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在口腔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廖莹 文学锦 +3 位作者 黎晔 黎雪兰 蒋黎 秦兆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新入职护士(24名)采用口腔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与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2014年新入职护士(11名)进行培训效果比较。结果2015年护...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新入职护士(24名)采用口腔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与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的2014年新入职护士(11名)进行培训效果比较。结果2015年护士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培训导师对2015年培训护士的评价显著高于2014年培训护士(均P<0.05)。结论口腔专科护理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口腔临床技术操作配合能力,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专科 新护士实训 岗前培训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下载PDF
3D技术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种植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唐礼 许文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6期16-19,共4页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口腔种植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其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口腔种植临床教学水平,我院开展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同时辅助运用3D技术的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口腔种植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其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口腔种植临床教学水平,我院开展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同时辅助运用3D技术的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增强专业临床操作能力,培养综合性思维。同时利用相关3D技术,辅助完成种植方案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强化专业知识掌握。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临床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思维灵活性增加,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都获得明显提升。3D技术结合"基于病例"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口腔种植学教育领域必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3D技术 CBL 口腔种植学 教学模式 综合性思维 临床教学
下载PDF
CBL教学法对口腔门诊护理人员教学质量及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
3
作者 莫芸赢 苏振群 +2 位作者 李彦霏 黄鸿雨 谭敏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9期51-54,共4页
口腔门诊护理教学是护理工作人员可以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教学培训对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护理工作者尤为关键。传统护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员学习积极性低下,教学质量欠佳。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 口腔门诊护理教学是护理工作人员可以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教学培训对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护理工作者尤为关键。传统护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员学习积极性低下,教学质量欠佳。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经典病例为基础,通过设计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并启发学员讨论,以增强个人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为此,文章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护理的工作特点及教学现状、口腔患者健康素养概念及现状、CBL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CBL教学法在口腔门诊护理人员教学中的应用、CBL教学法的优势,以探讨该教学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护理人员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学质量 健康素养 口腔健康 教学培训
下载PDF
121例Anthogyr种植系统的种植修复体会 被引量:8
4
作者 庞芳河 冯青 蒙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27-628,共2页
目的: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在牙列缺损或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对121例牙列缺损或缺失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植入种植体148枚,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标准进行1~4年的临床评价。结果:A... 目的: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在牙列缺损或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对121例牙列缺损或缺失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植入种植体148枚,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标准进行1~4年的临床评价。结果:Anthogyr种植系统种植修复累计成功率为97.9%。结论:Anthogyr牙种植系统具有较好的种植修复效果,是值得推广的种植系统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ogyr种植系统 牙列缺损或缺失 种植修复
下载PDF
上颌窦内提升窦黏膜穿孔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陆丽萍 唐礼 李秋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6个月后,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无骨吸收及炎症表现,行常规种植修复,随诊半年无不良反应,种植牙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窦底黏膜穿孔不必修补破损区,可直接植入种植体,但需要掌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升 窦黏膜穿孔 同期植入 种植体
下载PDF
HU-308药物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黎永奇 李栋健 +3 位作者 冯青 李佳亿 朱雪英 向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骨密度、类骨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60只6月龄未交配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15只,B组45只,A组切除双侧卵巢旁等量脂肪组织,B组通过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 目的:观察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骨密度、类骨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60只6月龄未交配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15只,B组45只,A组切除双侧卵巢旁等量脂肪组织,B组通过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B组4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C、P、H组,每组15只,术后3个月在所有大鼠双侧胫骨骭骺端按组别植入种植体,A、C组植入碱热处理种植体,P组植入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H组植入携带HU-308的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分别于种植术后4周、8周、12周随机处死各组大鼠5只,带种植体的胫骨制作不脱钙骨组织磨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观测并计算种植体螺纹内骨密度(BD)、类骨质周长百分数(%O.Pm)和骨吸收周长百分数(%Er.Pm)。结果:4周和8周时,A组和H组BD、%O.Pm显著高于C和P组(P<0.05),A组和H组%Er.Pm显著低于C和P组(P<0.05)。H组除BD低于A组外(P<0.05),其余指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A组BD显著高于C、P和H组(P<0.05),%O.Pm、%Er.Pm显著低于C、P和H组(P<0.05),而C、P和H组之间BD、%O.Pm、%Er.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改变可使种植体周骨密度降低,抑制新骨形成,促进骨吸收;H U-308药物涂层在种植体植入早期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密度,促进新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308 种植体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类骨质 骨吸收
下载PDF
CBCT与MSCT测量种植体的精确性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龚明 陈静 +3 位作者 谢桂芳 周海伦 李晓 唐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对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测量颌骨中种植体的精确性。方法:在同一患者头颅骨上、下颌前磨牙区域分别种植4颗钛种植体:右上颌区垂直牙合平面种植圆柱状种植体(3.3mm×10mm)、左上颌区倾斜牙... 目的:对比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测量颌骨中种植体的精确性。方法:在同一患者头颅骨上、下颌前磨牙区域分别种植4颗钛种植体:右上颌区垂直牙合平面种植圆柱状种植体(3.3mm×10mm)、左上颌区倾斜牙合平面种植圆柱状种植体(3.3mm×10mm)、右下颌区垂直牙合平面种植圆锥状种植体(3.5mm×10mm)、左下颌区倾斜牙合平面种植圆锥状种植体(3.5 mm×10 mm)。头颅固定后用MSCT(Siemens 64CT)和6台CBCT(卡瓦Cranex3D、NEWTOM GiANO、Scanora 3D、Samsung RAYSCANα3D、美亚SS-X9010DPro-3DE、朗视HiRes3D)拍摄,由3位种植科医生采用设备自带软件对植入的种植体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结果:MSCT测量种植体宽度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20~0.50mm,CBCT测量种植体宽度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10~0.70mm;MSCT测量种植体长度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20~1.00 mm,CBCT测量种植体长度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10~1.20mm。MSCT与6台CBCT测量种植体的长、宽绝对误差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CT与MSCT均能够为颌骨中种植体提供精确的测量值,但在关键解剖位置种植时需要预留部分测量误差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MSCT 测量 精确性 钛种植体
下载PDF
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新葵 李佳亿 +3 位作者 冯青 李栋健 向荣 黎永奇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研究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BMP-2、RANKL、OPG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去势手术组(M:M1、M2、M3)45只和假去势手术组(S)15只,通过去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在... 目的:研究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BMP-2、RANKL、OPG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去势手术组(M:M1、M2、M3)45只和假去势手术组(S)15只,通过去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在大鼠双侧胫骨骭骺端按组别植入钛种植体,S、M1植入普通碱热处理种植体,M2植入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M3植入携带HU-308的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种植术后4、8、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种植体周围BMP-2、RANKL、OPG的表达情况,采用人工方法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BMP-2阳性细胞百分数:术后4周,S>M2>M1组(P<0.05),M3>M2>M1组(P<0.05),M3略低于S组(P>0.05);术后8周,M3>M1>S组(P<0.05),M3>M2>S组(P<0.05),M2略大于M1组(P>0.05);术后12周,S显著小于M1、M2及M3组(P<0.05),M1、M2、M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种植体植入时间增加,各组BMP-2阳性细胞百分数减小。2.R ANKL阳性细胞百分数:术后4、8周,M1>M2>S组(P<0.05),M1>M3>S组(P<0.05),M2略大于M3组(P>0.05);术后12周,S显著小于M1、M2及M3组(P<0.05),M1、M2、M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种植体植入时间增加,各组RANKL阳性细胞百分数减小。3.OPG阳性细胞百分数:术后4、8周,S>M3>M1组(P<0.05),S>M3>M2组(P<0.05),M2略大于M1组(P>0.05);术后12周,S显著大于M1、M2及M3组(P<0.05),M1、M2及M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种植体植入时间增加,各组OPG阳性细胞百分数减小。结论:随着植入时间增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BMP-2、RANKL、OPG阳性表达降低;植入后同期比较,骨质疏松症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OPG阳性表达低于健康大鼠,RANKL阳性表达高于健康大鼠;H U-308药物缓释涂层在种植体植入早中期使骨质疏松症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BMP-2、OPG表达上升,R ANKL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308 骨质疏松 种植体 BMP-2 RANKL OPG
下载PDF
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及新生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佳亿 李栋健 +2 位作者 徐倩 向荣 冯青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及新生骨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S)15只,骨质疏松组(M)45只。再将M组大鼠随机平均分为M1、M2、M3组,每组15只。在所有大鼠双侧胫骨骭骺端植入种植钉,S、M1组... 目的:研究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及新生骨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S)15只,骨质疏松组(M)45只。再将M组大鼠随机平均分为M1、M2、M3组,每组15只。在所有大鼠双侧胫骨骭骺端植入种植钉,S、M1组植入普通钛钉,M2组植入肝素-壳聚糖涂层钛钉,M3组植入HU-308/肝素-壳聚糖涂层钛钉。于种植术后4周、8周、12周各组分别随机处死5只大鼠。所有大鼠处死前第18、19天及处死前第3、4天,每日腹腔内注射钙黄绿素15mg/kg。带种植体的胫骨制作不脱钙骨组织磨片,甲苯胺蓝染色,荧光显微镜及光镜下观测计算骨矿化沉积率(MAR)、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种植体-骨结合率(OI)。结果:4周和8周时,M3组MAR、%L.Pm均与S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大于M1和M2组(P<0.05);12周时,S组MAR、%L.Pm均显著小于M1、M2、M3组(P<0.05),M1、M2、M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周、8周及12周时,S组OI均显著大于M3组;而M3组OI除12周时与M1、M2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时期均显著大于M1、M2组(P<0.05)。结论:1、骨质疏松能抑制种植体周骨矿化沉积和新骨形成,使骨组织塑形改建时间延长,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率下降。2、HU-308药物缓释涂层在种植体植入早中期可加快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新骨形成和骨矿化沉积,促进种植体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308 骨质疏松 种植体 骨结合 新生骨
下载PDF
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临床效果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倩 陈富军 +1 位作者 李昌 唐礼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接受义齿种植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膜龈联合位置进行确定,测量有效角化牙龈宽度,观察各项牙周指标。结果:角... 目的 :观察分析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接受义齿种植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膜龈联合位置进行确定,测量有效角化牙龈宽度,观察各项牙周指标。结果:角化龈宽度0-1mm或1-2mm组,患者的MR牙龈退缩程度、BL骨丧失、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均升高,而角化龈宽度≥2mm,明显下降,3组间相比较,MR牙龈退缩、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m的角化龈宽度对于种植修复效果的维持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龈 角化龈 牙种植体 牙周指标
下载PDF
种植体钛离子释放对骨及骨周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灼庚 唐礼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1期51-54,共4页
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列缺失或牙列缺损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有部分病例出现种植体无菌性松动的现象,可能跟种植体钛离子的释放有密切联系。本文就近年来钛离子对骨组织和骨周免疫系统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种植体 骨质吸收 细胞因子类 钛离子 骨吸收 种植体无菌性周围炎
下载PDF
纳米/非纳米种植体表面早期附着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12
作者 谢桂芳 周海伦 +1 位作者 蒋延波 唐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分析两种种植体表面(纳米/非纳米级)早期附着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芯片数据(GSE42288),运用R软件对42枚纳米级(纳米组)和42枚非纳米级表面处理(非纳米组)的迷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分析两种种植体表面(纳米/非纳米级)早期附着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芯片数据(GSE42288),运用R软件对42枚纳米级(纳米组)和42枚非纳米级表面处理(非纳米组)的迷你种植体周附着细胞的基因谱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使用DAVID软件分别对差异基因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结果:筛选出110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7个,下调103个)。GO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基因在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趋化因子调节、细胞凋亡通路等生物学过程及白细胞介素(IL)-8受体活化等分子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骨细胞分化、抗原加工提呈、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上发挥作用;GO、KEGG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纳米级种植体组主要的下调差异基因为VEGFA、CCL20、IL-8、CXCR1和CXCR2。结论:纳米级种植体更利于早期骨愈合,这可能与VEGFA、CCL20、IL-8、CXCR1和CXCR2基因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纳米表面 骨整合 基因
下载PDF
树脂粘结剂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粘结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青 向荣 +1 位作者 李佳亿 陈文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34-537,共4页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结系统(PB)和自酸蚀粘结系统(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0个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n=5)。P1、G1为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60Co照射;PR、GR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照射完成后,PR...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结系统(PB)和自酸蚀粘结系统(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0个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n=5)。P1、G1为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60Co照射;PR、GR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照射完成后,PR、P1组用PB粘结;GR、G1组用GB粘结,然后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测试机分别对其粘结界面和微拉伸粘结强度(MBS)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牙釉质MBS P1组低于PR组(P=0.00);G1组与GR组比较P>0.05。两种粘结系统间比较,牙釉质MBS PR组高于GR组(P=0.00);P1与G1组比较,P>0.05。扫描电镜下,4组样本的拉伸断裂模式多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断裂模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R组牙釉质与粘结剂形成的混合层厚度均匀,而P1组混合层厚度不均匀,树脂突结构紊乱。G1组的混合层较GR组薄,仅少量树脂突形成。结论:PB和GB对放射线损伤牙釉质的MBS均降低,二者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 牙釉质 粘结 微拉伸粘结强度(MBS)
下载PDF
树脂粘接剂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青 向荣 +1 位作者 李佳亿 陈文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的粘接效果。方法:将20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暴露牙本质面,随机分成4组(n=5):P R和G R为对照组,P1和G1为实验组。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照射。选用全酸蚀粘接系统P... 目的:评价全酸蚀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放射线损伤牙本质的粘接效果。方法:将20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暴露牙本质面,随机分成4组(n=5):P R和G R为对照组,P1和G1为实验组。实验组分次完成总量为60 Gy的照射。选用全酸蚀粘接系统Prime&Bond NT(PB)对P R,P1组,自酸蚀粘接系统(G-Bond,GB)对G R、G1组进行粘接,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及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微拉伸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P1和G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其对照P R和G R组(P<0.01);P1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G1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P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树脂突长与牙本质小管结合不紧密,有细小树脂突侧支形成。G1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厚度较对照组薄,未见树脂突及树脂突侧支形成。结论:放射线损伤可降低PB以及GB与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但PB的粘接强度仍高于G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 牙本质 粘接 微拉伸粘接强度
下载PDF
螺旋CT结合Mimics软件在上颌窦外提升术前的评估应用
15
作者 李栋健 邓文正 +8 位作者 黎淑芳 覃求 梁潇 余光中 毛峻武 向荣 徐倩 廖伟华 赵精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测量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为上颌窦外提升术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60例螺旋CT资料(男女性各30例),在Mimics10.01软件测量。于上牙槽嵴顶上25mm处的横断面测量前后D1、D2、D3和D4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结果D3>D2>D1>D4;在D1、D2... 目的测量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为上颌窦外提升术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60例螺旋CT资料(男女性各30例),在Mimics10.01软件测量。于上牙槽嵴顶上25mm处的横断面测量前后D1、D2、D3和D4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结果D3>D2>D1>D4;在D1、D2、D3和D4处男性比女性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越靠近颧牙槽嵴的上颌窦外侧壁越厚,男性比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上颌窦外提升术 上颌窦
下载PDF
钛离子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富军 陈东晖 +2 位作者 杨倩 李昌 唐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7781-7787,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钛离子可以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骨改建相关因子,然而尚无文献报道钛离子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中期活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目的:观察钛离子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1)细胞增殖与周期实验:取对数生长期J...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钛离子可以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骨改建相关因子,然而尚无文献报道钛离子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中期活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目的:观察钛离子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1)细胞增殖与周期实验:取对数生长期Jurkat E6-1 T淋巴细胞,分组培养,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加入含0,25,50,100μmol/L钛离子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周期;(2)细胞活化实验:先将Jurkat E6-1 T淋巴细胞分为两大组,一组预先进行植物血凝素刺激,另一组不进行植物血凝素刺激,两组再分别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4个亚组,24 h后,检测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和中期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细胞增殖:钛离子呈浓度依赖性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2)细胞周期: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高浓度组G_0/G_1期细胞比例低于低、中浓度组(P<0.05),G_2/M期细胞比例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3)细胞活化实验:植物血凝素刺激预先刺激下,高浓度组CD69表达高于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P<0.05),4组间CD25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无植物血凝素刺激预先刺激下,钛离子呈浓度依赖性促进CD69的表达(P<0.05),各组均无CD25表达;(4)结果表明:钛离子能促进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早期活化,同时能诱导T淋巴细胞进入S期、G_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种植体无菌性松动 骨免疫 钛离子 骨吸收 增殖 细胞周期 CD69 CD25 破骨细胞 种植体周围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钛离子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秋莹 唐礼 +2 位作者 陆丽萍 庞振华 陈灼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钛离子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骨代谢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的PBMC,分为活化和未活化PBMC,与不... 目的:探讨钛离子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骨代谢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的PBMC,分为活化和未活化PBMC,与不同浓度的钛离子(0μmol/L、15μmol/L、50μmol/L、200μmol/L)作用18h,RT-PCR检测各组IL-1β、TNF-α、IL-6和RANKL的mRNA的表达。结果:15μmol/L、50μmol/L、200μmol/L浓度的钛离子均可明显使活化与未活化PBMC的IL-1β、TNF-α、IL-6和RANKL的表达增加(P<0.05),且活化PBMC的各因子表达随钛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钛离子可促进PBMC的IL-1β、TNF-α、IL-6及RANKL表达增多,且活化后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离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骨代谢相关因子
下载PDF
不同全瓷材料修复不同程度变色前牙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宁 孙叙敏 +2 位作者 唐礼 李昀生 李红梅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538-1540,156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全瓷材料对根管治疗后不同程度变色前牙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根管治疗后前牙变色患者83例(102颗牙),将患牙按牙体变色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变色牙46颗、中度变色牙33颗、重度变色牙23颗。用IPS e-max铸瓷制作全瓷冠修复轻度... 目的比较不同全瓷材料对根管治疗后不同程度变色前牙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根管治疗后前牙变色患者83例(102颗牙),将患牙按牙体变色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变色牙46颗、中度变色牙33颗、重度变色牙23颗。用IPS e-max铸瓷制作全瓷冠修复轻度变色牙18颗、中度变色牙9颗、重度变色牙3颗;用Vita In-ceram渗透氧化铝陶瓷制作全瓷冠修复轻度变色牙14颗、中度变色牙11颗、重度变色牙7颗;用Lava氧化锆陶瓷制作全瓷冠修复轻度变色牙14颗、中度变色牙13颗、重度变色牙13颗。通过Crystaleye比色仪分别对修复体和天然邻牙进行测色,计算总色差ΔE值,并对全瓷冠与天然邻牙的颜色匹配度进行牙冠颜色评分(CCS)。结果 IPS e-max铸瓷修复的轻度变色牙、中度变色牙及重度变色牙,其ΔE值依次升高(P<0.05),而另外2种材料的ΔE值在不同程度变色牙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中度变色牙组中,3种材料C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变色牙组中,Vita In-ceram、Lava氧化锆材料的CCS优于IPS e-max铸瓷(P<0.05)。结论 IPS e-max铸瓷对中、重度变色牙的修复效果较差,而Vita In-ceram渗透氧化铝陶瓷和Lava氧化锆陶瓷对于轻、中、重度变色前牙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前牙 IPS e-max铸瓷 VITA In-ceram渗透氧化铝陶瓷 Lava氧化锆陶瓷 色差 牙冠颜色评分
下载PDF
拔牙后不同类型骨缺损行位点保存术骨量恢复的CBCT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Ye Myat Thu 李晓 +2 位作者 蒋延波 Aung Than Oo 唐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术在恢复骨缺损中的作用以及对不同类型骨缺损可能存在的骨增量差异。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行拔牙术的同时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拔...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术在恢复骨缺损中的作用以及对不同类型骨缺损可能存在的骨增量差异。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行拔牙术的同时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拔牙术后不填充骨替代材料;两组再根据拔牙窝牙槽骨缺损的类型分为4个亚组:拔牙窝为一壁骨缺损(A组)、二壁骨缺损(B组)、三壁骨缺损(C组)、四壁骨缺损(D组)。实验组无膜拔牙后采用脱矿的牛骨混合10%骨胶原(Bio-Oss Collagen?)保存牙槽骨,所有研究对象拔牙术前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6个月后随访。结果:实验组平均骨高度较术前增加,牙槽骨平均宽度较估计原始骨轮廓恢复72.79%~88.08%,对照组牙槽骨平均宽度较估计原始骨轮廓恢复57.20%~84.91%。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牙槽骨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拔牙后牙槽骨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 骨内缺损 牙槽骨改建 CBCT测量
下载PDF
钛离子对Jurkat T细胞增殖及分泌骨改建相关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庞振华 陈东晖 +2 位作者 李秋莹 张宁 唐礼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42-3445,共4页
目的探讨钛离子对体外培养的Jurkat T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 (1)应用噻唑蓝(MTT)法确定对Jurkat T细胞具有最大增殖效应的钛离子浓度和作用时... 目的探讨钛离子对体外培养的Jurkat T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 (1)应用噻唑蓝(MTT)法确定对Jurkat T细胞具有最大增殖效应的钛离子浓度和作用时间。(2)根据是否用植物血凝素(PHA)预活化将Jurkat T细胞分为PHA(+)及PHA(-)两个大组,两组细胞按加入钛离子浓度的不同分别设立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相对应以25、50、100μmol/L,0μmol/L的钛离子进行干预,24 h后离心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及RANKL的表达。结果 100μmol/L的钛离子与Jurkat T细胞作用24 h能使之产生最大的增殖效应,且增殖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钛离子浓度大于100μmol/L时,钛离子对Jurkat T细胞的效应由增殖转为抑制。对于PHA(+)及PHA(-)组的Jurkat T细胞,低、中、高浓度组的钛离子均能使之分泌IL-1β、TNF-α及RANKL,PHA(+)组Jurkat T细胞各细胞因子的分泌量高于PHA(-)组。结论钛离子能使体外培养的Jurkat T细胞产生增殖效应并分泌骨改建相关因子IL-1β、TNF-α及RANK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离子 JURKAT T细胞 细胞增殖 骨改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