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建辉 刘旭阳 +9 位作者 王洪良 廖吉祥 杨东阁 苏庆东 陆海生 蓝柳根 李海滨 文宁 秦科 孙煦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399,共5页
器官短缺问题是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决定了器官捐献的总规模,能否识别和转介潜在供者是造成不同地区器官捐献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对欧盟发布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中的潜在供者... 器官短缺问题是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决定了器官捐献的总规模,能否识别和转介潜在供者是造成不同地区器官捐献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对欧盟发布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中的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一章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器官获取组织工作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器官捐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脑死亡器官捐献(DBD)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识别与转介 重症监护室 器官获取组织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下载PDF
扩大标准供者器官受者权益保护的伦理建设
2
作者 聂峰 孙煦勇 +1 位作者 廖吉祥 李壮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8-883,共6页
在移植器官严重短缺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移植器官主要来源的背景下,扩大标准供者(ECD)器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CD存在基础疾病、高龄、外伤、休克或感染等情况,供器官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影响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移植器官严重短缺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移植器官主要来源的背景下,扩大标准供者(ECD)器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CD存在基础疾病、高龄、外伤、休克或感染等情况,供器官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影响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受ECD器官移植受者也将承担ECD器官带来的额外风险和疗效的不确定性,需要重视受者权益保护。本文从ECD器官移植在受者保护方面面临的伦理问题、目前器官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上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探讨器官移植受者权益的伦理审查机构与制度建设的建议,以期为促进ECD器官移植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扩大标准供者 权益保护 伦理审查 伦理建设 伦理委员会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心脏移植模型及供心保护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斯林 孙煦勇 +7 位作者 秦科 李海滨 莫安胜 侯善升 莫仁才 刘军 黎艳培 黄燕嫣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本中心建立巴马小型猪心脏移植模型的经验及供心保护策略。方法选用25~35 kg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各11头,分别作为供、受体。供体全麻下取胸部正中切口,主动脉根部4℃St.Thomas液灌停心脏,心脏离体后予UW液再次灌注并保存。... 目的总结和探讨本中心建立巴马小型猪心脏移植模型的经验及供心保护策略。方法选用25~35 kg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各11头,分别作为供、受体。供体全麻下取胸部正中切口,主动脉根部4℃St.Thomas液灌停心脏,心脏离体后予UW液再次灌注并保存。受体采取全麻下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双线对点交叉缝合的方式进行心房及大血管吻合。结果有8头移植心脏成功复跳,3头开放后出现室颤未能恢复自主心率,最初5头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结论巴马小型猪解剖结构有其特殊性,其心脏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在于合适的手术方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恰当的心脏保存及心肌保护,本实验可为心脏移植的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经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动物模型 手术方式 心脏保存 围手术期处理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肾动脉变异评价与肾移植变异动脉吻合术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云 孙煦勇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因为肾动脉变异,其来源、数目较复杂,肾移植疗效恢复很大程度依靠对动脉精准吻合、即时恢复血液循环,本综述旨在通过充分认识及评价肾动脉变异,在肾移植术中对变异动脉选择最佳的血管吻合术式,以达到移植肾及时恢复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肾动脉 变异 肾移植 吻合术式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切除对巨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莹 刘德云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巨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巨大嗜铬细胞瘤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巨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巨大嗜铬细胞瘤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记录病人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血浆皮质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照组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35.12±25.12)ml和(5.23±1.02)分,对照组分别为(356.12±42.58)ml和(7.09±1.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血浆皮质醇表达水平虽有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浆皮质醇表达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有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组织产生的损伤小,出血少,可减轻病人疼痛感受,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血浆皮质醇水平表达影响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嗜铬细胞瘤 疗效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亚低温结合体外膜氧合在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莹 孙煦勇 +3 位作者 秦科 董建辉 曹嵩 雷志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结合体外膜氧合(ECMO)应用于脑死亡供者肾移植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九二三医院的29例循环功能不稳定脑死亡供者及对应的57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支... 目的探讨亚低温结合体外膜氧合(ECMO)应用于脑死亡供者肾移植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九二三医院的29例循环功能不稳定脑死亡供者及对应的57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支持的处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体温34.0~35.0℃,15例)和常温组(36.5~37.5℃,14例)。比较两组供者使用ECMO期间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变化,以及随访两组相对应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供者使用ECMO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趋于稳定,亚低温组ECMO 5 h至器官获取前心率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 3 h至器官获取前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常温组(P<0.05),氧分压(PaO2)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使用ECMO期间供者肌酐、尿素氮低于常温组(P<0.05)。亚低温组受者术后尿素氮水平低于常温组(P<0.05),肌酐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受者术后住院时间(16.52±3.59)d,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低于常温组(3.45%和21.43%,P<0.05)。结论亚低温结合ECMO可降低脑死亡后循环不稳定的供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供肾功能,降低肾移植后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脑死亡 体外膜氧合
原文传递
双侧腹壁下动脉变异1例
7
作者 徐云 孙煦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12-513,共2页
腹壁下动脉变异相对少见,在临床尸检及影像学检查中有零星报告。由于腹壁的血供来源丰富,腹壁下动脉变异对腹壁本身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腹壁下动脉在整形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其临床价值也... 腹壁下动脉变异相对少见,在临床尸检及影像学检查中有零星报告。由于腹壁的血供来源丰富,腹壁下动脉变异对腹壁本身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腹壁下动脉在整形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其临床价值也越来越大[1-3]。详细了解腹壁下动脉的起始、走行、属支及可能出现的解剖变异等特点,有利于避免在手术中引起血管损伤、腹壁下血肿、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本研究对1具成人尸体标本双侧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双侧腹壁下动脉起始存在解剖变异,现对此发现进行描述,以补充腹壁下动脉变异数据库,为腹壁下动脉相关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腹壁下动脉 解剖学 变异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患者肠道菌群、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莹 孙煦勇 +4 位作者 秦科 曹嵩 董建辉 蓝柳根 李壮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923-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AR)患者肠道菌群、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术后A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50例,术后发生AR 26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AR 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肠道菌群变化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肾...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AR)患者肠道菌群、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术后A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50例,术后发生AR 26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AR 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肠道菌群变化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肾移植术后AR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研究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肠杆菌较对照组减少,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研究组术后5 d、7 d血小板比容(PCT)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肠杆菌减少,肠杆菌数量增多、肠球菌数量增多,PCT降低、PDW升高、P-LCR升高为肾移植术后A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AR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术后PCT降低,MPV、P-LCR升高。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PCT降低、PDW升高、P-LCR升高为A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肠道菌群 血小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肝肾联合移植治疗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例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毛海艳 蓝柳根 +2 位作者 周洁惠 雷志影 孙煦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41-142,145,共3页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从分子水平可将其分为PH1、PH2和PH3三种类型。PH1是一种遗传性过氧化物酶体疾病,由AGXT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维生素B6依赖的肝脏特异的AGTX缺失或功能异常。据国外文献报道,1型高草...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从分子水平可将其分为PH1、PH2和PH3三种类型。PH1是一种遗传性过氧化物酶体疾病,由AGXT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维生素B6依赖的肝脏特异的AGTX缺失或功能异常。据国外文献报道,1型高草酸尿症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1.05,极为罕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持续肾脏损害,甚至进入长期肾脏替代治疗。而且由于肝脏代谢缺陷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此类患者行单纯肾移植(KAT)后,肾脏疾病仍会复发。单独的肾移植不能阻止肝脏生成大量的草酸。因此该病须行肝肾联合移植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020年1月,我院为1例PHl患者行肝肾联合移植,现将此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联合移植 高草酸尿症 护理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肾嫌色细胞癌同时性双原发癌二例报道
10
作者 宋经清 刘权 +3 位作者 吴基华 徐邦浩 郭雅 文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1期949-952,共4页
病例1:患者男,32岁,因检查发现肝占位5 d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30余年,未治疗。乙肝五项示:HBsAg(+),HBeAe(+),HBcAb(+);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1210 ng/m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64 ng/ml,... 病例1:患者男,32岁,因检查发现肝占位5 d入院。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30余年,未治疗。乙肝五项示:HBsAg(+),HBeAe(+),HBcAb(+);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1210 ng/m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64 ng/ml,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32.28 U/ml,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15.1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五项 癌抗原125 CA199 肝细胞癌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活性氧簇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曾嘉珉 孙煦勇 董建辉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319-323,共5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一种复杂的,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钙超载等多种机制的病理过程。活性氧簇在HIRI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往研究多认为活性氧簇在HIRI过程中发挥促损伤作用,然而随着预缺血干预研究的深入,活性氧簇可能通...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一种复杂的,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钙超载等多种机制的病理过程。活性氧簇在HIRI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往研究多认为活性氧簇在HIRI过程中发挥促损伤作用,然而随着预缺血干预研究的深入,活性氧簇可能通过低氧诱导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通路参与了对肝细胞的保护。本文对活性氧簇在HIRI中的促损伤及潜在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簇 肝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