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
作者 徐凌驰 刘怡梅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荔湾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口腔种植患者,根据种植体材料进行分组,使用陶瓷种植体患者为A组(n=32)、使用纯钛种植体患者为B组(n=32)、使用钛合金种植... 目的:探究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荔湾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口腔种植患者,根据种植体材料进行分组,使用陶瓷种植体患者为A组(n=32)、使用纯钛种植体患者为B组(n=32)、使用钛合金种植体患者为C组(n=32),对比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C组种植成功率(96.88%)较B组(75.0%)、A组(65.6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8、IFN-γ水平增高幅度低于B组及A组,差异显著(P<0.05);C组种植体周围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结论:纯钛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陶瓷种植体的使用均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尤其是钛合金种植体,种植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更低,且龈沟液炎症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种植体 钛合金种植体 陶瓷种植体 口腔种植 安全性
下载PDF
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因子分析
2
作者 王萍 朱冬生 +5 位作者 钟细霞 蔡小梅 邱亿腾 江笑娥 李容汉 黄梦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X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在智力因子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实施干预提供认知及神经心理学方面的依据。方法:设立学习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儿童逐个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检查,取得量表各项内容的数据。结果:两组儿童的三个因子分... 目的:了解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在智力因子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实施干预提供认知及神经心理学方面的依据。方法:设立学习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儿童逐个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检查,取得量表各项内容的数据。结果:两组儿童的三个因子分及因子商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智力构成各要素发展水平均与正常儿童有差异,尤以对抽象言语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受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型学习障碍 学龄儿童 智力因子
下载PDF
手背静脉与皮神经的关系及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萍 侯之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了解手背浅静脉与皮神经的解剖位置关系 ,为提高手背静脉穿刺质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肉眼解剖 12例 2 4侧成人尸体手背标本。结果 :发现皮神经行程较静脉直 ,成袢现象少 ,且恒定地走行于浅静脉深面 ;手背浅静脉主要形成 ... 目的 :了解手背浅静脉与皮神经的解剖位置关系 ,为提高手背静脉穿刺质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肉眼解剖 12例 2 4侧成人尸体手背标本。结果 :发现皮神经行程较静脉直 ,成袢现象少 ,且恒定地走行于浅静脉深面 ;手背浅静脉主要形成 4支较粗大的掌背静脉 ,分别位于四个掌骨间隙处 ;第 1、4掌骨间隙处的静脉与皮神经呈伴行关系 ,但第 2、3掌骨间隙处的静脉与皮神经呈交叉关系。结论 :①由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乏神经区” ;②由尺骨茎突至第 3、4指蹼和由桡骨茎突至第 1、2、3指蹼的连线为掌背皮神经的体表投影 ;③注意这些解剖学关系 ,在静脉穿刺时可减少病人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静脉 皮神经 静脉穿刺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静浩 孙嫣 +1 位作者 田煊 师润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99-1005,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升高的相关性,为通过检测H.pylori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行...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升高的相关性,为通过检测H.pylori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息肉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行肠镜检查的患者250例,根据检查结果,185例为观察组(结直肠息肉),65例为对照组(结直肠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均完成呼气试验及血脂水平检测。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大小、数量、病理分型、山田分型、发生部位与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异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ylori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直肠息肉的大小(≥10 mm)、数量(多发)、病理分型(腺瘤性)与H.pylori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息肉山田分型及发生部位与H.pylori感染无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TC、Apo B、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H.pylori阳性患者的LDL-C、TC、Apo B水平均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在H.pylori感染的情况下,血脂水平升高者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于血脂水平正常者(P<0.01)。结论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与H.pylori感染及血脂水平升高呈正相关。在H.pylori感染的情况下,血脂水平升高的患者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体积大、数量多、病理分型为腺瘤性息肉者H.pylori感染率更高。H.pylori感染、高TC、高LDL-C、高Apo B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H.pylori感染合并血脂水平升高的患者,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结直肠息肉 血脂水平异常
下载PDF
三种不同的区域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长春 孙来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36-837,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区域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术的效能。方法:选择择期母婴健康剖宫产孕妇60例, 随机分为3组从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组单纯腰麻,采用B-D腰麻针,C组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应用B-D腰麻针针 内针法操作,以上局麻...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区域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术的效能。方法:选择择期母婴健康剖宫产孕妇60例, 随机分为3组从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组单纯腰麻,采用B-D腰麻针,C组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应用B-D腰麻针针 内针法操作,以上局麻药采用临床常有药物。围术期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记录麻醉效能。结果:3组产妇的 麻醉效能咯有不同,B组麻醉平面最高(P<0.01),所需时间最短(P<0.01);在术中镇痛、肌松及内脏牵拉反应方 面,A组效果较差(P<0.05);循环变化C组波动幅度小,B组波动最明显(P<0.05);术中安全相关指标表明B组安 全性差(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循环的安全性提高,但又不失良好的麻醉效能,术后可保留导管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硬膜外麻醉 单纯腰麻 B-D腰麻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片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秋林 陈思源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 :观察自制复方雷公藤片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阿霉素 (6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成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和复方雷公藤片治疗组。观察复方雷公藤片对肾病大鼠 2 4... 目的 :观察自制复方雷公藤片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阿霉素 (6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成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和复方雷公藤片治疗组。观察复方雷公藤片对肾病大鼠 2 4小时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复方雷公藤片能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 2 4小时尿蛋白量 ,改善高胆固醇血症及低蛋白血症 (P <0 0 1) ,减轻肾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复方雷公藤片对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雷公藤 阿霉素 复方雷公滕片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耐药分析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满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水平耐药状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痰标本采用血液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 (MacConkey)培养基 ,按细菌常规方法 ,分离 12 0株肺炎链球菌 ,并以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肺炎...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水平耐药状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痰标本采用血液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 (MacConkey)培养基 ,按细菌常规方法 ,分离 12 0株肺炎链球菌 ,并以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6 0 % ,其次红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 5 5 %、4 5 %、4 2 5 %、30 % ,而对丁胺卡那、去甲万古霉素、头孢他定、西力欣分别为 15 %、10 %、5 %、4 2 % ,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肺炎 抗药性 抗生素炎
下载PDF
在职女工与家庭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5期302-303,共2页
为了解我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1999年对 35 12 6名妇女进行了普查 ,结果发现妇女病总患病率为47.5 8% ,前 5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炎症、妇科肿瘤、附件炎症。其中在职女工组妇科肿瘤、附件炎症及总患病率明显高于... 为了解我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1999年对 35 12 6名妇女进行了普查 ,结果发现妇女病总患病率为47.5 8% ,前 5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炎症、妇科肿瘤、附件炎症。其中在职女工组妇科肿瘤、附件炎症及总患病率明显高于家庭妇女组 (P<0 .0 1) ,但宫颈炎症、乳腺疾病却明显低于家庭妇女组 (P<0 .0 1) ,阴道炎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妇女开展适宜的卫生宣教 ,提供安全的计划生育手术服务 ,保护女工劳动权益 ,扩大家庭妇女普查率及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是促进生殖健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女工 家庭妇女 生殖健康 患病率
下载PDF
社区护理人员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玲 《广州医药》 2000年第4期78-79,共2页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专业理论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与社区护理任务不相适应。认为要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应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护士在职继续教育,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社区需要全科护士。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全科医学 医学继续教育
下载PDF
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8
10
作者 张萍 《南方护理学报》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最低的最佳部位 ,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解剖了 1 2例 2 4侧成人手背标本 ,观察手背静脉与皮神经的关系 ,按照手背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 ,将手背分为 1、2、3区 ,指导临床进行 2 980例次手背静脉穿...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最低的最佳部位 ,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解剖了 1 2例 2 4侧成人手背标本 ,观察手背静脉与皮神经的关系 ,按照手背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 ,将手背分为 1、2、3区 ,指导临床进行 2 980例次手背静脉穿刺 ,用简化 Mc Gill疼痛评分表中现有疼痛强度 (PPI)进行评分。结果 解剖发现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 ,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 ,临床应用证实在此区域内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其它区域 (P<0 .0 1 )。结论 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可称为“乏神经区”,可作为手背静脉穿刺时首选部位 ,其它区域的静脉穿刺可根据皮神经的体表投影来确定进针点及进针深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科痛 掌背静脉 皮神经 解剖学
下载PDF
小儿窒息31例抢救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蔚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13-613,共1页
关键词 小儿窒息 抢救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茶碱血药浓度监测80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卓慧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氨茶碱 血药浓度 合并用药 个体差异
下载PDF
17例克隆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颖 陈永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1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 探讨克隆氏病的手术适应证和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对17例病理确诊为克隆氏病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15例,其中1例术后死于腹腔严重感染及中毒性休克,其余14例随访1个月~10年,其中10例术后坚... 目的 探讨克隆氏病的手术适应证和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对17例病理确诊为克隆氏病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15例,其中1例术后死于腹腔严重感染及中毒性休克,其余14例随访1个月~10年,其中10例术后坚持配合内科治疗,有8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症状轻微;而术后未配合内科治疗者,4例中有3例症状同前,仅1例症状轻微。结论 本病当并发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腹膜炎等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对于病变局限于某一肠段,症状反复发作,且正规内科治疗效果不显著者亦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能配合积极的内科治疗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氏病 手术适应证 术后复术
下载PDF
隐匿性乳腺癌的影像学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广武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85-285,288,共2页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方法 对 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方式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乳腺B超及钼靶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1例加行乳腺MRI检查提示左乳外上象限乳腺癌 . 2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并...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方法 对 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方式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乳腺B超及钼靶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1例加行乳腺MRI检查提示左乳外上象限乳腺癌 . 2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同时辅以化疗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未见远处转移征象 .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临床上少见又易误诊 ,术前诊断极为困难 ,通常在肿物切除送病检后才能提示诊断 .在各项术前影像学检查中 ,MR逐渐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尤其是对比增强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MR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 ,而在具体的术式上则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国内绝大多数学者主张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时辅以化疗、放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治疗 影像学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甲状腺肿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泳仪 《广州医药》 2000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5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敏感性为 98 2 % ,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 5 0 % ,腺瘤及结...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5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敏感性为 98 2 % ,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 5 0 % ,腺瘤及结节以多发性为主 ,恶性以单发为主。结论 :高频探头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但仅靠声像图鉴别良、恶性肿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益气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丽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8期758-760,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引起外周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的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障碍,可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目前西医除控制血糖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引起外周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的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障碍,可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目前西医除控制血糖外,多采用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镇痛药等对症治疗,但疗效不佳.笔者根据其临床特点,1998年1月~1999年12月在充分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痹汤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痹汤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苏广武 陈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0年第3期153-156,共2页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是指在乳腺内未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易造成误诊,现就作者收治的2例病例进行报告,并就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例1 女,48岁。发...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是指在乳腺内未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易造成误诊,现就作者收治的2例病例进行报告,并就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例1 女,48岁。发现左腋窝肿物4月余,因肿物增大不适而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左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遂收住院。入院查体:甲状腺无肿大,颈部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之淋巴结,左腋窝可扪及一约2cm×2cm×3cm肿块,质较硬,边界清,尚光滑,活动差,轻压痛。双乳外观丰满对称,皮肤光滑,乳房各象限未扪及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诊断与治疗 文献复习 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根治术 首发症状 甲状腺 无异常发现 恶性肿瘤骨转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下载PDF
电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80例临床观察
18
作者 周晓平 李静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5B期100-100,共1页
笔者用电针、耳穴贴压治疗了80例失眠症患者、其中冶愈52例,占65.0%;好转26例,占32.5%;无效2例,占2.3%。总有效率为97.5%。
关键词 电针 耳穴贴压 治疗 失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心理调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绮妮 邓惠醒 《广州医药》 2000年第4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家属 心理调适分析
下载PDF
骨科术后急性时相蛋白变化规律的研究
20
作者 张萍 侯之启 《护理学报》 199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 为了了解骨科不同类型手术后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规律,增加术后护理观察指标。方法 对40例骨科术后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7、10、14天进行急性进相蛋白检查。结果 软组织术后仅CRP轻度增高,且在7天内恢复正常... 目的 为了了解骨科不同类型手术后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规律,增加术后护理观察指标。方法 对40例骨科术后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7、10、14天进行急性进相蛋白检查。结果 软组织术后仅CRP轻度增高,且在7天内恢复正常;部分涉及骨骼组与骨关节手术组术后除CER外,其余急性时相蛋白均增高,2天达最高峰,但在10~14天内恢复正常,而术后感染病人有3项急性时相蛋白增高,呈现双峰特征,且持续至21天后才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术后急性时相蛋白检查是一种判断感染的有价值的观察指标,应用急性时相蛋白判断术后感染应依骨科不同类型的手术而有不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时相蛋白 骨科手术 术后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