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FC法制备金属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伟 王英 +1 位作者 唐仁衡 肖方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555-560,共6页
对熔盐中直接电还原固态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FFC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近期相关研究动态和工业化进程,分析其实现工业化所需解决的问题,指出该工艺是目前金属钛及其合金制备工艺中最引入注目的一种方法,并且其工业化的实现指... 对熔盐中直接电还原固态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FFC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近期相关研究动态和工业化进程,分析其实现工业化所需解决的问题,指出该工艺是目前金属钛及其合金制备工艺中最引入注目的一种方法,并且其工业化的实现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C-剑桥工艺 二氧化钛 熔盐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仁衡 王英 +1 位作者 肖方明 孙泰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综述了金属氢化物储氢罐储氢材料、储氢罐传热及结构设计研究现状,并对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氢化物储氢 储氢罐 传热
下载PDF
电解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远 吴昊 陈少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1,共3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危害严重,处理却非常困难。介绍了以利用三维电极电解为主并辅以氧化的水处理技术,所述电解氧化是以流化床为反应体系,通过选择适合的粒子作为流化床中的载流子,可大大提高Fe3+在阴极上的传质率,使电解与Fenton氧... 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危害严重,处理却非常困难。介绍了以利用三维电极电解为主并辅以氧化的水处理技术,所述电解氧化是以流化床为反应体系,通过选择适合的粒子作为流化床中的载流子,可大大提高Fe3+在阴极上的传质率,使电解与Fenton氧化过程具有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电解氧化工艺处理该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FENTON 电解氧化 三维电极
下载PDF
从铅锌冶炼炉渣中回收镓的工艺方案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华月 陈少纯 邹家炎 《矿冶》 CAS 2007年第3期58-60,100,共4页
针对国内某铅锌冶炼厂含镓高铁的炉渣,提出了还原熔炼-萃取-电解的回收工艺方案。研究表明,采用本工艺,不仅可回收76.6%以上的镓,还可回收60.8%的铁。此外,文章还对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GA FE 还原熔炼 萃取 电解 炉渣
下载PDF
泡沫Ni-32Cr合金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玉思 郑团 +1 位作者 王继民 刘联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以聚氨酯泡沫树脂为基体,采用浆料涂覆、电沉积、热解和合金化等技术制备出网状结构的高孔率泡沫Ni-32Cr合金。对该泡沫合金的形貌结构、成分分布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泡沫合金骨架平整,成分均匀,相对密度为6.4%,... 以聚氨酯泡沫树脂为基体,采用浆料涂覆、电沉积、热解和合金化等技术制备出网状结构的高孔率泡沫Ni-32Cr合金。对该泡沫合金的形貌结构、成分分布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泡沫合金骨架平整,成分均匀,相对密度为6.4%,骨架的室温显微硬度HV为168,压缩强度约5MPa,且800℃时氧化1h,其增重率小于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Ni-Cr合金 涂覆 电沉积 合金化 抗氧化
下载PDF
镁掺杂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英 黄文浩 +3 位作者 肖志平 肖方明 唐仁衡 李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42,共3页
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1-x Mgx PO4/C(x=0.01、0.02、0.03、0.05、0.10)正极材料,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表征材料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所有材料均为橄榄石型结构,不同掺镁量对材料的颗粒形貌及颗粒... 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1-x Mgx PO4/C(x=0.01、0.02、0.03、0.05、0.10)正极材料,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表征材料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所有材料均为橄榄石型结构,不同掺镁量对材料的颗粒形貌及颗粒尺寸未有较大影响。当x=0.02时,LiFe0.98Mg0.02PO4/C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1C倍率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8.6%;以0.2C倍率充放,放电比容量为130.3mAh/g,分别以5C、10C倍率放电,放电比容量仅下降21.3%、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04 Mg掺杂
下载PDF
从铜阳极泥回收碲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英 陈少纯 +1 位作者 顾珩 叶富兴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以某公司铜阳极泥为原料,采用强碱浸出铜阳极泥中的碲,再通过电解、真空蒸馏进一步提纯,可获得纯度99.999%的金属碲,碲的总回收率超过90%.
关键词 铜阳极泥 回收
下载PDF
SrAl_2B_2O_7:Eu^(3+)的发光性能和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灵利 倪海勇 肖方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89,共6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SrAl2B2O7:Eu3+系列荧光粉,研究了它们在紫外和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性能。紫外激发下,SrAl2B2O7:Eu3+的最强发射峰位于610nm附近,具有较高的发射强度和较好的色纯度,但是在真空紫外激发下,其发光强度却比较弱。通过分...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SrAl2B2O7:Eu3+系列荧光粉,研究了它们在紫外和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性能。紫外激发下,SrAl2B2O7:Eu3+的最强发射峰位于610nm附近,具有较高的发射强度和较好的色纯度,但是在真空紫外激发下,其发光强度却比较弱。通过分析SrAl2B2O7:Eu3+的激发光谱与基质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第一原理的模拟计算表明,Ba2+的掺杂可以使SrAl2B2O7的带隙变宽,由此推论Ba2+的掺杂可以提高SrAl2B2O7:Eu3+样品在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强度。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l2B2O7 真空紫外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稀土
下载PDF
氰化尾渣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高远 王继民 +1 位作者 吴昊 刘天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采用一步氯化挥发法处理氰化提金后的尾渣,考察了工艺配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气氛等因素对脱铜、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氯化挥发法脱除铜砷的效果良好,适当配比制球,在焙烧温度1160℃的条件下,尾渣中的铜砷脱除率... 采用一步氯化挥发法处理氰化提金后的尾渣,考察了工艺配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气氛等因素对脱铜、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氯化挥发法脱除铜砷的效果良好,适当配比制球,在焙烧温度1160℃的条件下,尾渣中的铜砷脱除率达到90%以上,并可通过冷凝收尘回收铅、锌、银等有价金属.烧渣中铁的品位达到64%以上,可作为优良的炼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冶金 脱铜 脱砷 氰化尾渣
下载PDF
钨粗精矿氯化冶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强 朱薇 郭秋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69,74,共4页
研究了气相氯化法从钨粗精矿中挥发多金属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稀盐酸可以适当地提高钨品位,并可以除去40%的钙;钨粗精矿经过盐酸预处理后,主要元素的氯化挥发率高于未处理精矿。最佳氯化工艺条件为:温度700℃,保温时间1h,活性碳... 研究了气相氯化法从钨粗精矿中挥发多金属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稀盐酸可以适当地提高钨品位,并可以除去40%的钙;钨粗精矿经过盐酸预处理后,主要元素的氯化挥发率高于未处理精矿。最佳氯化工艺条件为:温度700℃,保温时间1h,活性碳用量为原矿的20%,在此条件下还原氯化,钨的氯化挥发率大于99%,钼、锡的氯化挥发率大于97%;同时,铁、铝挥发率也较高,导致氯化物中的铁、铝含量较高;氯化残留矿样为熔融的盐状,结块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粗精矿 氯化 挥发
下载PDF
镍氢动力电池用AB_5型贮氢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英 肖方明 +2 位作者 唐仁衡 卢其云 彭能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42-146,共5页
本文对镍氢动力电池用AB_5型纳米晶贮氢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PCI测试手段分析热处理后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贮氢合金的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950℃×6h热处理的贮氢合金,10C放... 本文对镍氢动力电池用AB_5型纳米晶贮氢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PCI测试手段分析热处理后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贮氢合金的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950℃×6h热处理的贮氢合金,10C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241mAh/g,循环寿命大于500次,分别以7C,10C放电,高倍率放电率(HRD)为92.5%,85.2%。将贮氢合金粉组装成电池进行测试,2min后,放电平台电压为1.143V,以10C放电,3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衰减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动力电池 稀土贮氢合金 热处理
下载PDF
固体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英 唐仁衡 +2 位作者 肖方明 卢其云 彭能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503-507,共5页
主要论述了固体氢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储氢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储氢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固体储氢 储氢合金 进展
下载PDF
离子水生成器电解槽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华月 张建华 崔静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将国内外多种电极和离子隔膜用于离子水生成器电解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RIT涂层钛电极与进口2号离子交换膜的综合性能最优,可满足离子水机所产水质的要求;离子水水质与电极面积、电解强度和出水流量密切相关.电极面积越大,电解强度越高... 将国内外多种电极和离子隔膜用于离子水生成器电解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RIT涂层钛电极与进口2号离子交换膜的综合性能最优,可满足离子水机所产水质的要求;离子水水质与电极面积、电解强度和出水流量密切相关.电极面积越大,电解强度越高,出水流量越小,所产离子水越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离子交换膜 电解 离子水 氧化还原电位
下载PDF
N503萃取分离铁铟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远 王继民 吴昊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对真空炉锗渣经氯化蒸馏提锗后的蒸馏残液进行了萃取研究,以N503为萃取剂,研究了残液的酸度、萃取相比、有机相组成、萃取时间等因素对铟、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φ(N503)=50%,φ(异辛醇)=10%,φ(煤油)=40%,W/O相比为3... 对真空炉锗渣经氯化蒸馏提锗后的蒸馏残液进行了萃取研究,以N503为萃取剂,研究了残液的酸度、萃取相比、有机相组成、萃取时间等因素对铟、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φ(N503)=50%,φ(异辛醇)=10%,φ(煤油)=40%,W/O相比为3:1,震荡及静止时间均为5 min条件下,当萃取残液酸度为3.4 mol/L,其中In及Fe含量分别为2045 mg/L和5201 mg/L时,采用三级逆流萃取,可达到铁萃取率为98%以上,铟铁分离比达到50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03 萃取 分离
下载PDF
La_(0.6)Ce_(0.4)(NiCo_(0.16-x)Mn_(0.1)Al_x)_5(x=0.04,0.06,0.08)合金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仁衡 王英 +2 位作者 肖方明 孙泰 周顺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4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用快淬工艺制备La0.6Ce0.4(NiCo0.16-xMn0.1Alx)5(x=0.04,0.06,0.08)储氢合金,并通过XRD、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x增大,合金的放电容量下降,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但合金的循环稳... 采用快淬工艺制备La0.6Ce0.4(NiCo0.16-xMn0.1Alx)5(x=0.04,0.06,0.08)储氢合金,并通过XRD、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x增大,合金的放电容量下降,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当x=0.08时,以715mA/g电流密度放电,合金循环寿命可以达到205次.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Al部分取代Co,使得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降低,以及氢原子在合金电极中的扩散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镧铈储氢合金 快淬工艺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晶稀土贮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莉丽 王英 +3 位作者 唐仁衡 卢其云 彭能 肖方明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对快淬法制备的纳米晶贮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贮氢合金7C放电比容量不低于260 mA.h/g,高倍率放电率不低于90%,循环寿命大于600次;10C放电比容量不低于230 mA.h/g,高倍率放电率不低于80%,循环寿命大于500次.X射... 对快淬法制备的纳米晶贮氢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贮氢合金7C放电比容量不低于260 mA.h/g,高倍率放电率不低于90%,循环寿命大于600次;10C放电比容量不低于230 mA.h/g,高倍率放电率不低于80%,循环寿命大于500次.X射线衍射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该贮氢合金呈均匀的单一CaCu5型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50nm,为柱状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稀土贮氢合金 高倍率放电
下载PDF
元素掺杂对贵金属三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深度净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洪杨 王继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71,共6页
采用浸渍—涂敷技术制备掺杂的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研究Cu、Ni、Co、Pb、Sn和Bi含量对三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掺杂条件下催化剂失活机理,并考察了P204含量、皂化率、相比、溶液酸度、萃取级数等因素对深度脱除贵金属溶液中... 采用浸渍—涂敷技术制备掺杂的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研究Cu、Ni、Co、Pb、Sn和Bi含量对三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掺杂条件下催化剂失活机理,并考察了P204含量、皂化率、相比、溶液酸度、萃取级数等因素对深度脱除贵金属溶液中杂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u、Ni、Co、Pb、Sn和Bi杂质含量低于10×10-6时,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影响不明显;皂化率为30%的P204在pH=2.0、萃取时间20min的条件下,Cu、Co、Sn和Bi的单级萃取率达99%以上,而Ni和Pb经三级逆流萃取后,萃余液中Ni、Pb含量可降到10×10-6以下,萃取率分别达96.37%和9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三效催化剂 掺杂 P204 萃取 皂化 净化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英 唐仁衡 +1 位作者 肖方明 肖志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292-296,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锂源、钛源制备Li4Ti5O12的反应过程,同时对不同制备工艺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i2CO3和微米级锐钛型TiO2制备的Li4Ti5O12为单一相的面心立方尖晶石结构,煅烧工艺条件为600℃保温8h,研磨后,80...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锂源、钛源制备Li4Ti5O12的反应过程,同时对不同制备工艺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i2CO3和微米级锐钛型TiO2制备的Li4Ti5O12为单一相的面心立方尖晶石结构,煅烧工艺条件为600℃保温8h,研磨后,800℃保温2h,该条件还有待于材料电性能测试结果的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制备
下载PDF
M_2Al_2SiO_7:Eu^(2+)(M=Ca,Sr)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秋红 倪海勇 +1 位作者 王灵利 黄莉丽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2Al2SiO7︰Eu2+(M=Ca,Sr)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2Al2SiO7︰Eu2+(M=Ca,Sr)的激发光谱均在250~300nm和350~450nm范...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2Al2SiO7︰Eu2+(M=Ca,Sr)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2Al2SiO7︰Eu2+(M=Ca,Sr)的激发光谱均在250~300nm和350~450nm范围内具有两个宽的吸收带,与近紫外LED芯片发出的紫外光相匹配.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的发射峰分别为位于约536nm黄绿光和487nm处的蓝绿光,它们的发射峰归属于Eu2+的5d-4f跃迁发射.Eu2+在M2Al2SiO7(M=Ca,Sr)中的最佳掺杂浓度均为x=0.005.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在375K时的发光强度分别为室温时的69%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 Ca2Al2SiO7 Sr2Al2SiO7 荧光粉 发光性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英 唐仁衡 +2 位作者 肖方明 肖志平 李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1年第4期258-262,共5页
以不同的锂源和钛源为原料,采用分段煅烧法制备了Li4Ti5O12负极活性粉末材料,采用SEM、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获得粉末的粒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Li2CO3和微米级锐钛型TiO2制备的Li4Ti5O12粉末粒径的形貌为细小的近球状,粉末充分分... 以不同的锂源和钛源为原料,采用分段煅烧法制备了Li4Ti5O12负极活性粉末材料,采用SEM、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获得粉末的粒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Li2CO3和微米级锐钛型TiO2制备的Li4Ti5O12粉末粒径的形貌为细小的近球状,粉末充分分散,且呈正态分布.对用该材料组装成的模拟电池,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电化学阻抗法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平台电压基本在1.50~1.52V之间,以0.2C充放电,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56.16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