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广西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宁鹏 陈晓红 +2 位作者 唐宏亮 黄娴 林静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36-2841,共6页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广西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的组方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13—2023年间中医药治疗PCOS的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析广西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的组方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13—2023年间中医药治疗PCOS的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统计分析PCOS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1篇,得出10类证候,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肾虚、痰湿阻滞、血瘀、脾虚、肝郁、痰阻、气滞、湿聚、浊毒、气虚。涉及102味中药,四气以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以甘味、苦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为主,活血化瘀类次之。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常用药物的用药模式共6种,关联规则共4条。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PCOS的药物主要有当归、茯苓、菟丝子、川芎、陈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PCOS的核心药物组合为:(1)当归、茯苓、菟丝子、川芎、甘草;(2)苍术、茯苓、菟丝子、半夏、陈皮;(3)菟丝子、当归、茯苓、甘草、陈皮。结论 广西地区PCOS患者以肾虚、脾虚、痰湿、血瘀与肝郁证候为主,用药以补虚类为主,活血化瘀类次之,基础方剂以左归丸、四物汤、苍附导痰丸、逍遥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证候特点 组方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分类分层教学在脑病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覃倩倩 黄丽涛 +2 位作者 李敏华 潘兰 刘永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临床医疗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成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基地”)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临床医疗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成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基地”)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基地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学员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目标不一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培养综合型的临床人才。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需、临床能力水平较高、综合素质强的临床医师,笔者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分类分层的教学方式,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为例阐述分类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学员临床思维的培养以及临床技能的提升,同时为国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分类分层教学 脑病科 实践 临床教学 医学继续教育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显雯 周彦希 +5 位作者 陈锐 黄毅 朱云中 周庆 周海静 卢双宏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769-1773,共5页
高血压小脑出血(HCH)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虽然可以直接清除血肿,但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且可能导致额外的脑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在HCH的... 高血压小脑出血(HCH)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虽然可以直接清除血肿,但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且可能导致额外的脑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在HCH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对神经内镜治疗HCH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技术优势、手术方法、疗效评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小脑出血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宁鹏 吴丽萍 +2 位作者 陈晓红 黄娴 林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67-71,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内分泌代谢紊乱、卵巢炎症性变化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等。中药经长期临床实践,在治疗PCOS方面表现确切效果。中药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内分泌代谢紊乱、卵巢炎症性变化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等。中药经长期临床实践,在治疗PCOS方面表现确切效果。中药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能量代谢、调控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机制干预PCOS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改善性激素紊乱、胰岛素抵抗、月经紊乱及稀发排卵等症状。本文旨在总结近5年国内外关于中药治疗PCOS机制研究的综述,为更系统地研究中药防治PCO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机制 中药 基础研究
下载PDF
基于肝素酶对比试验对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5
作者 钟莹 黄显雯 梁春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目的探讨肝素酶对比试验(heparinase-modified TEG,hmTEG)在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凝血状态及抗凝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本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 目的探讨肝素酶对比试验(heparinase-modified TEG,hmTEG)在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凝血状态及抗凝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于本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临床资料。按依诺肝素初始剂量不同分为治疗剂量组和预防剂量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接受肝素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EG、hmTEG的参数变化,评估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接受不同剂量肝素抗凝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出血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9名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其中治疗剂量组102名,预防剂量组77名。接受肝素抗凝前,除年龄(63.4±11.6 vs 59.8±9.1)D二聚体(678 ng/mL vs 621 ng/mL)和MA值[(69.1±10.2)mm vs(65.6±8.5)mm]外,治疗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R值、K时间、α角、凝血指数(CI),与预防剂量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肝素抗凝后,治疗剂量组与预防剂量组hmTEG检测结果比较,CKR值[(12.2±4.1)min vs(10.2±3.3)min]、CKHR值[(8.1±3.2)min vs(7.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剂量组与预防剂量组比较,肝素残留或过量比例15.69%(16/102)vs 5.19%(4/77)显著增加(P<0.05)。但2组间VTE事件2.35%(2/85)vs 2.78%(2/72)、消化道出血2.35%(2/85)vs 1.39%(1/72)、ICU入住4.71%(4/85)vs 4.17%(3/72)、死亡事件3.53%(3/85)vs 2.78%(2/72)等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当前COVID-19流行趋势下,COVID-19重型非ICU患者血栓预防的肝素初始剂量选择需更为谨慎,为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采用hmTEG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的个体化评估,更有利于肝素剂量的调整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对比试验 血栓预防 肝素抗凝
原文传递
大黄灵仙胶囊调控兔胆石症模型肝功能及超微病理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嗣钦 陈林 +4 位作者 王兵 易海魁 俞渊 许斌 王清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兔胆石症模型的肝肾功能干预调节作用及超微病理结构改变。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予常规饲料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致石饲料饲养;药物对...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兔胆石症模型的肝肾功能干预调节作用及超微病理结构改变。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予常规饲料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致石饲料饲养;药物对照组和治疗组予大黄灵仙胶囊640 mg/kg溶水灌胃,1次/d,持续8周。采静脉血行生化检测,采肝组织行病理及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1)。肝脏病理显示,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肝组织纤维化明显增多,间隙变窄,部分呈脂肪样变或者坏死;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不明显,只有轻微样改变。超微病理显示,模型组肝细胞核不规则,部分细胞核出现核固缩、凋亡,内质网扩张、增生,粗面内质网可见脱颗粒现象,线粒体嵴融合并伴有空泡水肿,成纤维细胞成梭形伴有脂滴,胞浆溶解;治疗组细胞核较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周隙增宽,核胞浆中见脂滴少甚至没有,线粒体仍有空泡,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可减轻胆石症所导致的肝脏纤维化、肝功能损伤,修复受损肝细胞,维持肝细胞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胶囊 胆石症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超微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