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属实验动物耳蜗毛细胞年龄相关性缺失的不同模式
1
作者 丁大连 李鹏 +3 位作者 亓卫东 张建辉 蒋海燕 宣伟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展示自然衰老和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之间耳蜗毛细胞缺失的不同模式。方法用不同龄的长尾猴、南美栗鼠、豚鼠、Sprague-Dawley大鼠、CBA/CaJ小鼠、C57BL/6J小鼠、A/J小鼠、DBA/2J小鼠和侏儒灰色突变纯合子(dwg/dwg)小鼠作为受试对... 目的展示自然衰老和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之间耳蜗毛细胞缺失的不同模式。方法用不同龄的长尾猴、南美栗鼠、豚鼠、Sprague-Dawley大鼠、CBA/CaJ小鼠、C57BL/6J小鼠、A/J小鼠、DBA/2J小鼠和侏儒灰色突变纯合子(dwg/dwg)小鼠作为受试对象。所有测试动物的耳蜗基底膜都被制作成平坦的耳蜗基底膜铺片。沿着耳蜗基底膜的全长,基底膜上所有的内外毛细胞都被完整计数,毛细胞的计数结果被输入到耳蜗图软件并自动生成每组实验条件的平均耳蜗图。结果在天然衰老的动物中,耳蜗毛细胞的缺失总是发生在老年阶段。与此不同的是,在耳聋相关基因缺陷的动物中,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却是发生在青年阶段甚至幼年阶段。发生在天然老化动物的耳蜗毛细胞缺失总是呈均匀分布或从耳蜗的顶回向底回扩展。但是,发生在具有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动物的耳蜗毛细胞缺失却通常表现为从耳蜗的底回向顶回扩展。结论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发生在天然衰老的不具备耳聋相关基因缺陷动物身上的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反映的是真正由衰老引起的耳蜗退化性病变,而发生在伴有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的年幼动物身上的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可能与耳聋相关基因的遗传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耳蜗毛细胞图 毛细胞缺失 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 耳聋相关基因缺陷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旭 宣伟军 唐俊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0-64,共5页
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是最常见的听力损失形式,以往主要围绕耳毒性、噪音、老化、自身免疫障碍等原因进而探讨活性氧引起氧化应激损伤或基因变异引起系列分子生物学改变,导致感音神经细胞凋亡,以致听力障碍或丧失。但SNHL的致病机制尚... 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是最常见的听力损失形式,以往主要围绕耳毒性、噪音、老化、自身免疫障碍等原因进而探讨活性氧引起氧化应激损伤或基因变异引起系列分子生物学改变,导致感音神经细胞凋亡,以致听力障碍或丧失。但SNHL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进一步揭示感音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及调控途径提供了新方法、新理论。本文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感音神经细胞凋亡途径、机制或治疗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SNHL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蛋白质组学 致病机制 治疗靶点
下载PDF
复方健耳剂对C57BL/6J小鼠AHL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宣伟军 丁大连 +4 位作者 蒋海燕 杨琨 韦瑀龙 陈壮 唐俊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与中药复方健耳剂两种喂药方法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C57BL/6J小鼠22只用于本实验,其中4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3个月作为幼龄对照组;6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7个月作为老年性聋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与中药复方健耳剂两种喂药方法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C57BL/6J小鼠22只用于本实验,其中4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3个月作为幼龄对照组;6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7个月作为老年性聋对照组;6只小鼠每日自动饮用中药复方健耳剂直到出生后7个月;另6只小鼠每日自动饮用同样中药至4个月后改用每日人工灌服直到出生后7个月。各组动物实验到期终止后,取耳蜗进行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将全耳蜗内、外毛细胞计数结果输入计算机并应用耳蜗图软件进行耳蜗毛细胞密度对比分析,其中选择基底膜上重要的病变区间的毛细胞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月龄对照组小鼠耳蜗外、内毛细胞缺损仅仅出现在耳蜗底回钩端区域;7月龄对照组外、内毛细胞缺损从底回基底膜起始端扩展到距离耳蜗顶端约40%区域;7月龄中药灌服组和自动饮用组动物的内、外毛细胞缺损范围和程度相似,均显著比7月龄对照组为轻(P<0.001)。结论中药复方健耳剂能够有效延缓C57BL/6J小鼠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两种喂药方式所起作用相同(P>0.05),其药理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清除活性氧,保护线粒体等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老年性聋 毛细胞 中药
下载PDF
聪耳通窍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聋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羴 唐俊波 +4 位作者 韦瑀龙 陈壮 宣毅 陈思仲 宣伟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4-90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脾肾理论的中药聪耳通窍剂干预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聋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中药+GM组,每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天期满;GM对照组按200mg/kg...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脾肾理论的中药聪耳通窍剂干预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聋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中药+GM组,每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天期满;GM对照组按200mg/kg·d剂量,每天分两次连续注射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中药+GM组按3.994g/kg·d剂量(1/2人工灌服,1/2自动饮用),预先服用聪耳通窍剂10天,然后在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开始注射每天同等剂量GM,连续9天,第11天终止饲养。其中每组6只动物于第5、6、9天检测ABR评估听力;6只动物利用RT-PCR检测耳蜗SOD1;剩余8只动物用于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进行耳蜗毛细胞形态学研究,以及检测血清BUN和Cr,肾脏切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了解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其中每组6只动物一侧肾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SK-1、Trx、caspase-3。结果正常对照组ABR阈值一直保持相对恒定正常范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M对照组ABR阈值第5天即出现明显差异(P<0.05),与中药+GM组比较,第7天开始出现明显差异(P<0.05),随着天数增加,差异继续扩大(P<0.01)。中药+GM组ABR阈值递增差异不显著(P>0.05)。全耳蜗基底膜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各回三排内、外毛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完整,排列有序;GM对照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损毁严重,绝大部分细胞出现严重崩解不全,或凋亡缩小,但内毛细胞仍基本存在;中药+GM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除少量和散在崩解不全外,大多仍存留可辨,形态如常,内毛细胞仍保持完整,各回外毛细胞损毁状况明显少于GM对照组(P<0.01)。中药+GM组对耳蜗SOD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GM对照组(P<0.01,P<0.05),而血清BUN和Cr含量则明显低于GM对照组(P<0.01)。肾脏切片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M对照组肾小球和近曲肾小管等受损严重,病理改变明显,而中药+GM组则受损不明显,甚至基本保持正常。中药+GM组对肾组织ASK-1、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GM对照组(P<0.05),对Trx表达则明显高于GM对照组(P<0.05)。结论一定剂量GM连续使用可造成严重耳、肾毒性损害,耳蜗损害以外毛细胞为主要损害靶细胞,肾脏损害以肾小球和近曲小管为主。聪耳通窍剂具有显著防护GM耳、肾毒性损害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干预ROS介导的细胞死亡径路有关,而通过护肾,促进GM排泄,是其间接护耳的重要机制;中医脾肾理论防治耳聋具有科学基础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肾毒性 中药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复方健耳剂干预小鼠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细胞凋亡径路
5
作者 陈思仲 唐俊波 +2 位作者 宣伟军 韦瑀龙 宣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可能径路。方法选择刚断奶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2月龄对照组、7月龄对照组、7月龄中药组各5只,其中2月龄对照组、7月龄对照组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2、7个月止,7月龄...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可能径路。方法选择刚断奶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2月龄对照组、7月龄对照组、7月龄中药组各5只,其中2月龄对照组、7月龄对照组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2、7个月止,7月龄中药组每日饮用中药复方健耳剂直到出生后7个月止。各组期满立刻取出耳蜗,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耳蜗Fas配体(L)、细胞色素(cyt) C基因、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表达量。结果 7月龄对照组耳蜗cyt C、Fas L、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7月龄中药组和2月龄对照组(P<0. 05)。结论 C57BL/6J小鼠老年性耳蜗感音神经细胞凋亡可能均通过线粒体或细胞膜途径介导caspase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该中药防治老年性聋关键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保护线粒体,防止cyt C外泄或稳定细胞膜,抑制Fas L,以阻止其触发caspase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径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中草药 细胞凋亡 机制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耳聋从肝脾肾瘀论治辨析
6
作者 潘旭 宣伟军 唐俊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3-1336,共4页
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为临床常见慢性病,以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耳聋”范畴。宣伟军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失疏泄是发病的始动因素,脾失健运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肾精亏虚是发病的根本所在,瘀血滞留是贯穿疾病... 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为临床常见慢性病,以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耳聋”范畴。宣伟军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失疏泄是发病的始动因素,脾失健运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肾精亏虚是发病的根本所在,瘀血滞留是贯穿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突发性SNHL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窍为主,健脾补肾为佐。远期SNHL治疗以健脾补肾、活血通窍为主,疏肝理气为佐。立足于肝脾肾瘀,标本兼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肝脾肾瘀 辨证论治 理论探讨 现代医学
原文传递
吩噻嗪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对体外白色念珠菌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庆妮 甄秀梅 +4 位作者 黄力毅 全昌园 周丽君 吴清茂 宣伟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吩噻嗪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APDT)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白色念珠菌标准株DAY286为实验对象,将其制备成浓度为107个/mL的细胞悬液,实验分为对照组、APDT组、单纯光照组和单纯光敏剂组。(1)... 目的:比较不同吩噻嗪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APDT)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白色念珠菌标准株DAY286为实验对象,将其制备成浓度为107个/mL的细胞悬液,实验分为对照组、APDT组、单纯光照组和单纯光敏剂组。(1)对照组:不加入光敏剂,不予以光照射。(2)APDT组:将白色念珠菌细胞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吩噻嗪类光敏剂亚甲蓝(MB)、甲苯胺蓝(TBO)、新亚甲蓝(NMB)及二甲基蓝(DMMB)避光混合孵育30 min,再予以同等能量不同波长光源照射。(3)单纯光照组:不加入光敏剂,仅予以同APDT组相同的光源照射。(4)单纯光敏剂组:仅加入浓度相同的MB、TBO、NMB及DMMB,不予以任何光照。用菌落形成单位(CFU)测定各组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生存率。结果:当光敏剂浓度为15μmol/L时,不同吩噻嗪类光敏剂(MB、TBO、NMB、DMMB)介导的APDT作用下,白色念珠菌生存率分别为78.38%、68.47%、62.37%、0.000 1%(P〈0.05)。在浓度为0.1~15μmol/L时,DMMB浓度越高,APDT对白色念珠菌的杀伤作用越强(P〈0.05)。在浓度为5~100μmol/L时,TBO和MB的杀伤作用也随着光敏剂浓度的增高而增强(P〈0.05)。单纯光敏剂组、单纯光照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吩噻嗪类光敏剂中DMMB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杀伤作用最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MMB、TBO和MB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随着光敏剂浓度的增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疗法 光敏剂 吩噻嗪类 白色念珠菌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中药复方健耳剂对C57BL/6J小鼠老年性聋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宣伟军 唐俊波 +2 位作者 陈壮 韦瑀龙 丁大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观察C57BL/6J小鼠老年性听力下降现象并研究中药复方健耳剂对老年性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老年性聋对照组(n=12)及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简称中药高剂量组,n=12)及低剂量... 目的观察C57BL/6J小鼠老年性听力下降现象并研究中药复方健耳剂对老年性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老年性聋对照组(n=12)及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简称中药高剂量组,n=12)及低剂量中药健耳剂组(简称中药低剂量组,n=6)。正常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至出生后2个月;老年性聋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至出生后7个月;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自断奶后分别每日饮用3.65、0.91 g/(kg·d)的中药复方健耳剂直至出生后7个月。每组6只小鼠在实验终止日应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检测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中药高剂量组与同期老年性聋对照组6只小鼠在终止实验即刻取出耳蜗、听皮层脑组织及肝脏,采用丙二醛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取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结果2月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在4-48 KHz频率范围的不同短纯音诱发的ABR阈值保持正常。与2月龄正常对照组比较,7月龄老年性聋对照组小鼠ABR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高剂量中药组在8-48 KHz频率范围ABR阈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7月龄老年性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中药组小鼠耳蜗、听皮层、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C57BL/6J小鼠在出生后7个月表现出明显的高频性老年性聋症状。每日饮用高剂量中药健耳剂可显著延缓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中药健耳剂保护听觉延缓老年性聋发生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中药的抗氧化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老年性聋 中药复方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复方健耳剂对抗小鼠老年性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凋亡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宣伟军 丁大连 +4 位作者 宣毅 陈壮 黄力毅 韦瑀龙 唐俊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老年性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损害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刚断奶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12只),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12只),低剂... 目的探讨小鼠老年性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损害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刚断奶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12只),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12只),低剂量中药健耳剂(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2个月止;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7个月止;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自断奶后分别每天饮用3.65g/kg、0.91g/kg中药复方健耳剂直到出生后7个月止。每组6只小鼠在实验终止时立即取出耳蜗用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耳蜗SGNs形态学变化。另6只中药高剂量组与6只同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在实验终止时立即取出耳蜗,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耳蜗caspase-3表达量,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月龄对照组全耳蜗SGNs形态表现健康,密度正常。7月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耳蜗基底部SGNs缺损严重,与2月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中药高剂量组神经元形态表现几乎正常,数量及密度与2月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神经元数量及密度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高剂量组与同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对caspase-3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耳蜗中部以上SGNs基本相同,尚无变化。结论C57BL/6J小鼠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耳蜗老年性SGNs凋亡由耳蜗底部开始并向顶部发展趋势;中药复方健耳剂具有对抗老年性SGNS凋亡显著效应;药物高剂量疗效优于低剂量;中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caspase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径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耳蜗 螺旋神经节 中草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复方健耳剂干预庆大霉素耳毒性致豚鼠毛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宣伟军 黄力毅 +4 位作者 韦瑀龙 陈壮 宣毅 陈思仲 唐俊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致外毛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复方健耳剂+GM组(简称中药+GM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致外毛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复方健耳剂+GM组(简称中药+GM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天期满;GM对照组按200 mg/(kg·d)剂量,每天分2次连续注射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中药+GM组按3.994 g/(kg·d)剂量(1/2人工灌服,1/2自动饮用),预先服用复方健耳剂10天,然后在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开始注射每天同等剂量GM,连续9天,第11天终止饲养。所有动物期满取出耳蜗,其中每组10只动物用于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进行耳蜗毛细胞形态学观察,另外每组6只动物,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耳蜗组织硫氧还蛋白(Trx)-1、Trx-2、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mRNA表达量。结果全耳蜗基底膜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各回三排内、外毛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完整,排列有序;GM对照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损毁严重,绝大部分细胞出现严重崩解不全,或凋亡缩小,第1回比其他各回损害较重(P<0.01),但内毛细胞仍基本存在;中药+GM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除少量和散在崩解不全外,大多仍存留可辨,形态如常,内毛细胞仍保持完整,各回外毛细胞损毁状况明显少于GM对照组(P<0.01)。中药+GM组Trx-1、Trx-2 mRNA表达明显高于GM对照组(P<0.01),ASK1 mRNA表达则明显低于GM对照组(P<0.01)。结论一定剂量GM连续使用可造成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严重损害,并以第1回明显,而且以外毛细胞为主要损害靶细胞。复方健耳剂具有防治GM耳毒性外毛细胞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硫氧还蛋白系统,阻止ASK1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庆大霉素 耳毒性 复方健耳剂 硫氧还蛋白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
原文传递
补气剂对豚鼠庆大霉素耳、肾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宣伟军 陈思仲 +4 位作者 曾晶晶 唐俊波 宣毅 李羴 王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探讨补气剂对豚鼠庆大霉素(GM)耳、肾功能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杂色成年豚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气组各12只,均饲养11天。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注射GM[200 mg/(kg·d)]至第9天,每天2次;补气组预先使... 目的探讨补气剂对豚鼠庆大霉素(GM)耳、肾功能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杂色成年豚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气组各12只,均饲养11天。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注射GM[200 mg/(kg·d)]至第9天,每天2次;补气组预先使用补气剂[1.428g/(kg·d)]10天,人工灌服及自动饮用各半,同时注射GM[200 mg/(kg·d)]至第9天,补气剂共使用21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豚鼠于第5、7、9天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另外6只豚鼠于11天后检测耳蜗毛细胞形态学。11天后检测血清BUN、Cr;肾脏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了解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ASK-1、Trx、HSF-1、Caspase-3蛋白。结果全耳蜗铺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损毁严重,肾组织病理显示肾小球弥漫性增大,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浊肿,补气组有所改善。与正常组同期比较,模型组第5、7、9天ABR阈值,血清BUN和Cr水平以及ASK-1、Caspase-3表达升高(P<0.05),各回三排外毛细胞计数以及Trx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气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计数以及Trx、HSF-1表达增加(P<0.05),第9天ABR阈值、血清BUN和Cr含量以及ASK-1、Caspase-3表达下降(P<0.05)。与本组第5天比较,模型组和补气组第9天ABR阈值升高(P<0.05)。11天时,与本组第3回比较,模型组和补气组第1回三排外毛细胞减少(P<0.01)。结论补气剂具有一定的保护GM诱导豚鼠耳、肾毒性损害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肾毒性 补气剂 氧化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脑损伤模型中基于形态学多重免疫荧光技术的神经细胞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宣毅 宣伟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在神经细胞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神经细胞靶向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Balb/c小鼠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假模对照组(各5只),其中STBI组采用控制性经脑皮质撞击法进行造模,神... 目的探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在神经细胞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神经细胞靶向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Balb/c小鼠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假模对照组(各5只),其中STBI组采用控制性经脑皮质撞击法进行造模,神经功能评级为8分。各组均于第7天终止实验取脑切片,应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同时观测神经元核抗原抗体(NeuN)、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的形态学表达并定量比较。结果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获得的图像色彩鲜明、清晰明辨、形态感强。STBI组大脑损伤区图像显示BrdLI+NeuN+GFAP+DAPI表达较多;假模对照组大脑对应区域图像上几乎没有BrdU+NeuN+DAPI表达,GFAP表达也非常少。STBI组与假模对照组BrdU+NeuN+DAPI和GFAP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遭受重度脑创伤后可诱导神经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程度自行增殖。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可作为靶向研究神经细胞发育、增殖、凋亡或死亡机制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免疫荧光技术 神经细胞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缓解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旭 宣伟军 唐俊波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259-26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缓解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搜索关于右美托咪啶缓解小儿扁桃...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缓解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搜索关于右美托咪啶缓解小儿扁桃体术后躁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RCT,20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术后总躁动率[RR=0.41,95%CI(0.35~0.48),P<0.05]、躁动评分[MD=-2.76,95%CI(-3.94~-1.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9,95%CI(0.38~0.63),P<0.05]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MD=1.80,95%CI(-0.09~3.69),P=0.06]、苏醒时间[MD=-0.44,95%CI(-1.96~1.08),P=0.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术后心率[MD=-15.32,95%CI(-19.40~-11.24),P<0.05]、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MD=-7.85,95%CI(-11.19~-4.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显著降低患儿扁桃体术后躁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心率、MAP低于对照组,但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影响患儿术后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儿童 有效性研究 安全性 镇静催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