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结合P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晓聪 文宏 +1 位作者 闭奇 韦恒 《内科》 2017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心内科轮转的临床实习生7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P结合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5名。CP结合PBL教学组采用CP管理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教...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心内科轮转的临床实习生7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P结合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5名。CP结合PBL教学组采用CP管理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以临床查房、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率。结果 CP结合PBL教学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结合PBL教学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掌握规范化诊疗步骤,提高临床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学 心内科 PBL教学法 临床路径
下载PDF
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强 文伟明 +1 位作者 闭奇 李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4月心内科轮转的122名医学生纳入研究,抓阄随机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观察组轮转期间给予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的教学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 目的探讨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4月心内科轮转的122名医学生纳入研究,抓阄随机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观察组轮转期间给予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的教学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法。轮转1个月后进行考核并调查满意度。结果出科时,两组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与本组入科时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出科成绩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出科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率87.10%,对照组满意率31.67%,两组满意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8.983 0,P〈0.05)。结论 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可提高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更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PBL教学 英语查房
下载PDF
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梅 张瑶 +2 位作者 梁春丽 陈珊 谭知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每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专科知识教学查房,实验... 目的探讨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每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专科知识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后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中,对其采用PBL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升专科理论,增强专科知识储备,为提高其联系实际的能力打下理论基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心血管内科 传统专科知识教学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文伟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S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见习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浅析
5
作者 黄锋 胡启平 陈泉芳 《蛇志》 2016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总结心内科临床教学的经验,提高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在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PBL教学方法,并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自制多媒体课件等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带教,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现代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生... 目的总结心内科临床教学的经验,提高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在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PBL教学方法,并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自制多媒体课件等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带教,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现代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带教效果显著。结论医患互信是临床教学的基石,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心内科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浅析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家庭成员急救知识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21
6
作者 韦正莉 陈务贤 +3 位作者 梁榕 陆燕燕 李秋云 邓华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开展现场医学急救知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以便推广。方法 将易诱发的心源性猝死的 2 0 0名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 ,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双盲法研究。实验组接受急救医学知识专项...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开展现场医学急救知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以便推广。方法 将易诱发的心源性猝死的 2 0 0名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 ,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双盲法研究。实验组接受急救医学知识专项培训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家属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实验组对医学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由 33%提高到81% ,对照组从 2 7%提高到 4 5 %。焦虑抑郁的评分 ,实验组分别由 (0 .6 1± 0 .14 )降至 (0 .4 1± 0 .0 8)、(35 .81± 10 .75 )降至 (30 .78± 6 .6 1) ;对照组分别由 (0 .6 3± 0 .18)下降为 (0 .5 9± 0 .0 7) ,(34.6 7± 9.4 8)下降为 (34.0 7± 8.0 2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开展现场医学急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健康教育 ,能有效提高猝死高发的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的急救能力 ,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有利于提高院外猝死的急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家庭成员 急救知识 健康教育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龙曼云 钟国强 陈蒙华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CPR)抢救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7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经CPR抢救的完整病例资料,分为成功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病因、各种抢救措施等因素...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CPR)抢救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7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经CPR抢救的完整病例资料,分为成功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病因、各种抢救措施等因素与CPR成功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胺碘酮、低温脑保护和艾司洛尔的使用可提高CPR成功率(P<0.05),阿托品、机械通气、利多卡因、碳酸氢钠会增加CPR死亡率(P<0.05)。结论胺碘酮、低温脑保护和艾司洛尔是心血管病患者心脏骤停CPR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阳春 李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8-660,共3页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不仅具有强效降脂这一调脂效益,尚具有逆转斑块、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体现了巨大潜力。本文就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不仅具有强效降脂这一调脂效益,尚具有逆转斑块、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体现了巨大潜力。本文就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波 李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01-1905,共5页
线粒体自噬属于特征性选择性自噬,可清除受损或多余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稳态。线粒体自噬具有与非选择性自噬不同的分子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线粒体自噬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线粒体自噬属于特征性选择性自噬,可清除受损或多余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稳态。线粒体自噬具有与非选择性自噬不同的分子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线粒体自噬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该文综述线粒体自噬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线粒体自噬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阳春 李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12-3514,3518,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无论是基因的直接注入还是以质粒和腺病毒作为载体均存在转染率低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已有研究证实超声靶向破坏微泡可实现基因在心肌组织的靶向释放,提高转染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无论是基因的直接注入还是以质粒和腺病毒作为载体均存在转染率低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已有研究证实超声靶向破坏微泡可实现基因在心肌组织的靶向释放,提高转染率,增强治疗效果。本文就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转染 基因 超声疗法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下载PDF
吡格列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华锋 李浪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883-3886,共4页
吡格列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激动剂,进入靶细胞后通过激活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的PPAR-γ核转录因子,调控糖脂代谢~[1]。除了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外,吡格列酮尚具有抗炎、抗氧... 吡格列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激动剂,进入靶细胞后通过激活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的PPAR-γ核转录因子,调控糖脂代谢~[1]。除了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外,吡格列酮尚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心房结构性及电重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心血管效应~[2]。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心血管疾病 核转录因子 胰岛素抵抗 糖脂代谢 抗氧化应激 PPAR 激动剂 电重构 核受体超家族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梅 邹宝林 +2 位作者 陈珊 梁春丽 谭知知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名82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名82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血脂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马强 李高叶 +4 位作者 廖婷婷 玉琴 黄晓波 韦秀 谢海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共5所医院的ICU护士共20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共5所医院的ICU护士共20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评估量表”调查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5.08±18.07)分、(68.70±9.49)分、(20.73±4.82)分、(45.66±8.95)分,整体上为中等偏低水平。不同医院等级、ICU工作年限、有无ICU专科资质的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态度较为积极,知识及行为水平亟待加强。ICU管理者应健全ICU护士身体约束培训机制、种类和队伍,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强化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增强知识建立积极态度和情感,促使行为改变,促进身体约束专科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ICU护士 身体约束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硝普钠在心血管病人中应用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硝普钠 心血管病人 不良反应 心功能不全 低血压反应 微量注射泵 护理管理 监测 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患者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人微小RNA-142-5p的靶基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15
作者 俞虹宇 周爽 蒋智渊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人微小RNA-142-5p(hsa-miR-142-5p)的靶基因,并通过分析靶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初步探讨hsa-miR-142-5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iRGator v3.0数据库检索hsa-miR-142-5p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人微小RNA-142-5p(hsa-miR-142-5p)的靶基因,并通过分析靶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初步探讨hsa-miR-142-5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iRGator v3.0数据库检索hsa-miR-142-5p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使用PubMed数据库检索hsa-miR-142-5p的相关文献,结合miRBase 22.1和UCSC Genome Browser的检索结果,获得hsa-miR-142-5p定位、碱基序列和物种保守性等基本信息。通过数据库TargetScan、DIANA TOOLS、miRDB、miRWalk进行靶基因预测后取交集,再与miRTarBase数据库中被实验验证的靶基因合并作为基因集。取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hsa-miR-142-5p在心脏中存在基础表达量,在包括人类在内的26个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共获得包含51个候选基因的靶基因集,靶基因功能富集于心内膜垫融合、胚胎心管形态发生、心脏心室形态发生和心肌肥厚的调节、心脏上皮向间质转化的正调控等心血管相关的生物学过程(P<0.05),并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黏附连接、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和叉头框蛋白O(FoxO)信号通路等调控(均P<0.05)。结论hsa-miR-142-5p的靶基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相关,而PI3K/Akt信号通路、黏附连接、TGF-β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述病理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RNA-142-5p 靶基因 心血管疾病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MDT教学模式对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作用
16
作者 蒋智渊 林葆菁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29-32,共4页
多学科协助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是多学科专家组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其最初主要用于肿瘤领域,旨在通过发挥各学科专长,集中力量,为患者制定最为适宜的诊疗方案。但是,MDT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中应用较少,而将... 多学科协助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是多学科专家组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其最初主要用于肿瘤领域,旨在通过发挥各学科专长,集中力量,为患者制定最为适宜的诊疗方案。但是,MDT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中应用较少,而将MDT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较少进行探索。文章主要从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MDT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必要性、MDT教学模式对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思维、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临床技能、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MDT教学模式将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为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助诊疗 临床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专业型研究生 教学模式 能力培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对内皮功能损伤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曾海城 李斌 +1 位作者 肖旋 何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77-4979,共3页
目的评价伴发于老年高血压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分析这些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3医院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54例,其中46例伴有... 目的评价伴发于老年高血压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分析这些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3医院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54例,其中46例伴有代谢紊乱相关疾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计算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值,分析各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随访3年,观察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FMD值在伴与不伴糖尿病[(8.38±1.04)%vs.(8.32±0.74)%]患者间,伴与不伴肥胖症[(8.20±0.82)%vs.(8.62±0.88)%]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FMD值[(8.05±0.70)%]低于不伴高尿酸血症者[(8.52±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显示,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0.0%)高于不伴高尿酸血症者(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加剧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损伤程度,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潜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舒张 代谢紊乱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卓宏 黄凯 +1 位作者 韦斌 曾知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95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A组)50例,常规治疗组(B组)4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50例,分别比较3组间的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95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A组)50例,常规治疗组(B组)4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50例,分别比较3组间的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内皮素(ET)水平。A、B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NO、ET水平,分别做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及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1治疗前,A、B组ICM患者血清NO水平均低于C组,ET水平高于C组(P<0.01),A、B组间NO、E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A、B组治疗后NO水平均增高,ET水平均降低(P<0.01)。3治疗后做A、B组间比较,A组NO水平高于B组,ET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能更好改善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缺血性心肌病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症状性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廖贵 蒙玉民 +3 位作者 邹专 肖开振 黄光瑜 顾容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23-428,共6页
退变椎体终板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与临床工作者,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治疗手段,其通过对退变椎体终板进行射频消融术,使相应椎体椎基神经发生变性,阻断椎基神经的伤害性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由退... 退变椎体终板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与临床工作者,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治疗手段,其通过对退变椎体终板进行射频消融术,使相应椎体椎基神经发生变性,阻断椎基神经的伤害性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由退化椎体终板引起的腰痛症状。目前国外已有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原理、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较多报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椎基神经射频消融术 慢性腰痛 椎体退变 MODIC改变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海城 李斌 +1 位作者 肖旋 何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评价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状态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不同临床特征分组间的差别,分析该人群心脑血管事件意外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36例确诊为OSAHS的老年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 目的评价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状态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不同临床特征分组间的差别,分析该人群心脑血管事件意外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36例确诊为OSAHS的老年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测量入组患者的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值并计算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并检验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在不同临床特征分组间的差异。通过回顾性分析3年随访数据进一步研究不同临床特征分组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伴发高血压病的患者的FMD值[(7.85±0.65)%]明显低于不伴高血压病的患者[(8.40±0.80)%](P<0.05)。对3年随访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41.2%,7/17)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的患者(10.5%,2/19),P<0.05。结论伴发高血压病是OSAHS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