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与CBL联合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雪云 梁洁 +2 位作者 韦利鲜 陆彩纳 梁华 《科技风》 2025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CBL联合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轮转实习的本科护理学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轮转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包含50名实习护生。对照...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CBL联合模式在新生儿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轮转实习的本科护理学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轮转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包含50名实习护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CBL联合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得分。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及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得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采取翻转课堂与CBL联合模式教学具有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CBL 护理实习教学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俭凤 谭继磊 +2 位作者 梁华 陆彩纳 梁洁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112-115,133,共5页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根据Papile影像学分度标准分为轻度出血组(Ⅰ/Ⅱ级,79例)和中重度...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根据Papile影像学分度标准分为轻度出血组(Ⅰ/Ⅱ级,79例)和中重度出血组(Ⅲ/Ⅳ级,6例),对两组aEEG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重度出血组睡眠觉醒周期(Cy)评分低于轻度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的Cy评分与颅内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26,P=0.037),Cy评分越低,颅内出血越严重。结论aEEG的Cy改变与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程度有关,aEEG能早期诊断和预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睡眠觉醒周期 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下载PDF
广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现状和能力建设需求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琴燕 韦琴 +3 位作者 黄晓波 文燕 梁洁 李艳青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94-599,共6页
目的调查广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的现状和能力建设需求。方法采用《西部地区新生儿病房能力建设现况调查问卷》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39家(8家三级甲等、3家三级乙等、26家二级甲等、2家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 目的调查广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的现状和能力建设需求。方法采用《西部地区新生儿病房能力建设现况调查问卷》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39家(8家三级甲等、3家三级乙等、26家二级甲等、2家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情况和能力建设需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新生儿病房基本建设: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床位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数分别达到Ⅲ级a等、Ⅱ级a等要求,三甲妇幼保健院的辐射台、温箱配置基本达到要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床位使用率分别为103. 35%、85. 00%、85. 00%、95. 00%。(2)人力资源配置:三级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与床位比均未达标,医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构成比偏低(8. 18%),中、高级职称医生分别占39. 62%、20. 13%;二级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医师硕士学位构成比极低(1. 90%),中、高级职称医生分别占31. 90%、9. 82%。三级甲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护士与床位比基本达标,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未达标。二级、三级妇幼保健院中、高级职称护士分别占13. 96%、13. 85%。(3)急救仪器设备配置:各家妇幼保健院的抢救车、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设备的配置基本完善,但T-组合复苏器、除颤仪配置率较低。(4)业务开展:各家妇幼保健院的高流量吸氧、出院后随访、新生儿转运的开展率较高,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静脉导管、脐动静脉置管整体业务开展水平较低。(5)教学:各家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临床见习、临床实习、进修,三级妇幼保健院还开展了规范化培训。(6)能力建设需求:对增加培训机会、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培养专科护士的需求较高。结论广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同差距,需加强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和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病房 分级建设 能力建设 广西
下载PDF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4
作者 徐志诚 钟丹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190例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根据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146例,采用腰椎穿刺术采集两组新生儿脑...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190例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根据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146例,采用腰椎穿刺术采集两组新生儿脑脊液标本,采用速率法检测脑脊液AD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及二者联合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脑脊液ADA水平升高(P<0.05)。脑脊液ADA、脑脊液WBC及反应低下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1.944、1.249、14.686,95%CI:1.013~3.730、1.146~1.362、2.642~81.646,P均<0.05)。与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单独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增加(P<0.001)。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ADA水平升高。脑脊液ADA升高、脑脊液WBC升高及反应低下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ADA水平联合脑脊液蛋白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广西仫佬族自治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UGT1A1基因谱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慧玲 钟丹妮 李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7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UGT1A1基因TATA box突变和G71R突变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新生儿,其中来自新生儿科患有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100例,作为... 目的研究UGT1A1基因TATA box突变和G71R突变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新生儿,其中来自新生儿科患有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妇产科出生,且随访2周无黄疸的足月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与直接基因测序确认两组TATA box和外显子1基因型,比较两组G71R突变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病例组汉族、壮族、仫佬族的G71R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均未检测出TATA box突变。病例组纯合G71R突变4例,杂合突变37例,突变率为41.00%(41/100);对照组G71R杂合突变9例,未检出纯合G71R突变,突变率9.00%(9/100)。G71R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22.50%,对照组为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6,P<0.01);汉族、壮族、仫佬族的G71R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71R突变是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突变类型。G71R突变基因频率在汉族、壮族、仫佬族之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UGT1A1 仫佬族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6
作者 杨丽华 钟丹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73-76,94,共5页
目的分析175例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7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三组:超早产儿组21例、极早产儿组78例、中晚... 目的分析175例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7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三组:超早产儿组21例、极早产儿组78例、中晚期早产儿组76例。比较三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超早产儿组的有创机械通气的概率、病前侵入性操作、病前禁食状态、病前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极早产儿、中晚期早产儿。临床表现中以发热、呼吸困难为表现的中晚期早产儿组与其余两组早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组颅内出血、肺出血发生率低于其余两组,极早产儿组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超早产儿组休克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早产儿组在治疗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其余两组,抗生素平均疗程短于其余两组,超早产儿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其余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早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情转归、并发症、治疗情况有差异,熟悉不同的临床特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不同胎龄 早产儿 败血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睡眠保护策略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晓波 韦琴 +1 位作者 李艳青 梁洁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7期498-502,共5页
睡眠保护或睡眠支持是早产儿发展性照顾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文章基于国内外早产儿的睡眠研究成果,综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保护性睡眠策略的定义、睡眠相关概念、睡眠评估方法,总结分析了早产儿睡眠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早产儿睡... 睡眠保护或睡眠支持是早产儿发展性照顾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文章基于国内外早产儿的睡眠研究成果,综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保护性睡眠策略的定义、睡眠相关概念、睡眠评估方法,总结分析了早产儿睡眠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早产儿睡眠保护策略,即提供环境支持、给予合理睡眠体位、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提高睡眠保护意识、提供出院延伸教育,以期为临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运用该护理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保护策略 睡眠 早产儿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与光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韦秋文 徐平 +4 位作者 唐海燕 刘敏 李小容 刘燕芬 覃英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 同步换血 光疗 治疗 效果比较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传妹 李智贤 +5 位作者 刘军杰 钟丹妮 田桂湘 丁雪明 韦柳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1名出生1周内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根据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83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新生儿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1名出生1周内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测定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及阻力指数(RI)。根据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83名)、PIVHⅠ级组(90例)、Ⅱ级组(106例)、Ⅲ级组(21例)和Ⅳ级组(21例),分析各组间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结果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Vs均随着日龄增加而增高。PIVHⅠ级组新生儿3天内V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IVHⅡ级组(P均<0.05),高于PIVHⅢ、Ⅳ级组(P均<0.05);PIVHⅡ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新生儿7天内Vs及3天内Vd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IVHⅠ、Ⅱ级组(P均<0.05),PIVHⅢ、Ⅳ级组间比较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动态监测PIVH患儿MCA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超声检查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0
作者 黄晓波 韦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502-506,共5页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EWSs)是目前临床预警护理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它通过评估患者简易生理参数等观察指标快速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指导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急救干预措施。EWSs已逐步由成人科室应用到新生儿护理领...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EWSs)是目前临床预警护理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它通过评估患者简易生理参数等观察指标快速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指导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急救干预措施。EWSs已逐步由成人科室应用到新生儿护理领域,且发挥积极作用。新生儿作为特殊群体,其护理质量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完善国内临床新生儿早期预警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产妇所生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星 徐平 +1 位作者 夏红卫 潘新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妊娠糖尿病 产妇 神经行为评分 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儿 NBNA 特点 意义 母亲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文燕 黄晓波 +2 位作者 韦琴 李艳青 梁洁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家属出院准备度量表对138例高危新生儿父母(276名)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55.46±28.33)分...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家属出院准备度量表对138例高危新生儿父母(276名)进行调查,并分析家属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55.46±28.3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生育类型、患儿住院时间、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住址与医院的距离是影响父母出院准备量表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情况较好,医护人员应根据高危新生儿及其父母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出院指导以提高出院指导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出院准备度 家属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54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钊 李眉 韦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54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探讨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死亡新生儿154例临床资料,对性别、死亡日龄、出生体重、胎龄、死亡主要原因、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54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探讨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2年在我院住院死亡新生儿154例临床资料,对性别、死亡日龄、出生体重、胎龄、死亡主要原因、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2012年共收治新生儿8 788例。其中死亡154例,总病死率为1.75%,男女比例2.76∶1;低出生体重、低胎龄新生儿病死率较正常体重、正常胎龄新生儿高。死亡前3位的疾病为先天缺陷、早产儿及新生儿败血症;死亡新生儿中早期新生儿多见(57.48%),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主。晚期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以新生儿败血症为主。新生儿期后死亡最常见先天畸形(消化道和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及各种继发严重感染。结论:加强对产前健康及优生优育宣教,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先天畸形的风险;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死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增加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两项指标对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早产儿病情恶化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晓波 韦琴 +2 位作者 杨朝霞 梁洁 文燕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对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NEWS)预测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情恶化的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174例早产儿入院时基本资料和相关生理参数,包括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娩方式、体温、呼吸、心率、... 目的探讨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对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NEWS)预测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情恶化的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174例早产儿入院时基本资料和相关生理参数,包括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娩方式、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意识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有无病情恶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产儿病情恶化的影响因素,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NEWS模型及NEWS+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入院时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意识情况是早产儿病情恶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NEWS模型及NEWS+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模型预测病情恶化的拟合度均良好(P>0.05),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80%(158/174)、93.68%(163/174)。结论增加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两项指标能提高NEWS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情恶化风险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恶化
下载PDF
新生儿高血糖症31例分析
15
作者 张翠珍 廖东 刘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血糖症 胰岛素 血管阻力 代谢障碍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1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护理
16
作者 吴霞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种并发症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胎粪吸入综合征 经口喂养 APGAR评分 高压氧治疗 气管插管 皮肤护理 剖宫产术
下载PDF
单双倍血量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陈琴 钟丹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比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单双倍换血的胆红素换出率,探讨单倍换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换血前总胆红素为388.79±98.47μmol/L,单倍及双倍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至262.... 比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单双倍换血的胆红素换出率,探讨单倍换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换血前总胆红素为388.79±98.47μmol/L,单倍及双倍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至262.80±83.94μmol/L、209.80±65.94μmol/L,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至换血前的67.3%(约为2/3,胆红素换出率为32.7%)、53.9%(约为1/2,胆红素换出率为46.1%),相当于前段单倍换血胆红素换出率占整个换血胆红素总换出率的70.4%(约为2/3),后段单倍换血胆红素换出率为胆红素总换出率的29.6%(约为1/3);双倍血容量换血,随着换血量增加,胆红素值下降速度均呈先快后慢;换血前、单倍换血后、双倍换血后总胆红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换血疗法能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单倍及双倍血量换血后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32.7%、46.1%。2、单倍血量换血也可达到较好胆红素换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换血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琴燕 韦琴 +4 位作者 黄晓波 文燕 梁洁 杨少丽 李艳青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部护理联盟制订的“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广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部护理联盟制订的“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广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床护比,综合医院为1∶0.73~1∶0.83,妇幼保健院为1∶0.56~1∶0.81,中医医院为1∶0.50~1∶0.59。新生儿科护士中、高级职称构成比,三级医疗机构为13.76%~22.02%,二级医疗机构为6.25%~22.22%。新生儿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仅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为7.41%,其他医疗机构为22.22%~65.38%。调查对象中共有新生儿专科护士169名(6.71%)。新生儿科近3年承担课题均数为0.43项,发表论文均数为4.04篇。护士培训需求方面,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需求较高的内容为:危重症护理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新理念。结论广西新生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护士学历有了较大提高,但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较低,整体中、高级职称构成比偏低,护理科研水平有待提升,护士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加强广西新生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满足护士培训需求,注重专科护士培养,以促进广西新生儿护理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问卷调查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管理研究 卫生人力 在职培训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新生儿延续护理需求及实施现状分析
19
作者 陆彩纳 谭继磊 +3 位作者 梁华 梁洁 孙俭凤 滕小芸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父母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同时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互联网+护理实施现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7月至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延续护理需... 目的了解新生儿父母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同时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互联网+护理实施现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7月至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新生儿延续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其父母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新生儿父母延续护理的需求。调取我院互联网智慧平台后台数据,对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新生儿互联网云平台上的线上咨询及上门护理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互联网+护理实施现状。结果60.98%的新生儿父母期望出院后能获取上门护理服务,在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方面占比较高的项目为生活护理指导(49.59%)、母乳喂养指导(40.65%)、用药指导(33.33%)及新生儿抚触(32.52%)。新生儿父母所咨询问题主要归为喂养、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接种五大类,其中喂养、生活护理与皮肤护理占比较高。结论新生儿父母对延续护理需求高,内容涉及范围广,可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结合新生儿父母的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提高新生儿出院后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延续护理 互联网 云平台
下载PDF
超声对脑室内出血早产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桂湘 李智贤 +2 位作者 钟丹妮 马燕 丁雪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生后一周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胎龄(GA)、出生体重(BW)、平均动脉压(MABP)、日龄对IVH早产儿MCA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早产儿应用超声技术检查颅脑,根据其颅脑声像分为无IVH组(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生后一周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胎龄(GA)、出生体重(BW)、平均动脉压(MABP)、日龄对IVH早产儿MCA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早产儿应用超声技术检查颅脑,根据其颅脑声像分为无IVH组(对照组45例)、轻度IVH组(45例)和重度IVH组(20例),并分析M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MCA的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轻度IVH早产儿3d内MCA的Vs明显增高(P<0.05),重度IVH的早产儿第1天MCA的Vs、Vd明显降低(P<0.05),两组IVH比较,重度IVH的早产儿7d内MCA的Vs及第1天的Vd均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VH早产儿MCA的Vs与MA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和0.86,P<0.05)。结论:IVH早产儿生后24h内存在脑血流功能破环,MCA的Vs与MABP呈正相关,超声动态监测IVH早产儿的MABP及MCA血流参数改变对评价早产儿出血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