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下的空间数据科学:基础模型研究与行业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相东升 赖宇 +5 位作者 陈浩 韩楠 王超 王家伟 杨博渊 张均瑞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空间数据规模不断增长,其所蕴含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数据感知、存储技术以及处理分析方法已无法充分挖掘海量空间数据的深层价值。在此背景下,空间数据智...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空间数据规模不断增长,其所蕴含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数据感知、存储技术以及处理分析方法已无法充分挖掘海量空间数据的深层价值。在此背景下,空间数据智能作为聚焦于处理和分析海量空间数据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正逐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流技术。阐述了空间数据智能的基本概念,详尽地梳理了其基础模型,例如,城市基础模型、地理基础模型、智能交通基础模型、空间与空间遥感基础模型等,总结了其关键技术;探讨了空间数据智能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实践,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智能 基础模型研究 领域应用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免疫组织化学选修课教学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党裔武 陆会平 +2 位作者 庞玲玲 陈罡 何融泉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3期305-306,共2页
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医学专业选修课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构成了医学研究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体系,是专科必修课程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医学研究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以及课题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医学专业选修课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构成了医学研究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体系,是专科必修课程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医学研究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以及课题研究方向选择选修课程,有利于拓宽其知识面,并优化其知识结构,是研究生掌握实验技术的重要途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医学科学研究中最常用形态学研究方法之一,在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免疫组织化学尚属于选修,部分院校甚至未设置相关课程[1]。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进行优质教学,更好地为广大研究生群体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和支持,协助其打好科研生涯坚实的技术基础等成为免疫组织化学选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组因地制宜,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方式,在选修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技术类型选修科目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医学研究生 选修课程 教学体会 高等医学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 研究生教学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人群血浆循环免疫标志物与心电图参数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梁爽 李明丽 +5 位作者 林家莉 黄胜珠 白玉兰 陈泽凤 莫曾南 徐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人群血浆循环免疫标志物与心电图参数的横断面关系。方法:根据广西防城港市男性健康体检调查(FAMHES)资料,测定了血浆中总白细胞计数及其亚群、血小板(PLT)计数、心电图参数。采用LASSO(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人群血浆循环免疫标志物与心电图参数的横断面关系。方法:根据广西防城港市男性健康体检调查(FAMHES)资料,测定了血浆中总白细胞计数及其亚群、血小板(PLT)计数、心电图参数。采用LASSO(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惩罚回归模型,选择可能与心电图参数独立相关的循环炎症标志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其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1例男性受试者。调整协变量后,每1×10^(9)/L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分别与1.611 bpm和0.023 bpm的心率增加有关,每增加1%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减少0.361 bpm的心率有关(均P<0.05)。单核细胞计数每增加1×10^(9)/L,PR间隔时间缩短9.440 ms。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QT间期呈正相关关系,而PLT计数与QT间期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血浆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心率增加呈正相关关系,PLT计数与心率增加呈正相关关系,而与QT间期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心电图参数 心血管疾病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LRP1基因突变与壮族人群前列腺癌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鸿翔 林睿 +3 位作者 蒙清贵 张庆云 易贤林 程继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探讨可能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有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突变基因。方法取26例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提取DNA后进行全外... 目的通过对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探讨可能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有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突变基因。方法取26例壮族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提取DNA后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筛选排在前60(TOP 60)的突变基因。在DAVID在线功能通路富集数据库和人类基因变异与临床信息整合数据库中查找TOP 60突变基因中与人类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共突变结果显示,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23.1%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突变;其中检索到LRP1基因的chr12:57556206位点为致病位点,发现chr12:57603908、chr12:57548363、chr12:57567636、chr12:57554683、chr12:57549979位点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且各位点均与chr12:57556206位点相互独立(r 2<0.7)。结论 LRP1基因突变可能与壮族人群前列腺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全外显子测序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
下载PDF
“三分制”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林睿 左延莉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为了发挥传统理论授课和新兴的翻转课堂各自优势,本研究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开展了"三分制"教学模式改革,即理论授课、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汇报(翻转课堂)各占三分之一学时的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该模式的教学效果。结... 为了发挥传统理论授课和新兴的翻转课堂各自优势,本研究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开展了"三分制"教学模式改革,即理论授课、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汇报(翻转课堂)各占三分之一学时的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该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三分制"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肯定,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效果特别明显,值得尝试和探索,但也存在不足。各高校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予以创新,打造适合自己的"本土化"、"本专业化"的教学改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制”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全科医学 教学应用
下载PDF
基于ChinaPca全基因组数据和基因表达量探讨LRP1对前列腺癌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瀚 林睿 +4 位作者 唐韦竹 蒙清贵 张庆云 陈阳 程继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基因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的影响。方法在ChinaPca GWAS数据中对9个LRP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基因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的影响。方法在ChinaPca GWAS数据中对9个LRP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前列腺癌易感性验证;取前列腺癌组织标本12例、癌旁正常组织18例和前列腺炎组织4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TCGA和GTEx数据库的LRP1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在String网站构建LRP1基因的交互作用网络。结果 ChinaPca GWAS数据分析显示,LRP1基因的rs11172113位点可能是前列腺癌遗传易感位点(P=0.083),TC基因型与Pca发病风险有关(OR=1.267,95%CI:1.066~1.505,P=0.007)。免疫组化检测和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LRP1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TCGA和GTEx数据库数据后LR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5)。交互作用网络显示,LRP1与前列腺癌通路相关基因PLAT、PDGFB、PDGFRB有关联。结论 LRP1基因rs11172113位点可能是前列腺癌的遗传易感位点。LRP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通过调节PLAT、PDGFB和PDGFRB基因表达调控前列腺癌相关通路而导致前列腺癌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低密度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ChinaPc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市男性肥胖指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林家莉 李明丽 +4 位作者 梁爽 黄胜珠 白玉兰 陈泽凤 莫曾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计算不同肥胖指标预测T2DM的价值及其最佳阈值,为T2DM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计算不同肥胖指标预测T2DM的价值及其最佳阈值,为T2DM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男性健康体检调查人群(FAMHES),通过1∶2倾向性匹配选取215例T2DM患者和430例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标与T2DM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并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T2DM的预测能力。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参考组(Q1组)相比,CVAI、BRI、WC、BMI的最高分位组患者T2DM的风险增高,分别为OR=3.86(95%CI:2.32~6.43)、OR=3.60(95%CI:2.18~5.95)、OR=2.80(95%CI:1.92~4.10)、OR=2.27(95%CI:1.34~3.85)。和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对T2DM患病风险影响最大;CVA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D),T2DM患病风险增高,OR=1.879(95%CI:1.539~2.295)。ROC分析显示,CVAI(AUC=0.651)对T2DM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肥胖指标(均P<0.05)。结论:BMI、WC、BRI和CVAI是T2DM的危险因素;与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预测T2DM的能力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肥大细胞相关基因的膀胱癌预后模型构建
8
作者 米俊豪 周荣斌 杨日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肥大细胞相关基因与膀胱癌预后间的关系,筛选预后关键基因,构建膀胱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利用肥大细胞批量RNA测序(bulk RNA-seq)数据提取差异基因,并进行KEGG、GO分析与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膀胱癌单细胞测... 目的分析肥大细胞相关基因与膀胱癌预后间的关系,筛选预后关键基因,构建膀胱癌预后风险模型。方法利用肥大细胞批量RNA测序(bulk RNA-seq)数据提取差异基因,并进行KEGG、GO分析与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膀胱癌单细胞测序内的肥大细胞特征基因。选取共有基因,使用Lasso回归与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关键预后基因,基于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最后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合风险评分与多个独立预后因素共同开发列线图以预测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构建预后模型的五个基因是WDR45B、EI24、NCOR1、VEGFA和RNF19A,五个基因成功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相较于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生存预后显著变差。同时成功在GSE31864数据验证模型效能。此外,在整合T/N分期、风险评分和年龄而构建的列线图,在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膀胱癌患者肥大细胞五个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预后情况,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RNA测序 膀胱癌 LPS 预后风险模型
下载PDF
广西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雅铃 杨晓波 +5 位作者 龙禹 叶娟 蒋超 田佳榕 徐剑锋 莫曾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等8所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578例广西籍贯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等8所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578例广西籍贯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模型,采用Ho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该模型进行评估,并随机抽取20%的研究对象,根据临界点判断模型准确性。结果:年龄、生殖道炎症、妊娠前服用激素、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前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均为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检验P=0.40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0.716~0.820),灵敏度为59.26%,特异度为89.58%,阳性预测值为61.54%,阴性预测值为88.66%。结论:年龄、生殖道炎症、妊娠前服用激素、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前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为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广西籍贯孕妇发生GDM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TBL+C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全英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晓薇 农清清 +3 位作者 邹云锋 林睿 李习艺 卢国栋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462-465,共4页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吸引国际优秀学生,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人才。文章将团队学习(TBL)与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通过组织留学生对有争议的公共卫生案例进行辩论,探索预防医学课程全英教学模式...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吸引国际优秀学生,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人才。文章将团队学习(TBL)与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通过组织留学生对有争议的公共卫生案例进行辩论,探索预防医学课程全英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实践分析,该教学模式在培养留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参与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同类型省属医学院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全英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7高表达前列腺癌PC-3单克隆细胞株的构建及其侵袭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文鑫 莫曾南 杨小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并研究其细胞侵袭性。方法:将扩增后的KLK7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上;使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DNA测序验证。然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前列... 目的:构建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并研究其细胞侵袭性。方法:将扩增后的KLK7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上;使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DNA测序验证。然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选用G418进行筛选,并扩大培养每个单克隆细胞,进而建立稳定转染后的KLK7单克隆细胞株PC-3;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侵袭性试验了解其细胞侵袭性。结果:①通过酶切鉴定、DNA测序分析并证明,成功构建pcDNA3.1-KLK7表达载体;②成功获得稳定过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单克隆细胞株PC-3;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过pcDNA3.1-KLK7转染后的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表达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④细胞侵袭性试验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侵袭性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成功的建立pcDNA3.1-KLK7表达载体及稳定过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PC-3单克隆细胞株,同时证明其细胞侵袭性,为研究KLK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激肽释放酶7 前列腺癌 稳定细胞株 表达载体 细胞侵袭性
下载PDF
YAP信号激活在肝细胞癌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
12
作者 张诗怡 孙家敏 +2 位作者 钟鉴宏 王秋雁 陶玉婷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信号激活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并分析YAP信号通过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促进HC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信号激活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并分析YAP信号通过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促进HC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116例HCC患者的组织样本及临床病理数据。基于YAP上调基因集,采用基因集变异分析方法对患者进行分型。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YAP信号激活的临床意义及分子特征,并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的HCC队列中进行验证。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10例HCC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YAP高评分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利用CellChat算法研究YAP高评分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YAP高评分组的总生存期显著短于YAP低评分组(P<0.001),并与更多的微血管侵犯(P<0.001)、高艾德蒙森分级(P=0.005)、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P=0.008)相关。YAP高评分是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67,95%CI:1.121~5.429,P=0.025)。差异基因分析显示,YAP高评分组上调基因显著富集于ECM相关信号通路。单细胞分析结果显示,ECM刚度促进肌成纤维细胞(myCAF)中的YAP信号激活,进一步升高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加速ECM沉积与重塑。此外,CellChat分析显示,myCAF通过COL1A1/COL1A2-CD44配体-受体轴特异性激活肿瘤细胞中的YAP信号。结论YAP信号激活与HCC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YAP诱导myCAF分泌促纤维化相关基因增强ECM刚度,并通过COL1A1/COL1A2-CD44轴进一步激活肿瘤细胞YAP信号,形成正反馈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外基质 Yes相关蛋白 刚度
下载PDF
基于组学技术分析lncRNA MBNL1-AS1对Basal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特征影响
13
作者 梁双 谢远亮 +6 位作者 冯超 陆钦晨 陶玉婷 吕宇琦 李天宇 王秋雁 汤绍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目的探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分子亚型特异性,为不同MIBC分子亚型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基于MIBC分子分型方法中的UNC分型法,应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将48例MIBC患者分为2种分子亚型即Basal型和Lumina... 目的探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分子亚型特异性,为不同MIBC分子亚型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基于MIBC分子分型方法中的UNC分型法,应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将48例MIBC患者分为2种分子亚型即Basal型和Luminal型,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探究MIBC特异性的lncRNAs,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特征和临床意义。结合单细胞质谱流式细胞术(single-cell mass cytometry,CyTOF)和镜像质谱流式细胞术(imaging mass cytometry,IMC)分析MBNL1-AS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Basal型MIBC患者的免疫微环境异质性。结果基于分子分型法筛选发现了在MIBC特异性表达的lncRNA MBNL1-AS1,其低表达与Basal型MIB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22)。且进一步分析转录组测序数据后发现,在Basal型MIBC中,MBNL1-AS1低表达组具有去分化(P=0.008)、高干性(P=0.020)和高增殖(P=0.010)的特征。MBNL1-AS1低表达组的Basal型MIBC患者的免疫评分与NK CD56bright细胞和Treg细胞的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MBNL1-AS1高表达组的B细胞和CD8+T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高维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MBNL1-AS1低表达的Basal型MIBC患者表现出较高的Treg细胞亚群丰度(P=0.016)。结论MBNL1-AS1低表达组的Basal型MIBC患者具有去分化、高干性、高增殖和免疫抑制的特点。MBNL1-AS1具有作为Basal型MIBC免疫响应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MBNL1-AS1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时空组学的发展及其在数据库中的应用综述
14
作者 王家伟 赵敬千 +5 位作者 文太琨 王超 韩楠 张均瑞 张杉彬 黄晨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3期662-671,共10页
时空组学作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与传统组学技术相比,时空组学能够在单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捕获生物分子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追踪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随着时空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指数... 时空组学作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与传统组学技术相比,时空组学能够在单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捕获生物分子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追踪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随着时空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指数级增长,对时空组学数据的有效存储、管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发展,时空组学数据库的存储容量和数据读取速度持续提升,提供了更高效的生物和医学数据的处理能力。旨在概述时空组学从早期探索到现代应用的发展历程,介绍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工具在数据整合与分析中的核心作用。深入探讨该领域在当前研究中的前景和突破方向。特别地,关注时空组学数据库多模式生物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将当前最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时空组学技术相结合。对时空组学技术及其在数据库中应用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组学 时空数据库 数据存储 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体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剑歌 周立权(审校)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02-209,共8页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过40余年的发展,PCNL手术体位从最初的俯卧位逐步发展为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三种体位。在这三种体位下实施PCNL都是安全有效的,它们各具优势,也有不足。为了适应复杂病...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过40余年的发展,PCNL手术体位从最初的俯卧位逐步发展为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三种体位。在这三种体位下实施PCNL都是安全有效的,它们各具优势,也有不足。为了适应复杂病例的手术需求,每种体位都经历改良而衍生出多种改良体位,改良后的体位或改善了术中操作的空间,或便于同时进行PCNL操作和逆行尿路内镜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扩大其适应证,最终促进了PCNL的发展。充分认识各种PCNL手术体位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体位,为进一步改进PCNL手术体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手术体位 肾结石
原文传递
医学生物信息学课程多层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永华 胡艳玲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9期92-93,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测序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医学生物样本大数据的获得,不可阻挡地催生了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课堂-上机”教育方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于本课程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测序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医学生物样本大数据的获得,不可阻挡地催生了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课堂-上机”教育方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于本课程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网络在线课程以其独具创新的方式引领着数字化学习的巨大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知识的学习与获取,是近期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混合式教学是指将网络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本文从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生物信息学教学的运用意义出发,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知识需求,探讨利用网络公众学习平台建立移动课堂应用于医学生物信息课程教育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网络在线课程 医学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肥胖与男性肾结石患者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咸晓莹 颜海标 +2 位作者 韦苏春 姚姿婷 莫曾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分析肥胖对患肾结石风险的影响,探索预防肾结石形成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西防城港地区的健康体检男性3 491例进行为期4年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共随访到1 250例,新发肾结石67例,按照年龄匹配随机选取335例健康男性为对... 目的:分析肥胖对患肾结石风险的影响,探索预防肾结石形成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西防城港地区的健康体检男性3 491例进行为期4年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共随访到1 250例,新发肾结石67例,按照年龄匹配随机选取335例健康男性为对照。测定血清的葡萄糖、血脂等指标,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人体测量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病例组的腰围、臀围、BMI明显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伴有代谢综合征或腹型肥胖者,肾结石的发病率较高,而伴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或血脂异常者,肾结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BMI升高及代谢综合征均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OR分别为2.449、2.208、1.108)。结论:肥胖是罹患肾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肥及控制体重对于减少肾结石的发生及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肥胖 代谢综合征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广西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胜珠 叶娟 +4 位作者 黄雅铃 朱秀娟 田佳榕 李慕军 莫曾南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473-1477,1480,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PIH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广西出生队列中的26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PIH孕妇173例(PIH组),健康孕妇2433例(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PIH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广西出生队列中的26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PIH孕妇173例(PIH组),健康孕妇2433例(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检验,并抽取20%的研究样本代入方程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高龄、初产妇、月经不规律、孕20周前收缩压升高是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立PIH的预测模型为:LogitP=-10.392+0.040×X1+0.593×X2+0.429×X3+0.055×X4。该模型预测PI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54.5%。抽取样本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PIH的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48.3%,Kappa值=0.051(P=0.013),一致性较差。结论高龄、初产妇、月经不规律、孕20周前收缩压升高的孕妇发生PIH的风险增高。所建立模型对广西地区孕妇发生PIH的预测能力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广西
下载PDF
MicroRNAs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昊天 徐剑锋 +3 位作者 潘立鑫 王秋雁 向邦德 钟鉴宏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70-47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发生的免疫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探究,microRNAs(miRNAs)被证明可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进而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肝癌诊断、预后、...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发生的免疫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探究,microRNAs(miRNAs)被证明可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进而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肝癌诊断、预后、治疗及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RNAS 诊断 预后 治疗 耐药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慢性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玉兰 黄胜珠 +5 位作者 陈泽凤 龙新阳 梁爽 林家莉 莫曾南 徐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512-1519,共8页
目的: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慢性肾病(CKD)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尚不清楚这种关联是否是因果关联。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eGFR和CKD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以与同型半胱氨酸显著... 目的: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慢性肾病(CKD)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尚不清楚这种关联是否是因果关联。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eGFR和CKD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以与同型半胱氨酸显著相关的1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本研究使用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eGFR和CKD,n=567,460)进行了两样本的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逆方差加权、MR 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方法都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与eGFR和CKD无因果关联(均P>0.05)。Cochrane’s Q检验提示与同型半胱氨酸显著相关的11个SNPs之间可能存在异质性。MR Egger回归表明不存在水平多效性。Leave-one-out法表明,没有单一的SNP驱动MR分析结果。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eGFR和CKD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即同型半胱氨酸并不直接导致eGFR降低或CKD的发生。因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太可能是eGFR降低和/或CKD的预测风险指标或临床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病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