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分析400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新霞 胡晓杰 +4 位作者 吴涛 胡昌明 徐炜 李洪波 赵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0-1089,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high level of micro 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DNA错配修复蛋白缺失表达,判断肿瘤MSI状态,建立筛选与遗传相关结直肠癌常规诊断流程.方法... 目的:探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high level of micro 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DNA错配修复蛋白缺失表达,判断肿瘤MSI状态,建立筛选与遗传相关结直肠癌常规诊断流程.方法:分析临床特点,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肿瘤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判断肿瘤MSI状态,荧光定量PCR法进一步证实肿瘤MSI状态.结果:40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以男性左半结肠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MSI-H18例,MSI-L98例,MSS284例,MSI-H肿瘤以老年女性左半结肠多见.MSI-H结直肠癌形态学多见绒毛乳头状结构,高、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或伴有黏液分化,肿瘤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肿瘤间质内见Crohn样淋巴细胞反应及瘤周淋巴浆细胞浸润明显,多数缺乏坏死.荧光定量PCR法进一步对18例MSI-H肿瘤进行分析,证实MSI-H7例,MSI-L1例,MSS6例,同时发现4例肿瘤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结论:散发性MSI-H结直肠癌与病理形态学具有明显相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无显著相关.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错配修复蛋白可作为判断MSI-H肿瘤的常规筛查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控、个体化治疗及筛选与遗传相关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对MSI-H肿瘤最终确诊及是否与遗传相关仍需进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DNA错配修复蛋白 PCR法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水泡状胎块分子病理诊断和分型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学锋 孙丽 +6 位作者 冯晓冬 丁向东 张志魁 吴涛 张继平 王海伦 吕海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74-277,287,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和分型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临床病理应用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科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用STR基因分型方法检测的90例水泡状胎块... 目的研究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和分型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临床病理应用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科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用STR基因分型方法检测的90例水泡状胎块及相关绒毛病变病例,并对STR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与常规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STR基因分型检测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90例行STR基因分型检测,其中88例成功鉴定分型,获得准确诊断,包括完全性水泡状胎块4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12例,水肿流产29例,16三体1例,胎盘间叶发育不良1例。结论基于STR基因分型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水泡状胎块的病理诊断和分型、以及异常(非水泡状胎块)绒毛病变的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应用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能更精确地对绒毛病变进行诊断和分类,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随访管理,并能为临床针对患者的遗传咨询工作提供相应的遗传学信息。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等前期处理是保证检测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基因分型 STR
原文传递
母细胞样和多形性变异型套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锋 朱梅刚 +1 位作者 丁向东 冯晓冬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母细胞样和多形性变异型套细胞淋巴瘤是套细胞淋巴瘤的2种特殊组织学类型,具有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在与经典套细胞淋巴瘤区分的基础上,需对二者作明确分类,并结合临床特征、病理... 母细胞样和多形性变异型套细胞淋巴瘤是套细胞淋巴瘤的2种特殊组织学类型,具有高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在与经典套细胞淋巴瘤区分的基础上,需对二者作明确分类,并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遗传学改变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母细胞样 多形性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勇炫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8期19-21,25,共4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条件以及临床因素,以促进冰冻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方法 对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的85例(组织学肿瘤〉3 cm者45例、组织学肿瘤〈3 cm者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条件以及临床因素,以促进冰冻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方法 对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的85例(组织学肿瘤〉3 cm者45例、组织学肿瘤〈3 cm者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冰冻诊断结果与专业乳腺癌诊断分级进行比较,评价冰冻诊断的准确性,对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因素和临床因素进行详细探讨。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67.06%,Kappa=0.592,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经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确定,年龄、钙化情况、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是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论 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冰冻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考虑相关因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中冰冻诊断 病理诊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水泡状胎块的分子病理诊断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学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3-1246,共4页
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s)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滋养细胞疾病,根据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等辅助手段诊断可重复性不高。该文就水泡状胎块的常规辅助诊断方法、分子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STR基因分型检测在水泡状胎块... 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s)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滋养细胞疾病,根据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等辅助手段诊断可重复性不高。该文就水泡状胎块的常规辅助诊断方法、分子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STR基因分型检测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及水泡状胎块发生、恶性进展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分子病理 STR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王卓才 冯晓冬 +4 位作者 陈炳旭 罗宏彪 赖日权 陈敬文 张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临床病理分析 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 浸润范围 临床资料 病理诊断 分析报告 LYG
下载PDF
男性浸润性乳腺癌3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延辉 刘龙 +4 位作者 吴涛 武岳 冯晓冬 林汉良 李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29岁,最大90岁,中位年龄62岁;左侧20例,右侧19例,占... 目的探讨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29岁,最大90岁,中位年龄62岁;左侧20例,右侧19例,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约0.83%。浸润性导管癌35例,其中3例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癌成分,2例黏液癌,1例囊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按组织学分级:Nottingham 1级8例,2级26例,3级5例。免疫表型:ER阳性36例,占92.3%。PR阳性36例,占92.3%。HER-2阴性37例,HER-2不确定2例,其经FISH检测发现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未发现扩增。Ki-67高表达(≥14%)者26例,低表达(<14%)者13例。结论男性浸润性乳腺癌少见,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ER、PR阳性率高,HER-2阳性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浸润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HER-2
下载PDF
鼻腔坏死性涎腺化生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杰 郑宏刚 张占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涎腺化生(NS)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发生于鼻甲黏膜的坏死性涎腺化生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坏死性涎腺化生组织形态特点:①组织基本结构保存;②形态改变具有分... 目的探讨坏死性涎腺化生(NS)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发生于鼻甲黏膜的坏死性涎腺化生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坏死性涎腺化生组织形态特点:①组织基本结构保存;②形态改变具有分层变化,黏膜表面继发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涎腺腺泡、导管鳞状细胞化生;化生的鳞状上皮团保留了原导管或腺泡的组织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③鳞化的导管上皮p63和34βE12(+),p53(-),Ki-67阳性细胞数≤5%。结论坏死性涎腺化生是可识别的继发性良性病变,具有慢性缺血坏死后继发的鳞状上皮巢状增生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鳞状细胞巢周围有肌上皮样细胞的存在。掌握坏死性涎腺化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涎腺化生 自限性 诊断
原文传递
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丹 李晶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4期1070-1072,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在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4~73(57.3±10.19)岁,膀胱三角区5例,膀胱侧壁1例,肿物直径0.4~1.5 cm。病变有炎症背景,宽广的基底,指状、乳头状突起,间质纤维化或水肿,被覆... 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在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4~73(57.3±10.19)岁,膀胱三角区5例,膀胱侧壁1例,肿物直径0.4~1.5 cm。病变有炎症背景,宽广的基底,指状、乳头状突起,间质纤维化或水肿,被覆上皮无异型性。乳头状膀胱炎是一种少见的膀胱炎症类型,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改变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膀胱炎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肾脏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
10
作者 陈智鸿 王林 黄津华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2600-2604,I0005,I0006,共7页
目的 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肾脏组织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22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脂肪供能占比10%)、高脂组(高脂饮食,脂肪供能占比60%),每组11只,连续饲养24周。处死小鼠并眼眶取血,检测TC... 目的 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肾脏组织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22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脂肪供能占比10%)、高脂组(高脂饮食,脂肪供能占比60%),每组11只,连续饲养24周。处死小鼠并眼眶取血,检测TC、TG、血糖(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收集肾脏组织并采用HE染色、糖原染色(PAS)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病理改变。提取肾脏组织总蛋白,使用质谱仪检测并分析两组小鼠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采用4D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差异倍数>1.5(上调)或<1/1.5(下调)且P<0.05为标准筛选DEPs,对DEPs作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筛选核心蛋白。结果 高脂组体质量、TC、TG、B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肾小球体积稍大,系膜细胞和基质节段性略多,鲍曼囊壁层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明显。电镜检查显示高脂组小鼠足突部分融合,线粒体明显肿胀、畸形、大小不一,溶酶体样结构增多并出现自噬体。两组共鉴定出93种DEPs,其中上调蛋白49种,下调蛋白44种;DEPs主要参与脂质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途径,显著富集的通路有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相关通路以及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与高脂诱导肾脏损害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主要有酰基辅酶A氧化酶2、载脂蛋白a4、植烷酰辅酶A羟化酶2、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载脂蛋白e、二羟基丙酮磷酸酰基转移酶、含胰蛋白酶域1。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肾脏组织蛋白质发生改变,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质酶代谢通路。本研究为揭示脂质肾毒性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肾脏 蛋白质组学 过氧化物酶体
下载PDF
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芳 丁向东 +2 位作者 周扬帆 王贵明 陈艳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circEPSTI1干扰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EPSTI1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EPSTI1对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P<0.01);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ircEPSTI1表达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被成功干扰。CCK-8实验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的OD值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i-circEPSTI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5)。结论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并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circEPSTI1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STI1、Twist、Slug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环状RNA-circEPSTI1 生长 侵袭
下载PDF
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涛 丁向东 +1 位作者 李晶 陈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探讨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皮肤的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评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年龄22岁,发现右腰部皮肤肿块2年余,行单纯肿块切除。镜下病变主... 目的探讨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皮肤的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评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年龄22岁,发现右腰部皮肤肿块2年余,行单纯肿块切除。镜下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界限不清。肿瘤由管腔结构组成,局灶区域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部分管腔内可见特征性的乳头状结构,管腔内衬及乳头被覆立方形或鞋钉样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4、CD31、ERG、D2-40、FⅧRAg、VEG-FR、vimentin均阳性。随访7个月,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级别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形态学需与多种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鉴别。原发于浅表皮肤的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经手术扩大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瘤 Dabska瘤 淋巴管内 乳头状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在液基细胞学中的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栋 武岳 +5 位作者 周辉蓉 李晶 吴赛西 赖李忠 郑宏刚 梁小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 探讨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在液基涂片中的细胞学形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收集VGA的液基细胞学7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VGA液基细胞学的诊断要点。结果 7例液基细胞学均有以下... 目的 探讨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在液基涂片中的细胞学形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收集VGA的液基细胞学7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VGA液基细胞学的诊断要点。结果 7例液基细胞学均有以下特点:肿瘤细胞量丰富,呈团簇状、条带状或片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乳头边界光滑,外周被覆极向较好、细胞胞界清楚的柱状上皮,可见栅栏状及羽翼状结构。细胞核相对一致,排列拥挤,明显重叠。细胞核轻度增大,圆形或被拉长,染色较深但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部分病例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及凋亡可见。背景可有出血、炎症,无肿瘤素质。结论 与普通型子宫颈腺癌相比,VGA的细胞形态相对温和,细胞学病例易漏诊或诊断不足。大量呈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上皮、明确的乳头状结构、拥挤的细胞排列,可作为VGA液基细胞学的诊断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绒毛管状腺癌 液基细胞学
下载PDF
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癌转移至甲状腺的细针穿刺标本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栋 吴涛 +3 位作者 温红 刘雪峰 危桂坚 罗丕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癌甲状腺转移在细针穿刺标本中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鼻咽癌转移至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的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其中1例伴大量中性粒细... 目的探讨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癌甲状腺转移在细针穿刺标本中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鼻咽癌转移至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的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其中1例伴大量中性粒细胞)内见大量散在、合体状或片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胞质少且边界不清,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鱼群"样排列的梭形细胞,核深染,核型不规则。免疫表型:CK、CK5/6、p63均阳性,原位杂交EBER均阳性。结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癌转移至甲状腺的患者临床罕见,其形态与甲状腺原发或其他转移性肿瘤有重叠,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结合临床病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可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甲状腺转移 细针穿刺细胞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栋 罗丕福 +5 位作者 尹自长 吴涛 侯晓涛 李晶 周辉蓉 梁小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oyr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细胞型MT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中2例的电镜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颗粒状...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oyr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细胞型MT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中2例的电镜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颗粒状,细胞边界清楚,核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见明显核仁;呈实性片状、梁状或滤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3例TG均阴性;2例Calcitonin阳性,1例阴性。电镜观察例2、例3见大量线粒体及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嗜酸细胞型MTC非常罕见,形态多样,在甲状腺嗜酸细胞病变诊断时,嗜酸细胞型MTC应纳入鉴别诊断中,结合其免疫表型、临床血清学及电镜检查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嗜酸细胞型
下载PDF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学锋 朱梅刚 +3 位作者 丁向东 冯晓冬 张志魁 徐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探讨PAX-5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鉴别诊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269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对经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确诊的PAX-5异常表达的病例,结合文献调研,探讨其... 目的研究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探讨PAX-5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鉴别诊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269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对经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确诊的PAX-5异常表达的病例,结合文献调研,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意义。结果 269例T细胞淋巴瘤中,共发现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PAX-5,异常表达PAX-5的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 PAX-5是比较特异的B细胞标记,但也可以表达于T细胞淋巴瘤。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特别是某些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合理选用并综合评价系列T、B免疫标记表达情况,必要时行基因重排检测,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PAX-5
下载PDF
儿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尿液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栋 李淑燕 +2 位作者 吴涛 廖昆玲 罗丕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9期570-573,573,共5页
目的分析1例确诊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尿液细胞学中的形态学特征,提高对儿童罕见恶性小蓝圆细胞肿瘤在尿液细胞学中的认识和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观察1例发生于膀胱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葡萄簇状亚型)的尿液细胞学形态学特征,与组... 目的分析1例确诊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尿液细胞学中的形态学特征,提高对儿童罕见恶性小蓝圆细胞肿瘤在尿液细胞学中的认识和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观察1例发生于膀胱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葡萄簇状亚型)的尿液细胞学形态学特征,与组织形态学比较,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细胞学上,肿瘤细胞以小圆蓝细胞为主,比成熟淋巴细胞略大,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居中或偏位,伴多少不等的横纹肌母细胞。背景可见黏液样物质。结论在儿童的尿液细胞中见到非淋巴细胞样小蓝圆异型细胞或细胞团,要考虑高度恶性小蓝圆细胞肿瘤。若存在横纹肌母细胞样细胞,要考虑到横纹肌肉瘤的可能性,借助临床及影像并进行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做出正确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细胞学 恶性小蓝圆细胞肿瘤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原文传递
颈部淋巴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白蒙 朱梅刚 +2 位作者 冯晓东 尹自长 钟学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期36-3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颈部淋巴结IDC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检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见标本呈灰红色结...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颈部淋巴结IDCS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检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见标本呈灰红色结节状,体积2.0 cm×1.5 cm×1.5 cm,切面灰红,实性,质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结结构部分破坏,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染色S100、CD68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10%,SMA、Desmin、CD34、EMA、CK、CD21、CD35、CD23、CD1α、CD20、CD3、HMB45、MelanA、ALK均阴性。结论 IDCS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不具特征性,需加强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往往依赖于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原发于小肠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报道
19
作者 吴涛 胡晓杰 +1 位作者 李晶 梁小曼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7期542-543,547,共3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原发于子宫的少见恶性肿瘤。在小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其认识。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外 小肠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
20
作者 毛荣军 李启明 +5 位作者 丁彦青 谭光明 冯晓冬 房惠琼 黄勋福 韩福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F)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DF的临床特点、常规HE进行形态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免疫表型的分析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位于下肢皮下组织,以足部多见,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F)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DF的临床特点、常规HE进行形态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免疫表型的分析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位于下肢皮下组织,以足部多见,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呈良性经过,切除后无复发;镜下:肿瘤由稀疏的梭形或星状纤维母细胞和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部分病例局灶性纤维黏液样变;瘤细胞核染色质细致,可见明显小核仁,细胞无异型性,也无核分裂象,未见肿瘤性坏死、钙化及骨化现象,部分病变局灶性血管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强表达波形蛋白,局灶性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论DF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形态学与免疫表型存在肌纤维母细胞特征性的fibronexus junctions结构和纤维母细胞相关特征的超微结构表现;组织学上应与其他一些良性或具有局部复发潜能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或肌纤维母细胞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结缔组织增生 肿瘤 肌组织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