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分析
1
作者 唐忠凤 周富华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南宁市位于祖国南疆,地处邕江河谷阶地盆地及边缘丘陵区。地形起伏,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分布,高温多雨,城乡建设开发强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曾因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较大损失,严重破坏市政基础设施。本文通... 南宁市位于祖国南疆,地处邕江河谷阶地盆地及边缘丘陵区。地形起伏,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分布,高温多雨,城乡建设开发强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曾因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较大损失,严重破坏市政基础设施。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国土空间开发工程活动特点,系统总结工程建设和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防治关键技术,对强化地质灾害源头治理、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有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技术要点
下载PDF
隐伏质量缺陷对运营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韦相云 熊雅文 +2 位作者 罗宏伟 兰天 卢军源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评价运营公路隧道隐伏缺陷对衬砌结构安全的影响,文章依托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无损检测手段分析了常见的隧道隐伏质量缺陷类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缺陷状态下的衬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公路运营隧道主要... 为评价运营公路隧道隐伏缺陷对衬砌结构安全的影响,文章依托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无损检测手段分析了常见的隧道隐伏质量缺陷类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缺陷状态下的衬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公路运营隧道主要隐伏病害为衬砌脱空、衬砌厚度不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等3类;隐伏质量缺陷对结构安全系数的影响按照衬砌脱空、衬砌厚度不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依次降低;组合质量缺陷对结构安全性影响非常大,应重点关注该类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质量缺陷 运营公路隧道 衬砌结构 安全系数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高速公路综合安全管理平台设计研究
3
作者 刘涛 欧林生 +1 位作者 黎付安 廖媛媛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传统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平台存在评价指标单一、信息量巨大、信息展示方式简单、信息价值浪费等现象,致使安全管理者认知效率低。文章提出构建一套系统、综合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识别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状态的信息,通过大数... 传统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平台存在评价指标单一、信息量巨大、信息展示方式简单、信息价值浪费等现象,致使安全管理者认知效率低。文章提出构建一套系统、综合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识别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状态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背后隐含的规律、规则和知识,实现对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利用,提炼深层的安全知识,与之对应的信息可视化,辅助安全管理者采用更加科学的决策行为,从而减少直觉判断和经验带来的局限性和错误。研究成果既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又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状态的深度感知、智能处理、提前预测,实现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平台 指标体系 大数据分析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热熔型标线涂料配比研究
4
作者 李乃强 贺芳伟 马进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212-214,共3页
现有热熔标线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耐磨性和耐候性较差、高温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同时在热熔涂料配比设计中缺乏科学的配方优选方法。文章针对热熔型标线涂料的7种组分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16种涂料配比,并对这16种涂料开展软化点、密度... 现有热熔标线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耐磨性和耐候性较差、高温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同时在热熔涂料配比设计中缺乏科学的配方优选方法。文章针对热熔型标线涂料的7种组分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16种涂料配比,并对这16种涂料开展软化点、密度、耐磨性、色度性能等材料试验,研究了标线涂料各组分与标线涂料技术指标的关联性,以及标线涂料各组分对技术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各技术指标下标线涂料的合适配比为:石油树脂:钛白粉:双飞粉:增塑剂:乙烯醋酸乙烯(EVA):聚乙烯蜡(PE):预混玻璃珠=15:11:34:1:2: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型标线涂料 正交试验 综合平衡法
下载PDF
基于芯样汉堡车辙试验的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有贵 杜荣耀 《中外公路》 2021年第2期54-60,共7页
抽检广西地区已经通车10年左右的7条高速公路,调查交通量、分析6年气象资料、现场检测典型路段纵坡度、表面车辙深度及上、中面层车辙变形,并钻取芯样进行室内汉堡车辙试验,芯样汉堡试件包含全部上面层材料和部分中面层材料。提出双层... 抽检广西地区已经通车10年左右的7条高速公路,调查交通量、分析6年气象资料、现场检测典型路段纵坡度、表面车辙深度及上、中面层车辙变形,并钻取芯样进行室内汉堡车辙试验,芯样汉堡试件包含全部上面层材料和部分中面层材料。提出双层复合试件的汉堡车辙变形的分解方法,分别计算汉堡试验结果的上、中面层变形,并与现场实测上中面层变形、区域车辙等效温度、累计标准轴次等建立联系,建立基于汉堡车辙试验结果、累计标准轴次、等效车辙温度等为变量的路面现场车辙深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预测模型 汉堡车辙试验 等效温度 累计标准轴次
原文传递
过湿土路基电渗排水低能耗逐级加载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劲松 杨以诚 +1 位作者 张玉 卢军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1-1198,F0002,共9页
为提升电渗处置的能量利用效率,开展了不同加载方式和加载电势梯度的室内电渗排水试验,分析了能耗系数和瞬时能耗系数随排水时间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低能耗的过湿土路基电渗排水逐级加载方法。结果表明:电渗过程中能耗系数呈现先... 为提升电渗处置的能量利用效率,开展了不同加载方式和加载电势梯度的室内电渗排水试验,分析了能耗系数和瞬时能耗系数随排水时间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低能耗的过湿土路基电渗排水逐级加载方法。结果表明:电渗过程中能耗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瞬时能耗系数最低时的加载电势梯度与平均含水率负相关,两者为幂函数关系;以此幂函数关系确定最优加载电势梯度的低能耗加载方式,较1.2 V∙cm^(-1)稳压加载节约54%的能耗,较逐级加载节约23%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电渗排水 能耗 电势 逐级加载
下载PDF
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有贵 杜荣耀 +1 位作者 何哲 石菊创 《公路工程》 2023年第2期95-103,共9页
连续跟踪检测广西2008年、2016年建成通车的2条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分析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提出设计车道承受累计标准轴次1亿次的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32 cm混凝土+4 cm沥青混凝土隔离层+透层+40 cm水泥稳定... 连续跟踪检测广西2008年、2016年建成通车的2条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分析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提出设计车道承受累计标准轴次1亿次的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32 cm混凝土+4 cm沥青混凝土隔离层+透层+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 cm级配碎石底基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5 MPa,每道横向缩缝设传力杆,支架法施工;服役期内水稳基层底部可能脱空,需采用地质雷达探测识别;主要养护内容为表面功能修复、缩缝填缝料更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脱空和路基空洞注浆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长寿命 路面结构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评价与分级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圣洁 林钰 +1 位作者 李梦然 周胜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对温拌阻燃沥青在60℃下的应变变化、蠕变恢复率(R)、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及其相应应力敏感性指标(R_(diff)、J_(nrdiff))进行分析,并依据AASHTO M 332-20标准对不同阻燃剂掺量的温拌阻燃沥青进行交通分级。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掺量的提高,两种类型沥青的应变值减小,J_(nr)值呈减小趋势,R值呈增大趋势;阻燃剂掺量较低时,提高其掺量对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J_(nr3.2)值不满足AASHTO标准中“≤4.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的J_(nrdiff)值均能满足AASHTO标准中“≤7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未达到标准交通要求而无法分级,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在4%阻燃剂掺量下达到特重交通的标准,在8%、12%掺量下达到极重交通的标准,因此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更好。基于对温拌阻燃沥青蠕变力学指标、高温交通分级和经济性的综合考虑,推荐复配阻燃剂(ATH、OMMT的质量比为3∶1)的最佳掺量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剂 阻燃剂 SBS改性沥青 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性能分级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子系统研究
9
作者 唐亚奇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89-91,共3页
文章研究了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子系统软、硬件设计原则和异常数据剔除方法,根据桥梁特点及测点空间分布提出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一中心多站点”的数据采集模式,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系统模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 传感器 预处理 异常值
下载PDF
电磁感应法在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锦满 李倍安 周玉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7期191-193,共3页
为解决电磁感应法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由于相邻钢筋会影响被检钢筋信号强弱,某些仪器可通过调整电磁信号强弱影响检测结果,导致检测结果不真实的问题,文章依托实体工程试验墩,按照规程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修正量,修正了检测数据... 为解决电磁感应法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由于相邻钢筋会影响被检钢筋信号强弱,某些仪器可通过调整电磁信号强弱影响检测结果,导致检测结果不真实的问题,文章依托实体工程试验墩,按照规程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修正量,修正了检测数据,提升了数据准确性,可为类似构件保护层厚度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 试验检测 混凝土钢筋 保护层 修正量
下载PDF
基于数模融合方案的隧道照明调光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陶虎 文智江 +1 位作者 吕建泽 黄斯达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
针对传统高速公路隧道回路调光控制方案存在的不足,文章从多角度对传统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分布式数字+模拟融合”的隧道照明调光控制系统建设方案,并通过试点工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案中施工成本高、系统可靠性... 针对传统高速公路隧道回路调光控制方案存在的不足,文章从多角度对传统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分布式数字+模拟融合”的隧道照明调光控制系统建设方案,并通过试点工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案中施工成本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照明调光控制系统 回路调光控制 数模融合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黑匣子”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应用
12
作者 陈琳 张锦满 李光永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文章所提出的“黑匣子”监控技术是基于拌和站自身管理系统,运用软件工程和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拌和站生产消耗数据、配合比偏差、搅拌时间、混凝土方量等数据,并对生产配合比数据超限情况进行短信预警。... 文章所提出的“黑匣子”监控技术是基于拌和站自身管理系统,运用软件工程和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拌和站生产消耗数据、配合比偏差、搅拌时间、混凝土方量等数据,并对生产配合比数据超限情况进行短信预警。安装“黑匣子”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数据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施工过程中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动态,及时纠偏调整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参数,有效保障出厂混凝土的质量。“黑匣子”监控技术的应用,易于统计分析生产数据,节约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建设 拌和站 黑匣子 实时监控
下载PDF
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13
作者 潘华良 易强 +1 位作者 许湛成 于发袂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改性效果,文章分别对20%、30%掺量下的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和高温稳定性试验,发现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略大于基...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改性效果,文章分别对20%、30%掺量下的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和高温稳定性试验,发现TLA改性沥青AC-25C型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略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提升明显,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能达到规范中湿热地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要求,且TLA掺量为20%时其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A改性沥青 水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 TLA掺量
下载PDF
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许夏荧 农彬艺 +1 位作者 易强 贺芳伟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8期21-23,63,共4页
为探明公路工程中不同掺量复配岩沥青改性剂(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在试验室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制备了不同RCA掺量的RCA改性沥青,对RCA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分析并评价了不同RCA掺量下RCA改性... 为探明公路工程中不同掺量复配岩沥青改性剂(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在试验室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制备了不同RCA掺量的RCA改性沥青,对RCA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分析并评价了不同RCA掺量下RCA改性沥青各项物理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RCA掺量的增加,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感温性均有所改善,低温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岩沥青改性剂 掺量 物理性能 改性效果
下载PDF
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分析
15
作者 谭明 苏紫敏 +2 位作者 黄滢 杨小龙 苏天德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12期52-55,69,共5页
花岗岩破碎制成细骨料时与石灰岩机制砂类似,具有大量的石粉,存在颗粒棱角性大、级配分布不良等问题,导致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变差。基于此,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因素水平,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花岗岩机制砂路... 花岗岩破碎制成细骨料时与石灰岩机制砂类似,具有大量的石粉,存在颗粒棱角性大、级配分布不良等问题,导致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变差。基于此,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因素水平,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到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水胶比对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弯拉强度、抗压及抗劈拉强度影响较大;砂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花岗岩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34、水泥342 kg/m^(3)、粉煤灰38 kg/m^(3)、水116 kg/m^(3)、砂子657 kg/m^(3)、碎石922 kg/m^(3)、减水剂6.4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机制砂 机制砂混凝土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配合比优化设计
下载PDF
贝雷梁钢栈桥承载能力评定研究
16
作者 李欣然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8期100-102,共3页
文章以拟通行总重600kN罐车的某贝雷梁钢栈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对钢栈桥的基本资料进行核查及外观检查,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分别对贝雷梁强度和挠度、承重横梁的强度和挠度、钢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验算。结果表明,钢栈桥目前的承载... 文章以拟通行总重600kN罐车的某贝雷梁钢栈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对钢栈桥的基本资料进行核查及外观检查,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分别对贝雷梁强度和挠度、承重横梁的强度和挠度、钢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验算。结果表明,钢栈桥目前的承载能力可满足总重600kN的罐车通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雷梁 钢栈桥 承载能力验算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熊雅文 王颁法 +1 位作者 罗宏伟 兰天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8期202-205,共4页
文章从各参建方管理需求出发,融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的质量体系、项目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设计了高速公路隧道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各参建方能实时了解隧道试验检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共享,打通信息沟通壁垒... 文章从各参建方管理需求出发,融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的质量体系、项目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设计了高速公路隧道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各参建方能实时了解隧道试验检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共享,打通信息沟通壁垒,用信息化手段为安全建设高质量隧道提供服务。该系统应用至乐业至望谟高速公路NO.2合同段坝岩寨2号隧道,运行情况良好,可为公路隧道建设提供安全和质量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试验检测 信息化管理系统
下载PDF
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威娜 徐青杰 +2 位作者 周圣雄 秦煜 闫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7-2205,共9页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法可分为如下三类:(1)在石质基材(或其他材料)表面涂抹沥青层,对沥青层与基材界面施加垂直拉力或剪切应力,以沥青从基材表面剥离所需力的大小(或剪切强度)间接表征两者之间的黏附作用;(2)表面涂覆沥青的集料放入水中,水的作用使得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以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的程度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3)基于表面能理论,测试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从能量角度评价沥青-集料的黏附作用。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规定使用水煮法和水浸法来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方法简单快捷,但测试结果受人为判断影响,缺乏定量评价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逐渐将各种新技术运用到沥青-集料黏附性能检测中,如超声波模拟动水压力对传统水煮法进行改进,并应用高质量的图形处理系统使得沥青剥落程度指标得到更精准的量化;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在不同测试模式下进行微纳观尺度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国外研究人员还依托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黏附性能的量化。随着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FM)的不断成熟,将该技术应用于对沥青-集料黏附作用的评价中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同时,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使用AFM新发展起来的测试模式测量沥青、集料的表面能及黏附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对黏附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新思路也开始出现,研究人员为了探讨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的变化,针对“三明治”柱体试件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s analyzer,DMA)进行拉伸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拉伸黏结疲劳与加载应力之间的关系,将黏附与疲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以沥青胶浆(集料+矿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黏附疲劳测试,以沥青胶浆黏附疲劳失效表征沥青与细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沥青与集料黏附作用的研究发展历程,对沥青-集料黏附作用研究中的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四种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体系,并对各评价体系中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述,指出现有沥青-集料黏附性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期为后续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方法改进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作用 评价体系 力学拉伸 剥落 表面能 原子力显微镜 黏附疲劳
下载PDF
沥青路面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威娜 李小飞 +2 位作者 徐青杰 秦煜 闫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7,共9页
为量化二维与三维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之间的差异,应用ABAQUS建立二维及三维模型,考虑单次静力荷载与动态荷载作用,研究刚性、半刚性和柔性3种典型沥青路面的位移及应力空间分布特性,结合双尾显著性检验,对比分析二维与三维建模方法对位... 为量化二维与三维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之间的差异,应用ABAQUS建立二维及三维模型,考虑单次静力荷载与动态荷载作用,研究刚性、半刚性和柔性3种典型沥青路面的位移及应力空间分布特性,结合双尾显著性检验,对比分析二维与三维建模方法对位移及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二维模型的位移是三维模型的15倍以上,动态荷载作用下二维模型的位移是三维模型的22倍以上;静力荷载作用下二维模型不同类型应力为三维模型的1.2~5.1倍,动态荷载作用下二维模型不同类型应力为三维模型的2.6~11.9倍.结合双尾显著性水平得到,静力荷载作用下横断面上垂直应力和切应力无显著性差异,可将三维路面结构简化为二维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二维模型 三维模型 力学响应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陶瓷废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波 杨涛 韩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339-3345,共7页
为解决中国陶瓷产业中的陶瓷废料再生利用问题,以梧州市陶瓷产业园的陶瓷废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性能进行研究。利用陶瓷废料的表观密度比,线性替换碎石集料进行陶瓷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陶... 为解决中国陶瓷产业中的陶瓷废料再生利用问题,以梧州市陶瓷产业园的陶瓷废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性能进行研究。利用陶瓷废料的表观密度比,线性替换碎石集料进行陶瓷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陶瓷骨料水泥混凝土力学强度、干缩性能、耐磨性能、抗渗性能影响规律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陶瓷掺量在50%~70%时,其力学性能比普通水泥混凝土更好;抗渗性能和坍落度较差;陶瓷与水泥砂浆的界面强度大于水泥与碎石的界面强度,与水泥结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废料 耐磨性能 干缩性能 抗渗性能 界面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