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NF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中神经元特异性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文 张成 +5 位作者 陈松林 张为西 冯善伟 柳太云 姚晓黎 曾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中神经元特异性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用BDNF和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在诱导1h、6h、12h及24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元...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中神经元特异性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用BDNF和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在诱导1h、6h、12h及24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stin、NSE、MAP-2及GFAP)的表达,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时点的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β-ME和BDNF诱导的细胞均能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stin和NSE,不表达MAP-2;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也有较弱表达。β-ME组诱导12h后nestin的表达转为阴性,NSE表达也减弱,而BDNF组直至24h nestin和NSE表达才渐转阴性;BDNF诱导的细胞S期百分率均较同时点的β-ME组高,β-ME在诱导后12h出现了凋亡峰,BDNF诱导组在观察的时点内均未出现凋亡峰。结论:β-ME诱导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蛋白表达的减少与细胞凋亡在时间上一致,说明分化后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凋亡有关;而BDNF诱导细胞的蛋白表达减少与细胞凋亡无关,提示BDNF诱导分化后的细胞死亡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或者BDNF可能有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大鼠 神经元特异性蛋白质
下载PDF
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重塑过程中对Doublecortin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梁森 石胜良 +3 位作者 毕桂南 李鑫 曾宏亮 陈仕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iper venom nerve growth factor,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vNGF-25u组、vNGF-50u组、vNGF-100u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S)组...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给予蛇毒型神经生长因子(viper venom nerve growth factor,vN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vNGF-25u组、vNGF-50u组、vNGF-100u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S)组,每组18只。造模后每日根据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情况。于2、7、14d分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Doublecortin(DCX)mRNA的表达。结果 (1)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同一时间下,vNGF各组评分低于I/R对照组,vNGF各组评分随着给药浓度增高而降低;(2)随着时间延长,DCX mRNA在各组的表达从2d开始逐渐增加,在7d达最高峰,14d时有所下降。术后同一时间,DCX mRNA在蛇毒组的表达高于在I/R对照组,并且DCX mRNA在vNGF-50U组的表达为蛇毒组中最高。结论 vNGF可通过增强DCX迁移效应促进神经重塑和恢复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荧光定量PCR vNGF DOUBLECORTIN
下载PDF
癫痫患者视空间记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原 许爱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影响因素分析 空间记忆 癫痫患者 发作频率 癫痫病人 数量化 逐步回归分析 认知障碍 脑功能障碍 脑电图
下载PDF
Fisher Syndrome临床特点12例分析
4
作者 蓝瑞芳 赵伟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FISHER syndrome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