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雪秋 邝浩斌 +5 位作者 王挺 闵飞 陶岚 曹细惠 李祥 刘国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为优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专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8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 目的:调查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为优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专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8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进行耐多药肺结核相关因素调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包括实验室检查费、抗结核药品费、非抗结核药品费、住院费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职业及教育程度等情况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自付医疗费用。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2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为99927.25(40136.45,202526.91)元,前3位分别为抗结核药品费、实验室检查费和非抗结核药品费,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46676.27(5590.92,150869.86)元、22130.59(15609.23,31417.06)元和12751.68(7977.07,19418.64)元;多因素分析模型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的保护因素是广州市户籍[OR(95%CI)=0.95(0.84~0.99)]、全程面视服药管理[OR(95%CI)=0.73(0.65~0.87)],危险因素是药物不良反应[OR(95%CI)=1.33(1.19~1.46)]、使用利奈唑胺[OR(95%CI)=2.23(1.92~2.59)]、住院治疗[OR(95%CI)=1.57(1.32~1.91)]。结论: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较高,应规范耐多药患者服药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优化医疗报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费用 医疗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广州市2020年至2022年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子龙 陈泽莹 +3 位作者 汪敏 冯治宇 张宏 邝浩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653-2658,共6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确诊肺结核并按广州市耐多药管理策略进行管理的广州户籍患者285例,并将截止至2023年3月31日有治疗结局的13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97例,... 目的探讨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确诊肺结核并按广州市耐多药管理策略进行管理的广州户籍患者285例,并将截止至2023年3月31日有治疗结局的13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97例,女40例;年龄(48.2±16.2)岁;治疗史:初治50例,复治87例。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为治疗成功组和不良结局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t检验、意向性分析、符合方案分析和改良意向性分析。结果治疗结局:治疗成功102例(74.45%),不良结局35例(25.55%),其中丢失17例(12.41%),死亡11例(8.03%),失败7例(5.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χ^(2)=13.017,P<0.001)、有糖尿病(χ^(2)=5.270,P=0.022)、有既往不规则治疗史(χ^(2)=16.555,P<0.001)、喹诺酮类药物耐药(χ^(2)=9.796,P=0.002)、基线痰涂片菌量4^(+)(χ^(2)=11.587,P=0.001)、使用贝达喹啉或德拉马尼(χ^(2)=6.993,P=0.008)是影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9.702,95%CI:1.977~47.618,P=0.005)、有既往不规则治疗史(OR=3.221,95%CI:1.234~8.410,P=0.017)、喹诺酮类药物耐药(OR=4.925,95%CI:1.808~13.416,P=0.002)均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但需要注意危险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治疗转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戒烟者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文翰 谭守勇 +7 位作者 周强 赖铿 郑闽莉 龙慧妍 黄娥林 谢玮 刘玉美 李丽桃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戒烟门诊干预后戒烟者的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提出戒烟干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戒烟门诊咨询的吸烟者采用强化戒烟干预,明确提出戒烟建议,然后顺序进行1周、1个月、... 目的:探讨戒烟门诊干预后戒烟者的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提出戒烟干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戒烟门诊咨询的吸烟者采用强化戒烟干预,明确提出戒烟建议,然后顺序进行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规范化随访。把未戒烟者和戒烟<7 d者记为戒烟失败组,把戒烟≥7 d(包括戒烟7 d后复吸)者记为7 d戒烟成功组。完成6个月随访后分析吸烟者的戒烟行为、戒烟结局、复吸情况并探讨戒烟成败影响因素。结果:共79名吸烟者完成6个月随访,7 d戒烟成功者为23名,未戒烟者为15名,复吸者为41名。各随访期均有复吸发生,但大部分复吸发生在戒烟后第一周内,占48.8%(20/41)。7日戒烟成功率为55.7%(44/79),比较戒烟失败组和戒烟成功组两组的基线情况,戒烟成功组的日平均吸烟量[(17.43±4.95)支]明显低于戒烟失败组[(21.43±7.43)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9,P=0.005);烟草依赖评分[(5.43±1.11)分]明显低于戒烟失败组[(6.14±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平均吸烟量≥20支是戒烟成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4.441(1.652~11.940),P=0.003]。结论:吸烟者经戒烟门诊强化干预后,可取得较好的戒烟效果;日平均吸烟量是影响戒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部 医院 戒烟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广州市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玲 沈惠兰 +1 位作者 廖雅怡 陈玉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资料问卷,对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 目的调查广州市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资料问卷,对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和病房诊治的275例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疾病化疗时间、社会支持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以上因素问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性,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学历、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中等水平,总分为(103.66±16.7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男:(100.85±15.34)分,女:(109.44±18.10)分)]、学历[小学及以下:(90.03±12.50)分,初中:(102.54±14.75)分,中专、高中:(104.18±16.14)分,大学及以上:(114.94±16.26)分]的患者间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P=0.000;F=20.11,P=0.000);不同社会支持水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水平组:(91.02±13.70)分,中水平组:(102.54±15.76)分,高水平组:(103.664±16.76)分]、以及不同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值[高水平组:(28.10±0.55)分,中水平组:(24.90±0.35)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高水平组:(12.26±0.41)分,中水平组:(9.41±0.26)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6,P=0.000;t=4.73,P=0.000;t=5.69,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学历、社会客观支持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标准化β=0.15,2.93,P=0.042;标准化β=0.30,t=5.67,P=0.000;标准化β=0.33,t=6.27,P=0.000)。结论广州市流动人口初治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受性别、学历、社会支持水平等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做好患者人口学资料评估,尤其是男性低学历患者。关注患者获得社会支持水平情况,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流动性 人口特征 结核 自我护理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美 刘志辉 +6 位作者 宋涛 李笑颜 刘国标 梁志强 周惠贤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对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6年间共有615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来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男女性别总体构成比为1.70,且在2010-2015年期间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4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明显,40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的性别构成则相差较大,构成比接近2︰1;以35~年龄组为分界线,无论男女均在25~年龄组呈现一个小高峰、在50~年龄组均呈现出一个最高峰。结论: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男性多于女性,高峰年龄在50~60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肺 可疑症状 广州市
下载PDF
临床及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刘曾维 黎惠如 +2 位作者 方伟军 谢智恩 陈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临床与CT影像特征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扩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合并NTM感染分为非NTM组(80例)和NTM组(12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NTM组女性比例、支扩分布(位于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左上叶舌段)、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的比例和支扩累及肺叶数高于非NTM组,而BMI低于非NTM组(P<0.05);年龄和支扩分布(位于左上叶、左下叶)、磨玻璃影、实变的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是支扩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左上叶舌段(支扩位置)、空洞、小叶中心结节、胸膜局部增厚、肺容积缩小等5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均较高,其中以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0.888~0.9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78.7%。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的联合模型对支扩合并NTM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非结核分枝杆菌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官权 任会丽 邬丽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22-27,共6页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影像学特征、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检查的128例疑似NTM肺病患者,行MSCT和病理学检查。根据结果分为误漏诊组和诊断正确组,分析...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影像学特征、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检查的128例疑似NTM肺病患者,行MSCT和病理学检查。根据结果分为误漏诊组和诊断正确组,分析2组MSCT影像学和误诊病例特征。分析影响NTM误漏诊的因素。潜在类别分析(LCA)比较因素分布特征差异。结果128例疑似患者中,经病理确诊94例,MSCT检出NTM肺病患者89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SCT确诊率为86.17%(81/94),漏诊率为13.83%(13/94),误诊率为8.51%(8/94)。误漏诊组胸膜增厚、肺气肿、毁损肺、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患者比例高于诊断正确组,气胸患者比例低于诊断正确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膜增厚、肺气肿、毁损肺、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和气胸是影响NTM肺病诊断的因素(P<0.05)。LCA表明上述因素对NTM肺病误漏诊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结论NTM肺病和肺结核临床症状和CT影像相似,易误诊。MSCT在NTM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胸膜增厚、肺气肿、毁损肺、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和气胸是影响NTM肺病误漏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 误漏诊 结核 肺气肿 胸腔积液 气胸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汪敏 吴迪 +5 位作者 陈泽莹 冯治宇 袁园 张宏 黄显林 邝浩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抗结核药物(ATD)引起DIHS致FT1DM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治疗经过等临床资料,总结诊疗方法。结果病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皮疹、肝功能受损,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善胰岛功能、胰岛素相关抗体、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FT1DM,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检验指标改善。结论ATD引起的DIHS可导致FT1DM的发生,出现DIHS时,应注意临床特征变化,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与主要器官功能的初步分析
9
作者 傅红梅 俞朝贤 +5 位作者 王娟 李春燕 谭毅刚 岑滢 李华 刘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641-264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与器官功能相较于普通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规范抗结核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3年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患者的资料,以24例肝移植术后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初步探讨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免疫状态与器官功能相较于普通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规范抗结核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3年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患者的资料,以24例肝移植术后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31例同期非器官移植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男性;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7岁。收集两组就诊后首次血常规、炎症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异常比例、各类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比率。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酐、胱抑素C、肌酸激酶、B型钠尿肽前体以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白细胞比率[0.13(0.09,0.17)]、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0.17(0.12,0.25)]均低于对照组[0.18(0.12,0.21)、0.26(0.15,0.33)],且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0.59(0.49,0.96)]高于对照组[0.40(0.33,0.63)](均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肝、肾、心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损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较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结核/肺 器官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10
作者 傅红梅 俞朝贤 +4 位作者 李春燕 谭毅刚 岑滢 李翠萍 刘志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366-237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罹患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资料,对照分析25例肝移植术后肺结核住院患者(研究组)和31例同期非器官移植肺结核住院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病灶累及...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罹患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资料,对照分析25例肝移植术后肺结核住院患者(研究组)和31例同期非器官移植肺结核住院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病灶累及部位、诊断时长、住院次数、每次住院时长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男55例、女1例,年龄1~75岁,平均年龄66岁。统计学方法应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的发热、疲乏消瘦率均高于对照组[68.0%(17/25)比22.6%(7/31)、56.0%(14/25)比29.0%(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4.16,均P<0.05)。CT影像下结核病灶累及胸肺部位(包括肺叶、支气管和胸膜)及空洞病灶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肺外(下肢、腹腔、颈、脑、腰椎、睾丸等)结核发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44.0%(11/25)比3.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病的发生时间在肝移植术后3~240个月(P_(25)、P_(50)、P_(75)分别为24、40、75个月),结核病诊断时长与每次住院时长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4例因晚期肿瘤不治死亡、1例截至2023年12月尚未完成疗程但病情明显好转,其他20例患者在12~36个月(P_(25)、P_(50)、P_(75)分别为14、15、18个月)抗结核治疗后均已治愈;对照组患者1例因晚期肺癌死亡,其他30例在6~18个月(P_(25)、P_(50)、P_(75)分别为12、12、14个月)抗结核治疗后均已治愈;研究组治疗疗程长于对照组(Z=3.54,P<0.05)。研究组住院3次以上患者占20.00%(5/25),对照组占6.45%(2/3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42.83,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肺外结核发生率高、病情变化复杂、抗结核治疗疗程长,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肺结核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抗菌素治疗以外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7-970,共4页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存在治愈率低、病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存在治愈率低、病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因而,有学者提出,临床医生在治疗NTM-PD时,应该首先管理患者宿主因素,处理好NTM-PD的可控特性,然后优化抗NTM治疗。笔者就近期有关NTM-PD抗菌素以外综合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在治疗NTM-PD的过程中,强化抗菌素以外的综合治疗,减少或避免接触NTM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改善结构性肺病所引起的肺部内环境,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肺疾病 综合疗法 免疫
下载PDF
80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霞 谭守勇 +1 位作者 黄绍梅 胡海霞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berculosis,CNSTB)的临床特征,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2年4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治的80例儿童CNSTB病例作为研究组,41例成人CNSTB病例作为... 目的 分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berculosis,CNSTB)的临床特征,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2年4月于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治的80例儿童CNSTB病例作为研究组,41例成人CNSTB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88.8%)、呕吐(38.8%)、咳嗽(33.8%)等,其中58.8%有明确肺结核接触史,73.8%诊断前病程大于14d,56.3%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41.2%头颅MRI表现为脑膜型。研究组中明确肺结核接触史、诊断前病程时长、脑脊液生化指标异常率、头颅MRI主要表现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10.30、4.92、6.19,均P<0.05),而两组间临床症状(除头痛外)、神经系统查体、临床分期、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脑积水、预后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未合并肺结核与合并肺结核患儿危重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结论 儿童CNSTB患儿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但通常有明确的肺结核接触史,头颅MRI以脑膜受累为主,未合并肺结核的CNSTB患儿易出现危重症病例,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儿童CNSTB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3
作者 唐浩杰 杨子龙 +5 位作者 俞朝贤 冯治宇 董海平 李祥 赵威 邝浩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90-2695,共6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及空腹、服药后2 h的利奈唑胺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预测模型,采用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校准能力。结果复治(OR=2.540,P=0.028)、合并空洞(OR=4.092,P=0.021)、贫血(OR=10.921,P=0.005)、C_(min)≥0.7665 mg/L(OR=6.813,P<0.001)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51(95%CI:0.774~0.929),约登指数为0.590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2.3%,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Hosmer-lemeshowχ^(2)=8.719,P=0.273)。结论C_(min)≥0.7665 mg/L、合并空洞、复治、贫血的MDR/RR-TB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较高,基于上述4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耐多药 肺结核 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及不良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浩杰 杨子龙 +8 位作者 俞朝贤 冯治宇 汪敏 张宏 吴迪 袁园 陈泽莹 黄显林 邝浩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观察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构建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耐药结核科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纳入治疗的113例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参照指南的治疗原则,... 目的观察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构建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耐药结核科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纳入治疗的113例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参照指南的治疗原则,住院2周以上,出院转耐多药专科门诊全程治疗管理,记录年龄、性别、治疗史、基础疾病、肺部病灶、痰菌检测结果等临床特征。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治疗成功组和不良结局组的临床特征。将纳入病例的临床特征作为自变量,以治疗成功(治愈、完成治疗)及不良结局(失败、丢失、死亡)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不良结局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P值、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纳入的113例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的MDR/RR-TB患者中治疗成功率为79.65%,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0.35%,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为88.35%,空洞变化有效率为73.24%,治疗2个月及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7.79%、87.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OR=3.987,95%CI:1.089~14.590,P=0.037)、合并空洞(OR=15.760,95%CI:1.518~163.667,P=0.021)、年龄≥65岁(OR=9.438,95%CI:1.136~78.396,P=0.038)可能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当约登指数为0.448时,其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578,截断值为0.156。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可观,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结局发生率,临床治疗及随访中可使用该模型对患者进行不良转归风险分类,通过对合并复治、空洞、年龄≥65岁的人群重点管治、加强督导,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肺结核 耐多药 疗效 不良结局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慢性肺曲霉病抗真菌药停药依据研究
15
作者 李天义 肖海浩 +3 位作者 汤春梅 李宇 苏雯婕 陈家华 《广东医学》 202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曲霉多重荧光定量PCR联合血清曲霉IgG抗体、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作为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抗真菌药停药依据。方法研...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曲霉多重荧光定量PCR联合血清曲霉IgG抗体、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作为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抗真菌药停药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并诊断为CPA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并定期行支气管镜下真菌清除术。对照组参考2015年《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推荐的至少6个月抗真菌治疗时间,停药依据参考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表现+真菌学检查结果+支气管镜检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的停药依据参考BALF曲霉多重荧光定量PCR+血清曲霉IgG抗体+BALF-GM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时长,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3、6、12个月时间,记录两组CPA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服药时长为14(4,24)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服药时长为12(6,20)个月,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25,P>0.05)。停药后3个月(0.00%vs.7.55%)、停药后6个月(9.09%vs.20.7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2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6.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ALF曲霉多重荧光定量PCR联合血清曲霉IgG抗体、BALF-GM检测作为临床指导CPA患者抗真菌停药的依据能有效降低停药12个月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PCR 曲霉IgG抗体 半乳甘露聚糖 慢性肺曲霉病 停药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相关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谭守勇 袁园 +2 位作者 邝浩斌 龚芳 汪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951例T2DM并发初治菌阳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抗感染治疗效果。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根据入院检查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8×10^(9)/L与否,分为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和低下组。分析NLR与研究对象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中继发肺部感染者有524例,占55.10%;感染组病灶范围以5~6个肺野为主(60.5%,317/52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1.0%,175/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7,P=0.000)。感染组NLR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79(5.10,9.7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2.2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545.00,P=0.000)。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NLR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2.09(8.67,16.05)和4.26(3.71,6.39)]均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5.90(4.71,7.55)和2.97(2.25,3.80)];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6.42(5.01,9.07)×10^(9)/L和3.13(1.88,3.51)×10^(9)/L]均低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7.90(6.72,9.27)×10^(9)/L和4.57(3.70,5.4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964.00、1695.50、18697.00、1257.00,P值均为0.000)。结论T2DM并发PTB继发肺部感染患者NLR水平明显升高,且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者容易继发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2型 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吡嗪酰胺与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3 位作者 邝浩斌 陈燕珍 张宏 黄盛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探讨含吡嗪酰胺(PZA)抗结核方案与肺结核并乙肝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治肺结核并HBV-DNA阳性199例为观察组,103例无合并症初治肺结核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含吡嗪酰胺(PZA)抗结核方案与肺结核并乙肝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治肺结核并HBV-DNA阳性199例为观察组,103例无合并症初治肺结核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抗结核联合抗病毒122例,64例予HRZE方案(A组),58例予HRE方案(B组);抗结核未联合抗病毒77例,41例予HRZE方案(C组),36例予HRE方案(D组);对照组103例予HRZE方案(E组)。2个月后观察各组肝损伤情况。结果 :(1)A组肝损伤发生率为34.38%,高于B组的20.69%(P>0.05);(2)C组肝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73.17%vs.30.56%)(P<0.05)。(3)B组较D组肝损伤发生率低(20.69%vs.30.56%)(P>0.05)。(4)A组较C组的肝损伤发生率低(34.38%vs.73.17%)(P<0.05);(5)A组较E组肝损伤发生率高(34.38%vs.17.48%)(P<0.05);B组与E组肝损伤发生率相近(20.69%vs.17.48%)(P>0.05)。结论 :PZA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肝损伤发生率及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联合抗病毒治疗对预防该类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及减轻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最大程度避免肝损伤的发生,临床上应权衡利弊,必要时更改使用含PZA的治疗方案,以减少肝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吡嗪酰胺 结核 肝损伤
下载PDF
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谭守勇 梁敏青 +2 位作者 林兆源 关玉华 黎燕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68-2370,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及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能完成2个月强化疗程的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261例。根据其治疗前吸烟年支情况,观察其2个月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痰菌阴转的效...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及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能完成2个月强化疗程的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261例。根据其治疗前吸烟年支情况,观察其2个月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痰菌阴转的效果。结果:261例患者经过2个月强化治疗后202例(77.4%)患者痰菌阴转。性别、年龄、病灶范围和低蛋白血症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菌株对痰菌阴转无明显影响(P>0.05);但在吸烟患者中随着治疗前吸烟年支量的增加,其痰菌阴转率明显下降,二者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00)。结论: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有较大影响,应该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吸烟 治疗学 肺结核患者 疗效影响 剂量-反应关系 痰菌阴转率 结核分枝杆菌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介入诊断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春梅 张言斌 +6 位作者 肖海浩 刘伟光 谢艺开 周强 潘育文 王亢 陈文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诊断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价值。方法123例规则抗结核治疗后再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症状,临床怀疑继发曲菌球感染病例,经支气管镜介入空洞内得到病理确诊。结果123例病例中108例确诊为继发曲菌球感染,...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诊断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价值。方法123例规则抗结核治疗后再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症状,临床怀疑继发曲菌球感染病例,经支气管镜介入空洞内得到病理确诊。结果123例病例中108例确诊为继发曲菌球感染,其中5例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例合并肺结核复发;3例确诊为肺放线菌病;5例为空洞内血凝块;7例为肺结核复发。结论肺结核后空洞内较易继发曲菌球感染,及时行支气管镜介入检查可以得到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肺结核 曲菌球 诊断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20
作者 石琳 曾华志 +1 位作者 陈玉梅 陈绮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118-4119,共2页
目地:探讨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的护理经过。结果:92.3%(12/13)的患者肺部损害超过4个肺叶、伴有多发空洞,69.2%(9/13)的伴有多种肺部合并症;46.%(6/... 目地:探讨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的护理经过。结果:92.3%(12/13)的患者肺部损害超过4个肺叶、伴有多发空洞,69.2%(9/13)的伴有多种肺部合并症;46.%(6/13)的患者无典型窒息症状,46.%(6/13)需要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治疗,抢救成功率84.6%(11/13)。结论:老年咯血窒息患者多为肺部损害广泛、伴有多发空洞、多种肺部合并症、无典型窒息症状的重症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及时进行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 咯血窒息 临床特点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