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劳丽霞 刘翠霞 +1 位作者 赵进 关信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选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静脉输液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选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留置时间长。结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确实优于普通输液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过滤输液器 静脉炎 观察
下载PDF
脉搏波传导速度在心血管病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希伟 韦建瑞 罗景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7期888-891,共4页
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做为无创性的反映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方法,可早期发现心血管病亚临床的血管病变,并作为评估动脉弹性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临床已经应用PWV监测高血压、冠... 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做为无创性的反映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方法,可早期发现心血管病亚临床的血管病变,并作为评估动脉弹性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临床已经应用PWV监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动脉硬化进程,并逐步用于对预后及靶器官保护的评估方面。本文就PWV在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病 进展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病人住院跌倒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3
作者 劳丽霞 崔进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361-362,共2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为防范心血管病人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5月31日我科共收治的5759例病人,发生意外的跌倒病人28例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意外的跌倒的28例,发生率是0....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为防范心血管病人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5月31日我科共收治的5759例病人,发生意外的跌倒病人28例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意外的跌倒的28例,发生率是0.485%,在卫生间是14例(50%),时间18:00—8:0018(64.3%),入院时间〈3d:12例(42.8%),时间3—7d:10例(35.7%)。结论: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做好入院宣教,特别在护士人少的时段,更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改进环境的因素,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跌倒 管理对策
下载PDF
患有心血管病,需警惕痛风
4
作者 林梓卿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年第1期24-25,共2页
痛风,说起来这个病不是我们心血管内科的范围,为什么要说它呢?主要是因为痛风其实在我们科并不少见,许多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同时也有痛风;而引起痛风的一个重要标志:高尿酸血症,在我们科也非常常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生化... 痛风,说起来这个病不是我们心血管内科的范围,为什么要说它呢?主要是因为痛风其实在我们科并不少见,许多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同时也有痛风;而引起痛风的一个重要标志:高尿酸血症,在我们科也非常常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生化检查单上常常见到尿酸水平增高,因为这个问题,患者常常向医生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心血管病 尿酸水平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为向导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文 吴伟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型(TTM)为向导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跨理论模型(TTM)为向导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TTM为向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健康相关行为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WHF)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MLWH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为向导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CHF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健康相关行为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跨理论模型 健康教育 疾病不确定感 健康相关行为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罗伟清 黄芷钏 张少衡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难治性高血压(RH)是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对其控制率较低。介入治疗为RH的管理提供新选择,其能安全、有效地降低RH患者的血压。随着技术的革新,介入治疗已被众多共识文件建议为RH的单独疗法或药物治疗的补充... 难治性高血压(RH)是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对其控制率较低。介入治疗为RH的管理提供新选择,其能安全、有效地降低RH患者的血压。随着技术的革新,介入治疗已被众多共识文件建议为RH的单独疗法或药物治疗的补充,未来有望起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介入治疗的发展和主流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概括其局限性与不足,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在RH介入治疗领域提供新的参考与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 去肾神经术
下载PDF
看一看,您患心脑血管病风险大吗
7
作者 林梓卿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年第4期68-69,共2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因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事件 发病率
下载PDF
完全血运重建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严广东 吴璠 +1 位作者 杨慧 李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完全血运重建和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完全血运重建和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697例患者,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组1675例,仅罪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20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罪犯血管PCI组相比,完全血运重建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RR=0.53,95%CI:0.42~0.69,P<0.001)、心血管死亡率(RR=0.46,95%CI:0.30~0.71,P<0.001)、全因死亡率(RR=0.68,95%CI:0.50~0.92,P=0.01)、再次血运重建(RR=0.38,95%CI:0.31~0.47,P<0.001)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4,95%CI:0.54~1.01,P=0.06)。结论在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与仅罪犯血管介入治疗相比,完全血运重建治疗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患者的MACE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血运重建 罪犯血管介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科治疗(附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梅克治 王西平 +1 位作者 黎秀墀 宋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8-30,共3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夹瘤)是心血管内科较少见的急症。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极需及时作出诊疗。本文就我院20多年来收治20例夹瘤内科治疗状况,作一扼要的分析。
关键词 动脉夹层瘤 内科治疗
下载PDF
分析心内科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效果及对学生操作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家雯 郭穗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5期161-165,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操作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该院心内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操作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该院心内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能力、教学效果评价及临床带教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等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人文关怀、组织效能、病历书写及整体表现得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为教学方法能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基本技能、规范实习带教、提高临床思维与临床能力、促进规范化护理的实习生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措施的满意程度94.00%较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带教中开展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与临床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正向评价得到明显增高,显著提升学生的满意程度,值得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教学法 临床带教 操作水平 考核成绩 满意度 心内科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管窥全身血管
11
作者 林梓卿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9年第11期66-67,共2页
去医院体检,在一大叠报告里,可能会有一张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报告单。随着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卒中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颈动脉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医院将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那么,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什么?... 去医院体检,在一大叠报告里,可能会有一张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报告单。随着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卒中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颈动脉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医院将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那么,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常规检查项目 医院体检 颈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报告单 全身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崔进 蒋作锋 +3 位作者 黄伟光 徐元杰 劳丽霞 吴同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9例拟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水化治疗;观察组(51例)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开始...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99例拟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水化治疗;观察组(51例)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开始给予10μg前列地尔+0.9%氯化钠溶液2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及7 d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 SCr水平、SOD活性和MD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及7 d,观察组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及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活性增加,MDA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可改善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可能减少此类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曲美他嗪预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崔进 蒋作锋 +2 位作者 黄伟光 赵进 吴同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919-1921,共3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8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33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7 d给予曲美他嗪片20 mg,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8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33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7 d给予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术后服用2周;对照组(35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72 h,7 d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24 h Scr水平、SOD和MDA活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曲美他嗪组术后48 h起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曲美他嗪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14.28%(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稳定型心绞痛 造影剂肾病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黎庆梅 韦建瑞 +3 位作者 洪介民 陈辉 郭壮波 李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名志愿者静脉血,枸橼酸钠为抗凝剂,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FCM检测血小板早期活化标志物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即PAC-1)和晚期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名志愿者静脉血,枸橼酸钠为抗凝剂,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进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FCM检测血小板早期活化标志物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即PAC-1)和晚期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变化。结果: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P<0.05)。抽血后10min和30minPAC-1和CD62P测定值分别相差2.7%和3.5%。且抽血后在不同的活化水平下重复检测多次,结果重复性好,其变异系数(CV)<5%。结论:在室温,枸橼酸钠抗凝条件下,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宜在30min内对采集血液免疫荧光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CD62P
下载PDF
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邹筱冬 吴同果 +1 位作者 崔进 黄丽萍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早期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标准组)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每组50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行PCI,并于...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早期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标准组)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每组50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行PCI,并于术前7 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标准组服用10 mg/d,强化组20 mg/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强化组TIMI血流改善好于标准组(P<0.05),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标准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表达水平均上升,但强化组各项指标升高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术后24 h、48 h血肌酐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肌酐清除率高于标准组(P<0.01),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无复流、炎症反应的发生,并且加快肾功能恢复,降低CIN发病率,从而起到更有效保护心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瑞舒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灌注 对比剂肾病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林梓卿 吴同果 +1 位作者 郭晓碧 赵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40-64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 目的: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病死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肝素 低分子量 抗凝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艳华 洪介民 +4 位作者 郭衡山 韦建瑞 陈辉 左辉华 李志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体外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Ⅰ型胶原(CoL-Ⅰ)基因表达的直接影响,以探讨UⅡ在心力衰竭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以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SD乳鼠的CFs,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体外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Ⅰ型胶原(CoL-Ⅰ)基因表达的直接影响,以探讨UⅡ在心力衰竭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以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SD乳鼠的CFs,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测定CoL-ⅠmRNA表达水平。结果UⅡ对CFs增殖呈浓度依赖性,随着UⅡ作用浓度的增加,MTT光吸收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10-8 mol/L和1×10-9 mol/L的UⅡ作用显著(P<0.05);1×10-7 mol/L、1×10-8 mol/L和1×10-9 mol/L浓度的UⅡ能促进CFs的CoL-ⅠmRNA表达(P<0.01)。结论UⅡ可直接促进CFs的增殖及CoL-ⅠmRNA表达,作用大小与UⅡ浓度有关,提示UⅡ在心力衰竭心肌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培养的细胞 心脏成纤维细胞 增殖 基因表达 I型胶原
下载PDF
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建瑞 李彪 +2 位作者 黎庆梅 郭壮波 吴沃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评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探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确诊为NSTE-AC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 目的:评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探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确诊为NSTE-AC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d;B组(32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14天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表达率,计算并比较其抑制率,观察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PAC-1或CD62P的表达率在治疗第7、14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第14天最显著。治疗前,治疗第7、14天A组和B组同期的PAC-1、CD62P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相同治疗时间点对PAC-1、CD62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出血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对NSTE-ACS患者,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的近期效果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相似,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氯吡格雷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膜糖蛋白
下载PDF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彪 赵强 +2 位作者 许顶立 曾芳 吴同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激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其余大鼠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后,分为心衰组(n=8)和β3-AR药物组[...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激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其余大鼠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后,分为心衰组(n=8)和β3-AR药物组[n=8,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 0.4 nmol/(kg·min),注射10 min,每周2次,连续4周],随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应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完成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①3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或心衰组比较,β3-AR药物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和左心室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或心衰组比较,β3-AR药物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平均肺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1),而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加重心衰大鼠的心脏重构及促进衰竭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促进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大鼠 心脏重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