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少英 杨穗群 +2 位作者 徐国胜 刘凯媚 李仲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为5742519U,因不合格报废总量为334872U,报废率为5.83%;所有报废血液中,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48.79%,物理原因导致的报废占50.40%。各类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ALT(36.30%)>HBV(28.50%)>梅毒(12.88%)>HCV(9.71%)>NAT(8.38%)>HIV(4.22%);各类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脂肪血(86.26%)>血袋破裂和渗漏(5.80%)>其他(4.43%)>纤维蛋白析出(1.23%)>采血量不足(1.01%)>溶血(0.64%)>血凝块(0.44%)。结论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总体情况较为平稳,总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逐年递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可以通过加强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来实现。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不仅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促进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血液 血液报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广州市单项核酸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追踪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仲平 林诗雅 +6 位作者 郑优荣 梁浩坚 王淏 黄志健 谢君谋 陈锦艳 李丰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单项核酸扩增检测(NAT)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为采供血机构完善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 633份单项NAT阳性献血者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HBV、HCV、HIV NAT鉴别试验作进一步鉴定,对献血者进行召回复查全部血... 目的研究单项核酸扩增检测(NAT)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为采供血机构完善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 633份单项NAT阳性献血者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HBV、HCV、HIV NAT鉴别试验作进一步鉴定,对献血者进行召回复查全部血清学筛查项目及核酸检测,统计分析献血者复查结果,并对归队献血者后续献血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2 633份样本中单项NAT阳性率为0.23%,NAT鉴别试验阳性率为32.78%。召回665例单项NAT阳性献血者复查,150例献血者复检出现不合格项而屏蔽献血资格,其中21例HBsAg阳性、3例抗-HIV初筛阳性(送CDC确证为阳性)、110例仍为单项NAT阳性;515例献血者复查全部筛查项目均合格,当中177例(占21.01%)献血者没有再次献血;35例复检单项NAT阴性献血者的回顾性核酸鉴别试验阳性,当中12例献血者1次或1次以上的合格献血记录,11例献血者在解锁后献血,血液筛查中再次出现单项NAT阳性的结果。结论 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筛查"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性,同时也造成一部分血液由于NAT假阳性结果而浪费;部分解锁屏蔽的献血者的NAT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其血液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认,采供血机构应尽快完善献血者屏蔽和归队策略,在确保血液安全同时减少献血者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 献血者屏蔽与归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2014-2018年广州市全血献血者数据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健华 陈锦艳 +3 位作者 柯蓉蓉 谢桂芸 黄晓莹 黎世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8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和献血量变化情况,探讨全血献血者宣传招募与保留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中获得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全数据,分...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和献血量变化情况,探讨全血献血者宣传招募与保留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中获得2014-2018年全血献血者的全数据,分年度统计全血献血者人数、年龄分布、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结果:2014-2018年,18~25岁献血人数最高,占当年总献血人数45%~49%,其次分别为26~35岁、36~45岁、46~55岁;2014-2018年,18~25岁、46~55岁及56~60岁献血人数逐年递增,26~35岁及36~45岁献血人数逐年下降。2014-2018年,总献血人数先升后降,年度献血1次的献血者相对占比逐年下降,献血2次的献血者占比逐年增长,3次献血者占比变化不大;献血1次人数占比(87.49%)最高,其次分别为献血2次献血者(12.50%)及3次献血者(0.01%)。2014-2018年,2 U(400 mL)献血者占比最大,其次是1 U(200 mL)和1.5 U(300 mL);2 U献血者比例在2014-2017年由65.88%逐年增长到72.45%,2018年下降至69.89%;1 U献血者比例在2014-2017年由24.12%逐年减少到17.56%,2018年上升至19.83%;2014-2018年,1.5 U献血者占比在9.99%~11.99%波动,变化不大。结论:广州地区的全血献血者队伍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根据献血者的年龄分布应针对年轻人特别制订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献血者 全数据 宣传 招募 保留
下载PDF
广州市单采血小板输血相关传染病筛查不合格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仲平 杜荣松 +5 位作者 黄伯泉 梁浩坚 李晓帆 任俊 陈锦艳 蓝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来自无偿和互助献血单采血小板血液安全性,为完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采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使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速率... 目的探讨来自无偿和互助献血单采血小板血液安全性,为完善单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采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使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ALT(速率法),同时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核酸检测(NAT),比较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筛查总体不合格率及各筛查项目的不合格情况,并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比较不同来源献血者解锁率。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3月共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157 692份,共检出1495份不合格样本,总体不合格率为0.95%,广州市无偿和互助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不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互助单采血小板总体和各年不合格率均高于无偿献血(P <0.05),互助献血者单采血小板血液筛查项目:HBsAg、抗-HCV、抗-HIV(单试剂阳性)、抗-TP、ALT、单项N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偿献血者。对404位单试剂阳性单采献血者进行追踪回访,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82.37%;互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解锁率为70.65%(χ2=6.03,P <0.05)。结论单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血液安全风险较无偿献血高,不适宜作为今后单采血小板的招募发展方向,采供血机构应坚持从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复检和归队工作,扩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单采血小板 互助单采血小板 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血液安全
下载PDF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蓝岚茵 郑剑婷 芦曦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159-161,169,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ELISA)情况。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2016—2019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2016... 目的分析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ELISA)情况。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2016—2019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2016—2019年HBsAg阳性9560例(0.678%)、HCV抗体阳性2255例(0.160%)、HIV抗体阳性1479例(0.105%)、TP抗体阳性4002例(0.284%);2016—2019年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最高,且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997,P=0.046)。HC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7,P=0.044)。2016—2019年HC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合并HIV抗体阳性率,且2016、201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06,P<0.05;χ^(2)=4.340,P=0.037)。结论在对HBsAg、HCV抗体、HIV抗体及TP抗体的检测中,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最高;HBsAg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最高,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HCV抗体阳性者合并TP抗体阳性率高于HIV抗体阳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广州市用血直免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昌周 《信息系统工程》 202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血液是十分宝贵的医疗资源,现阶段主要依靠无偿献血者献血进行获取。献血者的捐血热情,决定着临床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保障。用血直免平台的应用,实现了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医院就能进行血费直接减免,大大地提高了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热... 血液是十分宝贵的医疗资源,现阶段主要依靠无偿献血者献血进行获取。献血者的捐血热情,决定着临床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保障。用血直免平台的应用,实现了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医院就能进行血费直接减免,大大地提高了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热情。论文先描述广州市用血直免平台的项目背景,再从用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方面讲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广州市用血直免平台主要实现用血直免规则管理、献血者信息核对、用血直免登记、报销金额自动核算、医院直免凭证打印、血站与医院结算、血站与血站结算、对账单查询、月统计分析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直免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下载PDF
2016—2018年广州献血者HTLV流行概况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12
7
作者 廖峭 单振刚 +7 位作者 王敏 许茹 黄杰庭 钟惠珊 邓诗桢 郑晓晓 戎霞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系统地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635 456名献血者中ELSIA初筛阳性的129例标本进行抗-HTLV筛检,对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经RT-PCR或W... 目的系统地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635 456名献血者中ELSIA初筛阳性的129例标本进行抗-HTLV筛检,对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并通过巢式PCR扩增确定其HTLV分型。结果 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筛查-HTLV均为阳性标本33例;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为HTLV-1型标本9例,阳性率为1.4/100 000(9/635 456)。巢式PCR扩增出gp46及LTR序列的8例标本均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例为日本人种亚群,其余均为世界人种亚群。结论广州属于HTLV低流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仅存在HTLV-1的感染其分型主要为HTLV-1A中世界人种亚群及日本人种亚群;献血者的HTLV常规筛查可有效杜绝HTLV的经血传播,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LV-1 无偿献血者 广州 基因分型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筛查与确证情况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肖韶英 黄爱琼 卢伟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筛查与确证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1071489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为实验材料,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查,使用ELISA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验,...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筛查与确证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1071489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为实验材料,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查,使用ELISA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验,如有试剂显示为阳性则将此样本记录为筛查结果为抗-HIV为阳性的样本,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法)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结果在1071489份样本中有266份样本被初次筛选为抗-HIV阳性,通过确认检查其中有250例确认为抗-HIV阳性,筛查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5%(266/1071489),确证为抗-HIV阳性的概率为0.023%(250/1071489)。这250例HIV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未知,后续调查分析这250例感染者中有174例为异性传播,76例为同性传播。结论血站应该建立完善的抗-HIV筛查与确证机制,提高筛选的准确率,提高血液的质量,加强对公众的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增加民众对艾滋病的检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抗-HIV筛查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下载PDF
中国HCV 2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敏 许茹 +8 位作者 戎霞 廖峭 黄杰庭 宋丹丹 单振刚 范小苗 尤庆柱 黄珂 付涌水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789-1794,共6页
目的对我国HCV 2a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全国18个省、直辖市HCV感染患者标本776份,逆转录巢式PCR扩增E1基因,通过比对得出HCV基因分型。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HCV 2a序列作参考序列,与此次的HCV 2a序列进行分析。在Exponent... 目的对我国HCV 2a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全国18个省、直辖市HCV感染患者标本776份,逆转录巢式PCR扩增E1基因,通过比对得出HCV基因分型。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HCV 2a序列作参考序列,与此次的HCV 2a序列进行分析。在Exponential模型下进行进化树构建以及BSP曲线绘制。结果扩增E1基因664份,有8种亚型及HCV 6新亚型:1a、1b、1c、2a、3a、3b、6a、6n、6new的例数分别为10、392、3、127、28、48、44、6、6份。进化树分析显示HCV 2a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分成了两簇,clusterⅠ全是来自中国的序列,主要是来自西北的序列,clusterⅡ包括了来自全球的序列,clusterⅤ、Ⅵ和Ⅶ显示日本与中国形成各自的传播网络,而clusterⅧ和Ⅸ均可以看出是由日本传到中国。BSP曲线显示1992—1996年增长速率明显较快。结论全国范围内,HCV 1b为最主要亚型,2a次之,HCV 2a尤其在我国北方、东北、西北等省、直辖市分布比较高,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化分析显示HCV 2a一部分序列是由日本传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基因分型 HCV 2a 进化分析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凯媚 许少英 蔡冬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我血液中心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机采血小板常规宣教...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我血液中心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机采血小板常规宣教和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捐献者皮下血肿、穿刺部位疼痛、低血糖反应、枸橼酸盐反应、焦虑反应等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皮下血肿、穿刺部位疼痛、低血糖反应、枸橼酸盐反应、焦虑反应等献血反应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护理非常满意度(70.00%)、护理总满意度(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93.33%)(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反应,捐献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采供血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国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是提高采供血机构管理水平,探索既实行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又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的重要内容。广州市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创新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机制,健全待遇保障、考核评... “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是提高采供血机构管理水平,探索既实行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又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的重要内容。广州市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创新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机制,健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血液中心、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作为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试点,我中心积极贯彻落实政策方针,建立长效的政府财政机制,完善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财政供给 绩效管理 卫生保健改革
下载PDF
血站质量分析报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国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站质量分析报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中心血站质量控制情况、血液采集制备和报废率数据、采供血质量管理情况等,解析血站采供血过程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 目的探讨血站质量分析报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中心血站质量控制情况、血液采集制备和报废率数据、采供血质量管理情况等,解析血站采供血过程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结果血站质量分析报告显示在采供血质量控制方面,2016~2018年原辅材料、工艺卫生和全血及血液成分抽检量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4.83%、7.40%、4.27%,2019年有所回升。仪器设备和试剂检测量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试剂检测2019年同比2016年增长22.10%。采供血质量管理和血液报废率方面,现场质量问题、采供血数据更改、HBsAg阳性筛查等质量差错明显下降,血液报废率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通过质量分析报告能够科学的了解到血站工作的不足之处,对不断改进血站工作,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Oracle RAC集群在采供血信息系统数据容灾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乐东 《信息系统工程》 2020年第7期32-33,共2页
采供血信息系统承担着血液的招募、采集、检验、成分制备、发放、用血反馈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论文以某血液中心为例,通过Oracle RAC集群技术在采供血信息系统数据容灾中的实际应用,证明Oracle RAC集群能提... 采供血信息系统承担着血液的招募、采集、检验、成分制备、发放、用血反馈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论文以某血液中心为例,通过Oracle RAC集群技术在采供血信息系统数据容灾中的实际应用,证明Oracle RAC集群能提供负载均衡和良好的扩展性,提高了采供血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 RAC集群 容灾系统 采供血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