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量检测中的无纸记录和电子签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蓓辉 《电子制作》 2017年第6期18-19,共2页
随着编程技术的加强和加密数据库的普及,让证书副本的保存和计量检定记录以及他们的使用方法迈入了无纸记录和电子签名的时代。本篇文章主要是描述由于使用传统的计量检测原始记录方式,降低了检测工作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大了记录... 随着编程技术的加强和加密数据库的普及,让证书副本的保存和计量检定记录以及他们的使用方法迈入了无纸记录和电子签名的时代。本篇文章主要是描述由于使用传统的计量检测原始记录方式,降低了检测工作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大了记录数据的错误率,因此提出了"无纸化记录和电子签名技术"计量检测体系的方法,实现原始记录无纸化、实时出具证书等一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检定 无纸记录仪 电子签名
下载PDF
工艺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作用的探讨
2
作者 刘业兴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0期35-35,37,共2页
食品质量检测能够维护食品的安全性,对人们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工艺热工计量保障检测工作,能够对食品的特点准确分析,也能为其提供合理生产途径。因此,在本文中,基于相关分析,探讨工艺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的检测作用。
关键词 热工计量 食品 质量检测
下载PDF
广电计量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财务智能化转型实践
3
作者 赵倩 陈乔 《商业会计》 2023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这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夯实内生强劲增...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这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夯实内生强劲增长基础,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财务职能理念也在迭代:由价值记录向价值创造转变、由数据处理向数据洞察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引领转变,通过进一步实现“以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公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数字化转型 财务管理
下载PDF
计量检测用管式电阻炉温度场均匀性的应用探讨
4
作者 雷小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17年第3期00338-00338,共1页
在计量检验中,经常会使用到管式电阻炉,其温度的均匀性关系到计量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就计量检测用管式电阻炉温度场均匀性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管式电阻炉 温度场 均匀性 措施
下载PDF
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5
作者 鲁格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200-200,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而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产品的质量,利用全面的技术和精密的仪器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分析成为了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而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产品的质量,利用全面的技术和精密的仪器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分析成为了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高质量产品有着更大的市场需求量,所以企业进行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从而实现自身发展。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就计量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旨在强化产品质量意识,提升计量检测技术的完善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检测技术 产品质量管理 重要性
下载PDF
浅析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
6
作者 潘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291-291,共1页
计量检测技术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计量检测技术概念以及构成方面进行概述,并且分析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而且能够促使企业稳... 计量检测技术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计量检测技术概念以及构成方面进行概述,并且分析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而且能够促使企业稳定发展。运用先进设备以及技术,对产品进行现代化检验,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以及进步起到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对计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检测 技术监督 作用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设备关键检测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晨杰 刘桂雄 +2 位作者 吴嘉健 陈长缨 龙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2,共4页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设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缺乏对其检测的性能指标与相关仪器、标准。该文从一般VLC设备工作机理出发,分析指出VLC设备必须具有发射调制性能、抗杂光性能、接收性能等方面性能评价需求,相应...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设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缺乏对其检测的性能指标与相关仪器、标准。该文从一般VLC设备工作机理出发,分析指出VLC设备必须具有发射调制性能、抗杂光性能、接收性能等方面性能评价需求,相应地提出用调制带宽、带内平坦度、直流杂光抵抗比、频闪杂光抵抗比、最小接收照度值、最大接收照度值作为其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这些指标的定义、物理意义以及检测方法。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实用性,可为VLC设备检测装置研制与标准制定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检测指标体系 调制性能 接收性能 抗杂光性能
下载PDF
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兰兰 武彤 +2 位作者 何毅华 李支薇 严洪连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48,共4页
通过热失重法测定胶粘剂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了解胶粘剂在初始状态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进一步结合袋子法,考虑胶粘剂的实际应用情况,模拟胶粘剂在不同固化时间下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及主要成分。一方面可以了解各类胶粘剂的环保... 通过热失重法测定胶粘剂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了解胶粘剂在初始状态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进一步结合袋子法,考虑胶粘剂的实际应用情况,模拟胶粘剂在不同固化时间下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及主要成分。一方面可以了解各类胶粘剂的环保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筛选适合的胶粘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剂 挥发性有机物 热失重法 袋子法
原文传递
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评价标准体系探讨与检测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江境宏 明志茂 +1 位作者 赵可沦 刘桂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2,共8页
针对当前动力电池系统尚未建立健全检测评价标准体系、测试技术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对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探讨和对检测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现行动力电池检测相关标准,初步构建涵盖电性能参数测试、安全性能测... 针对当前动力电池系统尚未建立健全检测评价标准体系、测试技术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对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探讨和对检测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现行动力电池检测相关标准,初步构建涵盖电性能参数测试、安全性能测试、寿命测试和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的动力电池检测评价标准体系,并围绕动力电池动态工况关键参数测试评估、动力电池热扩散局部热失控安全性测试、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评估等检测关键技术提供方法和思路,为实现动力电池系统测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检测 标准体系 动态工况 热失控 电池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有限推力远程导引变轨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俊尧 贾建芳 +1 位作者 李文强 宋锦武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20-225,共6页
航天器在轨道转移过程中存在推力弧段,与脉冲轨道转移相比,有限推力轨道转移能够反映航天器在真实环境中的工作状态.本文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远程轨道能量最优的多脉冲变轨方案,在脉冲点处将脉冲量转换为推力弧段上的有限推力,实现了... 航天器在轨道转移过程中存在推力弧段,与脉冲轨道转移相比,有限推力轨道转移能够反映航天器在真实环境中的工作状态.本文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远程轨道能量最优的多脉冲变轨方案,在脉冲点处将脉冲量转换为推力弧段上的有限推力,实现了多脉冲机动远程导引向有限推力下远程导引变轨的转换,并对有限推力变轨方案速度增量方向进行修正,修正后变轨方案精度显著提高,与目标轨道相对位置误差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轨方案 有限推力 遗传算法 轨道修正 燃料最优
下载PDF
基于QuEChERS-HPLC-MS/MS的禽饲料多杀虫剂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绪 蓝梦哲 +2 位作者 李金连 王海鸣 曹小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实验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禽饲料中59种杀虫剂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禽饲料样品均由1%(V/V)乙酸酸化乙腈提取,经0.30 g C18+0.30 g中性氧化铝(ALN)分散萃取净化,... 本实验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禽饲料中59种杀虫剂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禽饲料样品均由1%(V/V)乙酸酸化乙腈提取,经0.30 g C18+0.30 g中性氧化铝(ALN)分散萃取净化,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ESI)源、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方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结果表明:59种杀虫剂在0.0050~2.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71.0%~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4.0%~10.5%,检出限为0.004~0.040 mg/kg。该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相关杀虫剂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杀虫剂残留 禽饲料
下载PDF
动力电池检测评估体系发展方向和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进 赵可沦 明志茂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简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背景,从系统构成和电极材料分类介绍现有动力电池产品;汇总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主流标准,标准主要包含产品电性能、安全性能等测试项目;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发展方向趋于一致,但细节差异较大;... 简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背景,从系统构成和电极材料分类介绍现有动力电池产品;汇总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主流标准,标准主要包含产品电性能、安全性能等测试项目;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发展方向趋于一致,但细节差异较大;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体系实施现状,国内、国际以及企业标准融合使用验证项目产品成为一种主流方式;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化,动力电池作为重要电能载体,未来动力电池检测评估体系构建将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检测 评估体系
原文传递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它是整个社会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对社会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快速检测的技术原理和状况,分析了其在食品安全监督中...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它是整个社会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对社会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快速检测的技术原理和状况,分析了其在食品安全监督中的作用,详细地分析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的监督 应用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及其发展方向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进 陈明生 明志茂 《广东科技》 2019年第11期41-43,共3页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电驱动、电池、电控)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包内包括电池模组、连接件、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和电池外壳等部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的性能和质量对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电驱动、电池、电控)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包内包括电池模组、连接件、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和电池外壳等部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的性能和质量对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动力电池包在装车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过程,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对最终产品质量都是一道保障。得益于检测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才有了良好保障。围绕着新能源电池领域,各家检测机构不断地增加投入,从基础设施、人员配置到能力扩建,以期在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基础设施 动力电池 最终产品质量 用户体验 电驱动 检测机构 连接件
下载PDF
汽车电子控制与零部件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旭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2期75-75,共1页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交通运输建设行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汽车工业而言,规模极大的社会需求使得汽车电子...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交通运输建设行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汽车工业而言,规模极大的社会需求使得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尤为频繁与具体。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首先针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做出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简要分析了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的应用,旨在于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子控制 零部件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色谱法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一达 袁晓 +1 位作者 王海鸣 孙秀兰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6期54-61,共8页
色谱法在物质分离和检测方面应用广泛。真菌毒素在低浓度下就有明显毒性,采用色谱法可实现对真菌毒素的分离和微量检测。依据真菌毒素的自身特性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色谱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薄层色谱法用于对真菌毒素... 色谱法在物质分离和检测方面应用广泛。真菌毒素在低浓度下就有明显毒性,采用色谱法可实现对真菌毒素的分离和微量检测。依据真菌毒素的自身特性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色谱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薄层色谱法用于对真菌毒素的快速定性,气相色谱法需要对真菌毒素衍生化汽化后才可检测,液相色谱法对本身具有或衍生化后具有紫外和荧光吸收的真菌毒素才可检测,对无紫外和荧光吸收的则需质谱检测器。简述了色谱法在真菌毒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情况,为利用色谱法对真菌素含量测定的实际运用和方法学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真菌毒素 同步检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环境水体中18种全氟化合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文宇 赵慧 +1 位作者 钟琳 李支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建立了快速检测环境水体中18种全氟化合物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环境水样经大体积PEP固相萃取柱快速提取、富集和净化后,过0.22μm微孔滤膜,再利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 建立了快速检测环境水体中18种全氟化合物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环境水样经大体积PEP固相萃取柱快速提取、富集和净化后,过0.22μm微孔滤膜,再利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最终进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定性及定量分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1~2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18~0.48 ng/L。18种全氟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0.3%~8.2%(n=6)。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满足环境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大体积固相萃取 环境水体
下载PDF
离子色谱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小琴 何婧怡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0期31-31,共1页
本论文以自身实践检测经验为依据结合离子色谱法测定原理,探讨研究了离子色谱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实际应用:(1)离子色谱法不仅能以较低的检出限检出氯元素(Cl)、硝酸根(NO3-)或硫酸根(SO42-),而且能检测出无机阳离子中的碱土金属、碱金属... 本论文以自身实践检测经验为依据结合离子色谱法测定原理,探讨研究了离子色谱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实际应用:(1)离子色谱法不仅能以较低的检出限检出氯元素(Cl)、硝酸根(NO3-)或硫酸根(SO42-),而且能检测出无机阳离子中的碱土金属、碱金属与铵离子等。(2)在进行水质硬度(Mg2+与Ca2+)比较时,离子色谱法检出限明显低于传统的EDTA-2Na法;(3)根据离子色谱法对超纯水的检测结果,判断超纯水是否受到污染;(4)在水质检测时,离子色谱法能去除氯离子(Cl-)的干扰,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水质监测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浅谈土壤检测项目结果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亮辉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建立一种统一的、更具可比性的土壤分析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土壤检测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现各标准中的结果计算差异主要在土壤水分概念以及数据的运用,提出统一以烘干土壤为基准并用干物质含量对称样质量进行... 建立一种统一的、更具可比性的土壤分析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土壤检测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现各标准中的结果计算差异主要在土壤水分概念以及数据的运用,提出统一以烘干土壤为基准并用干物质含量对称样质量进行修正的计算方法,这是一种更合理的结果计算方法。统一土壤检测项目结果计算方法更能体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消除各检测项目分析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差异,简化实验过程,提高批量多项目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检测 水分 结果计算
下载PDF
非金属制品石棉检测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虞接华 袁坤珍 +1 位作者 甘浩 刘斌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79-80,112,共3页
通过对非金属材料中石棉检测的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探索,发现"灰化法"+"研磨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对于一般样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石棉检测试样的处理方法,灰化处理的温度为480℃、时间为3 h。
关键词 石棉 非金属材料 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