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桉树良种苗木培育中的生长环境优化与管理措施
1
作者 莫永成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1期87-89,共3页
该文以广西地区桉树良种苗木培育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影响苗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探讨了优化生长环境和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广西地区桉树良种苗木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科学调控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并采取合... 该文以广西地区桉树良种苗木培育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影响苗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探讨了优化生长环境和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广西地区桉树良种苗木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科学调控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并采取合理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措施,可提高桉树良种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良种苗木 生长环境 优化管理
下载PDF
广西林草碳汇形成机制与时空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炜 何海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以广西为例,从碳汇形成机制和时空格局两个方面分析林草碳汇的形成机理。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反演分析林草碳汇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过程,阐明了广西林草碳汇主要呈现在桂北、桂西、桂南,其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表差异,碳汇的形成受... 以广西为例,从碳汇形成机制和时空格局两个方面分析林草碳汇的形成机理。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反演分析林草碳汇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过程,阐明了广西林草碳汇主要呈现在桂北、桂西、桂南,其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表差异,碳汇的形成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类型、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0-2020年广西林草碳汇总体趋势为增加态势,且增长率为1.2%。本研究可以为未来广西林草碳汇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可对区域碳源汇平衡和气候变化有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碳汇 形成机制 时空特征 广西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桉树草甘膦耐性浓度的筛选及其生理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王学君 庞贞武 +3 位作者 张双 吴兵 刘关君 范春节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尾巨桉DH3229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草甘膦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其生长,并对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稀释200倍的草甘膦(2.4 g/L... 以尾巨桉DH3229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草甘膦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其生长,并对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稀释200倍的草甘膦(2.4 g/L)导致桉树叶片枯死,整株死亡,为尾巨桉DH32-29的致死浓度。在此过程中CAT、POD、SOD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急剧降低,其中稀释600倍草甘膦(0.8 g/L)处理时CAT、POD活性最高,而在稀释400倍草甘膦(1.2 g/L)处理时SOD活性最高。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草甘膦浓度升高而增加,说明高浓度草甘膦对桉树幼苗伤害较大。为进一步明确草甘膦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使用稀释200倍的草甘膦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和分析处理不同时间对桉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发现桉树幼苗经过16 d处理整株完全枯死。与不同浓度处理相似,随着处理时间增加,CAT、SOD、POD活性缓慢升高后急剧下降,其中CAT、SOD活性在处理8 d时最高,POD活性在处理6 d时活性最高。而叶绿素含量也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尾巨桉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柳州市桉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4
作者 秦勇 秦丽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桉树是广西柳州市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但其在生长过程中面临诸多病虫害的威胁。为有效减少病虫害影响,确保桉树健康生长,重点分析青枯病、焦枯病、灰霉病、茎腐病、白蚁及蛴螬等桉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桉树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广西柳州市
下载PDF
榆叶梅高效成熟胚培养成苗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梓煦 韦淋馨 +2 位作者 王秀军 罗春燕 李庆卫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9,26,共8页
以榆叶梅(Prunus triloba Lindl.)成熟胚为外植体,构建榆叶梅稳定高效的胚培养成苗体系,测定萌发率、平均株高、生根率、平均数、平均根长、愈伤率和叶片形态等指标,设置MS、1/2 MS、WPM等3个基础培养基,筛选榆叶梅胚培养成苗的最适培养... 以榆叶梅(Prunus triloba Lindl.)成熟胚为外植体,构建榆叶梅稳定高效的胚培养成苗体系,测定萌发率、平均株高、生根率、平均数、平均根长、愈伤率和叶片形态等指标,设置MS、1/2 MS、WPM等3个基础培养基,筛选榆叶梅胚培养成苗的最适培养基;利用6-BA、NAA、IB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进行胚的萌发和生根试验,其中IBA、NAA均设0.05、0.1、0.2 mg/L等3个水平,6-BA设1、2 mg/L两个水平,统计胚萌发和生根情况,筛选榆叶梅胚培养成苗体系最佳培养基类型;在最适合榆叶梅胚培养生长培养基基础上,再设置不同低温处理时间(0、20、40、60、80 d)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实验,统计愈伤率和叶片形态情况;最后分析不同子叶保留程度(完整子叶、1/2子叶和1/4子叶)对胚培养萌发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榆叶梅胚的萌发和上胚轴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综合各项试验的最佳影响因子,榆叶梅在MS+6-BA 1.0 mg/L+IBA 0.1 mg/L+NAA 0.1 mg/L+活性炭500 mg/L培养基上萌发率和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3.33%、86.67%;4℃冷藏60~80 d为最适宜榆叶梅胚培养发育和正常生长的时间,冷藏时间80 d时萌发率达100%,生根率为93.33%,叶片绿色平展;保留完整子叶有利于促进上胚轴的伸长,保留1/4子叶有利于促进下胚轴的伸长。本研究筛选出最适宜榆叶梅胚的培养成苗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NAA 0.1 mg/L+活性炭5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叶梅 胚培养 培养基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低温处理 子叶保留程度
下载PDF
桉树与白千层混交林的种植技术及管理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耀威 何宣霖 李添兴 《河北农机》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混交林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它能够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桉树与白千层混交林的优势,详细阐述... 混交林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它能够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桉树与白千层混交林的优势,详细阐述了桉树与白千层混交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包括苗木选择、整地与种植、幼林抚育等关键技术要点,以及土壤与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与更新等全面管理策略。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白千层 混交林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桉树萌芽林补植造林技术措施探讨及效果分析
7
作者 杨卫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02-103,106,共3页
于2020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在桉树采伐迹地上进行补植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林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逐年增加,林木健康;2.5 a生林分,补植林分平均胸径是对照林分的102.8%,平均树高是对照林分的102.0%,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对... 于2020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在桉树采伐迹地上进行补植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林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逐年增加,林木健康;2.5 a生林分,补植林分平均胸径是对照林分的102.8%,平均树高是对照林分的102.0%,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对照林分的107.2%,在桉树有效萌芽桩低于初植密度50%的采伐迹地内补植造林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萌芽林 丰产高效 管理 措施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系叶片-土壤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琪 陈昱宇 +3 位作者 吴方圆 余振东 谢伟东 韦祥悦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82-686,共5页
为了解不同油茶品系的养分利用及土壤养分限制情况,以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3)和香花油茶1号(Camellia osmantha 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油茶品系叶片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含... 为了解不同油茶品系的养分利用及土壤养分限制情况,以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3)和香花油茶1号(Camellia osmantha 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油茶品系叶片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叶片C和P含量均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N含量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3号>岑软2号。不同油茶品系叶片N∶P均为14~16,均受N和P的双重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C、N和P含量降低,土壤C∶P、N∶P增加。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相关指标多呈显著负相关,香花油茶1号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油茶品系的生长均受N、P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植物生长可能受P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养分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油茶
下载PDF
不同种源池杉幼苗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淹性评价
9
作者 李嘉诚 周劲航 +6 位作者 杨景竣 韦海航 田红灯 李进华 覃杰 覃奎 刘秀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17-323,共7页
为给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和优良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种质资源发掘提供参考,以广西凭祥(GXPX)、江西分宜(JXFY)和浙江安吉(ZJAJ)3个种源池杉幼苗为对象,通过不同深度浸没模拟淹水胁迫,测定各种源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 为给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和优良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种质资源发掘提供参考,以广西凭祥(GXPX)、江西分宜(JXFY)和浙江安吉(ZJAJ)3个种源池杉幼苗为对象,通过不同深度浸没模拟淹水胁迫,测定各种源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评价各种源的耐淹性,探究不同种源池杉幼苗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耐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淹水深度增加,3个种源池杉幼苗叶片中的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JXFY和GXPX种源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ZJAJ种源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3个种源池杉幼苗的耐淹性表现为GXPX(0.886)>JXFY(0.376)>ZJAJ(0.042)。3个种源池杉幼苗在轻度淹水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好适应性,在重度淹水胁迫下受到抑制与损害,广西凭祥种源的耐淹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生理响应 耐淹性评价 池杉
下载PDF
不同种源杉木苗造林早期生长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莫尚伟 何振革 +6 位作者 黄立刚 覃常丰 刘能科 廖恒焕 黄庆国 韦燕璠 王斌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研究5个不同种源杉木苗造林生长差异,设置融江河流域实生苗为对照(CK),在融安县西山林场开展造林试验。初期调查结果表明:红心杉造林1年成活率最高,为94.5%,最低的是贝江1.5,为84.0%;造林后3年保存率最高的是西山1.5,为92.0%,最小的是... 为研究5个不同种源杉木苗造林生长差异,设置融江河流域实生苗为对照(CK),在融安县西山林场开展造林试验。初期调查结果表明:红心杉造林1年成活率最高,为94.5%,最低的是贝江1.5,为84.0%;造林后3年保存率最高的是西山1.5,为92.0%,最小的是CK,为81.0%。6个参试的种源4年生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树高大小依次为西山1.5>贝江1.5>咸水2>糠杉>红心杉>CK;平均胸径大小依次为贝江1.5>西山1.5>咸水2>糠杉>红心杉>CK;平均材积大小依次为贝江1.5>西山1.5>咸水2>糠杉>红心杉>CK;平均冠幅差差异不显著。综合各生长性状指标,西山1.5、贝江1.5在试验当地表现最优,适宜广西北部推广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良种选育 造林对比
下载PDF
混交林栽植关键技术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卫星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伴随着国家的腾飞,我国林业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诸如林业发展不平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森林覆盖率偏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混交林的栽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有效增加森林覆盖率,又可以显著提高... 伴随着国家的腾飞,我国林业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诸如林业发展不平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森林覆盖率偏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混交林的栽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有效增加森林覆盖率,又可以显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希望林业部门加强对混交林栽植技术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混交林栽植技术的创新优化,提高树木成活率。该研究在阐述混交林栽植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混交林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混交造林现状和混交造林技术措施,提出优化混交栽植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栽植 林业
下载PDF
坡向、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定举 庞贞武 +3 位作者 吴兵 沈云 黄全东 李嘉诚 《热带林业》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为了解坡向、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对不同坡向、坡位的2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坡向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显著影响;(2)阳坡的桉树树高最高、胸径最大;(3)坡位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 为了解坡向、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对不同坡向、坡位的2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坡向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显著影响;(2)阳坡的桉树树高最高、胸径最大;(3)坡位对桉树树高有显著影响,对胸径无显著影响;(4)中坡的桉树树高最高,下坡的桉树胸径最大,但中坡的胸径与之无显著差异。可见考虑到经济效益,在种植桉树时,应尽量种植在阳坡、半阳坡、中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桉树人工林 生长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詹定举 吴兵 +2 位作者 唐昭鹏 吴德翼 何勇 《热带林业》 2023年第3期42-45,41,共5页
了解不同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秋茄育苗的基肥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英罗港口红树林苗圃内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该试验设3个处理:A1的育苗基质为海泥搅拌30g复合肥(V复合肥∶V海泥=3∶5... 了解不同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秋茄育苗的基肥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英罗港口红树林苗圃内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该试验设3个处理:A1的育苗基质为海泥搅拌30g复合肥(V复合肥∶V海泥=3∶500;VN∶VP∶VK=18∶12∶10),A2均为有机肥料,A3为底部11cm高的有机肥,表层11cm高的海泥,对照组的育苗基质均为海泥,研究育苗基质对秋茄发芽率、生长、生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育苗基质对秋茄苗木生长有影响,育苗基质均为有机肥料的秋茄发芽率为0,其它育苗基质的秋茄发芽率为100%;(2)育苗基质对秋茄地径无影响,对秋茄苗高有显著影响,A1处理的苗木最高,为53.70cm;(3)育苗基质对秋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A1和A3处理的秋茄苗木营养元素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在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的肥料可促进秋茄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 秋茄 苗木 生长
下载PDF
生态防草布遮盖对互花米草治理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唐昭鹏 吴德翼 何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1期172-174,共3页
为了探讨用生态防草布遮盖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为入侵物种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英罗湾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花米草遮盖清除试验。结果表明,生态防草布遮盖6个月后,互花米草根系全部死... 为了探讨用生态防草布遮盖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为入侵物种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英罗湾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花米草遮盖清除试验。结果表明,生态防草布遮盖6个月后,互花米草根系全部死亡碳化,且无新草长出。可见,用生态防草布遮盖互花米草可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且生态防草布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入侵植物 生态防草布 遮盖
下载PDF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分析
15
作者 叶剑武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6期85-87,共3页
速生桉树为杂交品种,品系较多,且各品系特征存在差异,生长环境不同,但生长速度快,可解决林木资源紧缺的问题,促进林业发展。本文将结合速生桉树的特点,探究科学幼林抚育与施肥管理技术,规范相关人员林间管理行为,为速生桉树创造生长环境... 速生桉树为杂交品种,品系较多,且各品系特征存在差异,生长环境不同,但生长速度快,可解决林木资源紧缺的问题,促进林业发展。本文将结合速生桉树的特点,探究科学幼林抚育与施肥管理技术,规范相关人员林间管理行为,为速生桉树创造生长环境,保证速生桉树健康生长,从而体现速生桉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桉树 幼林抚育 施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