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规模猪场疫病预防控制的“三维”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林伟 钟卫兵 +1 位作者 邓深明 张伟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2013年度,岑溪市14个乡镇,存栏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71个,能繁母猪5万头,年存栏猪65万头,年出栏仔猪70万头,年出栏肉猪120万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和流通领域的不断加大,部分养殖业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 2013年度,岑溪市14个乡镇,存栏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71个,能繁母猪5万头,年存栏猪65万头,年出栏仔猪70万头,年出栏肉猪120万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和流通领域的不断加大,部分养殖业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生物安全措施和防疫工作,加之药物的滥用,造成疫病防控难,养殖成效低。如何改善这种局面?笔者经过调查,认为确保生物安全、科学使用疫苗、适时药物控制,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条件,才能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发挥生产潜力,才能生产出绿色安全肉猪。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药物控制因而成为规模养猪疫病预防控制的“三维”体系,维护好这个体系,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维护好这个体系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制 规模猪场 疫病预防 三维 生物安全措施 规模养猪场 养殖规模 生产潜力
下载PDF
广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覃芳芸 杨荣 +2 位作者 胡丽萍 马琳 郭建刚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277-279,共3页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动物防疫水平和做好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公众卫生安全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是落实国家...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动物防疫水平和做好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公众卫生安全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是落实国家“以防为主”方针的先决条件,也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区每年都根据国家的安排,制订了监测计划,开展了大量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监测 监测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 公共卫生安全 畜牧业生产 广西 组成部分 预警预报
下载PDF
2019—2022年广西鸭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
作者 熊陈勇 曾素先 +11 位作者 刘惠心 赵康 施开创 施喻文 谢守玉 韦显凯 龙凤 冯淑萍 屈素洁 王露霞 林昌华 尹彦文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1,共9页
【目的】了解广西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试验于2019—2022年从广西地区采集761份病死鸭临床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uCV感染情况。通过PCR扩增DuC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其与参考毒株... 【目的】了解广西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试验于2019—2022年从广西地区采集761份病死鸭临床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uCV感染情况。通过PCR扩增DuCV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分析其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使用RDP4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DuCV重组事件,采用Mega 7.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应用BioEdit软件分析DuCV Cap蛋白氨基酸变异位点。【结果】DuCV阳性率为22.5%,基因组大小为1988~1996 bp。广西DuCV毒株全基因组、Rep和Cap基因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1.9%~99.6%、83.1%~99.9%和52.8%~99.9%。基因重组分析显示,DuCV-GX13-2019和DuCV-GX14-2020存在重组事件。Cap蛋白共有78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与DuCV-1相比,DuCV-2在第3、12、15、23、31、42、56和64位氨基酸处完全变异。广西毒株为DuCV-1和DuCV-2基因型,DuCV-1为主要优势毒株,且DuCV-1b亚型流行最为广泛。【结论】广西地区DuCV发病较严重,部分毒株存在重组事件,Cap蛋白突变率高,DuCV多种亚型均有流行。研究结果为广西地区DuC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DuCV) 遗传进化 相似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广西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分子特征的分析
4
作者 谢守玉 魏园园 +10 位作者 熊陈勇 何梦薏 谢颖 郑敏 韦显凯 吕思明 赵子欣 苏文广 李军 黄张玲 熊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研究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及其广西流行株的进化特点,本研究采集广西地区3份发病鹅的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病料样品,采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并以NDR... 为研究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及其广西流行株的进化特点,本研究采集广西地区3份发病鹅的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病料样品,采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并以NDRV阳性样品的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分段扩增其全基因组并测序,采用BioEdit软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采用NetNGlyc 1.0软件预测NDRV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通过Mega 7.0软件绘制σ系列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及RDP5和SimPlot软件分析NDRV全基因组的重组事件。RT-q PCR结果显示,检出1份NDRV阳性样品,经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一条鹅源NDRV广西流行株G-NDRV-GX-2022全基因组序列,全长23353 bp,分为L1~L3、M1~M3及S1~S4共10个基因;BlAST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10个基因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1.2%~98.4%,对应的病毒株均源自中国广东、福建、山东、浙江及湖北等地的NDRV,宿主有野鸭、番鸭、绿头鸭等,表明G-NDRV-GX-2022株基因来源广泛且多样;σC蛋白N-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与NDRV参考株均为^(121)NLTS^(124);σ系列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σB、σNS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均为连续不间断的进化分支,而σA、σC进化树中NDRV参考株为不连续间断的进化分支,且均未呈现流行时间与地域关联的进化特点,表现出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征;全基因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G-NDRV-GX-2022株的M3基因检测到重组信号,主要亲本为野鸭源NDRV SD-12株,二者相似性为95.4%,次要亲本为鹅呼肠孤病毒(GRV)GD2020株,二者相似性为94.3%,证实野鸟与水禽的呼肠孤病毒之间能够发生基因重组。本研究丰富了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库信息,并为禽呼肠弧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遗传进化
下载PDF
1例奶牛皮肤真菌病的诊治与防控
5
作者 王翠 何覃杰 +5 位作者 覃艳然 黄小武 覃春敏 卢军 许宗丽 黄鑫慧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奶牛皮肤真菌病是一种皮肤癣菌侵入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引起感染的慢性皮肤病,致病菌主要为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如不立刻采取措施会相互感染,很快扩散至整个牛群,致病菌有较长的潜伏周期,可存活... 奶牛皮肤真菌病是一种皮肤癣菌侵入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引起感染的慢性皮肤病,致病菌主要为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如不立刻采取措施会相互感染,很快扩散至整个牛群,致病菌有较长的潜伏周期,可存活2~3年,非常难净化,对奶牛的治疗和防控带来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某牛场内的生产情况为例,结合奶牛的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镜检进行初步诊断,通过药敏试验确定该致病菌敏感药物为碘伏,针对性提出治疗方案并实施。通过加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养殖检疫和牛场技术人员的疫病培训等措施来防控奶牛皮肤真菌病,降低其发病率,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皮肤真菌病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广西区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6
作者 温丽霞 甘海霞 +1 位作者 陈芳芳 范韦 《广西农学报》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分为动物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各环节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三大部分。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广西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畜牧业持续、快速、良性发展...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分为动物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各环节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三大部分。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广西动物防疫和检疫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畜牧业持续、快速、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溯体 动物标识 动物生命周期监管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下载PDF
散养猪场疫病监测与疫病防控措施
7
作者 许力匆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20期68-69,共2页
养殖场出现传染性疾病,将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次研究探讨了散养猪场疫病监测与疫病防控措施,希望对更好地降低猪疫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散养猪场 疫病监测 疫病防控
下载PDF
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干会 《湖北畜牧兽医》 2015年第11期21-22,共2页
在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中,流行病学调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防控 应用与作用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调整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后对做好农村散养户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思考
9
作者 谢向萌 《广西畜牧兽医》 2017年第6期317-319,共3页
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关键词 动物疫病 疫病防控 免疫工作 散养户 大动物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农村 调整
下载PDF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10
作者 梁海艳 《畜禽业》 2019年第6期100-101,共2页
实施动物疫病监测,可以及早掌握动物疫病发展情况和危险程度,找到疫病发生原因,从而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探讨动物疫病监测概念,分析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总结优化策略,以提升动物疫病的监测效果。
关键词 动物 疫病监测 预防控制 作用
下载PDF
广西崇左市动物疫病采样和检测措施
11
作者 农洁田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1期60-61,共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畜牧行业繁荣发展。在动物养殖中,需要做好疫病采样工作,对动物疫病进行检测。该文将立足广西崇左市,探讨动物疫病采样和检测工作措施。
关键词 动物 疫病采样 检测
下载PDF
探讨常见羊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2
作者 周雪 彭薇薇 秦昶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8期106-106,共1页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羊是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对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加强对羊疾病的防治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1羊疾病种类羊病主要分为普...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羊是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对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加强对羊疾病的防治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1羊疾病种类羊病主要分为普通型和传染型。1.1普通型的羊疾病主要是指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用户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未按照相应的程序流程,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疾病 预防控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及建议
13
作者 覃灿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畜牧业在社会中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经济带来良好的收益。现阶段大量农民都投身到养殖行业中,不断摸索其中商机。可因为在养殖方面缺少相关知识,并且也没有对动物疾病防控引起重视,导致动物发生疾病几率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业... 畜牧业在社会中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经济带来良好的收益。现阶段大量农民都投身到养殖行业中,不断摸索其中商机。可因为在养殖方面缺少相关知识,并且也没有对动物疾病防控引起重视,导致动物发生疾病几率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该文对疾病防控对当前畜牧业在社会发展所蕴含的价值开展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动物养殖 疾病防控
下载PDF
2016年广西省柳城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14
作者 王娟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17年第6期58-59,共2页
口蹄疫、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禽业能造成严重危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对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施行强制免疫,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是判定免疫抗体是否符合群体合格率的主要方法。为掌握... 口蹄疫、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禽业能造成严重危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对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施行强制免疫,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是判定免疫抗体是否符合群体合格率的主要方法。为掌握柳城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水平,对柳城县960份畜禽血清进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口蹄疫、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说明2016年秋季柳城县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良好,总体有成效,避免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免疫抗体 监测
下载PDF
农村养猪业疫病防控问题及预防策略分析
15
作者 钟剑 林德强 《畜牧业环境》 2021年第12期94-94,共1页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各行各业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养殖业也不例外。对于养殖业而言,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由于农村养猪业通常都是小作坊组成,经常发生卫生检疫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再加上很多养殖户都是按...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各行各业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养殖业也不例外。对于养殖业而言,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由于农村养猪业通常都是小作坊组成,经常发生卫生检疫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再加上很多养殖户都是按照自身经验对猪进行养殖,没有掌握相关专业技术,所以频繁出现疫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猪业 疫病防控 问题 预防策略
下载PDF
2014年广西部分地区常见猪群疫病感染情况监测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韦显凯 蒋晓霞 +6 位作者 苏姣秀 蒙振亩 闭璟珊 孙文超 曹慧慧 郑列丰 郑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9-1085,共7页
为探明2014年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共325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 为探明2014年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猪组织样品共325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发现,发病猪场中,这5种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2.00%、28.57%、19.43%、53.71%和9.71%,而屠宰场的感染率分别为5.33%、2.67%、5.33%、59.33%和11.33%。对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PCV2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猪场二重感染最高的为PRRSV+PCV2,达到11.43%,其次为PEDV+PCV2、CSFV+PCV2和PCV2+PRV,阳性率分别为5.71%、4.00%和4.00%;三重感染率最高的为PRRSV+PEDV+PCV2以及PRRSV+PCV2+PRV,阳性率均为2.29%。屠宰场二重感染最高的是PCV2+PRV,达到3.33%;三重感染最高的是CSFV+PCV2+PRV,阳性率为0.67%。结果表明,在发病猪场和屠宰场中,PCV2的感染率最高,且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PR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加强对这2种病毒的监控对控制广西地区猪群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群 流行病学 多重感染 调查
下载PDF
广西部分地区猪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韦显凯 邹联斌 +6 位作者 屈素洁 梁媛 赵国明 何贻坚 莫胜兰 郑列丰 郭建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63,共3页
从广西5个地市33家养殖场随机采集免疫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疫苗的血清样品393份,使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样品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抗体阳性率总体较高的是猪瘟,达75.06%;... 从广西5个地市33家养殖场随机采集免疫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疫苗的血清样品393份,使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样品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抗体阳性率总体较高的是猪瘟,达75.06%;其次是猪伪狂犬病,为71.25%;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最低,仅为42.24%。各种病原抗体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有较大的差别,规模猪场的猪群某些疫病的抗体未必比散养猪群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和弱毒苗、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猪伪狂犬病国产苗和进口苗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瘟 猪伪狂犬病 抗体监测
下载PDF
2018年广西重要猪源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8
作者 施开创 尹彦文 +7 位作者 王孝德 谢守玉 石永胜 刘宏梅 陆文俊 屈素洁 冯淑萍 粟艳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 为了解2018年广西猪群重要疫病流行情况,试验采集广西各地的病死猪组织样品及病猪腹泻拭子,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圆环病毒3型(PCV3),应用多重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oV)。结果显示,所检测的694份组织样品中,CSFV、PRRSV、HP-PRRSV、PRV、PCV1、PCV2、PCV3的阳性率分别为11.10%、18.88%、7.20%、5.19%、2.45%、67.00%和5.76%;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1.21%,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32%,其中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最高。所检测的792份肠内容物及拭子腹泻样品中,PEDV、PDCoV、TGEV、PRoV的阳性率分别为9.72%、5.81%、1.77%和6.31%;2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5.30%,其中PEDV和PRoV混合感染率最高。结果表明,当前多种重要病毒性疫病仍在广西猪群发生和流行,并且多重感染普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疫病 流行病学调查 监测
下载PDF
广西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晟 杨荣 +3 位作者 兰彬 苏凯 陈芳芳 郑列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4-208,共5页
为评估广西地区规模场猪群免疫水平,选择生猪养殖发达地区的23个规模场抽取1 072份血清样品,使用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猪伪狂犬病(PR)等5种猪群主要疫病的抗体... 为评估广西地区规模场猪群免疫水平,选择生猪养殖发达地区的23个规模场抽取1 072份血清样品,使用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猪伪狂犬病(PR)等5种猪群主要疫病的抗体。结果显示,猪群FMDV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89.02%,但存在感染隐患;种猪和育肥猪CSFV抗体水平具有保护力,但仔猪CSFV抗体平均合格率仅为73.91%,可能与母源抗体干扰有关;猪群存在PRRSV和PCV-2隐性感染;种猪存在PRV带毒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传染病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广西奶牛场主要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姣秀 梁晟 +4 位作者 曹慧慧 郑敏 韦显凯 郑列丰 李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3,共2页
布鲁菌病、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以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是当前严重制约奶牛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其中几种主要疫病。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广西奶牛和奶水牛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各种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布鲁菌病、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以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是当前严重制约奶牛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其中几种主要疫病。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广西奶牛和奶水牛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各种疫病的发生和危害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广西奶牛场上述疫病流行状况,进而为全面提升疫病防控水平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牛病毒性腹泻 合胞体 奶水牛 黏膜病 口蹄疫病毒 人民群众需求 口蹄疫免疫 抗体监测 鼻气管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