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神经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伟 罗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7-751,共5页
神经再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神经再生机制的认识相对局限,并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围绕NMOSDs神经再生的挑战、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NMOSDs神经再生的认... 神经再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神经再生机制的认识相对局限,并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围绕NMOSDs神经再生的挑战、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NMOSDs神经再生的认识,为神经再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神经再生 综述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手术ICD-9-CM-3编码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琴 封浑 +3 位作者 李爱平 何治琛 刘昊祎 张斯斯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的ICD-9-CM-3编码。方法梳理常见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式特点,根据国际手术与操作分类原则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其进行ICD-9-CM-3编码。结果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外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1,经皮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的ICD-9-CM-3编码。方法梳理常见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式特点,根据国际手术与操作分类原则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其进行ICD-9-CM-3编码。结果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外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1,经皮支架置入术分类于00.63或00.64;颅内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2,经皮支架置入术分类于00.65;经皮脑血管内取栓术分类于39.74,经皮脑血管内溶栓术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分类于99.10或99.20;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栓塞术根据介入材料的不同分类于39.72、39.75或39.76。结论正确分类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考虑解剖部位、手术术式、疾病性质和介入材料这4个轴心。不了解手术内涵以及过于依赖计算机容易导致错误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手术 生物活性弹簧圈 ICD-9-CM-3编码 手术操作分类
下载PDF
以脑卒中样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Ⅱ型二例
3
作者 李佩湖 封浑 +1 位作者 李吕力 姜炳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7-822,共6页
目的报告2例以脑卒中样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Ⅱ型病例,结合文献总结其发病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RESLES尤其是RESLESⅡ型的认识。方法与结果2例青年男性患者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 目的报告2例以脑卒中样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Ⅱ型病例,结合文献总结其发病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RESLES尤其是RESLESⅡ型的认识。方法与结果2例青年男性患者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RESLESⅡ型病例,以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脑卒中样发作发病,病程中伴头晕、恶心等急性颅内压升高症状;既往有烟酒史或代谢紊乱;体格检查和各项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异常,头部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及周围白质呈对称性、可逆性长T_(1)、长T_(2)和DWI高信号;经抗炎症、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消退,症状与体征完全缓解。随访期间病情无复发,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RESLESⅡ型诊断明确。结论对于脑卒中样发作且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青年患者,应考虑RESLES可能,可通过MRI特别是DWI序列快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韦金红 李燕华 《内科》 202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危重症疾病之一。迟发性脑缺血(DCI)是SAH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公认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SAH患者继发DCI尚无法预测,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脑血管痉挛、血脑屏障破坏、早期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危重症疾病之一。迟发性脑缺血(DCI)是SAH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公认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SAH患者继发DCI尚无法预测,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脑血管痉挛、血脑屏障破坏、早期脑损伤、细胞凋亡、微循环障碍、炎症性反应、氧化应激等众多因素均可参与DCI的发生。本文就SAH患者继发DCI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发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致超长时间Todd瘫痪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周霞 易祖芳 +4 位作者 冯丽玲 王敏莉 姜炳坚 陈俊伊 范秉林 《癫痫杂志》 2024年第6期538-541,共4页
Todd瘫痪是癫痫急性发作后出现的单肢或偏侧肢体的迟缓性瘫痪,通常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症状可完全恢复正常。Todd瘫痪常发生在癫痫的全面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后,在癫痫患者中发生率为0.66%~38%[1],容易误诊为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odd瘫痪是癫痫急性发作后出现的单肢或偏侧肢体的迟缓性瘫痪,通常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症状可完全恢复正常。Todd瘫痪常发生在癫痫的全面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后,在癫痫患者中发生率为0.66%~38%[1],容易误诊为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外,肢体无力也是脑梗死、脑出血、低血糖、偏瘫型偏头痛、脊髓脱髓鞘疾病、周期性瘫痪和脑肿瘤等脑血管病和卒中模拟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如何快速正确地识别Todd瘫痪,做出合理的早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癫痫 癫痫发作后状态 TODD瘫痪
原文传递
PRRT2基因表现帕金森样症状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家系研究
6
作者 杨彭 莫颖敏 +3 位作者 王敏莉 李友琼 黄珊 黄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914,共6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以帕金森样临床表现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9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2例患者(2例均经过治疗),并允许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测。从外周血样中提取DNA,然后进行二代测序突变筛查... 目的研究家族性以帕金森样临床表现的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9个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2例患者(2例均经过治疗),并允许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测。从外周血样中提取DNA,然后进行二代测序突变筛查。结果在家系中两例先证者经奥卡西平治疗震颤完全控制,在5例家族成员中发现PRRT2基因16号染色体29824741位置2号外显子c.G366C号:P.QCon122H发生碱基G>C杂合突变,导致编码的122号氨基酸由谷氨酸变异为组胺酸,经SIFT和M-CAP等预测有害。家系样本Sanger测序显示先证者之妹妹、弟弟及侄子为杂合型变异,其侄女为野生型。结论PRRT2蛋白的Q122可引起帕金森样肢体震颤表型,抗癫痫药物对老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中帕金森样症状 PRRT2
原文传递
经皮脑血管腔内成形术手术编码及错误案例分析
7
作者 周琴 封浑 +3 位作者 何治琛 刘昊祎 韦美秋 谭玲玲 《中国病案》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其手术种类多,解剖部位精细,编码较为复杂易错。文章结合临床知识、ICD-9-CM-3分类规则和错误案例,总结分析脑血管腔内成形术的术式和编码。脑血管腔内成形术要与脑血管腔内隔绝术...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是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其手术种类多,解剖部位精细,编码较为复杂易错。文章结合临床知识、ICD-9-CM-3分类规则和错误案例,总结分析脑血管腔内成形术的术式和编码。脑血管腔内成形术要与脑血管腔内隔绝术相鉴别,脑血管腔内成形术编码集中在00.61-00.65,其中经皮脑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编码至00.61-00.62,经皮脑血管支架置入成形术编码至00.63-00.65,细目的分类轴心是解剖部位颅外或颅内血管。脑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术是一种腔内隔绝术,编码于39.72。在编码时应当避免按临床医师书写的手术名称直接在编码库中选择名称相近的编码,要坚持遵守手术编码查找步骤,切记要在类目表中核对编码,从而获得正确的ICD-9-CM-3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脑血管腔内成形术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覆膜支架 ICD-9-CM-3编码
原文传递
脑动脉血管分叉部位操作的ICD-9-CM-3编码探讨
8
作者 周琴 欧阳列锋 +5 位作者 封浑 何治琛 李爱平 谭玲玲 刘昊祎 张斯斯 《中国病案》 2023年第12期46-49,共4页
正确对脑动脉血管分叉部位操作的编码是编码员关注的难题之一。根据ICD-9-CM-3分类规则,编入经皮脑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00.61-00.62)、经皮脑血管支架置入术(00.63-00.65)和经皮脑血管内取栓术(39.74),需另编码血管分叉部位的操作00.44... 正确对脑动脉血管分叉部位操作的编码是编码员关注的难题之一。根据ICD-9-CM-3分类规则,编入经皮脑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00.61-00.62)、经皮脑血管支架置入术(00.63-00.65)和经皮脑血管内取栓术(39.74),需另编码血管分叉部位的操作00.44。编码以上神经介入手术时,首先应注意区分大血管分叉部位,大血管-边支血管分叉部位和大血管-穿支血管分叉部位。如果是在大血管-边支血管分叉部位和大血管-穿支血管分叉部位,应注意是否进行了边支或穿支动脉的保护技术,以便正确使用编码0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血管操作 血管分叉部位 边支血管 穿支血管 ICD-9-CM-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