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滟 叶开文 +1 位作者 李冰 侯小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8-3347,共10页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菲罗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根据采集的色...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分析抗痨胶囊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菲罗门Kinetex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根据采集的色谱峰同位素丰度及一级、二级质谱,计算高分辨精确分子质量并推测其裂解方式,结合文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岩白菜素类和葡萄糖氧基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类,还包括生物碱、酚类、黄酮类。结论抗痨胶囊止咳成分主要为岩白菜素类、百部生物碱类化合物,而葡萄糖氧基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类为主要止血物质。抗痨胶囊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抗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活性治疗浸润性肺结核,而是通过免疫调节活性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痨胶囊 化学成分 UHPLC-Q-TOF-MS/MS
下载PDF
基于药性理论的中药抗辐射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淇 郝二伟 +4 位作者 侯小涛 邓家刚 杜正彩 范丽丽 夏中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84-2693,共10页
目的以中药药性作为特征描述符构建机器学习抗辐射作用预测模型,并解释抗辐射中药药性的重要药性特征以指导临床和日常辐射防治。方法通过药智网、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获取报道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研究文献,通过SymMap数据库获得... 目的以中药药性作为特征描述符构建机器学习抗辐射作用预测模型,并解释抗辐射中药药性的重要药性特征以指导临床和日常辐射防治。方法通过药智网、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获取报道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研究文献,通过SymMap数据库获得《中国药典》等权威著作记载的中药性味归经等药性作为特征描述符构建数据库,并将数据处理为适合机器学习的格式。使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逻辑回归、全连接神经网络5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数据集进行五折交叉训练并进行性能评估,再使用10个未参与训练的报道具抗辐射作用的中药和10个报道无抗辐射作用的中药作为外部验证集测试模型,最后利用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解释器对决定抗辐射作用有无的重要药性特征进行可视化。结果收集到涉及单味药研究、保健食品注册和复方研究共136味报道具抗辐射作用的中药,总频次为447次,其中中药使用频次及频率排名前3的为灵芝、红景天、枸杞子,频次≥10的中药共10味。在5个机器学习的性能评估中,随机森林性能最佳,其准确率、平衡F分数(F1)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urve,AUC)分别为0.8044、0.7732和0.8798。在外部中药抗辐射的验证中,随机森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已报道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性能最佳的随机森林SHAP解释器认为“补虚、清热”功效,“心、肝、脾、肺”归经,“酸、甘、苦”味,“寒”药性特征对抗辐射作用贡献最大。结论首次将中药药性作为特征描述应用到机器学习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模型性能,并指导了放射病的中医药防治,即当以扶正祛邪,滋阴降火,主治心、肝、脾、肺为治疗原则。此外,机器学习模型较好的预测结果反映了中医药理论对疾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与可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中药 药性 四气五味 抗辐射 灵芝 红景天 枸杞子
原文传递
痤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秀 覃骊兰 郝二伟 《大众科技》 2022年第7期75-79,共5页
目前关于痤疮模型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煤焦油或油酸引起的兔耳粉刺模型、痤疮丙酸杆菌致大鼠痤疮炎症模型和与雄激素水平相关的金黄地鼠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动物和复制模型的方法是顺利开展痤疮实验的关键,文章从动物模型的... 目前关于痤疮模型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煤焦油或油酸引起的兔耳粉刺模型、痤疮丙酸杆菌致大鼠痤疮炎症模型和与雄激素水平相关的金黄地鼠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动物和复制模型的方法是顺利开展痤疮实验的关键,文章从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作和模型的观测指标这两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建立的痤疮模型,从而为建立痤疮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模型 观测指标
下载PDF
益心健脾颗粒组成中药改善记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万宛若 徐婉茹 +4 位作者 杜正彩 黄大权 侯小涛 郝二伟 邓家刚 《大众科技》 2022年第8期55-58,共4页
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归纳和分析了益心健脾颗粒组方中药对记忆的改善作用。方中君药黄芪和灵芝,臣药酸枣仁和茯苓,以及佐药大枣和甘草均具有改善记忆的作用。益心健脾颗粒治改善记忆作用良好,方中药物所含的多糖类、萜类、皂苷类... 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归纳和分析了益心健脾颗粒组方中药对记忆的改善作用。方中君药黄芪和灵芝,臣药酸枣仁和茯苓,以及佐药大枣和甘草均具有改善记忆的作用。益心健脾颗粒治改善记忆作用良好,方中药物所含的多糖类、萜类、皂苷类成分可能为益心健脾颗粒改善记忆的物质基础,文章对益心健脾颗粒组成中药改善记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该制剂改善记忆物质基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健脾颗粒 改善记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当代外来药物中药化的现状
5
作者 文娟 邓家刚 +2 位作者 罗纯 侯万超 侯小涛 《中草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9-2091,共13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当代外来药物中药化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研究者及机构、中药药性以及专利等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外来药物中药化相关文献及专利,并使用VOSviewer、CiteSpace、Python进行文本挖掘,对该领...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当代外来药物中药化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研究者及机构、中药药性以及专利等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外来药物中药化相关文献及专利,并使用VOSviewer、CiteSpace、Python进行文本挖掘,对该领域文献年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中药化情况及其国内专利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总发文量在2014—2024年呈上升趋势;对31味外来中药进行专利检索,检索到相关专利4465份。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建军和王林元团队在该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中药药性研究是当前热点,已有31味外来中药被明确赋予中药药性,其药理作用丰富且与中药多元功效相契合,其药性多为平、凉、寒,药味多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和肾经。这些外来中药原产地区广泛,药理作用多样,尤其在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结论越来越多的外来药物被赋予中药药性,表明外来药物中药化发展趋势良好。该领域研究者学术影响力尚可,专利成果丰富。未来需在此基础上深化外来药物的基础研究与安全评估,拓展其在药食同源领域的应用。同时,应借助地缘优势,通过搭建国际科研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传统药物方面的合作,以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药物 中药化 文献计量学 中药药性 药食同源 玛咖
原文传递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药食同源中药肉桂研究进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纯 庄培钧 +5 位作者 郭家庚 吴东阳 郝二伟 杜正彩 侯小涛 邓家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596-5608,共13页
目的通过对药食同源中药肉桂Cinnamomi Cortex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析肉桂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国内外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VOSviewer(1.6.19)、Cite... 目的通过对药食同源中药肉桂Cinnamomi Cortex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析肉桂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国内外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VOSviewer(1.6.19)、CiteSpace(6.1.6)、Excel 2019软件分别对肉桂中英文文献的整体产出、研究主体及合作网络、高被引文献、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485篇,其中中文文献3604篇,英文文献2881篇。肉桂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研究机构以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为代表;收录文献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草药》和Journalof Ethnopharmacology;中英文关键词显示,肉桂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结论肉桂研究仍处于上升期,今后学者应结合经典名方和现代分析技术,加强对肉桂油等有效成分,特别是基于肉桂传统功效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的科学内涵研究,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推动肉桂药食同源产品的发展。此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要加强多方面的合作,进行多元化发展和拓展,推动肉桂这一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CITESPACE VOSviewer 药食同源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韦柳溢 郝二伟 +6 位作者 侯小涛 韦柳植 秦哲 杨潇 肖倩 阎施杜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893-4901,共9页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中药组成,是消痈排脓的经典名方。该文对薏苡附子败酱散在临床上的应用疾病、样本量、疗效、用法用量、配伍药物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多加减...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中药组成,是消痈排脓的经典名方。该文对薏苡附子败酱散在临床上的应用疾病、样本量、疗效、用法用量、配伍药物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多加减药味或与西药联合用于消化科、妇科、泌尿科和皮肤科等科室的不同疾病,所涉及的中医证型多为湿热证;临床用法丰富多样,多为内服水煎剂;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同时通过整理薏苡附子败酱散的药理作用,发现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最后将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主治疾病、中医证型、处方剂量、药理作用、作用靶点进行关联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薏苡附子败酱散这5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体现其临床应用与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以上总结将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灯盏细辛及其制剂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安然 韦玮 +2 位作者 郝二伟 张萌 侯小涛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灯盏细辛为袪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抗超氧化反应、干预炎性反应、调节内皮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青... 灯盏细辛为袪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抗超氧化反应、干预炎性反应、调节内皮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青光眼、类风湿性关节炎、肝功能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现对灯盏细辛及其制剂联合用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合理用药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制剂 联合用药 增效 研究进展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