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联合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活检效能中的研究
1
作者 阳玉晶 杨红 +1 位作者 文荣 高瑞智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检查的41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13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检查的41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413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C-TIRADS分类及其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比较C-TIRADS分类、C-TIRADS分类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分别根据C-TIRADS指南和C-TIRADS指南联合超声造影进行推荐甲状腺活检,分别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恶性肿瘤的活检产量、恶性肿瘤的活检率以及不必要的活检率。结果C-TIRADS检查结果诊断良性结节363例,恶性结节50例;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诊断良性结节267例,恶性结节146例。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应用C-TIRAD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结节、1.0~1.5cm结节中,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的恶性肿瘤活检率低于C-TIRADS单独分类,>1.5cm结节中,C-TIRADS联合超声造影的恶性肿瘤活检率、不必要活检率均低于C-TIRADS单独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IRADS与超声造影相联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效能,并且将超声造影联合C-TIRADS去推荐甲状腺活检也能提高推荐甲状腺结节活检的可靠性,在增加恶性结节的活检产率的同时还能减少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不必要活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造影 诊断效能 不必要活检率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持续性房颤对左心耳形态学及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覃诗耘 曾德才 +3 位作者 王芬 苏春晓 王茜 贝玉琼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05-2309,共5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及持续性房颤(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和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RMS合并PeAF(RMS-PeAF)患者(RMS-PeAF组)、22例单纯RMS患者(RMS组)、31例单纯PeAF患者(PeAF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及持续性房颤(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和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RMS合并PeAF(RMS-PeAF)患者(RMS-PeAF组)、22例单纯RMS患者(RMS组)、31例单纯PeAF患者(PeAF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4组的左心耳形态学超声指标[左心耳最大切面面积指数(LAAAImax)、左心耳最小切面面积指数(LAAAImin)、左心耳最大体积指数(LAAVImax)、左心耳最小体积指数(LAAVImin)、左心耳入口最大径线指数(LAAODImax)、左心耳长度指数(LAALI)]和左心耳功能学超声指标[左心耳血流充盈峰值速度(LAA-PFV)、左心耳血流排空峰值速度(LAA-PEV)、左心耳前壁收缩运动速度(LAA-AWSV)、左心耳前壁舒张运动速度(LAA-AWDV)、LAA-PFV/LAA-AWDV值、左心耳面积缩小率(LAAAR)、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以及左心耳自发声学显影(SEC)分级。结果 (1)RMS-PeAF组的LAAAImax、LAAAImin、LAALI、LAAODImax大于PeAF组、正常对照组,LAAVImax、LAAVImin大于其余3组(P<0.05);RMS组及PeAF组的LAAAImin、LAAVImin、LAALI、LAAODImax大于正常对照组,且RMS组的LAAODImax大于PeAF组(P<0.05)。(2)RMS-PeAF组的LAA-PFV、LAAAR、LAAEF小于其余3组,LAA-PEV小于正常对照组,LAA-AWSV、LAA-AWDV小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LAA-PFV/LAA-AWDV值大于PeAF组(P<0.05);RMS组的LAA-PFV、LAA-PEV、LAAAR、LAAEF小于正常对照组,LAA-AWSV、LAA-AWDV小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而LAA-PFV/LAA-AWDV值大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eAF组的LAA-PFV、LAA-PEV、LAAAR、LAAEF、LAA-PFV/LAA-AWDV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3)4组的左心耳SEC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MS-PeAF组的左心耳SEC分级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单纯RMS和单纯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及部分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程度相似,且二者同时存在会产生叠加效应,但RMS对心耳前壁运动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持续性房颤 左心耳形态 左心耳功能 超声指标
下载PDF
超声E成像及MR mDixon序列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钟献凤 陈桂娥 +1 位作者 陈彦婵 黄健源 《肝脏》 2023年第5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E成像及MR mDixon序列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AFLD患者147例(轻度58例,中度59例,重度3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125例,均接受超声E成像和MR ... 目的探讨超声E成像及MR mDixon序列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AFLD患者147例(轻度58例,中度59例,重度3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125例,均接受超声E成像和MR mDixon序列检查获取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NAFLD病情严重程度与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肝杨氏模量及脂肪含量诊断重度NAFLD的效能。结果NAFLD患者AST、ALT、ALP和TBil分别为(19.62±5.54)U/L、(27.82±7.10)U/L、(70.57±7.90)IU/L和(40.72±11.34)μmol/L,高于健康人的(17.20±5.30)U/L、(17.54±5.33)U/L、(67.95±7.82)U/L和(11.50±5.45)μmol/L(P<0.05)。重度NAFLD患者AST、ALT、ALP和TBIL分别为(24.64±5.21)U/L、(30.24±4.00)U/L、(75.33±10.60)U/L和(47.43±11.20)μmol/L,高于中度NAFLD患者的(20.50±5.71)U/L、(29.00±4.87)U/L、(70.50±10.61)U/L和(42.56±9.40)μmol/L(P<0.05)和轻度NAFLD患者的(16.20±3.42)U/L、(25.31±4.71)U/L、(67.10±7.55)U/L和(35.40±8.24)μmol/L(P<0.05)。NAFLD患者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分别为(5.30±1.52)kPa和(5.34±1.20)%,高于健康人的(3.04±1.22)kPa和(3.40±1.11)%(P<0.05)。重度NAFLD患者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分别为(7.30±1.30)kPa和(6.80±1.23)%,高于中度NAFLD患者的(5.21±1.41)kPa和(5.50±1.14)%(P<0.05)和轻度NAFLD患者的(4.30±1.32)kPa和(4.21±0.90)%(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AFLD病情严重程度与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r=0.680、0.526,均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单独诊断重度NAFLD的AUC分别为0.867和0.849,低于两者联合诊断的0.946(P<0.05)。结论采用超声E成像和MR mDixon序列检查可精确测得肝杨氏模量和脂肪含量,对诊断NAFL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E成像 MR mDixon序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杨氏模量 脂肪含量
下载PDF
TPOAb阴性的产后甲状腺炎合并产后Graves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陈雪兰 傅士恩 +7 位作者 丘程程 黄子恩 梁杏欢 冼晶 匡雅琪 杨海燕 马燕 罗佐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产后甲状腺炎(PPT)合并产后Graves病(PPGD)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产后甲状腺炎合并产后Graves病(G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 目的:总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产后甲状腺炎(PPT)合并产后Graves病(PPGD)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产后甲状腺炎合并产后Graves病(G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产后4个月余出现高代谢表现,无GD特征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显示游离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的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TPOAb阴性,ATD治疗后高代谢症状迅速改善,治疗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检查骤降甚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超声检查提示PPT合并GD可能性大,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确诊为产后甲状腺炎合并PPGD。结论:产后1年内出现的甲状腺毒症,应首先考虑PPT,同时也要考虑PPGD所致的可能;必要时可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甲状腺炎 产后Graves病 产后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毒症
下载PDF
不同基础代谢率计算公式对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傅士恩 梁杏欢 +5 位作者 王柔媚 冼晶 梁子毅 潘捷 匡雅琪 罗佐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探索不同基础代谢率(BMR)公式在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CT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且未治疗的CTM患者46例(CTM组),同期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甲亢不伴CTM患者49例(甲亢不伴CTM组)... 目的:探索不同基础代谢率(BMR)公式在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CT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且未治疗的CTM患者46例(CTM组),同期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甲亢不伴CTM患者49例(甲亢不伴CTM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选择Gale、Reed、Read、Takeda、Kosa、Jenkins、RPP、Harris-Benedict、Cunningham等共9个BMR公式进行描述。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上臂围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不同公式计算下的BM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9个BMR公式对CTM的诊断效能。结果:CTM组BMR(Gale、Reed、Read、Takeda、Kosa、Jenkins、心率收缩压乘积)、FT_(3)、FT_(4)、TRAb均高于甲亢不伴CTM组、健康对照组(P<0.05)。Gale公式诊断C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CI:0.74~0.91)(P<0.05),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81.63%,诊断CTM截断值BMR>46.00,其特异性优于Read公式法(P<0.05)。结论:用Gale公式评估的BMR对于CTM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基础代谢率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基于超声造影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秦琼 吴玉泉 +6 位作者 文荣 白秀梅 高瑞智 林雅丹 吕佳忆 何云 杨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评估基于超声造影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106例LARC患... 目的评估基于超声造影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106例LARC患者,以6∶4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3例(pCR者14例)和验证集43例(pCR者12例)。基于PyRadiomics从超声造影图像肿瘤感兴趣区域提取影像学特征。采用类内相关系数、Mann-Whitney U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选取7个与pCR相关的影像学特征,基于R语言使用弹性网络回归构建超声造影影像组学模型,并与临床特征融合构建一个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集中,超声造影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695(95%CI=0.532~0.859),联合模型的AUC为0.726(95%CI=0.584~0.868)。验证集中,超声造影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763(95%CI=0.625~0.902),联合模型的AUC为0.790(95%CI=0.653~0.928)。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均表明CA199(P<0.05)和超声造影影像组学评分(P<0.001)可作为LARC患者nCRT后pC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超声造影影像组学评分对LARC患者nCRT后是否达到pCR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可能为预测LARC患者nCRT后达到pCR提供一种无创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影像组学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钟诗颖 黄凯 +3 位作者 韦斌 郑静 何红文 郭盛兰 《微创医学》 2022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23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6...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23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 MWD)、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间接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_(2)),以及靶向药物治疗前和术前的心导管检查指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3例患者术前靶向药物用药时间(15.17±2.04)个月。采用内科介入封堵治疗11例,外科修补治疗11例,外科修补联合介入封堵治疗2例。术后继续靶向药物治疗18例,用药时间(13.26±1.08)个月。术后有21例患者完成定期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5年。(2)23例患者术后均无封堵器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残余分流。(3)治疗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患者的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PASP_(2)水平有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均P<0.05),治疗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PASP_(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 MND有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P<0.05),治疗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不同时间6 M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完成定期随访的21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完成定期随访的21例患者术前分流指数(Qp/Qs)较靶向药物治疗前上升,全肺阻力和导管直接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较靶向药物治疗前下降(均P<0.05)。结论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CHD合并重度PH患者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靶向药物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参数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秦丽莎 丘程程 +3 位作者 唐支平 李丽娟 刘婷婷 马燕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例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勒肿瘤的...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例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勒肿瘤的边界即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从中提取特征。通过随机抽样将数据以7∶3的比例分为用于构建模型的训练组和用于评估模型可靠性的验证组(例数比177∶78)。训练组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以0.95为阈值去除相关性高的特征,决策树模型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选择重要性前6%的特征建立逻辑回归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在逻辑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综合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对其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降维及逻辑回归分析后最终获得20项特征和2项临床参数(CA125、CA153)用于构建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综合预测模型中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1、0.78和0.89、0.85。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两者均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超声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及结合相关临床参数构建的综合模型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不完全消融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吴林永 赵羽佳 +4 位作者 庞锦树 廖蔚 陈玉姬 何云 杨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建立良好的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不完全消融模型,探索残余癌分子景观的改变。方法将8只免疫缺陷BALB/c裸鼠以MHCC97-H肝癌细胞系建立异位种植瘤模型,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进行模拟临床肝癌不完全消融,对照组仅... 目的建立良好的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不完全消融模型,探索残余癌分子景观的改变。方法将8只免疫缺陷BALB/c裸鼠以MHCC97-H肝癌细胞系建立异位种植瘤模型,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进行模拟临床肝癌不完全消融,对照组仅进行假消融。通过超声诊断仪、热成像相机、大体病理、HE染色、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评估模型间的差异性改变。结果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全部获得成功。实验组热成像相机监测针尖周围肿瘤温度位于50~73.9℃。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E染色大多显示为坏死区域-变性区域-肿瘤细胞区域共存的现象,坏死区域为(23.75±13.77)%,变性区域为50%(30%)。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显示体内外不完全消融模拟模型中存在数百个交集稳定分子景观。结论通过成功建立肝癌不完全消融残余癌的裸鼠异位种植模型,可为分子层面上研究不完全消融残余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消融 肝癌 异位种植 动物模型 分子景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