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224家工业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林 何健民 +2 位作者 曾文锋 罗泳桃 罗晓丽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以接受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业企业为对象,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检查、作... 目的了解广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以接受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业企业为对象,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224家工厂共185 115名工人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42 022人,占22.70%,接触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比例较高,达69.68%、接触化学因素为42.74%、接触粉尘为40.90%;民营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达48.89%。行业分布以机械、化工、船舶三个行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5.20%、33.24%、25.54%,不同行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所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职业健康受检率偏低,仅为58.13%,异常检出率为8.98%。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为23.84%,其中粉尘、化学、物理因素超标率分别为1.00%、15.18%、47.91%。结论广州市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治 职业卫生调查
下载PDF
新形势下的职业病防治院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宏 刘移民 何健明 《医学与社会》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监管主体的变化以及民营服务机构迅速成长引发的市场竞争,对职业病防治院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职业病防治院应努力适应监管模式的改变,坚持以能力建设为目标,改变管理模式,以服务提供为手段,联合基层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承... 监管主体的变化以及民营服务机构迅速成长引发的市场竞争,对职业病防治院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职业病防治院应努力适应监管模式的改变,坚持以能力建设为目标,改变管理模式,以服务提供为手段,联合基层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承担各种政府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撑服务,以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服务 机构发展
下载PDF
广州市153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抽样检测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海宏 荣幸 +3 位作者 李勇勤 周海林 朱少芳 刘移民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0-352,35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产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个行业共153家生产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并对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53家调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产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个行业共153家生产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并对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53家调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共占87.6%),涉及皮革箱包制鞋业、化工行业、电子行业、船舶修造业、印刷包装业、木制家具业、玻璃宝石加工业、蓄电池行业和其他行业9个行业。30.7%的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各行业企业超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的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各行业工作岗位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船舶修造业工作岗位超标率最高,为35.9%。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开展率为19.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分别为47.7%和45.1%,皮革箱包行业上述2个指标开展率均最低,分别为8.3%和18.6%。结论应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加强船舶修造行业、皮革箱包制鞋业和印刷包装业的专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 工业企业
原文传递
广州市某汽车制造集团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26
4
作者 曾文锋 谭强 刘移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对某汽车制造集团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暴露水平进行调查,为职业危害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调查一般劳动卫生状况、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 目的对某汽车制造集团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暴露水平进行调查,为职业危害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调查一般劳动卫生状况、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开展良好,卫生防护设施齐全,运行正常,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和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二氧化锰等因素,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中噪声超标率为35.3%,其他物理因素超标率为9.2%;粉尘超标率为1.4%,化学因素超标率为1.2%。4505名劳动者中,未见异常的人数为2817名(62.5%),一般复查人数为698名(15.5%),其他疾病或异常者973名(21.6%),职业性复查人数有16名(0.4%),此外还有1例职业禁忌证者。结论该汽车制造企业重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且不易控制,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 职业卫生 噪声
原文传递
加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防治研究,助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5
作者 王忠旭 刘移民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定义为肌肉、肌腱、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等运动器官的健康问题,涵盖从轻微、短暂损伤到不可逆、能力丧失性伤害的所有形式的健康-疾病状...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定义为肌肉、肌腱、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等运动器官的健康问题,涵盖从轻微、短暂损伤到不可逆、能力丧失性伤害的所有形式的健康-疾病状态 [1]。因从事职业活动而导致或加重的MSDs称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全球约有17.1亿人罹患MSDs,由此导致的残疾负担不断攀升,占全球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的最大份额之一,高达17% [2]。今后,MSDs的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加重,构成日益严峻的全球健康挑战。WMSDs在职业人群中较为普遍,不仅威胁个人健康与福祉,亦对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现代工业劳动者的作业模式,如负荷低、节奏快、重复高、时间长、强迫体位等,极易导致劳动者局部肌肉疲劳,进而引发WMSDs。由于WMSDs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经济成本,WMSDs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于2002年发布的第194号建议书中,明确将WMSDs纳入国际职业病名单,并在2010年更新版的职业病名单中进一步细化分类 [3,4]。近年来,我国也对WMSDs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将与工作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制造作业工人长时间重复性或用力作业导致的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先行列入新增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这一大类职业病情单,原矿山井下工人滑囊炎归入该类职业病这一举措获得了ILO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强迫体位 滑囊炎 国际劳工组织 职业病 最大份额 运动器官 职业人群
原文传递
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卫生检测领域中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谭强 顾春晖 +1 位作者 何健民 刘移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753-755,共3页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依据我国的计量法第32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才具有法...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依据我国的计量法第32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才具有法律的公正性、客观性、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 检测
原文传递
广州市船舶修造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宏 周海林 +2 位作者 荣幸 朱少芳 刘移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19期2713-2715,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船舶修造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方法对2011、2012年广州市4家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为10.43%,其中胸片异常率为6.40%、血常规为4.57%、电测听为13.85%;上... 目的了解广州市船舶修造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状况。方法对2011、2012年广州市4家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为10.43%,其中胸片异常率为6.40%、血常规为4.57%、电测听为13.85%;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为8.79%、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为11.85%,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为8.70%。结论船舶修造企业劳务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严峻,应加强对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的监管,加强工作场所通风、降温措施,加强个体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修造 劳务工人 职业健康
原文传递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职业接触特征与肌肉骨骼疾患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宁 张美辨 +29 位作者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孙新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6-910,共15页
目的:探索我国重点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职业接触特征,评估职业因素对WMSDs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职... 目的:探索我国重点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职业接触特征,评估职业因素对WMSDs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职业因素。收集了来自我国七个地区29个行业或作业类型441家企业的88609名在岗工人的有效问卷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WMSDs与各种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不同因素对WMSDs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59989人,占67.7%(59989/88609);女性28620人,占32.3%(28620/88609)。在不考虑具体部位的情况下,全身9个部位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标化发生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Ds(不分部位)的平均发病工龄为(4.52±2.67)年,不同部位WMSDs发病工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搬运重物频率的增加,各部位WMSDs的标化率和OR值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重物搬运与WMSDs的标准发生率明显相关(OR=1.52、1.45、1.63,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职业人群中WMSDs风险随工龄增长呈非线性变化,尤其在10至25年工龄时明显增加,且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和重物搬运与WMSDs明显相关,为制定更为精确和有效的WMSDs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发生率 职业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职业接触特征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炜钰 谭夏优 +5 位作者 何易楠 陈琳 张晋蔚 刘移民 梁嘉斌 王致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9-1365,共7页
[背景]汽车制造业(AMI)的作业方式使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会导致消极情绪而产生抑郁症状。[目的]研究AMI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以及抑郁症状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21年以广州某AMI企业... [背景]汽车制造业(AMI)的作业方式使作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会导致消极情绪而产生抑郁症状。[目的]研究AMI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以及抑郁症状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21年以广州某AMI企业的1300名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付出-回报失衡(ERI)问卷、职业倦怠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估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以及抑郁症状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AMI作业人员抑郁症状的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5%。1228名AMI企业作业人员的ERI比值为1.06±0.72,职业紧张发生率为37.3%(458/1228);职业倦怠得分为(2.18±1.37)分,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2.6%(769/1228);抑郁症状得分为(10.27±6.42)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7.1%(578/1228)。该AMI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紧张中的付出、内在投入维度以及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分别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s=0.415、0.571、0.573、0.593,P<0.05),回报、个体成就感维度得分则与之呈负相关(rs=−0.454、−0.339,P<0.05)。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得分变化的解释量分别为27.6%和16.6%。职业倦怠分别在职业紧张的3个维度与抑郁症状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0.2832(95%CI:−0.3250~−0.2434)、0.3553(95%CI:0.3071~0.4041)、0.4193(95%CI:0.3681~0.4725)。[结论]AMI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影响职业倦怠的同时又间接影响了抑郁症状,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减轻AMI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水平,对抑郁症状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造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抑郁症状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关于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强 刘移民 +2 位作者 顾春晖 何健民 李荣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795-1798,共4页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根本保障,职业病危害及其引起的职业病已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其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职业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和家庭生活困难在某些地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和...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根本保障,职业病危害及其引起的职业病已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其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职业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和家庭生活困难在某些地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提供良好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防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服务机构 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2003年-2010年某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质控考核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强 刘移民 +2 位作者 顾春晖 李荣宗 何健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2077-2079,共3页
目的:了解某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的理化检测能力。方法:通过收集该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在2003年-2010年期间参加质控考核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参加质控考核项目总体合格率为90.6%(58/64),其中水质样品考核项目合格率... 目的:了解某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的理化检测能力。方法:通过收集该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验室在2003年-2010年期间参加质控考核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参加质控考核项目总体合格率为90.6%(58/64),其中水质样品考核项目合格率为33.3%(2/6),工作场所空气样品考核合格率为95.7%(44/46),生物样品考核合格率为100%(12/12)。结论:应加强实验室在水质样品和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的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理化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 质量控制 分析
原文传递
广州市尘肺病患者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慧婷 郑柏宁 +1 位作者 莫秋英 廖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5-830,共6页
目的分析1958至2018年广州市尘肺病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尘肺病生存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尘肺病救治救助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以1958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广州市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机构诊断的1194例职业性... 目的分析1958至2018年广州市尘肺病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尘肺病生存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尘肺病救治救助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以1958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广州市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机构诊断的1194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258例缺乏生存数据的患者,936例患者纳入尘肺病生存分析。用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尘肺病患者10、20和3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2.8%、35.2%和15.4%,中位生存时间为19.4年。log-rank检验显示,未合并肺结核与合并肺结核的尘肺病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的尘肺病分期、尘肺病分类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始接尘年龄(HR=1.03,95%CI:1.01~1.05)、诊断年龄(HR=1.02,95%CI:1.00~1.04)、合并肺结核(HR=1.46,95%CI:1.18~1.81)、尘肺病分期(叁期比壹期,HR=2.26,95%CI:1.47~3.48)和尘肺病分类(致纤维化矿物性粉尘尘肺与金属粉尘尘肺,HR=2.45,95%CI:1.61~3.74;非致纤维化矿物性粉尘尘肺与金属粉尘尘肺,HR=2.67,95%CI:1.47~4.87;混合性尘肺与金属粉尘尘肺,HR=2.25,95%CI:1.11~4.56)均是尘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肺结核可能增加尘肺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矿物性粉尘尘肺、混合性尘肺,以及尘肺叁期的尘肺病患者也可能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结核 生存分析 寿命表 生存曲线
原文传递
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何易楠 彭志恒 +3 位作者 陈西峰 王忠旭 贾宁 王致 《职业与健康》 2024年第23期3169-3174,共6页
目的了解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省和辽宁省内2032名造船作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 目的了解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省和辽宁省内2032名造船作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颈部和下背部WMSDs的患病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32名造船工作人员颈部与下背部WMSDs患病率分别为21.5%和16.9%,经常替同事上班、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其罹患颈部WMSDs的风险分别高于不经常替同事上班、很少/有时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均P<0.05);10年以上工龄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高于5年以下工龄者,且工龄越长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越高(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指数异常、无体育锻炼、经常加班、需要上肢或手用力、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下背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均较高(均P<0.05)。结论职业因素与个体因素对造船作业人员罹患颈部和下背部WMSDs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不良工效学姿势、合理排班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WMSDs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肌肉骨骼疾患 颈部 下背部 造船厂
原文传递
某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工伤赔偿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慧婷 郑柏宁 +3 位作者 郑创亮 林秋红 郭静宜 刘移民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分析1起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工伤赔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发生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广州市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工伤管理档案和企业财务收支档案等,对工伤赔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9—2013... 目的分析1起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工伤赔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发生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广州市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工伤管理档案和企业财务收支档案等,对工伤赔偿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该企业共检出疑似职业病病人246例。其中确诊职业病病人105例次,工伤赔偿金额为2 399.53万元,平均赔偿22.85万元/例次;有117例疑似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病人协议离职,赔偿金额为648.19万元,平均赔偿5.54万元/例次。2011和2012年是该起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集中暴发时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集中暴发且平均赔偿金额高;用人单位支付比例高;近一半疑似职业病病人选择协议离职。结论应加强群体性职业病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减少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带来的多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 职业病事件 工伤赔偿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性苯中毒 职业性矽肺
原文传递
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映君 张维森 +2 位作者 周浩 肖吕武 周海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关联性,以期为职业性噪声性健康损害提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方法2009年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工厂157家,噪声作业工人14396名,结合职业健康检查,选择其中同时检查血常规、空... 目的分析噪声性听力损失与血白细胞计数的关联性,以期为职业性噪声性健康损害提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方法2009年委托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工厂157家,噪声作业工人14396名,结合职业健康检查,选择其中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和纯音听力的噪声作业人员35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69人,女539人。同时调查收集其一般信息、职业接触史、听觉系统疾病史等资料。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别采用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与白细胞偏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的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提示,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听力正常组[(7.15±0.06)×10^(9)/L比(6.91±0.03)×10^(9)/L、(6.94±0.07)×10^(9)/L比(6.79±0.0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2、P<0.001,F=5.618、P=0.018);调整性别、年龄、接噪工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听力正常组,噪声性听力损失组白细胞偏高风险增加32%,比值比为1.32(95%可信区间:1.03~1.70,P<0.05)。结论噪声性听力损失与白细胞计数升高独立相关,提示噪声暴露可能诱发机体出现慢性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作业
下载PDF
2007年-2010年某地区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强 刘移民 +3 位作者 顾春晖 何健民 林秋红 曾文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947-29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该地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分析,探讨其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该地区2007年-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状况分析。结果:该地区... 目的:通过对该地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分析,探讨其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该地区2007年-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状况分析。结果:该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职业健康监护异常检出率总体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正在改善,但存在问题仍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析
原文传递
某合资企业管理员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秋红 江朝强 +2 位作者 刘移民 郭静宜 林大庆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厂管理员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88名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业管理员,采用职业紧张指标测量工具(OSI)、工作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问卷...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厂管理员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88名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业管理员,采用职业紧张指标测量工具(OSI)、工作倦怠量表(MB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问卷(SRRS)进行测试。结果男性管理员人格解体得分(6.96±5.81)高于女性(4.6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应激水平管理员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应激因素、神经质、精神质对管理员的情绪衰竭具有负面的直接影响,工作满意感、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管理员的情绪衰竭具有正面的直接影响(决定系数为0.366,P〈0.01)。职业应激因素、精神质、消极应对维度对管理员的人格解体具有负面的直接影响,工作满意感、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管理员的人格解体具有正面直接影响(决定系数为0.351,P〈0.01)。工作满意感、积极应对维度对管理员的个人成就感具有正面的直接影响,消极应对维度对管理员的个人成就感具有负面的直接影响(决定系数为0.153,P〈0.01)。人格特征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管理员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倦怠。结论男性具有较高的人格解体倾向,高职业应激水平是工作倦怠的危险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合资企业 管理员 工作倦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肩部WMSDs发生率与个体及工作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
18
作者 周爽 王忠旭 +24 位作者 凌瑞杰 徐擎 张华东 刘移民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0,共10页
目的调查我国职业人群肩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率,并探索其与个人和工作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24年4月,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国22个省份、29个重点行业的73497... 目的调查我国职业人群肩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率,并探索其与个人和工作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24年4月,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国22个省份、29个重点行业的73497份《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收集不同地区重点职业人群的一般资料、WMSDs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等信息。综合运用χ^(2)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重点职业人群肩部疲劳及疼痛与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的关系,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女性、缺乏体育锻炼者、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和工作时颈部大幅前倾者均与较高的肩部疲劳、疼痛发生率有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工作类型、工作姿势与工作组织呈强相关(r=0.58、0.55);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与肩部疲劳分别呈强相关(r=0.65)和中等相关(r=0.21);肩部疲劳与肩部疼痛呈中等相关(r=0.40)。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肩部疲劳均可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7、-0.09、0.17、0.40),工作类型和工作姿势还可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8、0.03),而工作组织仅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26)。结论肩部疼痛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肩部疲劳,其次是工作姿势、个体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与肩部WMSDs之间复杂相关关系,改善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可能是控制肩部疲劳对肩部疼痛影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肩部疲劳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足踝部WMSDs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与建模
19
作者 张曦 贾宁 +32 位作者 孙新 张美辨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祁妍敏 邱兵 刘铁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我国职业人群足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与各类危险因素的作用水平,为预防足踝部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我国职业人群足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与各类危险因素的作用水平,为预防足踝部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调查的73497份全国职业流行病学个案数据。通过不良工效学因素及其来源分类标准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对全国重点职业人群足踝部WMSD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工作类型、疲劳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拟合、验证以及路径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拟合评价指标包括卡方比自由度(χ^(2)/df)、规范拟合指数(NFI)、塔克-刘易斯指数(TL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3497名职业人员,足踝部局部肌肉疲劳与WMSDs发生率分别为17.17%和12.06%;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基本达标(GFI=1,AGFI=1,RMESA=0.042,NFI=0.716,TLI=0.663);对足踝部WMSDs影响前三位的因素依次为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和工作组织,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21、0.105和0.095,对足踝部肌肉疲劳影响列前二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48和0.383;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工作组织和工作姿势对足踝部WMSDs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221、0.105、0.095、0.077;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还可通过足踝部肌肉疲劳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121和0.084。结论足踝部肌肉疲劳在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所致足踝部WMSDs间发挥中介效应,足踝部肌肉疲劳是导致足踝部WMSDs的重要因素,建议用人单位和管理者及早发现作业疲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对预防足踝部WMSDs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足踝部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危险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宁 张美辨 +29 位作者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孙新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4-895,共12页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中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中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七个地理区域,按照与WMSDs发生密切程度、职业人群规模和国民经济重要性对行业进行分层,再根据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在每个层级中进行整群抽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以这些企业工龄超过1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在岗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完成《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共收集到88609份有效问卷。计量资料用±s表示,WMSDs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标准处理后用χ^(2)检验评估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我国一线职业人群中WMSDs不分部位的标化发生率为36.7%,标化发生率位居前三位的为颈部(21.37%)、肩部(18.23%)和下背部(14.92%),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757.82,P<0.05)。WMSDs标化发生率以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32.54%)为最低,而西北(49.70%)和东北地区(46.16%)均较高。WMSDs的标化发生率由2018年的42.88%逐渐下降至2023年的29.94%。微型企业观察人群的WMSDs主要集中在颈部(20.66%)、下背部(17.95%)和肩部(17.79%),大型企业观察人群则集中在颈部(20.54%)、肩部(17.52%)和下背部(14.65%)。在所调查的行业中,卫生行业WMSDs标化发生率最高(53.18%),其次为玩具制造业(50.54%)、汽车制造业(43.39%)、通用航空服务(42.71%)以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40.56%)。女性患WMSDs不分部位的标准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OR值=1.44,P<0.05)。此外,多部位(四个或以上部位同时发生)WMSDs及单一部位发生率最高,且WMSDs风险随主观疲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呈现出显著的"S型"趋势性关系(主观疲劳等级量表得分=13、15、17、19、20分时,OR=2.19、3.16、4.71、5.49、3.97。χ^(2)趋势=17.23,P<0.001)。结论: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WMSDs的分布特征在不同部位、地域、时间、企业规模、行业及人群属性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农业、医药制造业和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在多部位同时发生和单一部位发生WMSDs的比例较高。需要针对特定地区、行业和企业规模,以及多部位WMSDs的特点,研究并实施精准的预防措施,以有效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发生率 职业人群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