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朱晓菲 孙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2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3例,AB型12例,B1型2例,B2型6例,B3型9例;Masaoka分期:Ⅰ...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32例胸腺瘤根据WHO(2004)胸腺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Masaoka分期,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胸腺瘤A型3例,AB型12例,B1型2例,B2型6例,B3型9例;Masaoka分期:Ⅰ期12例,Ⅱ期9例,Ⅲ期5例,Ⅳ期6例。27例获12~95个月随访,Masao- ka分期Ⅲ、Ⅳ期者生存率较Ⅰ、Ⅱ期降低(P均<0.05),且5年生存率低于3年(P<0.05)。结论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可以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Masaoka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肿瘤 组织学类型 肿瘤分期
下载PDF
ATM基因rs4585位点多态性及免疫组化表达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潘思琼 陆奉科 +2 位作者 乔树叶 陈苗玉 以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85位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重SNaPshot法研究ATM基因rs4585位点的多态性,其中乳腺癌56例,乳腺良性肿瘤72例,并对乳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85位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重SNaPshot法研究ATM基因rs4585位点的多态性,其中乳腺癌56例,乳腺良性肿瘤72例,并对乳腺癌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ATM基因rs4585基因型分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无相关性(P>0.05),与乳腺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HER2、Ki-67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ATM基因rs458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 多态性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顺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血、尿NGAL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孟晓燕 郑妮 +3 位作者 张敏 宋雪霞 刘倩 黄向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顺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模型中AKI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疗效。方法 6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CN组),顺铂模型组(CP组)及还原型谷... 目的研究顺铂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模型中AKI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变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疗效。方法 6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CN组),顺铂模型组(CP组)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GI组),CP组为腹腔单次注射顺铂10mg/kg,据给药后各时间点不同分为5组;GI组为应用顺铂前腹腔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800 mg/kg,同样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5组;CN组为腹腔注射同顺铂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后12、24、48、96 h及144 h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及用ELISA法检测血、尿NGAL变化情况。结果同CN组相比,CP组12 h血、尿NGAL开始升高,48 h达峰值,Scr 48 h开始升高,144 h达峰值。GI组同CP组比较,减轻了血、尿NGAL的升高。结论 CDDP致大鼠AKI早期存在血、尿NGAL的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一定程度上减轻NGAL的升高,可能为防治顺铂致急性肾损伤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PDF
宫颈DNA倍体分析及TCT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雪梅 覃福宁 孙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与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及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8.67%和89.36%,特异度为22.47%和58.99%,阳性预测值为72.89%和82.15%,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4.19%和7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出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3.87%和62.90%,特异度为49.18%和79.92%,阳性预测值为64.87%和79.92%,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3.00%和7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TCT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活检宫颈病变检出率为40.37%。其中DNA倍体正常组、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宫颈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30%、25.00%、53.85%,前两组检出率显著低于最后一组(P〈0.05)。结论以出现3个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或LSIL为活检标准,对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SCUS伴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者活检更容易发现宫颈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宫颈肿瘤 活组织检查 女性 宫颈病变 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下载PDF
高危型人HPV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娟 黄林 +1 位作者 孙奇 范永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8-200,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大量研究发现,HPV感染尤其是高危亚型HPV感染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就近年来高危型HPV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大量研究发现,HPV感染尤其是高危亚型HPV感染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就近年来高危型HPV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肿瘤病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亚型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林 吴明贵 +7 位作者 何娟 韦正树 吕文鑫 宋绪佳 张言 伍尚鑫 银佑乐 范永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探讨HPV16/18与PC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PCa和73例BPH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和PCR结合反... 目的: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探讨HPV16/18与PC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PCa和73例BPH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和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75例PCa标本中16例HPV16/18阳性,阳性率为21.3%;73例BPH标本中7例阳性,阳性率为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CR结合RDB技术检测显示,75例PCa标本中HPV16阳性17例(22.7%)、HPV18阳性13例(17.3%),其中有4例HPV16/18均阳性;73例BPH标本中HPV16阳性6例(8.2%),HPV18阳性3例(4.1%),无共同阳性例数,两者HPV16/18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免疫组化和PCR结合RDB 2种方法,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9)。HPV16/18感染与PCa临床病理参数中的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临床危险因素等级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而与年龄、PSA值、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参数无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PCa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18 前列腺癌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对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学民 徐君毅 +3 位作者 以敏 于鹏程 汤阳阳 张朋皓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对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炎性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7例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机器人组(61例)和腹腔镜组(86例),腹腔镜... 目的:分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对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炎性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7例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机器人组(61例)和腹腔镜组(86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D_(2)淋巴结清扫术,机器人组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D_(2)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应激指标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指标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机器人组总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大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8,t=3.157,t=3.172;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1,t=4.791,t=4.199,t=2.307,t=2.630;P<0.05);机器人组术后1 d、3 d时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术后1 d)=2.390,t=3.415;t_(术后3 d)=4.825,t=5.582;P<0.05);腹腔镜组术后1 d和1周时CD4^(+)、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术后1 d)=2.387,t=4.221;t_(术后1周)=2.165,t=2.900;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可取得更好的近期疗效,且可减少患者炎性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检测原发性卵巢癌和转移性卵巢癌CDX2、CK7、CA_(125)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娟 黄林 +1 位作者 孙奇 陆妹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和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细胞角蛋白7(CK7)、糖链抗原125(CA_(125) )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8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50例,卵巢转移性结直... 目的:通过检测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和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细胞角蛋白7(CK7)、糖链抗原125(CA_(125) )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8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50例,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35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DX2、CK7、CA_(125) 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DX2在原发性结直肠腺癌和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和85.7%)明显高于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7、CA_(125) 在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和73.2%)明显高于原发性结直肠腺癌(分别为26.0%和4.0%)和卵巢转移性结直肠腺癌(分别为22.9%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联合检测CK7、CA_(125) 的阳性表达率(91.5%)高于单个指标(CA_(125) 为73.2%,CK7为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中CK7和CA_(125) 高表达,可作为其抗体检测指标。CK7和CA_(125) 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细胞角蛋白7 糖链抗原125 卵巢癌
下载PDF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妮 孙奇 韦静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2-333,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75例,在接受常规分段诊刮术前利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先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的取材标本满意率和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75例,在接受常规分段诊刮术前利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先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的取材标本满意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取材标本满意率为85.3%(64/75),常规分段诊刮术取材标本满意率为94.7%(7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取材诊断符合率为90.3%(56/62),常规分段诊刮术取材诊断符合率为93.5%(5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经济、有效、安全,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常规分段诊刮术作为评估异常子宫出血的初始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下载PDF
miR-17-5p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GIST88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君毅 张雪梅 +1 位作者 宋学民 汤阳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1-727,共7页
目的:探讨miR-17-5p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GIST88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GIST患者的瘤组织及相应的... 目的:探讨miR-17-5p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GIST88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GIST患者的瘤组织及相应的瘤旁组织标本,以及GIST882细胞和人正常肠道上皮细胞HIEC为研究对象。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测序法检测GIST标本中KIT基因突变情况。分别将miR-17-5p mimic和pc-KIT转染至GIST882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7-5p与KIT的靶向关系。qPCR和WB法检测GIST组织和细胞中miR-17-5p、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GIST882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结果:20例GIST组织中有15例患者发生KIT基因突变。与瘤旁组织比较,GIST组织中miR-17-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KI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HIEC细胞比较,GIST882细胞中miR-17-5p表达显著降低、KIT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过表达miR-17-5p可显著降低GIST882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sub-G1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均P<0.05)、而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同时KI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KIT是miR-17-5p的下游靶基因。同时过表达miR-17-5p和KIT对GIST882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水平未产生明显影响。结论:过表达miR-17-5p可显著抑制GIST88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下调KIT蛋白的表达,miR-17-5p可能是治疗GIST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GIST882细胞 miR-17-5p KIT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原文传递
过表达miR-150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君毅 以敏 +2 位作者 汤阳阳 尚小文 何惠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50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kinase/ser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NC组(...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50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kinase/ser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NC组(转染mimic)和miR-150(转染miR-150 mimic);采用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150 mRNA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B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将对数生长期HT-29分为阴性对照组、miR-150组、LY294002组和LY294002+miR-150组,采用PI3K抑制剂验证LY294002在HT-2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NC组相比,miR-150组细胞中miR-150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24 h、48 h、72 h和96h的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Bax、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50组和LY294002组p-Akt/Akt和Bcl-2/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iR-150组相比,LY294002+miR-150组p-Akt/Akt和Bcl-2/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150过表达可能通过负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150 凋亡 PI3K/AKT
下载PDF
ERCC1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华 孙奇 陆妹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36-31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中晚期鼻咽癌组织及48例癌旁组织中的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在鼻咽癌...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中晚期鼻咽癌组织及48例癌旁组织中的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ERCC1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55例(51.4%),高表达52例(48.6%),而在癌旁组织中,ERCC1低表达30例(62.5%),高表达18例(37.5%),两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综合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均无关。结论:ERCC1表达可能成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检测指标,ERCC1检测对鼻咽癌的预后、疗效预测、制定化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57^(KIP2)蛋白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娟 孙奇 +1 位作者 陆妹英 黄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p57^(KIP2)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CHM和PH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7^(KIP2)蛋白在25例CHM、35例PHM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30例水肿性流... 目的观察p57^(KIP2)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CHM和PH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7^(KIP2)蛋白在25例CHM、35例PHM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30例水肿性流产(HA)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57^(KIP2)蛋白在CHM的绒毛细胞滋养叶细胞、绒毛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HM和HA胎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测p57^(KIP2)蛋白可以作为CHM、PHM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7蛋白 水泡状胎块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宫颈液基细胞块制备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雪梅 黄灵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2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宫颈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对制片质量的影响,以探索宫颈细胞蜡块制作较为理想的方法为宫颈细胞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剩余标本45例,以直接取... 目的探讨不同的宫颈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对制片质量的影响,以探索宫颈细胞蜡块制作较为理想的方法为宫颈细胞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剩余标本45例,以直接取细胞沉渣法、琼脂包裹法、试剂盒制备法各收集15例细胞沉渣。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三种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接取细胞沉渣法取得的细胞量相对较少,制备时间长,切片内细胞片状聚集或堆叠;琼脂包裹法和试剂盒制备法取得的细胞沉渣较多,前者制备时间较长,切片内细胞平铺,较分散,可见淡蓝色琼脂背景;后者用时短,细胞平铺且集中,背景干净。结论直接取细胞沉渣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制备时间长,标本利用率不高;琼脂包裹法成本较低,制片效果良好,标本利用率较高,但操作时间较长且操作步骤较繁琐;试剂盒制备法操作简单,用时短,标本利用率高,制片效果好,但其成本较高。对于基层医院,可推荐采用琼脂包裹法,成本低,效果较好;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细胞量少的标本,试剂盒制备法可提高标本利用率,节约工作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细胞蜡块制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 宫颈 蜡块 制备 细胞学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在瘢痕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泽龙 张雪梅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4期295-297,共3页
A型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而松弛肌肉,常被用于解除肌肉痉挛、除皱美容等神经疾病治疗及皮肤美容领域。近年来研究证实,A型肉毒毒素能够通过抑制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瘢痕组... A型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而松弛肌肉,常被用于解除肌肉痉挛、除皱美容等神经疾病治疗及皮肤美容领域。近年来研究证实,A型肉毒毒素能够通过抑制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瘢痕组织内胶原纤维降解、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活性及创面周围组织张力达到促进瘢痕消退、减轻瘢痕瘙痒及疼痛、预防瘢痕复发等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鉴于此,本研究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小板及脾脏体积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农村立 郭堑 +1 位作者 龙腾河 孙奇 《柳州医学》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逐渐出现脾大、PLT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合并有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脾脏增大非常明显。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利用CT精确测量脾脏体积成为可能陋。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小板 脾脏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前列腺腺癌组织中HPV16/18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何娟 黄林 +2 位作者 孙奇 陆妹英 范永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在人体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前列腺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二步法检测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腺癌组...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在人体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前列腺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二步法检测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的HPV16/1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8%和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在前列腺腺癌组内,HPV16/18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患者PSA水平、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V16/18与前列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有可能成为前列腺腺癌早诊早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 前列腺腺癌 生物学指标
下载PDF
HNF3β对SW480细胞株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18
作者 徐君毅 宋学民 以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究HNF3β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细胞,并分为对照组、HNF3β转染组和空转质粒组;构建包含HNF3β蛋白全长的peDNA3.1质粒对HNF3β转染组进行质粒转染,空转质粒组使用... 目的探究HNF3β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细胞,并分为对照组、HNF3β转染组和空转质粒组;构建包含HNF3β蛋白全长的peDNA3.1质粒对HNF3β转染组进行质粒转染,空转质粒组使用空白质粒转染;使用蛋白质印记检测各组细胞HNF3β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使用Transwell小室检和划痕实验法测各组细胞运动能力;使用蛋白质印记检测增殖、侵袭转移相关蛋白质及JAK/ST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NF3β转染组HNF3β蛋白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PCNA蛋白表达、Ki67蛋白表达、单位面积侵袭细胞数目、N-cadherin蛋白表达、Vimentin蛋白表达、JAK1蛋白表达、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比HNF3β转染组,空转质粒组HNF3β蛋白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PCNA蛋白表达、Ki67蛋白表达、单位面积侵袭细胞数目、N-cadherin蛋白表达、Vimentin蛋白表达、JAK1蛋白表达、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HNF3β是结直肠癌的抑癌基因,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细胞核因子3β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冷冻切片对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郑妮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05-106,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术中冷冻切片对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总结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诊断的要点、难点,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本组冷冻切片诊断胆囊... 目的通过探讨术中冷冻切片对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总结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诊断的要点、难点,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本组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的总准确率达到98.21%,其中44例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100%,7例胆囊癌的准确率为87.5%,4例肝外胆管癌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注冷冻制片过程的各环节、提高诊断水平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切片 胆囊和肝外胆管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子宫颈细胞蜡块p16/Ki-67双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思琼 陆奉科 +1 位作者 张雪梅 谭凌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子宫颈癌是继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妇科常见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1]。据报道,全球子宫颈癌的发病人数每年超过53万,每年死亡人数接近27.5万[2]。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免疫组化单染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 子宫颈癌是继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妇科常见肿瘤,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1]。据报道,全球子宫颈癌的发病人数每年超过53万,每年死亡人数接近27.5万[2]。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免疫组化单染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免疫组化双染技术的出现增加了子宫颈癌的筛查手段,弥补了单染技术的不足。本文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细胞蜡块及组织蜡块p16/Ki-67双染进行检测,以组织活检并组织蜡块p16/Ki-67双染结果为标准,比较TCT及细胞蜡块p16/Ki-67双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p16/Ki-67双染技术 细胞蜡块 组织蜡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