.2%和82.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2017年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2014—2015年有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仍较高。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在60%左右,对碳青霉烯类及其他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2017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下降。结论 2017年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对临床常用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2014—2015年下降,但仍较严重,特别是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耐药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医院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认知与护理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雪仪 马凤梅 +2 位作者 杨永红 陈瑞芳 王宇晖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方面的认知情况及护理现状,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老年失禁性皮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0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临床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知识掌握情...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方面的认知情况及护理现状,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老年失禁性皮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0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临床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知识掌握情况有统计学差异;18家医院临床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理论知识得为56.3±22.75分(总分为100分,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上对老年失禁性皮炎规范的评估、监测、防治有待提高。结论各医院的护士对老年失禁性皮炎的护理知识和管理有待加强,亟待标准化的护理方案指导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失禁性皮炎 认知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裕军 潘楚芝 +5 位作者 黄慕超 郭鹏豪 方昌全 陈惠玲 赵子文 赵祝香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分析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流行菌株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XDRAB菌株31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回顾性分析XDRAB肺炎的特点。结果:31株XDRAB被分为8个ST型,其中ST195最常... 目的:分析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流行菌株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XDRAB菌株31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回顾性分析XDRAB肺炎的特点。结果:31株XDRAB被分为8个ST型,其中ST195最常见,占45.2%(14/31)。APACHEⅡ评分(P=0.03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P=0.012)和心脏疾病(P=0.016)是XDRAB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XDRAB肺炎死亡率高达42.8%,但与非XDRAB肺炎相比,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ST195广泛存在,XDRAB肺炎与COPD、心脏疾病及APACHEⅡ评分相关,但不增加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广泛耐药 多位点序列分型 医院获得性肺炎
原文传递
安全型留置针在消化内科患者静脉输注中的应用
4
作者 童巧勤 谭惠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2期2813-2815,共3页
目的研究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静脉输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观... 目的研究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静脉输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及针刺伤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x^2=4.296、29.126,P〈0.05)。结论消化道疾病患者静脉输注时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可以减少血液外渗和导管堵塞现象,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安全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注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互联网康复护理策略探索
5
作者 梁月好 赵艳艳 +1 位作者 刘静娜 冯莉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网络平台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对120例66~85岁的脑卒中康复者进行跟踪调查,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 目的 探讨通过网络平台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对120例66~85岁的脑卒中康复者进行跟踪调查,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康复护理策略,通过远程监控、在线指导、个性化康复计划等方式进行干预。采用福格尔-迈耶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量表评估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的身体动作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脑卒中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FMA评分、BI和SS-QOL评分分别为(58.3±7.1)分、(77.3±5.2)分、(85.7±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5.2±6.3)分、(64.7±7.9)分、(71.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康复护理方案显著促进了脑卒中患者在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顾能力,显示出其作为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未来的探索性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对各种护理措施的反应,进而帮助完善康复护理的个性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互联网康复 功能恢复 自理能力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罕见的低分化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多发转移1例报道
6
作者 李许明 朱敏婕 +1 位作者 何雅军 舒建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10-312,共3页
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多发转移非常罕见,由于其发生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临床上极易忽略,本病例报道了1例低分化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转移的诊治过程以引起临床医师对其重视。患者为长期吸烟老年男性,因右上肺结节住院,肋... 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多发转移非常罕见,由于其发生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临床上极易忽略,本病例报道了1例低分化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转移的诊治过程以引起临床医师对其重视。患者为长期吸烟老年男性,因右上肺结节住院,肋后肿物及胃十二指肠肿物活检示低分化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原发性肺腺癌可能性大,患者持续黑便,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及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后仍未见明显改善,经多学科会诊考虑为肺腺癌伴胃十二指肠转移并出血,已无手术指征,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死亡。对于胃肠道多处转移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棘手,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应当遵循个体化、多学科联合协助诊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胃肠道转移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APACHE Ⅱ与APACHE Ⅲ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7
作者 袁建章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应用Knaus等提出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Ⅲ预测评分系统,观察了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64例患者,并与衰竭脏器的个数及脏器衰竭的严重程度计分作对照,发现APACHEⅡ、APACHEⅢ预测系统评分与患者的... 应用Knaus等提出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Ⅲ预测评分系统,观察了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64例患者,并与衰竭脏器的个数及脏器衰竭的严重程度计分作对照,发现APACHEⅡ、APACHEⅢ预测系统评分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分值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APACHE预测评分系统与患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均优于脏器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计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学评分 年龄评分 慢性健康评分 死亡率
下载PDF
175例内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分析
8
作者 卢智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45-346,349,共3页
对1991~1997年175例内科MOF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以严重感染、休克导致MOF较常见;以肺、肾、胃肠道、心功能衰竭发生率较高;起始衰竭器官以肺、心、肝较多;急性肾、肝、肺功能衰竭易发... 对1991~1997年175例内科MOF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以严重感染、休克导致MOF较常见;以肺、肾、胃肠道、心功能衰竭发生率较高;起始衰竭器官以肺、心、肝较多;急性肾、肝、肺功能衰竭易发生MOF;MOF的死亡率为58.29%,衰竭器官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肾、肝功能衰竭对MOF死亡率影响甚大。认为应早期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休克,保护肾功能对减少MOF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治疗 多器官衰竭 MOF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萧翠萍 曾丽群 +2 位作者 叶琼瑄 杨永红 钟海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住院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方法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1069例,观察组117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对...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住院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方法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1069例,观察组117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患者发生11例患者意外跌倒。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跌倒发生时有家属陪伴7例,无家属陪伴4例;发生于日间4例,夜间7例,发生在走廊3例,床边8例;因下床小便出现跌倒6例,独自入厕3例,其他2例。出现骨折1例,头面部损伤4例,无跌倒并发症6例。观察组住院患者由于采用CQI及改进预防跌倒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跌倒发生率为0,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老年患者 跌倒 护理
下载PDF
基层护理管理者对医疗护理员角色期望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雪 王幼芳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露 刘品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索基层护理管理者对医疗护理员的角色期望,以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 目的探索基层护理管理者对医疗护理员的角色期望,以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基层护理管理者对医疗护理员的角色期望可归纳为4个主题:职业规范期望、职业技能期望、职业知识期望、职业素养期望。结论医疗护理员的角色定位应以规范从业作为前提,以专业照护作为核心,亟需构建完善的医疗护理员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护理管理者 医疗护理员 角色期望 角色理论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在肝脏疾病领域挖掘趋势及热点分析
11
作者 李许明 舒建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6-13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在肝脏疾病领域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分析近20年该领域的热点和挖掘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合集(WoSCC)以及CiteSpace分析软件,对1998年12月至2... 目的通过对基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在肝脏疾病领域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分析近20年该领域的热点和挖掘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合集(WoSCC)以及CiteSpace分析软件,对199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发表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为发表文章的年度分布、被引情况、关键词的共现、聚类、时间线图和国家、机构、基金等。结果通过对313篇基于NHANES数据库的肝脏疾病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显示,该领域的发文量呈逐年递增,美国是发文量及中心性居首,伊诺瓦卫生系统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美国卫生部人类服务部是资助该领域最多的基金资助机构,对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图分析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纤维化、代谢综合征方面为研究热门。结论代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是肝病的主要研究热点。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评估和诊断方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营养干预和肝病预防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机器学习在数据挖掘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数据挖掘 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可视化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膳食热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2
作者 黎淑婷 邹得娥 +1 位作者 许世林 谭荣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膳食热量评估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则治疗的1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由2名评估者使用自行设计的简易视觉热量评估... 目的 探讨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膳食热量评估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则治疗的1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由2名评估者使用自行设计的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24 h摄入热量调查,探讨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区间设置的可靠性;第二部分研究,由2名评估者分别使用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和称重法调查100例患者24 h热量摄入总量,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析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不同评分的实际能量摄入,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与称重法的一致性,比较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与称重法用时。结果 第一部分结果显示,两位评估者一致性评价结果百分比一致性为74%;Weighted Kappa系数为0.755[95%CI=(0.660,0.849),P<0.001],说明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区间设置可靠。第二部分结果显示,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与称重法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百分比一致性为72%;Weighted Kappa系数为0.767[95%CI=(0.682,0.853),P<0.001],说明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与称重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不同评分所对应的称重法的实际热量平均值均落在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对应评分的总热量区间内;ROC曲线分析显示,以金标准称重法为参照,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热量评估区间结果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95%CI=(0.590,0.818),P<0.002],灵敏性为0.821,特异性为0.528,约登指数为0.349。表明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膳食总热量摄入方面,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和称重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评估用时(3.87±1.63)min,称重法评估用时(13.07±2.38)min,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评估用时短于称重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893,P<0.001)。结论 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适用于MHD患者的膳食总热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简易视觉热量评估法 膳食调查 热量评估
下载PDF
睡眠分级干预对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研究
13
作者 冯莉萍 黄小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170-2172,2176,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睡眠分级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 目的:研究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睡眠分级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睡眠分级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康复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觉醒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睡眠分级干预对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减少负性心理状态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睡眠障碍 睡眠分级护理 临床康复效果 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梁忆华 汪得喜 钟海波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方法收集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82例,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及单纯COPD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肺功能、炎症指标及共患病、1秒量(FEV1)、1秒量占预计值比例(FE...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方法收集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82例,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及单纯COPD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肺功能、炎症指标及共患病、1秒量(FEV1)、1秒量占预计值比例(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ib)、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等资料分别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发生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20(27.0%)较单纯COPD组8(7.4%)高,急性加重期糖尿病组的FEV1(L)(1.07±0.42)、FEV1(%)(47.8.00±16.80)较单纯COPD组的(1.28±0.41)、(57.39±21.51)低;AECOPD的PaCO_(2)与FEV1相关系数是-0.462,与FEV1%、FVC、FVC%相关系数分别是-0.410、-0.448、-0.396,P均<0.001,与FEV/FVC无明显关系,相关系数是0.188,P值0.074。结论AECOPD的糖尿病患者有更低的FEV1、FEV1%、FVC、FVC%,PaCO_(2)严重程度与FEV1、FEV1%、FVC等呈中度负相关关系,与FVC%呈轻度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常规 肺功能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心肌炎一例
15
作者 黄芷钏 张少衡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1136-1142,共7页
心肌炎是各种原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激活、暴露于毒素或药物等)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可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受损。本文报道1例慢性病程,急性发作,以来势汹汹的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心源性休克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活动... 心肌炎是各种原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激活、暴露于毒素或药物等)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可导致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受损。本文报道1例慢性病程,急性发作,以来势汹汹的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心源性休克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活动性心肌炎病例。该病例提示按心脏病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继续加重时,完善相关检查后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需考虑诊断心肌炎。Myocarditis, characterized by localized or widespread inflammation of the heart muscle, can stem from a variety of triggers such as viral infections, immune system reactions, or exposure to toxins and medications. This condition may result in compromised heart function, affecting both its ability to contract (systolic function) and relax (diastolic function). The case study presented here describes a chronic active myocarditis with a protracted course that manifested acutely, presenting with sever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unexplained cardiogenic shock. It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myocarditis as a potential diagnosis when conventional heart disease treatments fail to alleviate symptoms or when they worsen. In such instances, after conducting the necessary diagnostic tests, it is crucial to rule ou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before entertaining the possibility of myocard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防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彦生 刘岩 +2 位作者 钟小仕 周道远 江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导管相关并发症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永久性血管通路 永久性双腔导管 防治 透析治疗
下载PDF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0
17
作者 王亚蓉 郭壮波 黄丽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测两组患...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3 h、3~6 h及6~12 h的血清CK-MB、c TNT和H-FABP水平,并比较2组CK-MB、c TNT和H-FABP不同时间血清水平;比较CK-MB、cTNT和H-FABP在AMI发病〈3 h、3~6 h及6~12 h诊断AM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AMI组血清HFABP在AMI后〈3 h即明显升高(P〈0.01),3~6 h及6~12 h进一步升高(P〈0.001);血清cTnT在发病3 h内无明显升高,3~6 h轻度升高(P〈0.05),6~12 h水平显著升高(P〈0.01);CK-MB在发病3 h内及3~6 h均无明显升高,发病6~12 h水平显著升高(P〈0.05)。AMI发病〈3 h、3~6 h血清H-FABP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CK-MB、c TNT(P〈0.05),发病6~12 h血清H-FABP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TnT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于CK-MB(P〈0.05)。结论 AMI患者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对AMI早期〈3h及3~6h)诊断价值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T
下载PDF
莫匹罗星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钟小仕 覃丹平 +2 位作者 熊轩 陈文璇 刘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评价莫匹罗星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探讨导管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血透治疗患者共228例纳入观察组,每次血透治疗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于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出管口;在同一中心使... 目的评价莫匹罗星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探讨导管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血透治疗患者共228例纳入观察组,每次血透治疗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于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出管口;在同一中心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血透治疗366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的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为15.92例次/1 000导管日,观察组为7.52例次/1 000导管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口外涂莫匹罗星软膏,能有效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陈辉 周道远 +1 位作者 覃丹平 刘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mg/d)或安慰剂,共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59.4±13.4,61.2±13.5,P=0.000)。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450.13±1369.84,779.33±656.57,P=0.001;39.69±9.71,32.79±6.74,P=0.000)。治疗前后二者定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明显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螺内酯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