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伟锋 吴东阳 +4 位作者 范丽丽 王强 施学丽 梁静妍 郝二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邓家刚教授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湿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邓家刚教授门诊治疗脾胃湿病的经验处方,将符合标准的119张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及特点的挖掘,来探索并分析出治疗脾胃湿病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19张处方中,涉及病症以胃痛病(55例)、湿阻病(21例)、胃痞病(16例)居多,证型则以肝胃不和(45例,37.81%)、脾虚湿困证(18例,15.13%)、脾虚气滞证(14例,11.76%)为主,虚实证候以实证(73例,61.34%)所占比例最为之大;用药频率排名前十的为陈皮(67)、厚朴(64)、茯苓(59)、半夏(55)、郁金(53)、柴胡(53)、白芍(47)、石斛(46)、栀子(46)、党参(44)等;所用药物性味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药物功效分类则以补虚药(22.21%)和理气药(12.90%)为多。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和茯苓(45)、半夏和陈皮(41)、白芍和柴胡(40)、柴胡和厚朴(35)、白芍和厚朴(34)等。结论邓教授治疗脾胃湿病,始终以其“理湿勿忘通瘀滞”的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反性配伍”和“寒温和合”的遣方用药方法,擅用理气化湿、疏肝健脾,兼以化瘀行滞的方药,从而形成其治疗脾胃湿病的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脾胃湿病 理湿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药桃仁干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5
2
作者 以敏 徐君毅 邓家刚 《大众科技》 2017年第4期52-53,共2页
文章对国内外关于中药桃仁干预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桃仁干预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及相关机理。
关键词 中药 桃仁 内皮细胞 损伤
下载PDF
广西沿海四种红树植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德超 罗花 +8 位作者 邓家刚 郝二伟 易湘茜 冯小慧 韦林垚 夏中尚 徐炜杰 谢金玲 侯小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7-1276,共10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得到红海榄的叶、秋茄的茎和叶、水黄皮的叶和桐花树的茎的95%乙醇提取物,并用MTS法检测提取物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结果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对DU145干预24、48、...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得到红海榄的叶、秋茄的茎和叶、水黄皮的叶和桐花树的茎的95%乙醇提取物,并用MTS法检测提取物对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结果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对DU145干预24、48、72 h的IC_(50)分别为75.23、88.81、76.53μg·mL^(-1)。在此基础上,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桐花树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梯度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后选择桐花树茎乙酸乙酯部位(EACS)对19种肿瘤细胞(HT-29,SW480,DLD-1,COLO205,PC3,Hela,PANC-1,EJ,A549)和3种正常细胞(HUVEC,EC304,RWPE-1)进行MTS实验检测其抗增殖作用,用集落形成进一步检测EACS对细胞HT-29、DLD-1、SW480、DU145、PC3、SKOV3-S的增殖影响。结果表明:EACS对16个肿瘤细胞和3个正常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对RWPE-1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药物作用72 h后的IC_(50)为22.78μg·mL^(-1);EACS对细胞HT-29、DLD-1、SW480、DU145、PC3、SKOV3-S的集落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度与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抗肿瘤活性 筛选 MTS 集落形成
下载PDF
壮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静妍 吴东阳 +3 位作者 周雁 罗佳 孙一铭 黄国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88-101,共1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替代疗法为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替代疗法为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降尿酸药物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等治疗慢性肾脏病,不良反应明显,疗效欠佳。而壮医药对于CKD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多种经方和验方展现出了优良的疗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壮药治疗CKD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近5年的相关文献,从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提取物治疗CK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为壮药治疗CKD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近5年来研究较多的可治疗CKD的壮药共计29味,涉及有效成分20个,涉及黄酮、皂苷、多糖3类,提取物8个;壮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提取物可干预TLR4/NF-κB、Nrf2/Keap1、MMPs/TIMPs、TGF-β1/Smads、AGEs/RAGE、JAK/STAT、PI3K/AKT/mTOR、NOX4/ROS/p38和Wnt/β-catenin等信号转导通路,并调节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转录因子、受体分子及酶分子等,从而增强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系膜细胞增生,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蓄积和足细胞的损害,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的发生,减少钙离子内流保护足细胞等途径拮抗CKD。但部分壮药在治疗CKD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肾脏或其他毒性,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过程中也应引起重视,合理协调药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慢性肾脏病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甘蔗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何耀涛 邓家刚 +2 位作者 赵超超 张金玲 侯小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8期49-51,共3页
甘蔗叶是甘蔗产业链中常见的副产物,但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甘蔗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蔗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化痰方通过VEGF/PI3K/AKT/FOXO1诱导肺鳞癌SK-MES-1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管未峰 王志光 +2 位作者 王超 卓少元 廖文滔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痰方含药血清对肺鳞癌SK-MES-1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SK-MES-1细胞内Beclin1、LC3、VEGFR、PI3K、AKT、FOXO1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通过上述蛋白诱导肺鳞癌细胞SK-MES-1自噬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痰方含药血清对肺鳞癌SK-MES-1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SK-MES-1细胞内Beclin1、LC3、VEGFR、PI3K、AKT、FOXO1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通过上述蛋白诱导肺鳞癌细胞SK-MES-1自噬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2.2 g/kg健脾益肾化痰方组,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或药物,连续7 d后收集血清;采用CCK-8法测定人肺鳞癌细胞株的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LC3脂质体转染干预肺鳞癌细胞后自噬发生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对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细胞Beclin1蛋白和LC3B-Ⅱ、LC3B-Ⅰ、VEGFR、PI3K、AKT、FOXO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32.2 g/kg健脾益肾化痰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能够有效抑制肺鳞癌SK-MES-1细胞增殖,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2.2 g/kg健脾益肾化痰方16%含药血清组使SK-MES-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8%、16%含药血清组自噬小体显著增多(P<0.05);16%含药血清组SK-MES-1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Ⅱ、LC3B-Ⅰ表达显著上调(P<0.01);FOX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VEGFR、PI3K、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健脾益肾化痰方含药血清能够诱导肺鳞癌SK-MES-1细胞发生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VEGF/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上调SK-MES-1细胞内Beclin1、LC3蛋白表达,促进LC3B-Ⅰ转化为LC3B-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化痰方 肺鳞癌 自噬 肿瘤微环境 内皮细胞转化因子VEGF/磷酸肌醇-3蛋白激酶/蛋白激酶/FOXO1
原文传递
桃仁对血液循环障碍大鼠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以敏 邓家刚 +3 位作者 郝二伟 张锡流 欧海玲 崔静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78-182,共5页
目的:了解桃仁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寒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1)组、川芎(8 g.kg-1)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1)组、丹参(14 ... 目的:了解桃仁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寒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1)组、川芎(8 g.kg-1)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1)组、丹参(14 g.kg-1)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全身低温冷冻和注射角叉菜胶两种方法分别建立寒、热两证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取心、肺、肝、肾、脾,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淋巴细胞瘤-2基因蛋白(Bcl-2)、肿瘤基因p53蛋白(p53)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两证模型大鼠均出现寒证和热证相应表征,用药大鼠相应表征均有改善;②桃仁用药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蛋白VEGF寒证无明显变化,热证表达明显减弱(P<0.05);凋亡蛋白Bcl-2寒证无明显变化,热证表达明显增强(P<0.05);凋亡蛋白p53寒热证均无明显变化;③桃仁用药后,两证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桃仁改善寒、热两证大鼠血液循环障碍并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弱VEGF表达、增强Bcl-2表达以维持内皮细胞较高凋亡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寒凝血瘀证 瘀热互结证 血液循环障碍 内皮细胞 凋亡 TUNEL法
原文传递
芒果叶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杜正彩 邓家刚 +3 位作者 黄慧学 李学坚 陈莉 李好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芒果叶醇提取物(ML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影响.方法:18 ~22 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护肝片1.5 g·kg-1)组,MLE高、中、低(15.0,5.0,2.5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1次... 目的:研究芒果叶醇提取物(ML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影响.方法:18 ~22 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护肝片1.5 g·kg-1)组,MLE高、中、低(15.0,5.0,2.5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1次性灌胃50%乙醇(12 mL·kg-1)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甘油三酯(TG)含量,检测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与丙二醛(MDA),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LE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G与肝组织MDA含量及肝损伤病理积分均明显降低(P <0.05);MLE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ALT与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GSH水平明显升高(P <0.05);MLE高剂量组肝组织T-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ML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叶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转氨酶 甘油三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银合欢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小涛 邓家刚 +2 位作者 周江煜 周兰萍 赵超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研究银合欢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银合欢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IR、1HNMR、13C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一烷醇(Ⅰ)、十八烷酸(Ⅱ)、β-谷... 目的研究银合欢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银合欢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IR、1HNMR、13C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一烷醇(Ⅰ)、十八烷酸(Ⅱ)、β-谷甾醇(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Ⅳ)和胡萝卜苷(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Ⅴ均为首次从银合欢叶中分离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复方扶芳藤合剂对东莨菪碱所致认知障碍大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蓓 陈誉丹 +3 位作者 周至品 陈奔 吴丽丽 吴燕春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扶芳藤合剂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大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建立大鼠认知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对大鼠记忆行为进行检测;采用化学法测定乙酰胆碱(Ach)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 目的:研究复方扶芳藤合剂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大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建立大鼠认知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对大鼠记忆行为进行检测;采用化学法测定乙酰胆碱(Ach)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的神经元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AT酶及AchE酶基因表达。结果:复方扶芳藤合剂12 g/kg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寻求次数明显增多及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复方扶芳藤合剂12 g/kg、6 g/kg组脑内ChAT含量、Ach活性均明显增高,AchE酶含量明显降低,明显上调ChAT酶mRNA基因水平,明显下调AchE酶mRNA基因水平。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改善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增高ChAT酶含量,减少AchE酶含量,使其生成的Ach含量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扶芳藤合剂 学习记忆 胆碱能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