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创新平台的发展成效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布鸣 邱宏聪 +2 位作者 陈小刚 钟鸣 李力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457-460,F0002,共5页
2010年以来,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传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成效反映了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的发... 2010年以来,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传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成效反映了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基于此,《广西科学》本期特向广西中医药科研人员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稿件,期待通过"中药民族药研究"专刊的出版,进一步加强广西中医药学科的宣传,也鼓励正在接受和准备接受广西中医药学科培养的学生,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科的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民族药 质量标准研究 创新平台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五松肿痛酊提高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饶伟源 兰保强 +1 位作者 邓聿胤 吴超伟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对五松肿痛酊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提高。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买麻藤、红花、土木香、五味藤、干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氯化两面针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可检出买麻藤、红花、土木香、五味藤、干姜,氯化两... 目的:对五松肿痛酊的质量标准进行修订提高。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买麻藤、红花、土木香、五味藤、干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氯化两面针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可检出买麻藤、红花、土木香、五味藤、干姜,氯化两面针碱在0.098-1.2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1.3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松肿痛酊 TCL法 氯化两面针碱 HPLC法
下载PDF
瑶药材观音茶质量标准研究
3
作者 覃兰芳 农云开 +2 位作者 韦贵元 胡琦敏 蒋珍藕 《海峡药学》 2020年第9期32-35,共4页
目的制定瑶药观音茶的质量标准,为瑶药观音茶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方法参照药典各项下的方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观音茶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测定、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项鉴别... 目的制定瑶药观音茶的质量标准,为瑶药观音茶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方法参照药典各项下的方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观音茶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测定、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项鉴别方法专属性强,10个不同产地观音茶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含量在15.0%以下,总灰分在13.0%以下,酸不溶性灰分在3.5%以下,水热浸法浸出物在12.5%以上。结论建立的项目较全面考察了观音茶的各项质量指标,能有效评价观音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茶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下载PDF
尖尾风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微 韦广辉 +2 位作者 刘布鸣 陈明生 柴玲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3期50-53,共4页
目的:建立与完善尖尾风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毛蕊花糖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对10批药材进行了测定。结果:10批药材在与毛蕊花糖苷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薄层色谱斑点... 目的:建立与完善尖尾风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毛蕊花糖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对10批药材进行了测定。结果:10批药材在与毛蕊花糖苷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薄层色谱斑点;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试验中RSD<3%,尖尾风10个批次药材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797~43.279 mg·g^(-1),按干燥品计算,拟定毛蕊花糖苷含量限度不得少于0.5 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尖尾风药材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研究与提高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风 毛蕊花糖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鬼点灯化学成分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5
作者 赵小超 柴玲 +3 位作者 林霄 商勋 葛竹妹 万广闻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为探究鬼点灯(Bothriospermum zeylanicum)的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ODS反相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 为探究鬼点灯(Bothriospermum zeylanicum)的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ODS反相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HT-29)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鬼点灯乙酸乙酯部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富马酸(1)、原儿茶酸(2)、富马酸单甲酯(3)、3,4,α-三羟基甲基苯丙酸酯(4)、对羟基苯甲酸(5)、echiumin A(6)、echiumin B(7)、(+)-异落叶松脂素-2a-O-β-D-葡萄糖苷(8)、对香豆酰-α-L-鼠李吡喃糖苷(9)、对香豆酸(10)、(-)-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1)、rupestrin B(12)。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鬼点灯中分离得到。(2)化合物8和化合物12对SW620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9.34±1.10)μmol·L^(-1)和(0.33±0.06)μmol·L^(-1),化合物12对HT-29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15.94±1.56)μmol·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鬼点灯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明确了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为鬼点灯的药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点灯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结直肠癌活性 乙酸乙酯部
下载PDF
北部湾广西海域海洋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正媛 陈琼 +5 位作者 唐振洲 黄炳耀 高程海 刘永宏 柴玲 林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6-712,共7页
本研究从北部湾广西海域采集的海绵、珊瑚、沉积物等样品中分离真菌,旨在挖掘北部湾的海洋真菌资源,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肿瘤或抗菌活性的菌株。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基于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ITS)的系统发育树法分析海洋真菌的多样性信息,并... 本研究从北部湾广西海域采集的海绵、珊瑚、沉积物等样品中分离真菌,旨在挖掘北部湾的海洋真菌资源,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肿瘤或抗菌活性的菌株。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基于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ITS)的系统发育树法分析海洋真菌的多样性信息,并通过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比色法评价菌株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分离得到45株海洋真菌,隶属17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菌株种类的26.7%和24.4%。此外,获得一株潜在的新种菌株Myrothecium gramineum GXIMD01018。活性筛选结果发现菌株Aspergillus japonicus GXIMD01014、Penicillium oxalicum GXIMD01021、Talaromyces purpureogenus GXIMD01024等6株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具有较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菌株T.purpureogenus GXIMD01024的代谢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活性。本研究为发掘海洋来源的抗肿瘤、抗菌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海洋真菌 生物多样性 抗肿瘤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甘蔗梢腐镰刀菌
下载PDF
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布鸣 邱宏聪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461-465,共5页
本文概述了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介绍研究方法与技术要求,探讨目前中药化学对照品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药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我国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概述了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介绍研究方法与技术要求,探讨目前中药化学对照品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药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我国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索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对照品 研究现状 制备 分析 展望
下载PDF
圆果算盘子的化学成分及细胞增殖实验研究
8
作者 谭小青 王丽 +2 位作者 黄艳 袁健童 刘布鸣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89,共6页
目的:研究圆果算盘子Glochidion sphaerogynum(Muell.Arg.)Kurz的化学成分及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 目的:研究圆果算盘子Glochidion sphaerogynum(Muell.Arg.)Kurz的化学成分及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11个化合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作用。结果:从圆果算盘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酮(1)、羽扇豆醇(2)、算盘子酮(3)、β-谷甾醇(4)、5,7-二羟基色原酮(5)、羽扇豆-1β,3β-二醇(6)、柚皮素(7)、二氢山柰酚(8)、圣草酚(9)、山柰酚(10)、槲皮素(11)、木犀草素(12)、儿茶素(13)、evofolin B(14)、丁香脂素(15)、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16)、花旗松素(17)。其中,11个化合物均可明显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P<0.05或P<0.0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0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算盘子 化学成分 细胞增殖 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瘤果紫玉盘的质量标准
9
作者 陈明生 邱宏聪 +3 位作者 林霄 柴玲 刘布鸣 黄艳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建立瘤果紫玉盘的质量标准,控制该药材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方法,对10批瘤果紫玉盘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槲皮素、山奈酚和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该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建立瘤果紫玉盘的质量标准,控制该药材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方法,对10批瘤果紫玉盘药材中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槲皮素、山奈酚和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该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药材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瘤果紫玉盘药材的水分不得过15%,总灰分不得过9%,酸不溶性总灰分不得少于2%,8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醚浸出物不得少于0.5%。TLC中槲皮素和山奈酚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含量测定中芦丁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试验中RSD%均<3%,瘤果紫玉盘10个产地药材芦丁含量在0.094%~0.583%,按干燥品计算,芦丁含量不得少于0.05%。结论:建立的瘤果紫玉盘药材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紫玉盘 药材质量标准 芦丁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拟草果甲醇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柴玲 林霄 +3 位作者 李燕婧 梁柏照 陈明生 刘布鸣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0期88-89,95,共3页
目的: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等方法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刺激反应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Bliss法计... 目的: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等方法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刺激反应观察拟草果甲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采用Bliss法计算拟草果甲醇提取物LD50。结果:拟草果甲醇提取物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刺激疼痛的痛阈值;拟草果甲醇提取物LD50为547.20 g药材/kg。结论:拟草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活性,且毒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草果 甲醇提取物 抗炎镇痛 急性毒性实验 小鼠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霄 柴玲 +1 位作者 刘布鸣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6期49-54,共6页
茶树油是大众熟知的一种纯天然植物精油,然而其来源植物互叶白千层则较少为人所知。本文根据近年来互叶白千层植物的研究现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和开发利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布鸣 柴玲 +1 位作者 林霄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外抗菌试验证明复合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6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可作为天然抑菌、杀虫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互叶白千层 重整精油 化学成分 抗菌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蒽贝素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玲 刘布鸣 +3 位作者 徐远金 李青倩 韦宝伟 黄艳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蒽贝素(Embelin)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选取1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灌胃蒽贝素(15.0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0.75,1,2,3,4,6,8,10,12,24,36,48,72 h时眼底静脉采血,分离血浆,用丙酮...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蒽贝素(Embelin)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选取1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灌胃蒽贝素(15.0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0.75,1,2,3,4,6,8,10,12,24,36,48,72 h时眼底静脉采血,分离血浆,用丙酮-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萃取后,以大黄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0.1%氨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电离为负离子化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蒽贝素(m/z 293.1→96.6)和内标物大黄素(m/z 269.0→225.1)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蒽贝素检测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200 ng/L,定量下限为10 ng/mL,检出限为3 ng/mL,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准确度为8.8%—14.0%。大鼠灌胃蒽贝素的平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2.60±1.19)h,消除半衰期为(15.95±0.73)h,AUC0-t为(3596.31±271.93)ng·h/L,AUC0-∞为(3717.48±269.82)ng·h/L。蒽贝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强,可用于蒽贝素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贝素 大鼠 血药浓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
下载PDF
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同步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珍藕 赖茂祥 +1 位作者 孙翠 张启伟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分析苦丁茶(Ilex kudincha C.J.Tseng)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对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产地的苦丁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结论】... 【目的】分析苦丁茶(Ilex kudincha C.J.Tseng)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对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产地的苦丁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结论】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较高,而齐墩果酸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 熊果酸 齐墩果酸
下载PDF
尖尾枫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微 刘布鸣 +2 位作者 柴玲 黄艳 白懋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对尖尾枫植物枝叶和花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比较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尖尾枫的新鲜叶、花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 通过对尖尾枫植物枝叶和花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比较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尖尾枫的新鲜叶、花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尖尾枫叶和尖尾枫花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4.51%和2.79%。从尖尾枫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占挥发油总馏出峰面积的76.24%;从尖尾枫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占挥发油总馏出峰面积的85.25%。尖尾枫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α-红没药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叶和花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尖尾枫资源以及开发新品种精油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枫 挥发油 成分分析 相对含量
下载PDF
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艳 武旭 +4 位作者 陈明生 何开家 刘布鸣 龙杰超 李燕婧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2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大鼠CMC囊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模型来观察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来观察粗齿冷水... 目的:研究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大鼠CMC囊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模型来观察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来观察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镇痛作用;采用Bliss法计算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LD_(50)。结果: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可以明显降低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大鼠CMC囊白细胞游走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能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降低醋酸扭体次数;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LD_(50)为151.58 g·kg^(-1)。结论:粗齿冷水花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齿冷水花 乙酸乙酯部位 抗炎 镇痛 LD50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宏聪 韦桂宁 +2 位作者 何开家 陈明生 梁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9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制备野扇花颗粒,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完成制剂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CCD)-效应面法优选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同时观察制剂对小鼠应激... 目的:制备野扇花颗粒,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完成制剂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CCD)-效应面法优选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同时观察制剂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小鼠热板痛阈、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野扇花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料液比为1∶12,提取2次,每次120 min,制剂可显著降低应激性胃溃疡小鼠溃疡点数,可显著延长小鼠热刺激性疼痛的潜伏期,可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通过CCD效应面法优选得到的野扇花颗粒制备工艺预测性好、合理可行,同时制剂具有抗胃溃疡、镇痛的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扇花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抗胃溃疡 镇痛
下载PDF
甜茶素对照品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军 黄艳 +1 位作者 刘布鸣 莫建光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从甜茶叶中制备甜茶素对照品的方法,获得符合要求的甜茶素对照品。【方法】利用大孔树脂吸附、重结晶和液相色谱法对甜茶叶的水提取物——甜茶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晶,然后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茶素进行纯度检... 【目的】建立从甜茶叶中制备甜茶素对照品的方法,获得符合要求的甜茶素对照品。【方法】利用大孔树脂吸附、重结晶和液相色谱法对甜茶叶的水提取物——甜茶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晶,然后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茶素进行纯度检查,并通过UV,IR,MS,NMR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甜茶叶水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结晶出甜茶素对照品,质量分数W>99.0%。【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得到的甜茶素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作为甜茶叶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用化学对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茶叶 甜茶素 对照品 制备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水提物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燕婧 钟正贤 +1 位作者 林霄 刘布鸣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互叶白千层水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微量2倍稀释法、小鼠热板法、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磷酸组胺致痒试验等试验方法观察互叶白千层水提物的药理作用,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互叶白... 目的:观察互叶白千层水提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微量2倍稀释法、小鼠热板法、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磷酸组胺致痒试验等试验方法观察互叶白千层水提物的药理作用,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互叶白千层水提物能抑制巴豆油引起小鼠耳廓肿胀;提高小鼠热刺激疼痛的痛阈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抑制小鼠被动皮肤通透性;增加豚鼠耐受磷酸组胺的致痒阈;互叶白千层水提物的最大给药量为225.62 g生药/kg。结论:互叶白千层水提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过敏、止痒等药理作用,且毒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水提取物 药效学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广西道地药材肉桂的加工炮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嘉 陈锋 +1 位作者 张颖 姜平川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炮制后肉桂的挥发油,HPLC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比较烘干、晒干、晾干3种方法对肉桂中挥发油和桂皮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考察了焖制对肉桂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加工炮制的最佳条件为:新鲜肉桂先放...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炮制后肉桂的挥发油,HPLC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比较烘干、晒干、晾干3种方法对肉桂中挥发油和桂皮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考察了焖制对肉桂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加工炮制的最佳条件为:新鲜肉桂先放人冷水池中浸泡一昼夜,再放人加有生石灰的容器内密封,40℃保温2.3天,晾干。焖制后晾干的肉桂质量最好,香气最浓,有效成分肉桂油和桂皮醛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加工炮制 挥发油 桂皮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