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医药院校生化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1
作者 段慧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3B期276-277,共2页
生化实验课是中医药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生化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对教师在其中应起的作用以及在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应如何下功夫进行了探讨,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讲授以及课后应做的工作进行了... 生化实验课是中医药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生化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对教师在其中应起的作用以及在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应如何下功夫进行了探讨,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讲授以及课后应做的工作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对实验教学的效果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 实验教学 教师 作用
下载PDF
中医学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晓桃 唐爱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72,共3页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科是人们认识客体规律而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大学承担着产生、继承和传播知识的重任,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科是人们认识客体规律而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大学承担着产生、继承和传播知识的重任,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以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或/和拥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标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学术创新 评价体系 研究生培养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夏中尚 杜正彩 +3 位作者 邓家刚 李杨 韦林垚 谢蕾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23-2226,2230,共5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为糖尿病临床选方用药及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检索1995—2015年发表的1 341篇文献,进行中药类别、单味药频次、中药性味归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为补虚...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为糖尿病临床选方用药及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检索1995—2015年发表的1 341篇文献,进行中药类别、单味药频次、中药性味归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为补虚药类、清热药类、活血化瘀药类、解表药类、利水渗湿药类、收涩药类、平肝熄风药类、理气药类、化湿药类和祛风湿药类。常用的补虚药类有黄芪、山药、当归等,常用的清热药类有地黄、玄参、黄连等,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类有丹参、川芎、红花等。最常使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分别是寒、温和平性,甘、苦和辛味,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心经和胃经。结论:治疗糖尿病常扶正与祛邪并用,以补虚药类为主,配合清热药类、活血化瘀药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 用药规律文献分析
下载PDF
栝楼牡蛎颗粒制备工艺及调节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唐昀彤 侯小涛 +3 位作者 杜正彩 郝二伟 张铁军 邓家刚 《天津药学》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制备栝楼牡蛎颗粒(GLMLG),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天花粉和牡蛎两味药直接打粉,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栝楼牡蛎颗粒。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 目的:制备栝楼牡蛎颗粒(GLMLG),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天花粉和牡蛎两味药直接打粉,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栝楼牡蛎颗粒。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和栝楼牡蛎颗粒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每日准确记录小鼠体重、饮水量;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糖化蛋白(GHb),同时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取胰腺、肝脏和肾脏做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确定栝楼牡蛎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粉∶麦芽糊精=5∶1.5,聚维酮K90和海藻酸钠添加量均为3%,润湿剂为药辅总量0.36~0.40倍的70%乙醇,60℃干燥1 h。栝楼牡蛎颗粒给药2周后,二甲双胍组和GLMLG高中低3个剂量组体重和饮水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GLMLG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糖尿病小鼠的FBG、AUC、GHb、TC、TG、LDL-C、FFA、AUC和IRI显著降低(P<0.05),FINS、HDL-C和ISI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二甲双胍组和栝楼牡蛎颗粒高、中剂量组胰腺和肾脏的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二甲双胍组和栝楼牡蛎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的肝脏病理损伤均有改善。结论:栝楼牡蛎颗粒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生产操作简单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栝楼牡蛎颗粒有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且对因糖尿病导致的胰岛、肝脏、肾脏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牡蛎颗粒 制备工艺、血糖调节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赵桂玉 秦艺文 +3 位作者 戴文娟 陈广玲 吴黎川 韦金锐 《药物资讯》 2024年第2期56-67,共12页
目的探究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胃宁颗粒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及蛋白质组技术分别获得胃宁颗粒活性成分及差异表达蛋白;通过网络药理学及Cytoscape 3.... 目的探究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胃宁颗粒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及蛋白质组技术分别获得胃宁颗粒活性成分及差异表达蛋白;通过网络药理学及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胃宁颗粒活性成分–靶点–胃癌网络;利用GO/KEGG开展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阐明关键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结果共筛选出胃宁颗粒治疗胃癌有效成分23个,作用靶点19个;PI3K-Akt及凋亡通路可能是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主要作用通路;VEGFA、BCL2L1及CDK4可能是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关键靶点。结论刺芒柄花素、槲皮素、莪术二酮可能是胃宁颗粒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与调控VEGFA、BCL2L1及CDK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宁颗粒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及成分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钰莹 万宛若 +6 位作者 谢滟 秦柳柳 覃豪丽 郝二伟 杜正彩 邓家刚 侯小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骨髓衰竭,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中药防治虚劳、血证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涉及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调控作用。本文从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免疫异常、骨髓微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骨髓衰竭,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中药防治虚劳、血证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涉及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调控作用。本文从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免疫异常、骨髓微环境异常3个方面分类阐述中药复方及成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因子表达,并对中药复方中常用药物频次及归经分析,发现补虚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与其以虚为主的病症相符合,并发现与之相关脏器为肝、脾、肾。综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及中药对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对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药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免疫异常 骨髓微环境异常 中药复方 中药成分
下载PDF
鳖蛋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7
作者 刘华宇 廖彭莹 +5 位作者 张天丰 张新锐 邓纭宁 李耀华 韦金锐 陈俊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活性评估。优选预测活性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和活性验证,并用分子对接工具分析活性肽与ACE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鳖蛋黄菠萝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为(17.70±0.34)%,抑制ACE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0.210±0.019)mg/mL。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活性组分F3中鉴定出36条肽段,选择6条活性评分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其中肽段YNGIWPRD和ASDILPKK的IC_(50)值分别为(0.019 00±0.000 36)、(0.170 0±0.001 3)m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二者均通过多条氢键与ACE紧密结合。综上,从鳖蛋黄中筛选出2条新的ACE抑制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蛋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分离纯化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扶阳药肉桂防治糖尿病的科学内涵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晓桃 程永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72-1477,共6页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机体阳气易被痰瘀所阻,并可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故消渴的治疗要重视扶阳,保护机体阳气。基于扶阳学说对消渴的认识,扶阳药肉桂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肉桂能改善糖脂...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机体阳气易被痰瘀所阻,并可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故消渴的治疗要重视扶阳,保护机体阳气。基于扶阳学说对消渴的认识,扶阳药肉桂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肉桂能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和促进胰岛素分泌,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并能抑制AGEs形成及其诱导的病理生理效应,促进伤口愈合。本文探讨扶阳药肉桂防治糖尿病的科学内涵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扶阳学说理论,并为临床应用肉桂防治糖尿病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扶阳学说 糖尿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瑜善 冯晓桃 邢楠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轻脂质沉积;调控肝脏、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脂质转运和血脂运输,减少细胞脂质含量。此外,从瘀论治还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在内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渗透性和恢复肠壁完整性;通过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等途径而抗氧化;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极化、控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κB,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改善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自噬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探讨有关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临床推广应用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柴胡牡蛎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
10
作者 秦柳柳 林佳明 +6 位作者 林利城 黄雨颖 杜正彩 梁钰莹 覃豪丽 邓家刚 侯小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2期3351-3355,共5页
目的 建立柴胡牡蛎颗粒中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4 nm。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 目的 建立柴胡牡蛎颗粒中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4 nm。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芩苷、野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以黄芩苷为内参物,野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80、1.14、0.91、0.69、0.62。7批柴胡牡蛎颗粒中以上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7.80~8.61、0.32~0.36、0.94~1.09、1.77~1.83、0.17~0.18、0.12~0.13 mg·g^(-1)。结论 建立的QAMS法简便、经济、适用性好,可为柴胡牡蛎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牡蛎颗粒 一测多评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两种无患子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覃豪丽 张智 +4 位作者 郑晓霞 谢金玲 夏中尚 邓家刚 侯小涛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2-2113,共12页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分别为无患子科龙眼属和荔枝属植物。龙眼肉和荔枝核为传统中药材,已有文献报道从龙眼肉中分离鉴定出糖类、脂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从荔枝核中分离出黄酮类、甾体类、萜类...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分别为无患子科龙眼属和荔枝属植物。龙眼肉和荔枝核为传统中药材,已有文献报道从龙眼肉中分离鉴定出糖类、脂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从荔枝核中分离出黄酮类、甾体类、萜类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眼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活性,荔枝核具有抗肝损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龙眼和荔枝各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龙眼和荔枝中新化学成分的发现及药理作用备受关注。笔者通过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近10年龙眼和荔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龙眼和荔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可为龙眼和荔枝以及无患子科植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健康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荔枝 无患子科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MEBT/MEBO通过调控TXNIP/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12
作者 姚明哲 竺仕林 +3 位作者 李文武 杨雅量 葛星月 唐乾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48-1858,共11页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糖尿病创面中TXNIP/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宝组和贝...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糖尿病创面中TXNIP/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宝组和贝复新组。其中对照组构建急性创面模型,其余组构建糖尿病创面模型。随后美宝组和贝复新组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进行换药,对照组及模型组采取生理盐水进行换药。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各组创面第3、7、14天愈合情况及TXNIP、NLRP3及Caspase-1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第3天,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第7、14天,对照组、美宝组和贝复新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2)治疗第3、7、14天,对照组、美宝组和贝复新组的TXNIP、NLRP3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第3、7、14天,对照组和美宝组的Caspase-1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MEBT/MEBO可通过抑制TXNIP/NLRP3/Caspase-1通路表达,减轻糖尿病创面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 糖尿病创面 TXNIP NLRP3 CASPASE-1
下载PDF
民族药水河剑水提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及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
13
作者 周楚惠 邓青梅 +3 位作者 陈勇 杨温玲 韦培 覃雪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对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药材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水河剑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极性部位。使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对小鼠灌胃给药,得到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考察水河剑用药的安全性;采... 对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药材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水河剑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极性部位。使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对小鼠灌胃给药,得到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考察水河剑用药的安全性;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及热板法考察水河剑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效果;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考察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用ELISA法,测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对小鼠耳部二甲苯致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均未能得到半数致死量(LD_(50)),水河剑药材水提物和醇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分别为238.0、165.2 g/kg;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舔足时间都有所延长;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均对小鼠扭体有抑制效果,各组镇痛率为11.14%~40.36%,其中镇痛效果最好的为乙酸乙酯部位,其次为石油醚部位;水河剑药材不同部位均对小鼠耳肿胀有抑制效果,各组耳肿胀抑制率为24.71%~48.47%,乙酸乙酯及石油醚部位抗炎效果最好;乙酸乙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_(2)(PGE_(2))炎症因子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乙酸乙酯低、中剂量组的IL-1β、PGE_(2)含量及乙酸乙酯低剂量组的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 最大耐受量 急性毒性试验 抗炎镇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山豆根多糖对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及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玲 李飞 +4 位作者 韦英益 何家康 陈海兰 胡庭俊 廖玲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51-2156,共6页
【目的】探讨山豆根多糖(SSP)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及分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研发出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新型兽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100、200和400μg/mL SSP作用... 【目的】探讨山豆根多糖(SSP)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及分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研发出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新型兽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100、200和400μg/mL SSP作用于PRRSV体外感染8 h的RAW264.7细胞,通过MTT法评价SSP对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SSP对PRRS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结果】PRRSV感染RAW264.7细胞8 h极显著降低了细胞存活率(P〈0.01,下同),而2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升高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PRRSV感染RAW264.7细胞8 h可极显著升高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水平,而SSP能有效降低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分泌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其中以200-400μg/mL SSP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SSP通过提高炎症细胞存活率及抑制其分泌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有效干预PRRSV感染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山豆根多糖 RAW264.7细胞 存活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蒲黄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冯晓桃 陈群 梁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6-939,943,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蒲黄提取物蒲黄总黄酮(PTF)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TF组(剂量为200 mg·kg-1·d-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蒲黄提取物蒲黄总黄酮(PTF)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PTF组(剂量为200 mg·kg-1·d-1)和罗格列酮组(剂量为4 mg·kg-1·d-1),并设立对照组。干预治疗4周后,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行胰岛素耐量试验,分析骨骼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IL-6、TNF-α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骨骼肌组织SOCS-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耐量试验受损(P﹤0.05);与模型组比较,PTF组大鼠血浆IL-6和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胰岛素耐量试验受损得到显著改善(P﹤0.05),骨骼肌组织SOCS-3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P﹤0.05)。【结论】PTF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IL-6和骨骼肌组织SOCS-3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中药疗法 胰岛素抵抗 蒲黄总黄酮/药理学 胰岛素耐量 炎症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颜栋美 王伟 +3 位作者 李蜜 江蕾 易湘茜 高程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研究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挖掘更多潜在新物种和高效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研究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研发新型高效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采集无瓣... 【目的】研究茅尾海无瓣海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挖掘更多潜在新物种和高效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研究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研发新型高效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采集无瓣海桑根际土壤,采用6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并采用牛津杯法考察根际细菌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无瓣海桑根际中分离得到可培养细菌97株,通过16S r RNA序列比对排重后,从中获得57株不同细菌,可归为4门5纲9目15科21属,有1株Cellvibrio sp.的潜在新种。其中29株细菌能够抑制甘蔗鞭黑粉菌活性,分别有12、14和14株细菌对甘蔗鞭黑粉菌菌丝生长、"+"担孢子增殖和"-"担孢子增殖表现出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范围为7.54~21.81 mm,其中有9株细菌能够抑制2~3种甘蔗鞭黑粉菌的形态。【结论】广西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中无瓣海桑根际细菌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蕴藏着潜在新物种资源,且富含抑菌活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根际 细菌多样性 甘蔗鞭黑粉菌 抑菌活性 茅尾海红树林
下载PDF
2015版《中国药典》含海洋中药成方制剂收录情况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聪 杜正彩 +2 位作者 郝二伟 邓家刚 侯小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0-2524,共5页
本文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并检索CNKI数据库以搜集整理其临床应用报道。结果发现,药典中共收录145个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包含14种海洋中药;含丸剂、片剂等12种剂型,以内服制剂为主,约占94. 44%;处方味数在11... 本文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并检索CNKI数据库以搜集整理其临床应用报道。结果发现,药典中共收录145个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包含14种海洋中药;含丸剂、片剂等12种剂型,以内服制剂为主,约占94. 44%;处方味数在11~15味之间的最多;临床应用报道共2 539篇,以含珍珠母的成方制剂报道最多。由此可知,药典中收录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较少,临床应用也不够广泛,值得对其深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版《中国药典》 海洋中药 成方制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10585例放化疗致口腔炎病例的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聪 郝二伟 +3 位作者 夏中尚 杜正彩 邓家刚 侯小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0-1436,共7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药治疗放疗及化疗所致口腔炎的文献,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8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基于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和clementine12.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24... 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药治疗放疗及化疗所致口腔炎的文献,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198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基于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和clementine12.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243篇临床应用报道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243篇临床应用报道中包含放化疗致口腔炎病例共10585例,处方238首,中药230味。230味处方中药使用频次前五的依次是甘草、金银花、生地黄、麦冬、玄参;功效归属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四性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寒、微寒、平;五味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甘味、苦味、辛味;归经类型排在前三的依次为肺经、胃经、心经。在关联规则分析中,符合支持度≥10%及置信度≥70%分析条件的关联规则共37条,其中包含药对关联规则6条,3味药关联规则19条,4味药关联规则12条,核心药物为使用频次较多的前五味中药。结论 中医治疗放化疗致口腔炎的用药规律为:清热药+补阴药+利咽药、清热药+利咽药及清热药+补阴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放化疗 口腔炎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从“脾主化”理论论治2型糖尿病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晓桃 刘毅 王文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73-2974,共2页
结合"脾主化"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指出2型糖尿病是脾化失司的代表性疾病,脾化失司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基于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阐述2型糖尿病脾化失司分证论治,这对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藏象理论 脾主运化 气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蒲黄总黄酮对棕榈酸诱导损伤INS-1胰岛β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晓桃 刘佳 梁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899-902,913,共5页
【目的】探讨蒲黄总黄酮(PTF)对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诱导损伤INS-1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PA诱导INS-1胰岛β细胞的方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PTF干预处理,采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PA呈浓度和... 【目的】探讨蒲黄总黄酮(PTF)对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诱导损伤INS-1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PA诱导INS-1胰岛β细胞的方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PTF干预处理,采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P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损伤INS-1胰岛β细胞活性,而PTF则呈浓度依赖性改善PA对INS-1胰岛β细胞的损伤。此外,PA对INS-1胰岛β细胞损伤的幅度越大,PTF对损伤的改善作用也就越大。【结论】PTF能改善PA长期诱导所致的INS-1胰岛β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 蒲黄总黄酮/药理学 2型糖尿病/中药疗法 细胞培养 细胞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