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程三维导航系统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江少青 李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产妇均拟行阴道分娩,对照组... 目的:探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产妇均拟行阴道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监测,观察组采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监测。比较两组产妇胎先露下降情况、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阴道分娩者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先露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者第一、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三维导航系统用于高龄产妇中,能减少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动态监测胎先露下降的水平,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能有效提高高龄产妇阴道分娩率,缩短阴道分娩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三维导航系统 高龄产妇 阴道分娩 产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2
作者 覃家雅 李菲 +2 位作者 邓凤鸣 茹敏晖 利新妹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娩出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脐带护理、卫生护理、常规保暖及生...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娩出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脐带护理、卫生护理、常规保暖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袋鼠式护理。两组均完成30d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及母亲心率、体温、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泌乳量与出生30d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出生30d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0d后,两组母亲心率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及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0d后,两组婴儿均得到生长;治疗组婴儿身高、体重及头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用于娩出新生儿中,能稳定新生儿和产妇生命体征,有助于提高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及泌乳量,促进婴儿生长及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娩出新生儿 产妇 睡眠时间 纯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探讨基于SimMom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3
作者 钟伟芬 卢惠平 +3 位作者 覃亦伟 江少青 朱小红 李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SimMom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工作3年以下住院医师及助产士共32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 目的探究基于SimMom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工作3年以下住院医师及助产士共32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SimMom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进行培训,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成果。结果培训前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育效果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临床技能培训中运用SimMom高端模拟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优势,既可以提高住院医生和助产士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还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总体教学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Mom高端模拟人 情景模拟教学 产科 临床技能培训 考核成绩 综合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产妇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及对巨大儿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小芳 杨波 +3 位作者 杨碧英 骆妙青 王旭 陈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妇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利用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预测巨大儿发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的妊娠妇女500例,按孕前BMI分为低BMI组(A组,149例,BMI<18.5 kg/m^2),正...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妇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利用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预测巨大儿发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的妊娠妇女500例,按孕前BMI分为低BMI组(A组,149例,BMI<18.5 kg/m^2),正常BMI组(B组,225例,18.5 kg/m^2≤BMI<25.0 kg/m^2)和高BMI组(C组,126例,BMI≥25.0 kg/m^2)。统计三组产妇新生儿结局巨大儿发生率,观察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观察三组产妇孕期增重适宜值与IOM推荐范围一致性。利用孕妇体重增加适宜值对巨大儿的发生进行预测。结果 A组和C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相同,分别为12.5~18.0 kg、7.0~11.5 kg;B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不同,适合B组的适宜值为10.5~15.0 kg;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719和0.6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73%、58.62%和59.0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42%、74.19%和76.27%。结论 IOM推荐孕期增重范围并不完全适宜于本地区产妇,根据地区产妇体质特点修订适宜的孕期体重增加值能够更好的预测巨大儿的发生并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增重 巨大儿 预测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孕妇的围生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章艳玲 况玉兰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544-2545,254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1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血浆白蛋白含量,将<30 g/L的125例孕妇设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30 g/L的85例孕妇设为未合并低蛋白... 目的探讨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1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血浆白蛋白含量,将<30 g/L的125例孕妇设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30 g/L的85例孕妇设为未合并低蛋白血症组(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发病和分娩孕周,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A组孕妇发病孕周和分娩孕周分别为(32.58±3.24)周和(35.28±3.68)周,均早于B组的(34.32±3.69)周和(37.79±2.6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71.2%(79/125),明显高于B组的28.2%(2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2 396.78±559.38)g,明显低于B组的(2 908.34±674.1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生长受限(IUGR)、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8.1%(23/127)、24.4%(31/127)、41.7%(53/127)和15.0%(19/127),高于B组的1.7%(4/85)、8.2%(7/85)、12.9%(11/85)和2.4%(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孕妇易造成围生儿不良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孕妇 低蛋白血症 围生儿结局
下载PDF
晚断脐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波 王浪 贺英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4期92-93,96,共3页
目的探析晚断脐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院妇产科9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断脐法,观察组实行晚断脐,比较两组早产儿娩出1、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24 h后血红蛋白水平及合并症发生... 目的探析晚断脐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院妇产科9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断脐法,观察组实行晚断脐,比较两组早产儿娩出1、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24 h后血红蛋白水平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娩出后1、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生24 h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水平为(181.9±15.6)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现1例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高胆红素血症、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为12.8%(6/47),显著低于对照组29.8%(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44)。结论与早断脐相比,早产儿采取晚断脐可获得更多血供及铁储备,进而增强早产儿心肺系统顺应性及机体免疫力,减少各种合并症,改善早产儿结局,具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断脐 早断脐 早产儿 结局
下载PDF
开塞露塞肛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波 程丹丹 王浪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开塞露塞肛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足月顺产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即出生后体格检查时予开塞露塞肛;对照组不予塞肛干预,行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2组患者大小便情况... 目的探讨开塞露塞肛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足月顺产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即出生后体格检查时予开塞露塞肛;对照组不予塞肛干预,行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2组患者大小便情况、黄疸指数变化,并随访接受退黄疸治疗情况。结果 2组新生儿在第1天和第2天排大小便情况和接受退黄疸药物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3天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与接受蓝光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塞肛并不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并且增加了新生儿肛门皮肤受损的危险,带来不适。临床上应考虑废除这一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开塞露
下载PDF
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罗玉媚 利伟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具有顺产相对禁忌指征的220例初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试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情况、第一产程时间... 目的:探讨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具有顺产相对禁忌指征的220例初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试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情况、第一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均顺利存活。结论:对于试行顺产的初产妇实施连续助产护理,能够让产妇得到更为连续的、合适的身心支持,从而维持相对更为稳定的身心状态,并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助产护理 初产妇 剖宫产
下载PDF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佩玲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3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的56例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应用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及注射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欣... 目的:探讨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的56例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应用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及注射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欣母沛宫体或宫颈注射,15分钟后可重复应用。结果:56例患者中53例显效,1例有效,显效率达94.6%,2例并发DIC,改行子宫切除术。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湿性敷料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茹敏晖 覃亦伟 +3 位作者 黄美珍 朱小红 汤志萍 汤嘉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湿性敷料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湿性敷料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换药方式处理伤口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新液以及湿性敷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换药后的切口恢复时间差异,包括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总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差异。统计比对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包括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中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脂肪液化患者期间,采用康复新液以及湿性敷料联合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将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湿性敷料 康复新液 临床护理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愈合时间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母体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素健 杨波 +2 位作者 杜小群 徐明枝 陈燕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妊娠糖尿病特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异常的症状,使得孕产妇糖耐量减少从而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且还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诸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畸形等,更甚者因胎儿在母体中不良环境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特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异常的症状,使得孕产妇糖耐量减少从而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且还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诸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畸形等,更甚者因胎儿在母体中不良环境的影响,使得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从而造成患儿不可逆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将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发育[1]。目前临床可通过早期对该类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定,以及早诊断、干预治疗,从而保障该类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本文通过研究妊娠糖尿病产妇其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神经行为发育 妊娠糖尿病 母体 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不良妊娠结局 胎儿畸形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乳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素健 刘喜红 +4 位作者 杨波 罗红凤 黎常红 肖妮蓉 徐明枝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74-281,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母乳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母乳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婴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中,纳入50对GDM产妇及其新生儿为GDM组,50对无妊娠期并发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初乳(产后2~3 d内)、过渡乳(12~14 d)、1月成熟乳、3月成熟乳,采用母乳分析仪测定母乳中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值,气相色谱法测定乳汁中EPA、DHA及ɑ-ALA的含量。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母体各类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情况。采用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婴儿智能行为发育水平的测定。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2、3月龄时,GDM组婴儿的身长净增值、体重净增值、头围净增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1月龄时,GDM组婴儿的适应性、大运动、个人社交的发育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月龄时GDM组婴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1月龄及3月龄时的总发育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乳中ɑ-ALA和EPA含量随月龄逐渐增高,DHA的含量则随月龄降低;各时间段GDM组DHA、EPA和ɑ-AL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GDM组母乳中DHA含量与婴儿身长净增值、体重净增值、头围净增值及总发育商均呈正相关(P﹤0.05),EPA含量与婴儿体重净增值、头围净增值和总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ɑ-ALA含量与婴儿体重净增值呈正相关(P﹤0.05);但对照组各指标与DHA、EPA、ɑ-ALA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母亲产后早期的乳汁中n-3PUFA含量偏低,婴儿生长发育指标偏低,母乳中n-3PUFA含量与婴儿生长发育的部分指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婴儿 生长发育 母乳 膳食摄入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素健 杨波 +2 位作者 徐明枝 陈燕芳 程正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7期1047-1048,1088,共3页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方法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为调查点,在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单胎妊娠初产妇中选取40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与40对妊娠期无并发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研究观察,将...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方法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为调查点,在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单胎妊娠初产妇中选取40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与40对妊娠期无并发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研究观察,将前者设定为观察组,后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值、子代身体指标、子代血脂指标及血糖、盖泽尔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代身体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代血脂及血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盖泽尔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对子代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其不仅局限于胎儿时期、新生儿时段,还会对其远期生长造成一定损害,临床应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提高子代生长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胆红素值 子代身体指标 子代血脂及血糖
下载PDF
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冬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0期379-379,38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85%,对比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再加上恰当的护理措施,就能更好的巩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熏蒸 电针治疗 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联合坦索罗辛、结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远旺 覃家雅 +4 位作者 林健彬 万志强 何荣通 魏军辉 温广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联合坦索罗辛、结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肌肉注射镇痛,结石通1.4g每日3次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晚口服1片排石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联合坦索罗辛、结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肌肉注射镇痛,结石通1.4g每日3次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晚口服1片排石治疗;对照组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并给予结石通1.4g、硝苯地平10mg每日3次口服排石治疗。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石排出时间、排出率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率分别为95.0%、9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28.33%(P<0.05),结石平均排出时间分别为(7.9±2.8)d、(11.9±4.1)d,结石排出率分别为86.67%、68.33%(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坦索罗辛、结石通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结石排出率高、排出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双氯芬酸钠 坦索罗辛 结石通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全面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与导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美珍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与导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与导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和导尿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第二、三、四周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导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更短,SF-36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且护理满意率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对减轻尿路感染与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护理干预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下载PDF
妊娠期饮食调控对母婴结局及胎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丽萍 邹萍 +1 位作者 黄春英 庾静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9期1710-1712,共3页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2.5%和25.0%(P<0.05),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7.5%(P<0.05)。研究组孕妇的脐血脂联素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脐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孕期对孕妇实施个体化饮食调控,可有效减轻饮食对胎儿正常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期饮食调控 母婴结局 胎儿代谢 影响
下载PDF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小红 利新妹 +2 位作者 徐小青 罗艳莲 乐田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4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自由体位分娩产妇纳入本次研究,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自由体位分娩产妇纳入本次研究,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与分娩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无疼痛与轻微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出血量,更是降低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自由体位分娩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综合护理对于安全性的影响
19
作者 陈秀莹 江敏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2108例新生儿当做对照组,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1672例新生儿当做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2108例新生儿当做对照组,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1672例新生儿当做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评分以及新生儿配合度。结果: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家长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新生儿配合度,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时应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让新生儿配合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预防接种 卡介苗 综合护理 安全性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