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尽头 肿瘤患者如何好好告别
1
作者 王小妮 《健康向导》 2024年第1期5-6,共2页
肿瘤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的病死率较高,如胃癌、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当肿瘤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后,手术、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的疗效均降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成为该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恶... 肿瘤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的病死率较高,如胃癌、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当肿瘤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后,手术、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的疗效均降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成为该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生存时间 终末期患者 生存质量 肿瘤疾病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胰腺癌 肿瘤患者
下载PDF
862例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朝阳 杨帆 +1 位作者 李高峰 李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55-2257,共3页
目的探讨86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率及临床相关特征。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均经病理学确诊的86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此回顾性研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患者分别123、118... 目的探讨86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率及临床相关特征。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均经病理学确诊的86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此回顾性研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患者分别123、118、94、76、102、349例。男性535例,女性327例。中位年龄69岁(年龄23~81岁)。结果全组共86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率为6.8%。临床特征如年龄≥60岁、PS评分≥2分、临床分期晚、伴有合并症以及D2聚体升高等可能是VTE高发因素。胰腺癌VTE发生率最高,为10.5%,鼻咽癌发生率最低,为4.3%。下肢深静脉与肺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最常见的部位。大多数VTE确诊的时间是入院1~3个月。结论静脉血栓栓塞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临床发生相关特征,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肿瘤
原文传递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达桂 黄海欣 李桂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dL;奈达铂80mg/m2,dL。21d为1个周期,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均可评价疗效,共完...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dL;奈达铂80mg/m2,dL。21d为1个周期,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均可评价疗效,共完成周期数为106个,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1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为36.6%,疾病控制率为7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奈达铂 头颈部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玲 陈瑶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4期1521-1522,共2页
目的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68例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持续监测系统。结果经临床观察和护理,除8例发生气胸、6例感染、10例堵管、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 目的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68例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持续监测系统。结果经临床观察和护理,除8例发生气胸、6例感染、10例堵管、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全部完成化疗疗程,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关键,建立持续监测系统,加强患者及护理人员规范化管理是重要保证,可以大大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探析肿瘤放化综合治疗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成果
5
作者 宁四海 郑伯华 郑韩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4期569-570,共2页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放化综合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成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肿瘤放化综合治疗的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放化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放化综合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成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肿瘤放化综合治疗的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放化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中耐性好的患者远远多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组中治愈例数8例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例。结论: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宿主的代谢状态,为放化综合治疗提供耐受基础,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放化综合治疗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化综合治疗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新一代抗肿瘤药美罗华临床应用的观察和护理
6
作者 张艳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3期72-73,共2页
美罗华(Rituximab)目前已广泛用于难治、复发或初始的B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该药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能准确识别出人体的肿瘤细胞,还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美罗华(Rituximab)目前已广泛用于难治、复发或初始的B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该药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能准确识别出人体的肿瘤细胞,还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已经耐药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重新敏感。近一年来,我们在使用美罗华的过程中总结了减轻美罗华副作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抗肿瘤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过表达miR-486-5p增强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NE-2R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阳光 孙永楚 +4 位作者 覃月兰 陈凯华 赖林 陈锡山 朱小东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NE⁃2R过表达miR⁃486⁃5p后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采用microRNA(miRNA)测序和RT⁃qPCR检测miR⁃486⁃5p在鼻咽癌亲本细胞CNE2和放射抗拒细胞CNE⁃2R中的表达水平。使用miR⁃486⁃5p过表达及阴性对照慢病毒液感染CNE...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NE⁃2R过表达miR⁃486⁃5p后的放射增敏效应。方法采用microRNA(miRNA)测序和RT⁃qPCR检测miR⁃486⁃5p在鼻咽癌亲本细胞CNE2和放射抗拒细胞CNE⁃2R中的表达水平。使用miR⁃486⁃5p过表达及阴性对照慢病毒液感染CNE⁃2R细胞,分别定义为CNE⁃2R⁃Mimics组和CNE⁃2R⁃NC组,利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经不同照射剂量(0 Gy、2 Gy、4 Gy、6 Gy、8 Gy)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活力,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iRNA测序和RT⁃qPCR结果均显示CNE⁃2R细胞中的miR⁃486⁃5p表达水平低于亲本细胞CNE2。CCK⁃8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8 h、72 h、96 h后,过表达miR⁃486⁃5p的CNE⁃2R细胞增殖能力较CNE⁃2R⁃NC组减弱(均P<0.05);经2 Gy、4 Gy、6 Gy、8 Gy照射剂量照射后,CNE⁃2R⁃Mimics组存活分数低于CNE⁃2R⁃NC组(均P<0.05),其中在8 Gy照射剂量下两组存活分数差异最大(t=30.152,P<0.001)。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在未照射(0 Gy)和8 Gy照射剂量下,CNE⁃2R⁃Mimics组凋亡率均高于CNE⁃2R⁃NC组(均P<0.05),其中在8 Gy剂量照射下细胞凋亡率差异更显著(t=14.945,P<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照射剂量照射下,CNE⁃2R⁃Mimics组克隆形成数均低于CNE⁃2R⁃NC组,其中CNE⁃2R⁃Mimics组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和照射2 Gy时的存活分数均小于CNE⁃2R⁃NC组(均P<0.05)。结论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株CNE⁃2R过表达miR⁃486⁃5p后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来增加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486⁃5p 放射增敏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世婷(综述) 陈绍俊(审校) 《癌症进展》 2023年第7期711-713,717,共4页
近距离放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近距离放疗计划是依据二维图像进行设计的,剂量参考点只能反映局部剂量,无法反映整个盆腔的受量情况,且二维近距离放疗无靶体积概念,未考虑肿瘤大小、形状、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 近距离放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近距离放疗计划是依据二维图像进行设计的,剂量参考点只能反映局部剂量,无法反映整个盆腔的受量情况,且二维近距离放疗无靶体积概念,未考虑肿瘤大小、形状、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近年来图像引导的腔内后装治疗有了长足发展,基于CT等图像引导的三维后装治疗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基于X线的二维后装治疗,但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就中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二维近距离放疗 三维近距离放疗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周建红 李桂生 +1 位作者 李高峰 黄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FOLF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予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治疗方案:伊力替康:250~300 mg/m2,静脉滴注1...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FOLF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予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治疗方案:伊力替康:250~300 mg/m2,静脉滴注1 h/d;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d;21 d/周期。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即停止化疗,每2~3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最多化疗6个周期。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15例,无完全缓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3.4个月。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疲倦/食欲下降,发生率分别为73%和70%。最常见的3、4度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晚期结直肠癌 二线化疗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陆颖 黄海欣 +1 位作者 杨慧 陈达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为pT3~4pNl~3cM0或P任意rrpN2~3cM0。采用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FEC)化疗方案后,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组(多西他赛化疗时同步放疗)78例、序贯组(多西他赛化疗完成后放疗)77例,观察两组放射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9(16~62)个月。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均无3~4级放射性皮肤反应、症状性心肺放射损伤。1~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同步组的发生率为89.7%(70/78)、序贯组为88.3%(68,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年无复发生存率同步组为92.3%(72/78),序贯组为81.8%(63/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与序贯治疗比较提高了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安全可行,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辅助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期胃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杨春旭 黄海欣 李桂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85-887,共3页
背景与目的:体外及体内的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L-OHP)对多种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与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本文旨在观察L-OH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耐受性,并与传统的化疗方案进行... 背景与目的:体外及体内的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L-OHP)对多种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与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本文旨在观察L-OH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耐受性,并与传统的化疗方案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非随机的分组方法将4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L-OHP+HCPT方案组(治疗组)与Vp-16+CF+5-FU(ELF)方案组(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59岁,KPS评分≥60,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患者耐受性。结果:治疗组24例有效率58.3%(14/24),对照组19例有效率42.1%(8/1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炎、周围神经炎、静脉炎、脱发等,均在Ⅰ、Ⅱ度范围内。结论:L-OHP联合HCPT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羟喜树碱 化学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死亡原因和预后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朝阳 李桂生 +2 位作者 黄海欣 谢忠 余忠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死亡的鼻咽癌患者具体死因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7例死亡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中位年龄52岁。Ⅰ、Ⅱ、Ⅲ和Ⅳa期分别为1、2、17和17例。37例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目的探讨死亡的鼻咽癌患者具体死因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7例死亡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中位年龄52岁。Ⅰ、Ⅱ、Ⅲ和Ⅳa期分别为1、2、17和17例。37例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放疗±化疗、诱导化疗+放疗±化疗、单化以及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分别为13、13、8、1和2例。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37例患者死亡原因为肿瘤相关死亡、治疗并发症以及脑血管疾病分别为15例(40.5%)、21例(56.8%)和1例(2.7%)。全组37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仅为27.0%和16.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和晚分期是明确的临床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5岁和≥65岁的鼻咽癌患者3年OS和PFS分别为33.3%和0(P=0.000),20.0%和0(P=0.000)。Ⅰ~Ⅲ期和Ⅳa期患者3年OS分别为45.0%和5.9%(P=0.003),3年PFS分别为30.0%和0(P=0.010)。结论治疗相关死亡是鼻咽癌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年龄≥65岁和晚分期是明确的临床预后不良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应予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死亡原因 预后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及顺铂同步和巩固化疗治疗Ⅲ期肺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莫玉珍 宁四海 +2 位作者 李高峰 黄健 杨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加顺铂(PC方案)同期和巩固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Ⅲ期肺腺癌50例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该治疗模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无法手术的Ⅲ期肺腺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加顺铂(PC方案)同期和巩固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Ⅲ期肺腺癌50例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该治疗模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无法手术的Ⅲ期肺腺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顺铂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P组)或依托泊苷十顺铂(EP方案)同步放疗及巩固化疗(E组)。放疗靶区仅包括影像学或临床诊断的肿瘤(GTV),放疗剂量62—74Gy/31—37次。P组方案:培美曲赛500mg/m2、顺铂75mg/Ill。静脉滴注,d1,21天重复;E组方案:顺铂20mg/m2,dl-5,依托泊苷100mg/d,dl-3,静脉滴注,28天重复。放疗期间化疗2~3个周期,放疗结束后按同样方案巩固化疗2—4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P组总有效率(CR+PR)80.0%;E组总有效率(CR+PR)68.0%。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P组和E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2和6.8月(P=0.032)。P组和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VS84.0%、48.0%w32.0%(P=0.044)、24.0%傩16.0%。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PC方案对比EP方案同期和巩固化疗治疗无法手术Ⅲ期肺腺癌,可延长患者PFS和2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培美曲赛/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EGFR和KRAS基因状态对肺癌脑转移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华丽 覃莉 +1 位作者 岳海英 黄东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基因状态与肺癌脑转移放疗敏感性的关系,选出放疗优势人群,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21例,所有患者接受全脑放疗[30 Gy·(10f)-1或40 Gy&#...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基因状态与肺癌脑转移放疗敏感性的关系,选出放疗优势人群,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21例,所有患者接受全脑放疗[30 Gy·(10f)-1或40 Gy·(20f)-1]及病灶局部推量治疗[20 Gy·(10f)-1],评估不同基因表型对放疗敏感性及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121例患者中50例患者EGFR突变,10例KRAS突变,EGFR突变率为49%(50/102),KRAS突变率为16.7%(10/60)。mt EGFR患者对放疗的反应率明显高于wt EGFR(82%vs 44%,P=0.000),mt EGFR患者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长于wt EGFR(14个月vs 9个月,P=0.000)。对wt EGFR组患者的KRAS基因型进行亚组分析表明,wt EGFR/mt KRAS与wt EGFR/wt KRAS两组间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外转移病灶状态、脑转移个数、脑转移病灶大小、EGFR状态是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t 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颅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较wt EGFR、wt KRAS及mt KRAS有较高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放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
下载PDF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桂生 陈绍俊 +1 位作者 宁四海 黄海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同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9例,按92福州分期Ⅲ期30例,ⅣA期19例。鼻咽和上颈部靶体积采用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体积采用下颈前切野常规照射。... 目的观察同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9例,按92福州分期Ⅲ期30例,ⅣA期19例。鼻咽和上颈部靶体积采用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体积采用下颈前切野常规照射。调强放疗设鼻咽大体肿瘤为GTVnx、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高危临床靶体积CTV1和低危临床靶体积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GTVnx 73.9Gy/33次、GTVnd及CTV1 66Gy/33次、CTV2(50.4~59.4)Gy/(28~33)次。按EORTC或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全组患者均给与同期化疗,放疗结束予3周期辅助化疗。结果中位随访28月,1、2年局部控制率100%,97.96%,1、2年总生存率(OS)均为97.96%,1、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5.92%、93.89%。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获得较理想的局部区域控率和总生存率。3~4级急性黏膜炎和3~4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是化疗的剂量限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同期放化疗 铺助化疗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覃莉 黄海欣 +3 位作者 陈海辉 黄东宁 李桂生 陈达桂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独采用替莫唑胺方案。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独采用替莫唑胺方案。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4.7%,对照组为38.2%,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3%、67.6%、41.1%、2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44.1%、17.6%、5.9%(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69.50±4.62)、(47.03±6.38)、(36.07±6.21)、(1.66±0.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比单用替莫唑胺更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干扰素 晚期黑色素瘤 疗效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不同弧数目计划间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7
17
作者 龙雨松 谭军文 +2 位作者 王占宇 贺先桃 梁卫学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6期58-62,71,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中弧数目对治疗计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弧数目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定位CT图像,由放疗医师勾画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给予靶区5 040 cGy/28次的处方剂量,用Ray... 目的:研究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中弧数目对治疗计划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弧数目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定位CT图像,由放疗医师勾画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给予靶区5 040 cGy/28次的处方剂量,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针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单弧、双弧和三弧计划,比较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性,记录计划设计优化所需时间,分析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并对完成后的计划进行剂量验证,分析弧数目对通过率的影响。结果:10例宫颈癌患者的单弧、双弧和三弧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随着弧数目的增加,靶区分布更优,危及器官直肠、膀胱、股骨头受到40、4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_(40)、V_(45)及平均剂量D_(mean)逐渐降低,正常组织在接近处方剂量部分的35、40、4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V_(35)、V_(40)、V_(45)随弧数目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弧数目的增加,计划单次优化时间和出束时间随之增加,但三者的机器跳数相差较小;3种计划的剂量验证通过率均达99.5%以上,且差异较小。结论: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随着弧数目的增加,其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具优势,但是治疗时间也随之延长,相应的费用也随之增加。因此,需综合考虑选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弧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弧数目 剂量学 危及器官 靶区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辅助放化疗模式的疗效与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陆颖 黄海欣 +2 位作者 李桂生 杨慧 陈达桂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结合疗效从经济学角度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FEC-T后程同步放疗和序贯放疗模式进行分析,为术后辅助治疗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155例改良根治术后接受FEC-T后程同步放疗或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 目的:结合疗效从经济学角度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FEC-T后程同步放疗和序贯放疗模式进行分析,为术后辅助治疗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155例改良根治术后接受FEC-T后程同步放疗或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进行疗效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9个月。与序贯模式比较,后程同步放疗模式未增加不良反应;缩短平均治疗时间6.2周,改善3年无复发生存率(92.3%vs 81.8%,P=0.046),有改善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趋势;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的成本-效果比,后程同步模式为999.96元/%,序贯模式为1 349.31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89.38元/%。结论:改良根治术后FEC-T后程同步放疗模式及序贯放疗模式都具有良好耐受性及疗效。后程同步放疗模式有更好的疾病控制及成本-效果比,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改良根治后辅助治疗模式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放化疗模式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高危乳腺癌40例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朝阳 李桂生 +1 位作者 谢忠 余忠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4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28例(70%)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34例(85%)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内分...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4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28例(70%)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34例(85%)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根据激素受体情况进行。2检验比较组间比例的差异,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全组40例高危乳腺癌患者,年龄28~70岁,中位年龄为46.5岁,年龄<40岁和≥40岁的患者分别为5例和35例。ER或PR阳性19例(47.5%),Her-2强阳性18例(45.0%)。腋窝淋巴结清扫7~54个,中位个数为18.5个,中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0.5个(4~40个),中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64.1%(17.4%~100%)。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9.3个月。2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8%和52.1%。单因素分析发现,腋窝淋巴结清扫<10个、未行放疗和化疗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高危乳腺癌患者Her-2强阳性多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腋窝淋巴结清扫个数<10个、未行放疗和化疗是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高危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诱导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颖 陈达桂 +8 位作者 梁锦辉 高健全 罗展雄 王仁生 刘文其 黄昌杰 宁雪坚 刘美莲 黄海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的诱导治疗在后续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 118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NPF组5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诱导治疗组)和TPF组60例(多西他...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的诱导治疗在后续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 118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NPF组5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诱导治疗组)和TPF组60例(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组),2周期诱导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顺铂同期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安全性、近期疗效。结果与TPF组比较,NPF组诱导治疗对于颈部淋巴结有更显著的疗效(P=0.036);而诱导治疗的原发病灶疗效、诱导治疗的总体疗效和全程治疗结束的即刻疗效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较TPF组均显著改善(P=0.028, P=0.049)。同期放化疗阶段,与TPF组比较,NPF组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及放射性皮炎均显著改善(P=0.038, P=0.041, P=0.035)。结论对于后续接受顺铂同期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的诱导治疗具有更好的淋巴结缓解率,且不良反应更轻微;患者在后续的同期放化疗中耐受性更好,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GFR单抗 诱导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