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实验研究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承武 唐东平 +1 位作者 蔡捷 李小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立题 实验研究 医学硕士 医学科学
下载PDF
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区域分布及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楠 陆华湘 +4 位作者 张志勇 黎湘娟 覃健 何敏 唐咸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并测量不同区域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探寻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7年抽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采用Mapinfo8.0软件绘制能够直观反映巴马县长寿人群(85... 目的分析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并测量不同区域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探寻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7年抽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采用Mapinfo8.0软件绘制能够直观反映巴马县长寿人群(85岁及以上)各乡镇地域分布情况的专题地图。选取巴马县长寿率最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最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5~109岁健康且无染发(或头发稀少而有胡须者)的当地农民各3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长寿区组和非长寿区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检测不同区域人群头发、饮用水及土壤中Ca、Cd、Co、Cr、Cu、Fe、K、Li、Mg、Mn、Mo、Na、Pb、Sr、V、Se、I、P、Zn、Hg20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巴马长寿人群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相对聚集性分布。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相连,长寿区域85岁及以上和10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均高于非长寿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长寿区组比较,非长寿区组头发中Na、Li、Mg、Mn、Pb、Sr、K、I8种元素含量较高;饮用水中Na、Li、Mg、Mn、Fe、V6种元素含量较高,Ca、Zn、Co、Hg4种元素含量较低;土壤中Na、Mo、Se、Hg4种元素含量较高,Cu、P、I、Cd4种元素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区域人群头发中Li、Mg、Mn、Na的含量与饮用水中元素含量趋势一致。结论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人群头发中有着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区域分布 头发 化学元素 巴马
下载PDF
广西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Hb Westmead突变情况及其临床、地域和民族分布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文强 陈萍 +4 位作者 庞丽红 李树全 林伟雄 谢湘芝 杨德寨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8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广西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Hb Westmead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地域及民族分布特点。方法采用Gap-PCR法、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11 523例门诊患者的Hb Westmead基因型,记录Hb Westmead基因突变患者的籍贯和民族等资料。根据基因型检... 目的检测广西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Hb Westmead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地域及民族分布特点。方法采用Gap-PCR法、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11 523例门诊患者的Hb Westmead基因型,记录Hb Westmead基因突变患者的籍贯和民族等资料。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αα/αWSα、--SEA/αWSα基因型患者和随机选择的无Hb Westmead基因突变的200例正常人群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 11 523例患者中,检出Hb Westmead基因突变患者281例(2.44%),其中αα/αWSα基因型(即杂合子)193例(68.68%)、--SEA/αWSα基因型(即Hb H病)49例(17.44%)、-α3.7/αWSα基因型23例(8.19%)、-α4.2/αWSα基因型10例(3.56%)、αCSα/αWSα基因型6例(2.13%)。281例Hb Westmead基因突变患者中,分布在南宁46例、百色51例、崇左27例、河池38例、其余地区119例;分布在壮族196例,汉族79例,瑶族、苗族等6例。Hb H病患者、Hb Westmead杂合子患者、正常人群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MCV)均依次升高,P均<0.05。结论广西地区有较高的地中海贫血患者Hb Westmead突变基因携带率,主要以杂合子的形式存在;多见于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中部及西南地区。Hb Westmead杂合子、Hb H病患者的Hb和MCV均降低,Hb H病患者降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HB Westmead突变 地区分布 民族分布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广西巴马长寿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覃健 何敏 +4 位作者 张志勇 黎湘娟 张楠 于佳 容敏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广西巴马地区200例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以及288例健康成年人(年龄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广西巴马地区200例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以及288例健康成年人(年龄48~89岁,对照组)的ACE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巴马长寿发生的环境及遗传因素,根据交互作用指标判断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长寿区的环境因素及ACE基因的ID+DD基因型是巴马人长寿的促进因素,两者存在交互作用(OR=11.063,r=1.378)。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长寿现象的发生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巴马地区 长寿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广西产何首乌GXHSWAQ-1对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BP的耐药逆转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道海 侯华新 +2 位作者 李力 黎丹戎 刘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拟探讨广西产何首乌蒽醌类化合物GXHSWAQ-1对人卵巢癌耐卡铂细胞株SKOV-3/CBP的体外耐药逆转活性。方法:以人卵巢癌亲本细胞SKOV3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CBP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GXH-SWAQ-1对卵巢癌细胞耐受CBP的逆... 目的:拟探讨广西产何首乌蒽醌类化合物GXHSWAQ-1对人卵巢癌耐卡铂细胞株SKOV-3/CBP的体外耐药逆转活性。方法:以人卵巢癌亲本细胞SKOV3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CBP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GXH-SWAQ-1对卵巢癌细胞耐受CBP的逆转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GXHSWAQ-1对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的影响。结果:①无细胞毒剂量7.8mg/L和3.9mg/L的GXHSWAQ-1能逆转SKOV-3/CBP细胞对卡铂的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1.75(P<0.01)和1.32(P<0.01)倍;②7.8mg/L和3.9mg/LGXHSWAQ-1联合卡铂后的细胞凋亡率高于SKOV-3/CBP单独卡铂作用组(P<0.01),G0-G1期细胞数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P<0.01)。结论:无细胞毒剂量的GXH-SWAQ-1可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对CBP的耐药性,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细胞更容易进入S期从而导致细胞对CBP敏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GXHSWAQ-1 卵巢癌耐药细胞 耐药逆转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青蒿素、青蒿琥酯抗皮肤瘢痕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农晓琳 陈洪 +6 位作者 陈石海 李佳荃 李菊裳 蒙宁 黎燕宁 邓凌 李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检测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建立抗皮肤瘢痕膏剂的有效配方。方法:原代培养建立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结果:浓度为0.206g/L和0.103g/... 目的:检测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建立抗皮肤瘢痕膏剂的有效配方。方法:原代培养建立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结果:浓度为0.206g/L和0.103g/L的青蒿素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0.206g/L的青蒿素和浓度为240、120mg/L的青蒿琥酯的凋亡率和坏死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青蒿素、青蒿琥酯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作为抗皮肤瘢痕外用膏剂的功效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青蒿琥酯 皮肤 瘢痕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广西眼镜蛇毒磷酸二酯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被引量:6
7
作者 韦世秀 舒雨雁 黎红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By successive chromatography on CM-Sepharose CL-6B,Sephadex G-100,Heparin-Sepharose CL-6B, a phosphodiesterase (PDE, EC3.1.4.1)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Guangxi cobra venom. The final preparation was 89 fold pur... By successive chromatography on CM-Sepharose CL-6B,Sephadex G-100,Heparin-Sepharose CL-6B, a phosphodiesterase (PDE, EC3.1.4.1)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Guangxi cobra venom. The final preparation was 89 fold pure and had high specific activity. The enzyme showed a single band on SDS-PAGE and IEF. The PDE showed a molecular weight of 110 kD and pI of 7.4. The enzyme consists of 840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has only a methionine as N-terminal amino acid residues. It was rich in asparagine, leucine and glutamine and poor in sulphur-containing amino acid. It contains 5.38% neutral sugars. It has no acute toxicity and has analgesia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分离纯化 眼镜蛇毒 性质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近江牡蛎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雷丹青 张辉 +1 位作者 廖共山 乔玉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25-3127,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北部湾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牛胰蛋白酶酶解方法制备牡蛎活性肽,经超滤分离,得到分子量小于5 000 Da的牡蛎活性肽,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原含量;用四氧嘧啶... 目的研究广西北部湾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牛胰蛋白酶酶解方法制备牡蛎活性肽,经超滤分离,得到分子量小于5 000 Da的牡蛎活性肽,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原含量;用四氧嘧啶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共设6个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牡蛎酶解活性肽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实验周期为14 d,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经眼球取血后处死,取出肝脏和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采用酶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糖(FBG)。结果牡蛎酶解活性肽氨基酸总量为44.30%,糖原26.12%;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牡蛎酶解活性肽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酶解活性肽 营养成分 降血糖
下载PDF
广西沿海裸体方格星虫纤维蛋白溶解酶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丹青 李肖肖 廖共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7-902,共6页
采用离心、硫酸铵分级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裸体方格星虫内脏得到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3250;酶学分析结果最适反应温度约为45℃,最适反应pH... 采用离心、硫酸铵分级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裸体方格星虫内脏得到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3250;酶学分析结果最适反应温度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7.5 Ba2+离子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Mg2+、Ca2+、K+、Na+和Ag+不影响该酶的活性。裸体方格星虫纤溶酶纤溶活性完全被苯甲基磺酰氟(PMSF)抑制,为丝氨酸蛋白酶;此外,裸体方格星虫纤溶酶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纯化 色谱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广西巴马长寿区与非长寿区人群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农清清 张志勇 +5 位作者 何敏 覃健 李春宏 何灏逾 容敏华 谭景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县长寿区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区和非长寿区分别抽取337名和189名6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县长寿区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区和非长寿区分别抽取337名和189名6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对血脂异常检出率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清TC、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P<0.01),而TG、LDL-C水平与非长寿区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长寿区人群(P<0.01)。性别、血压和腰围是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每周食用玉米次数与长寿区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呈负相关。而性别、体重指数是巴马非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巴马长寿区和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谱、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脂类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西巴马长寿人群对氧磷酯酶-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桂云 覃健 +6 位作者 何敏 黎湘娟 施礼威 黄倩倩 黄永全 农清清 张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探讨PON1基因Q192R位点在广西巴马地区不同人群中的频率及PON1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广西巴马长寿地区123例长寿老人(年龄90岁以上,长寿组)以及巴马长寿地区138例无长寿史的... 目的探讨PON1基因Q192R位点在广西巴马地区不同人群中的频率及PON1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广西巴马长寿地区123例长寿老人(年龄90岁以上,长寿组)以及巴马长寿地区138例无长寿史的健康成年人(年龄24~87岁,对照1组)、巴马非长寿地区147例无长寿史的健康成年人(年龄48~89岁,对照2组)和南丹地区144例无长寿史的健康成年人(年龄21~83岁,对照3组)的PON1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寿组与各对照组比较,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多态性位点与地域有关,与巴马长寿地区的长寿现象是否有关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对氧磷酯酶-1 等位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广西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德寨 尹瑞兴 +3 位作者 李依阳 李萌 廖钦晨 周毅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485例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饮食和生活方式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另选501例当地的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白裤瑶族人群的体力活动、碳水化合物... 目的了解广西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485例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饮食和生活方式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另选501例当地的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白裤瑶族人群的体力活动、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摄入量高于汉族人群,而受教育水平、身高、腰围、体重、体重指数、总能量、总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和钠盐摄入量则低于汉族人群;白裤瑶族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汉族人群(P<0.05,P<0.01)。两民族人群高血压与年龄、体力活动、体重指数、腰围、总能量,总脂肪和钠盐摄入量呈正相关,与教育水平和总食物纤维摄入量呈负相关(P<0.05,P<0.01);此外,白裤瑶族人群高血压还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汉族人群高血压与饮酒呈正相关(P<0.05)。结论白裤瑶族和汉族人群的血压水平及其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可能与他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钠盐摄入和遗传因素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用PCR结合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斐 周凌云 +1 位作者 何晓 何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膜芯片技术用于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标记生物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17株菌标本IS6110插入序列的245bp目的基因,结合膜芯片杂交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结果:15株结核分支杆菌标本中有12株扩增出24...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膜芯片技术用于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标记生物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17株菌标本IS6110插入序列的245bp目的基因,结合膜芯片杂交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结果:15株结核分支杆菌标本中有12株扩增出245bp目的基因,2株大肠杆菌及阴性对照标本PCR扩增结果为阴性。经膜芯片杂交,12株结核分支杆菌标本中有11株显色结果为阳性,其余显色结果为阴性。PCR结合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100%。结论:PCR结合膜芯片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膜芯片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异兴 农晓琳 +4 位作者 李佳荃 农东晓 黎燕宁 胥航 俞立平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ART处理体外NACC细胞株后,噻唑蓝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R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ART处理体外NACC细胞株后,噻唑蓝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R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RT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ART对NACC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1)ART对体外NACC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这种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4 h、48 h、72 h ART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13.09、74.80、35.61μg/ml;(2)ART处理后的NACC细胞出现形态和结构的改变;(3)ART可以明显地抑制NACC细胞的迁移(P<0.05);(4)不同浓度ART均能促进NACC细胞凋亡,随着ART浓度的增加,NACC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5)低浓度ART可将细胞阻滞在G1期,当浓度达到50.0μg/ml时,ART可将细胞阻滞于G2期。结论 ART对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调整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腺样囊性癌 体外实验 抑制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广西甜茶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华 苏志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甜茶可泛指味甘并可作茶饮的植物,在广西有7科8属9种,它们分别是广西甜茶、多穗柯、华腺萼木、黄杞、金草、牛白藤、显齿蛇葡萄、子楝树、甜叶菊[1]。广西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有刺灌木,是20世纪80... 甜茶可泛指味甘并可作茶饮的植物,在广西有7科8属9种,它们分别是广西甜茶、多穗柯、华腺萼木、黄杞、金草、牛白藤、显齿蛇葡萄、子楝树、甜叶菊[1]。广西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有刺灌木,是20世纪80年代初调查发现的一个新品种,是广西特有的野生植物。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降血压、肥胖症、祛痰、止咳等,均有良好疗效。近年来,作为保健品及茶饮开发的同时,它作为一种高甜度、低热能的甜味物质[2],成为糖精和蔗糖的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甜茶叶里含有的3类最具价值的成分分别为黄酮、茶多酚及糖苷类物质,其中代表性成分为甜茶素。另外,甜茶中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铁、锌、钙等矿物质[3]。目前,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广西甜茶,产品业已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近年来对于广西甜茶的药理学研究也有所增多,其主要药理活性研究包括降血糖、降血脂及抗肿瘤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广西甜茶在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开发利用广西甜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甜茶 药效研究 毒性研究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宏 黎湘娟 +4 位作者 陆华湘 农清清 覃健 何敏 张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与巴马长寿的关系。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家族中选取60例90~110岁老人组成长寿组,在非长寿家族中选取48~85岁的健康者60例组成对照组。抽取外周血2 ml,构建DNA混合池,利用Roche-Nimble Gen甲基化芯片技术对研究人群的...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与巴马长寿的关系。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家族中选取60例90~110岁老人组成长寿组,在非长寿家族中选取48~85岁的健康者60例组成对照组。抽取外周血2 ml,构建DNA混合池,利用Roche-Nimble Gen甲基化芯片技术对研究人群的全基因组进行扫描,使用SPSS17.0软件及在线分子功能注释系统(MAS)进行数据分析,P<0.01视为甲基化程度较高的序列。结果共筛查出6 441个超甲基化位点,其中长寿组392个,对照组6 049个。高甲基化位点共涉及1 618个基因,长寿组有133个,对照组有1 485个。两组人群的高甲基化基因均涉及24个生物学功能,均以细胞过程、生理过程、生物调控为主。长寿组高甲基化基因涉及42个信号通路,对照组涉及156个信号通路。长寿组和对照组中均有与年龄相关性疾病有关联的高甲基化基因,长寿组中涉及较多疾病的基因有CCKBR、COL18A1、EGR3、H19、IL11、TIMP1、S100A1等;对照组中涉及较多疾病的基因有ACSL1、ADAMTS13、ADCY8、AHRR、ARVCF、ATP2A1、ATP5I、BCS1L、GCK、ITGA2B等。结论本研究利用芯片技术筛查获得了与长寿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高甲基化位点、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分类、信号通路,为DNA甲基化和长寿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混合池 DNA甲基化 巴马 长寿
下载PDF
浅谈医学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模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骥 黎丹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医学 现代医药学 教学模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牡艳 韦世秀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S1期210-,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人员 开放实验室 实验技术
下载PDF
广西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颅脑创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学荣 罗小玲 +2 位作者 宋慧 韦敏 舒雨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颅脑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颅脑创伤模型治疗组(NGF组)、颅脑创伤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后各组大鼠脾... 目的:探讨广西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颅脑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颅脑创伤模型治疗组(NGF组)、颅脑创伤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后各组大鼠脾细胞培养液中IL-2水平;MTT法检测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鸡红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评价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细胞组化染色法检测外周血醋酸奈酸脂酶(ANAE)阳性细胞变化。结果:颅脑创伤模型对照组大鼠脾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脾细胞分泌IL-2能力、ANAE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采用NGF治疗的颅脑创伤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脾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脾细胞分泌IL-2能力和ANAE阳性细胞百分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均比颅脑创伤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能提高颅脑创伤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脑创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亚健康的医学哲学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承武 唐东平 +3 位作者 郭钦源 冯旗 李小平 林杨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人体健康 健康状态评估 医学 现代医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