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孙涛 梁丽芬 +4 位作者 许艺兰 陈静 叶泉清 袁梦婷 宾石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9,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个组(Ⅰ、Ⅱ、Ⅲ和Ⅳ),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于1~21日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 本文旨在研究发酵罗汉果渣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360羽,随机分为4个组(Ⅰ、Ⅱ、Ⅲ和Ⅳ),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于1~21日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和5%的发酵罗汉果渣等量替代玉米;于22~42日龄和43~70日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8%和10%的发酵罗汉果渣等量替代玉米,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Ⅱ、Ⅲ和Ⅳ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的差异不显著。70日龄,Ⅲ、Ⅳ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分别降低36.01%(P<0.05)和33.46%(P<0.05),V/C值分别提高78.05%(P<0.05)和69.98%(P<0.05)。肠道菌群中,Ⅰ、Ⅲ组共有的OTU数目为537、特有OTU数目分别为55和7;在门水平上,核心菌门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其中Ⅲ组的变形菌门和肠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属水平上,Ⅲ组梭状芽孢杆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两组的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罗汉果渣可改善黄羽肉鸡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其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发酵饲料 肉鸡 肠道形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