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陈脉 黄柳柳 +2 位作者 蒋春兰 曾德才 郑宝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分析在单纯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伴主动脉瓣脱垂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4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2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的pmVSD、并在超声引导下介入... 目的分析在单纯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伴主动脉瓣脱垂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4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2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的pmVSD、并在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随访观察术后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的变化,统计主要生存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随访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封堵成功率为95.2%(40/42)。生存随访时间(36.6±21.4)个月,无主要生存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较术前减轻。不同AVP组免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生存率未达统计学差异。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室间隔缺损大小、主动脉瓣脱垂深度,是术后残余分流及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如果术前评估及介入方法把握合适,在超声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治疗,对主动脉瓣影响小,近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超声引导 介入封堵
下载PDF
心肺联合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与右心功能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韦舒旻 吴棘 +2 位作者 陆新凤 莫婷 韦慧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01-005,共5页
研究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转归与右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探讨心肺联合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与右心功能相关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经临床诊断为肺部疾病的新生儿86例(病例组)和同期住院无肺部疾病的新生儿50... 研究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转归与右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探讨心肺联合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与右心功能相关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经临床诊断为肺部疾病的新生儿86例(病例组)和同期住院无肺部疾病的新生儿50例(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入院前和治疗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TAPSE、EI、RVFAC、SPAP)和肺脏超声图像(LUS评分),对两组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ROC曲线分析LUS评分、右心功能各参数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APSE、EI、RVFAC、LU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足月儿TAPSE高于早产儿;非好转组各参数均无明显差异,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肺部疾病患儿TAPSE存在显著差异(P<0.05)。(3)ROC曲线分析:治疗前TAPSE对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64%、特异性70%,治疗后LUS评分对肺动脉高压预测的特异性79%。结论 TAPSE是肺部疾病进展中监测右心功能的有效指标,在疾病早期对肺动脉高压预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LUS评分对肺动脉高压预测的特异性较高,有助于监测肺部疾病的转归,心肺联合超声对新生儿肺部病变、右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超声 新生儿 肺疾病 右心功能
下载PDF
浅谈妇产科超声诊断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燕 何云 廖新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18-,共1页
关键词 妇产科疾病 卵巢黄体 超声诊断教学 声像图表现
下载PDF
超声在移植肾术后内科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曦曦 何云 +5 位作者 李智贤 黄伟华 陆云飞 廖新红 李艳宁 张翠红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行连续性超声检查236次。结合临床及病理将无并发症的移植肾列为正常移植肾组,将出现内科并发症的病例分为急性排异反应(AR)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行连续性超声检查236次。结合临床及病理将无并发症的移植肾列为正常移植肾组,将出现内科并发症的病例分为急性排异反应(AR)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和远期并发症[慢性排异反应(CR)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内科并发症组移植肾2DUS可出现各种异常表现,CDFI显示血流灌注情况较正常移植肾组差,PW显示移植肾内动脉频谱波形异常。AR组移植肾宽径大于其他3组;AR组与ATN组移植肾厚径大于正常移植肾和远期并发症组;3个病变组移植肾实质厚度、锥体高度和移植肾内各级动脉RI值明显大于正常移植肾组,ATN组最为显著。3个病变组发病时间不同,AR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段,但术后1年以内多见;ATN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个月以内;CR和CAN多发生在术后1年后。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将超声表现与不同内科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特点相结合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超声检查 内科并发症
下载PDF
兔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特征与肾组织病理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崔艳华 吴棘 +2 位作者 严继萍 张洲 李蕾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1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兔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特征与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96只,采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不同程度的兔肾动脉狭窄模型,根据建模术的时间点分为T2、T7共2个亚组,每个亚组再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极... 目的探讨兔肾动脉狭窄模型超声造影特征与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96只,采用套管内肾动脉管壁压迫法建立不同程度的兔肾动脉狭窄模型,根据建模术的时间点分为T2、T7共2个亚组,每个亚组再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极轻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每亚组8只。建模后第2天及第7天,分别对2个亚组动物模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血肌酐与血尿素氮检测;采用Jablonski法进行肾小管损伤的病理学定量评分。分析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相关性。结果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与建模第2天相比,中度组、重度组肾小管损伤病理学评分增加(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建模术后第7天,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均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82、0.77、0.70,P均<0.05);肾皮质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与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呈负相关(r=-0.62、-0.81、-0.68、-0.80,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估肾皮质血流灌注及肾动脉狭窄后肾组织病理损伤状况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模型 超声造影 肾小管病理评分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医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景模式探索
6
作者 杨红 何融泉 +2 位作者 黄婉英 黄志广 陈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179-018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工作。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我们通过挖掘思想政治内核、构建临床实践活动来丰富课程思想政治的内容,以问题导入、项目主线、成果反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动力,并完善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思... 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工作。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我们通过挖掘思想政治内核、构建临床实践活动来丰富课程思想政治的内容,以问题导入、项目主线、成果反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动力,并完善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构建内涵丰富评价体系,旨在构建本科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全景式模式的体系,培养有温度、有能力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全景模式 大数据
下载PDF
超声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BOPPPS教学模式带教体会
7
作者 吴玉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3,6,共4页
超声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该传统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临床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BOPPPS教学模型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化的课程设计模型,即主题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s... 超声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该传统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临床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BOPPPS教学模型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化的课程设计模型,即主题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s)、前测试(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试(posttest)和总结(summary)。该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并以具体实例“下肢动脉栓塞”进行详细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专业 超声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BOPPPS教学模式
下载PDF
超声分子影像组学评估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膜抗原表达: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蓉 黄钊希 +2 位作者 黄方易 袁晗 高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 观察超声分子影像组学评估前列腺癌(PC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表达的价值。方法 分别于裸鼠皮下接种22RV1细胞(PSMA阳性表达,n=9)或PC-3细胞(PSMA阴性表达,n=10),构建不同PSMA表达水平人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制备靶向PSM... 目的 观察超声分子影像组学评估前列腺癌(PC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表达的价值。方法 分别于裸鼠皮下接种22RV1细胞(PSMA阳性表达,n=9)或PC-3细胞(PSMA阴性表达,n=10),构建不同PSMA表达水平人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制备靶向PSMA的超声纳米泡(PSMA-NB),进行表征检测及体内、外超声分子成像。以7∶3比例将裸鼠随机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提取训练集纹理特征,以组内相关系数、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等方法筛选特征,构建超声分子影像组学模型,并评估模型诊断PSMA阳性PCa的效能。结果 所制备PSMA-NB平均粒径为(392.2±31.56)nm, Zeta电位为(-29.3±0.95)mV,体外显像效果理想,稳定性好。共基于训练集数据提取1 561个纹理特征,最终筛选出3个特征,包括exponential_glszm_ZoneVariance、wavelet_HHH_gldm_SmallDependenceLowGrayLevelEmphasis及logarithm_gldm_DependenceVariance,以之构建的超声分子影像组学模型诊断训练集、测试集PSMA阳性表达P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0.875。结论 基于靶向PSMA超声分子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评估PCa裸鼠PSM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动物实验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下载PDF
无背景差分超声分子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荣凤 黄钊希 +3 位作者 陆柳桂 梁樱子 廖新红 高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超声纳米泡(PSMA-NB),探讨无背景成像差分超声分子成像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诊断及定位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构建PSMA-NB及非靶向纳米泡(NB)。细胞层面检测PSMA-NBs对人前列腺肿瘤22RV1细胞(PSMA阳性表... 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超声纳米泡(PSMA-NB),探讨无背景成像差分超声分子成像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诊断及定位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构建PSMA-NB及非靶向纳米泡(NB)。细胞层面检测PSMA-NBs对人前列腺肿瘤22RV1细胞(PSMA阳性表达)和PC-3细胞(PSMA阴性表达)的寻靶能力。构建人前列腺肿瘤22RV1细胞(n=5)、PC-3细胞(n=5)荷瘤裸鼠模型(n=10),经鼠尾静脉注入PSMA-NB,行原位爆破,采集爆破前后的超声分子图像,利用破坏-补充后处理技术,获取并对比两组差分超声分子成像效果。结果PSMA-NB与NB的粒径大小分别为(363.7±24.4)nm、(236.0±55.2)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07)。细胞寻靶结果显示,PSMA-NB仅黏附在PSMA阳性表达的细胞核周围。动物实验提示,PSMA阳性表达组的差分超声分子图像仅在肿瘤部位显示造影剂高增强区域,且无背景噪声。结论基于PSMA靶向超声纳米泡构建的无背景差分超声分子图像可用于精准靶向诊断及定位PSMA阳性前列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分子成像 差分成像 超声纳米泡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小鼠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心肺联合超声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疾病进展和疗效的评价作用
10
作者 梁彬彬 钟燕芬 +2 位作者 李京涛 莫莹莹 吴棘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08-715,共8页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超声(CPUS)对阿霉素(DOX)诱导心力衰竭(HF)大鼠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48,腹腔注射DOX,2次/周)和治疗组(n=32,DOX注射6周后给予芪苈强心颗粒灌胃,1次/d)。模...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超声(CPUS)对阿霉素(DOX)诱导心力衰竭(HF)大鼠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48,腹腔注射DOX,2次/周)和治疗组(n=32,DOX注射6周后给予芪苈强心颗粒灌胃,1次/d)。模型组根据DOX注射时间长短(1~6周)分为6个亚组,每组8只。治疗组根据灌胃时间长短(1~4周)分为4个亚组,每组8只。各组均行CPUS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房室增大,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D)、收缩末期左房横径/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D/RAD)、舒张末期左室横径/舒张末期右室横径(LVEDD/RVEDD)升高,左、右室E/e’和右室壁厚度(RVWT)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和左室壁厚度(LVWT)降低(均P<0.05);模型组胸膜线、A线模糊或消失,B线数量增多,肺部超声评分(PLUS)高于对照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脏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变性水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间质水肿疏松,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表现为肺泡结构破坏,小叶间隔增厚,肺泡腔积液,肺泡毛细血管淤血,炎症细胞浸润,符合心力衰竭的心、肺病理改变。治疗组左房室减小,LAD、LVEDD/RVEDD低于模型组(P<0.05),LAD/R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LVEF、TAPSE高于模型组,左、右室E/e’低于模型组(P<0.05);LVWT高于对照组,右室壁厚度(RVWT)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超声表现为B线数目减少,可见A线。与模型组注射6周比较,治疗组给药3周、4周PLUS评分显著降低(P<0.05),心、肺病理形态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改善。心脏超声参数与PLUS具有显著相关性,LAD、LVEDD/RVEDD与PLUS呈正相关关系,LVEF、TAPSE与PLUS呈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CPUS能够动态监测HF大鼠的疾病进展,评价干预治疗效果,能密切追踪病程发展,可望为HF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阿霉素 心肺联合超声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BI-RADS4类乳腺病变 被引量:67
11
作者 陈圆圆 刘军杰 +4 位作者 魏晏平 丁雪明 李智贤 田桂湘 曾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32例BI-RADS4类乳腺病变,根据病变血流Adler半定量分级及弹性评分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绘制ROC曲线,比...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32例BI-RADS4类乳腺病变,根据病变血流Adler半定量分级及弹性评分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绘制ROC曲线,比较BI-RADS分类及校正BI-RADS分类。结果 132例病灶中,良性病灶75个,恶性病灶57个。CDF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48.00%,准确度为65.15%;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61.33%,准确度为72.73%。校正BI-RADS分类诊断4类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明显高于BI-RADS分类的0.760(Z=2.963,P<0.01)。结论 CDFI联合UE可以明显提高对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乳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杨慧慧 刘军杰 +3 位作者 陈圆圆 田桂湘 李智贤 唐晓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技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1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技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1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内部有无坏死、进针角度和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41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44例,良性病变206例,穿刺成功率为85.4% (350/410).病灶最大径≤2.0cm、2.1~6.0cm、>6.0 cm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8.6%、91.7%和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11,P<0.05);病灶内部有坏死和无坏死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4.6%和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2,P<0.05).大病灶(最大径>6.0 cm)坏死率为36.4%,显著高于病灶最大径≤ 6.0 cm者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30,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进针角度、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均无显著影响(x2=0.057、1.717、1.140、0.372、0.094,P>0.05).结论 病灶大小和病灶内部有无坏死是影响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掌握小病灶的穿刺技巧和大病灶穿刺过程中避开坏死灶是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超声引导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敏华 郭盛兰 +3 位作者 覃诗耘 吴棘 张棣 邓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功能。方法应用RT-3DE测量30例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计算...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功能。方法应用RT-3DE测量30例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计算左房总射血容量(TASV)、左房被动射血容量(PASV)、左房主动射血容量(AASV)、左房扩张指数(LAEI)、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_(passive))、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_(active))。对以上容积及射血量数据均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得到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_(max)I)、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_(min)I)、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_(pre)I)、左房总射血容量指数(TASVI)、左房被动射血容量指数(PASVI)、左房主动射血容量指数(AASVI),分析上述数据与二尖瓣口面积(MVA)的相关性。结果 (1)MS组LAVmaxI、LAVminI、LAV_(pre)I均高于对照组(P<0.05);(2)MS组TASVI、PASVI、AASV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S组LAEI、LAEF、LAEFpassive、LAEF_(active)均低于对照组(P<0.05);(4)MS组LAV_(max)I、LAV_(min)I、LAV_(pre)I、LAEF、LAEFpassive与MVA相关(r=-0.432、-0.421、-0.440、0.352、0.401,P<0.05),TAVSI、PASVI、AASVI、LAEI、LAEF_(active)与MVA无相关性(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左房存储器功能、管道功能、泵功能均降低。RT-3DE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MS窦性心律患者左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左房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4
作者 陈圆圆 李智贤 +4 位作者 刘军杰 魏晏平 曾健 李富 冯卫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560-356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常规超声结合UE对629例702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借鉴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常规超声结合UE对629例702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借鉴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规范评分,然后结合UE对以上结果进行校准。结果 (1)常规超声检查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的各项指标(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或毛刺征、微钙化、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血流达Ⅱ~Ⅲ级、阻力指数≥0.70)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超声结合UE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明显优于常规超声与UE单独应用时(P<0.001)。结论常规超声与UE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弹性成像 乳腺癌
下载PDF
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圆圆 李智贤 +3 位作者 魏晏平 刘军杰 曾健 韦康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62-366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TNBC的超声(包括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和钼靶X线特征,借鉴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超声与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TNBC的临床...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TNBC的超声(包括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和钼靶X线特征,借鉴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超声与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TNBC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超声与钼靶X线对TNB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36%、72.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者联合对TNBC的诊断符合率为93.61%,明显高于钼靶X线(P=0.002)单独应用时。结论超声可检出钼靶X线无法发现的病灶,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UE)对TNBC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应用可提高TNBC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孕酮 弹性成像技术 钼靶X线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颖芳 李智贤 +8 位作者 曾健 李艳宁 韦康来 李富 丁雪明 黄华 冯卫连 魏晏平 庞彩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3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TNBC和non-TNBC组,并分析比较其...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3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TNBC和non-TNBC组,并分析比较其超声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①318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占16.35%(52/318)。②病理结果显示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on-TNBC组(P<0.05)。③超声显示,TNBC组肿块有边缘毛刺征、内部微钙化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2~3级的病例数明显低于non-TNBC组(P<0.05)。结论 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部分患者缺少典型的恶性肿块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TNBC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BI-RADS分类与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军杰 陈圆圆 +3 位作者 李智贤 曾健 韦康来 王斯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征象,探讨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分析3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边缘毛刺...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征象,探讨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分析3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微钙化、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部血流、弹性评分及BI-RADS分类,术后行免疫组化检测ER、PR、CerbB-2表达,分析BI-RADS分类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边缘有毛刺征的IDC肿块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边缘无毛刺征者(χ2=7.618、6.178,P<0.05),有微钙化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微钙化者(χ2=4.827,P<0.05),血流分级II^III级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0~I级者(χ2=4.07,P<0.05);②ER、PR、CerbB-2表达阳性的IDC的BI-RADS分类明显高于ER、PR、CerbB-2阴性者(P<0.05)。结论边缘毛刺征、微钙化、血供丰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工作中有可能将ER、PR、CerbB-2阴性乳腺癌的BI-RADS分类低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基因 ERBB-2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常规超声结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方芹 何云 +4 位作者 杨红 彭金波 吴玉泉 郭莉娟 褚桐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及RE检查的69个甲状腺结节,根据图像特征进行赋值评分,计算结节的联合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结节分为良恶性组...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及RE检查的69个甲状腺结节,根据图像特征进行赋值评分,计算结节的联合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结节分为良恶性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使用常规超声评分和联合超声评分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有效性。结果:结节内部回声、边界、纵横比、有无微小钙化、内部血流及弹性评分等几个参数的联合评分在良恶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甲状腺结节的平均联合评分高于良性组甲状腺结节;以联合评分6分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界点,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87.5%、92.8%、93.5%与91.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常规超声结合RE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常规超声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弹性评分 联合评分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级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邓瑶瑶 何云 +3 位作者 杨红 方芹 褚桐苇 郭莉娟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79-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7个结节),分别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所有病灶依据二维超声特征进行TI-RADS分级,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7个结节),分别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所有病灶依据二维超声特征进行TI-RADS分级,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TI-RADS分级、CEUS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CEUS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早期低增强、不均匀增强、周边无环状增强,以此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73.08%(19/26)、80.20%(81/101)、78.74%(100/127);73.08%(19/26)、75.25%(76/101)、74.80%(95/127);96.15%(25/26)、32.67%(33/101)、45.67%(58/127)。以TI-RADS分级5级判定为恶性,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46.15%(12/26)、99.00%(100/101)、88.19%(112/127);TI-RADS分级联合CEUS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80.76%(21/26)、96.04%(97/101)、92.91%(118/127)。TI-RADS分级联合CEUS诊断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明显高于TI-RADS分级或CEUS单独诊断(P<0.05)。结论 TI-RADS分级可对甲状腺病灶进行初步规范化恶性风险判断,利用CEUS可进一步提高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二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覃肖溪 杨红 +4 位作者 何云 彭金波 吴玉泉 赵华群 申金金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824-826,83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肝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137例FLL患者共1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51个,恶性病灶86个,均行CEUS和CECT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肝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137例FLL患者共1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51个,恶性病灶86个,均行CEUS和CECT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敏感性为91.0%(20/22)及94.5%(17/18),特异性为59.1%(13/22)及18.8%(3/16),CEUS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ECT;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肝细胞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CEUS的诊断价值高于CECT。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7.7%(42/43)、94.4%(52/55),特异性分别为75.0%(15/20)、57.1%(12/21),均无明显差异;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肝细胞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CEUS与CECT的诊断效果相当。结论 CEUS和CECT诊断FLL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合理使用CEUS及CECT能提高FLL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局灶性病变 定性诊断 超声造影 增强CT 肝癌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