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iser评分的MRI影像特征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
1
作者 罗显廷 冯倚敏 +4 位作者 周静 肖磊 尹家瑜 赵欣 苏丹柯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2-338,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Kaiser评分的MRI影像特征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5例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影像学和Kaiser评分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42)和验证集(n=103... 目的评估基于Kaiser评分的MRI影像特征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5例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影像学和Kaiser评分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42)和验证集(n=103)。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Kaiser评分、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形状和相关受侵征象与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相关(均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aiser评分≥6分、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形状不规则和存在相关受侵征象是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iser评分联合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形状和相关侵犯征象构建的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99(95%CI:0.859~0.939)和0.827(95%CI:0.744~0.909);训练集中特异性为0.845,敏感性为0.840;验证集中的特异性为0.787,敏感性为0.750;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列线图模型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可获得较高收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Kaiser评分的MRI影像特征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术前预测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并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术前评估肿块型乳腺癌脉管侵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脉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Kaiser评分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锥光束乳腺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性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阳君 康巍 +1 位作者 钟武宁 赵欣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T,CBB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 目的探讨基于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T,CBBCT)图像的放射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BBCT图像。将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共提取2264个放射组学特征,采用特征筛选器与机器学习分类器交叉组合的方案建立放射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训练组和测试组不同阈值概率下的净收益。结果L2范数正则化-决策树模型在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1(95%CI:0.897~0.984),准确率为86.9%,特异度为94.2%,敏感度为75.0%;在测试组的AUC为0.732(95%CI:0.518~0.947),准确率为72.7%,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50.0%。无论在训练组还是测试组均有最大净收益。结论基于CBBCT图像的L2范数正则化-决策树预测模型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pCR上有较好的性能表现,可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和及时调整化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锥光束乳腺CT 放射组学 新辅助治疗 病理反应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鼻咽癌影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谢东 李印 金观桥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81-484,共4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医学多学科、多专业深度融合,其中医学影像也是AI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临床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数量庞大的影像数据和放射科医师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医学多学科、多专业深度融合,其中医学影像也是AI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临床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数量庞大的影像数据和放射科医师的主观性让检查结果、疗效评估和预后的准确性有所降低。AI具有强大的运算和数据处理性能,应用于鼻咽癌影像诊断可提高影像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医学影像与AI融合的影像组学有望为NPC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本文就AI在NPC影像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鼻咽癌 机器学习 放射组学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卢飞臣 谈曦 +4 位作者 杨桂梅 蒙金凤 朱丽蓉 张宇贤 蒋凤姣 《科技风》 2022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PBL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内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2个护理专业本科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50人,对照组50... 目的:探讨基于PBL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内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2个护理专业本科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进行教学。学习结束后,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表、学生评教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分别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总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学生评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PBL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毕业后可快速胜任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 超星学习通 PBL
下载PDF
术前CT征象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中CK19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思怡 黄向阳 +3 位作者 覃云英 刘丽娟 黄彩云 罗宁斌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 探讨术前CT征象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 目的 探讨术前CT征象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以及CT征象,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380例HCC患者,其中68(17.9%)例CK19阳性。年龄、AFP、动脉期环形强化、中央延迟强化、瘤内动脉是HCC中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临床影像模型预测CK19表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9、0.748。校准曲线显示,临床影像模型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临床影像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术前CT征象联合年龄、AFP预测HCC患者的CK19表达具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征象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MRI-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彬玲 赖少侣 +1 位作者 王铮 谢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284-1289,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MRI-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活检证实为LACC患者47例,所...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MRI-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活检证实为LACC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内行MRI-IVIM检查,体外放疗结束行常规MR扫描,测量肿瘤治疗前后长径及IVIM参数。其中双指数模型: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分布系数(DDC),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α)。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将入组患者疗效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各参数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计算相应AUC、最佳阈值和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各参数对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D值与DDC值呈正相关关系(r=0.791,P<0.05)。敏感组36例,不敏感组11例,敏感组治疗前D值、DDC值均较不敏感组低(均P<0.05),两组D^(*)值、f值、α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值、DDC值在预测LACC患者CCRT疗效的AUC为0.785、0.798,最佳阈值为0.85×10mm^(2)/s、1.12×10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97.2%,72.7%、54.5%。结论:D值、DDC值均有可能成为预测LACC患者CCRT早期疗效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IVIM 局部晚期宫颈癌 早期疗效
下载PDF
锥光束乳腺CT体积测量在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珂琼 康巍 +3 位作者 钟国斌 朱荣蓉 李佳玮 刘剑仑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在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bean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在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的5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侧乳腺和对侧乳房CBBCT测量的体积与临床手工线性测量法测量的置入假体体积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方程预测CBBCT推算的假体体积,并比较其与置入假体体积的差异。采用Harris美容评分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的美容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假体乳房重建术,未出现假体破裂、假体移位等并发症。患侧乳腺CBBCT测量体积、对侧乳房CBBCT测量体积均与置入假体体积相关(r_(s)=0.73,0.81)。基于对侧乳房CBBCT测量体积构建线性预测模型y=0.001x+4.897(R^(2)=0.7,P<0.001),临床验证显示,模型预测的假体体积与放置假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平均绝对误差值为0.1 cm^(3);Harris美容评分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优4例,良6例。结论在NSM术后假体乳房重建手术中CBBCT可有效预测放置假体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术 假体乳房重建术 锥光束CT 乳房体积 假体测量
下载PDF
基于MRI的深度学习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晓红 金观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4,188,共6页
MRI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首选的无创成像方式,目前对NPC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不仅主观还耗时耗力。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实现方法,可自主检测和选择最佳特征用于完成图像处理任... MRI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首选的无创成像方式,目前对NPC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不仅主观还耗时耗力。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实现方法,可自主检测和选择最佳特征用于完成图像处理任务,提高图像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图像分析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在NPC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本文对DL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基于MRI的DL在NPC肿瘤分割、图像合成、诊断和预测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价值,促进DL在NPC中的应用进展,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制订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肿瘤分割 图像合成 鉴别诊断 预测预后
下载PDF
整合素在乳腺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雪丽 廖海 苏丹柯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6期1103-1107,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基于整合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整合素可特异性地识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几乎参与乳腺肿瘤发展的全部过程,整合素...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基于整合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整合素可特异性地识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几乎参与乳腺肿瘤发展的全部过程,整合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进展、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采用整合素的靶向成像和靶向治疗纳米技术,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整合素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靶向治疗 靶向成像
下载PDF
DWI在鼻咽癌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晓红 金观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5-159,共5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因其分期不同而采用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早期预测疗效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进行补救治疗。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利用水分子扩散率产生对比度,揭示肿瘤微观结构的额外信...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因其分期不同而采用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早期预测疗效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进行补救治疗。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利用水分子扩散率产生对比度,揭示肿瘤微观结构的额外信息。由DWI获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可定量描述人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速度和范围,更加直观地解释疾病信息,对NPC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DWI及其相关技术如体素内非相干运动DWI、扩散峰度成像和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并综述其和相关影像组学研究在NPC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决策提供参考,并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疗效预测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非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常规MRI VASARI特征集构建胶质瘤病理分级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磊 陈思睿 +4 位作者 裴圣林 徐小雯 陈振宇 王梓羽 廖海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049-2056,共8页
目的通过筛选与高级别胶质瘤相关的常规MRI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构建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19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33)和验证集(n=57)。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 目的通过筛选与高级别胶质瘤相关的常规MRI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构建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19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33)和验证集(n=57)。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VASARI特征集标准提取常规MRI影像信息。在训练集中,比较高级别、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VASARI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高级别胶质瘤相关的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预测效能、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果高级别、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14个影像特征(F1、F3、F4、F5、F6、F7、F11、F12、F14、F17、F18、F19、F20、F24)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高级别胶质瘤密切相关的3个VASARI特征,分别为坏死百分比(F7)、扩散(F17)及卫星灶(F24)。基于这3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02,训练集、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6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测概率的吻合度较高,DCA曲线提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该模型在评估胶质瘤病理分级时有较高的净获益性。结论VASARI特征集中的坏死百分比、扩散及卫星灶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效能、准确性及临床适用性,可作为临床术前预测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一种简便实用的个体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纽曼系统模式在我国心理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飞臣 谈曦 +2 位作者 杨桂梅 蒙金凤 蒋凤姣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6-19,共4页
纽曼系统模式(Neuman systems model,NSM)由美国学者贝蒂·纽曼(Betty Neuman)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系统观和整体观为核心。它认为人是由五个变量组成的,即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成长。它以系统观为框架,... 纽曼系统模式(Neuman systems model,NSM)由美国学者贝蒂·纽曼(Betty Neuman)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系统观和整体观为核心。它认为人是由五个变量组成的,即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成长。它以系统观为框架,将护理对象看成是与外部环境中的应激源持续互动的、整体的、多维的开放系统。为促进该护理模式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其理论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系统模式 心理干预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术前CT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被引量:6
13
作者 韦武鹏 覃云英 +4 位作者 廖海 廖玉婷 谭丽芬 卢金丹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78-2385,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孤立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临床及术前CT资料。患者术前增强CT的门静脉期图像提取1361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基于临床+影像图像分析特征的Clinical... 目的探讨术前CT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孤立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临床及术前CT资料。患者术前增强CT的门静脉期图像提取1361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基于临床+影像图像分析特征的Clinical模型、影像组学特征的Feature模型和合并上述特征的Comb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AUC、敏感性、特异性和DeLong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构建列线图。结果 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3个模型模型拟合优良,在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均实现了较好的预测效能。包含影像组学特征的Comb和Feature模型在训练队列均显著优于Clinical模型,在测试队列无显著差异。决策曲线分析显示Comb模型和Feature模型在大部分阈值概率的临床获益高于Clinical模型。结论基于CT门静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具有术前预测肝细胞癌MVI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法在HIV感染者功能磁共振成像中DC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符丹卉 邓文娟 +5 位作者 丁茜琳 金观桥 赵阳 黄绍标 吴念宁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运用基于机器学习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究度中心性(DC值)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27例(HIV组)和正常志愿者14名(对照组)。以神经心理测评(NP)测验为参... 目的运用基于机器学习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究度中心性(DC值)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27例(HIV组)和正常志愿者14名(对照组)。以神经心理测评(NP)测验为参考标准,将HIV组分为HAND组和非HAND组。经磁共振扫描后所得图像使用DPARSF和PRoNTo软件行后处理。结果DC指标在HIV组与对照组差异贡献最大的十个大脑区域依次是右旁中央小叶、左旁中央小叶、右枕上回、右辅助运动区、右楔叶、左楔叶、左顶上回、左楔前叶、左辅助运动区、右中央后回。DC指标对区别HAND组及非HAND组有意义。左楔前叶、楔叶、右枕上回、右辅助运动区的DC值与部分临床血液学、临床量表、认知评分及认知分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DC值为临床诊断HAND提供客观的标准,对降低HAND的发生和发展可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测评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支持向量机 度中心性
原文传递
MRI在乳腺癌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手术标本检测Ki-67表达差异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韦雯娟 姬逸男 +2 位作者 金观桥 罗宁斌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与手术切除标本检测乳腺癌Ki-67表达差异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术前行MRI检查的乳腺癌患者87例,对比CNB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Ki-67的表达指数。根据CNB与术后Ki-67改变值分... 目的探讨MRI在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与手术切除标本检测乳腺癌Ki-67表达差异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术前行MRI检查的乳腺癌患者87例,对比CNB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Ki-67的表达指数。根据CNB与术后Ki-67改变值分为增高组和未增高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Ki-67表达增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CNB与手术切除标本Ki-67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7),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0.781]。CNB标本Ki-67指数明显低于手术切除标本(均数41.4%±24.5%vs.49.4%±26.1%,Z=-3.953,P<0.001)。此外,以Ki-67截断值为20%区分高增殖及低增殖,手术切除标本Ki-67高增殖病灶增加(χ2=34.548,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Luminal型乳腺癌(OR=3.705,95%CI:1.180~11.634,P=0.025)与瘤周水肿(OR=4.161,95%CI:1.498~11.556,P=0.006)是影响切除术后Ki-67表达增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Ki-67指数在CNB与手术标本检测存在差异,术后Ki-67指数高于CNB。非Luminal型乳腺癌、 MRI检查发现瘤周水肿是术后Ki-67表达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空芯针穿刺活检 KI-67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能谱CT预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裴蔚 阳君 +3 位作者 符丹卉 谢积胜 廖海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预测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Ⅱ~Ⅳa期初治NPC患者46例,参照国际通用RECIST 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和非完全缓解组(non-CR... 目的探讨能谱CT预测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Ⅱ~Ⅳa期初治NPC患者46例,参照国际通用RECIST 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和非完全缓解组(non-CR)。治疗前所有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通过专用后处理软件观察图像并选取病变区感兴趣区(ROI),获得相应的能谱参数值,包括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以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比较CR组与non-CR组间能谱参数的差异,并对静脉期IC、NIC、Eff-z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CR组的IC值、NIC值、Eff-z值分别为8.81±3.09、0.31±0.09、8.12±0.19,non-CR组的IC值、NIC值、Eff-z值分别为5.46±2.41、0.18±0.07、7.93±0.16, CR组的IC值、NIC值、Eff-z值较non-CR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C值、NIC值、Eff-z值预测NPC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AUC分别为0.806、0.867、0.775。结论能谱CT技术对NPC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的准确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疗效 预测
原文传递
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放射性涎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裴蔚(综述) 廖海(审校) 苏丹柯(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0-614,共5页
放射性涎腺损伤(radiation-induced salivary glands damag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疗时,涎腺常与靶区相邻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的损伤,是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放射性涎腺损伤可以出现猛性龋、进食困难、口腔黏膜疾病、味觉丧失、牙周炎等... 放射性涎腺损伤(radiation-induced salivary glands damag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疗时,涎腺常与靶区相邻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的损伤,是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放射性涎腺损伤可以出现猛性龋、进食困难、口腔黏膜疾病、味觉丧失、牙周炎等症状[1],长期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全身疾病,严重降低了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放射性涎腺损伤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涎腺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B超、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磁共振功能成像 涎腺损伤 消化功能紊乱 长期生存者 味觉丧失 常见并发症 影像学评价
原文传递
IVIM-DWI及3D-pCASL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近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腾 廖丽萍 +1 位作者 廖海 韦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定量参数在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诱导化疗(IC)近期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活检证实的Ⅲ~Ⅳa期鼻咽癌(NPC)患...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定量参数在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诱导化疗(IC)近期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活检证实的Ⅲ~Ⅳa期鼻咽癌(NPC)患者53例,均行IC,于治疗前行IVIM-DWI及3D-pCASL扫描,IVIM参数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3D-pCASL参数包括血流量平均值(BF_(mean))、血流量最小值(BF_(min))、血流量最大值(BF_(max))。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1.1)分为完全缓解组(CR)(n=25)和非完全缓解组(nCR)(n=28)。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CR组治疗前D值较nCR组低(P<0.001),CR组治疗前BF_(mean)值及BF_(max)值较nCR组高(P均<0.001),其余各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D值、BF_(mean)值、BF_(max)值及联合指标新预测因子(PRE)预测LANPC IC近期疗效的AUC分别为0.811、0.867、0.877及0.907。结论IVIM-DWI与3D-pCASL作为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技术可对LANPC患者IC近期疗效进行预测,对于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诱导化疗 近期疗效预测
原文传递
肿块型乳腺癌CBBCT特征与Ki-67、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雪丽 陈贤飞 +1 位作者 廖海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31-2036,共6页
目的探讨肿块型乳腺癌锥光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BBCT)特征与Ki-67、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行CBB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CBBCT特征与Ki-67、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肿块型乳腺癌锥光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BBCT)特征与Ki-67、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行CBB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41例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CBBCT特征与Ki-67、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联合特征区分Ki-67、HER-2表达的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Ki-67表达与病灶数、肿块直径、毛刺、钙化、病灶周围血管增多、相关征象、强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HER-2表达与钙化存在及钙化形态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径2~5 cm(OR=7.214)及直径>5 cm(OR=8.541)、强化程度为51~100 HU(OR=5.391)及101~150 HU(OR=13.657)与Ki-67表达水平有关(曲线下面积=0.801),粗糙不均质钙化(OR=0.370)、细小多形或细线样或细线分支状钙化(OR=0.145)、相关征象(OR=0.426)及毛刺(OR=2.036)与HER-2表达水平有关。结论CBBCT特征与Ki-67、HER-2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CBBCT特征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Ki-67、HER-2表达,进而有助于预判患者的分子亚型和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锥光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 KI-67 HER-2
原文传递
整合素αvβ3靶向双模态分子探针PLGA-Cy5.5-@Fe_(3)O_(4)-RGD的制备及其成像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张毓 聂贞慧 +2 位作者 曾馨逸 廖海 苏丹柯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合成一种靶向整合素αvβ3的新型MRI及近红外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并初步研究其表征、MRI表现及体内MRI/近红外荧光双模态成像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和Cy5.5荧光染料共同包裹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D,... 目的合成一种靶向整合素αvβ3的新型MRI及近红外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并初步研究其表征、MRI表现及体内MRI/近红外荧光双模态成像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和Cy5.5荧光染料共同包裹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中,制备PLGA-Cy5.5-@Fe_(3)O_(4)纳米球,再将整合素αvβ3的靶向配体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环序列(cRGD)偶联到PLGA-Cy5.5-@Fe_(3)O_(4)纳米球的表面,得到双模态分子探针PLGA-Cy5.5-@Fe_(3)O_(4)-RGD。之后利用动态光散射法(DLS)检测其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红外分析(FTIR)测定其红外光谱;运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其荧光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乳腺癌细胞表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MRI观察其探针的体外MRI成像;皮下乳腺癌模型裸鼠尾静脉注射探针,分别进行体内MRI及近红外荧光成像,评价探针的双模态成像性能,扫描后对裸鼠进行解剖,取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结果PLGA-Cy5.5-@Fe_(3)O_(4)-RGD制备成功,测得其水动力尺寸为(212.3±44.62)nm,Zeta电位为(-21.3±5.57)mV,在紫外线波长701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随着分子探针浓度的逐渐升高,T_(2)信号逐步降低,图像由白到黑;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验证了整合素αvβ3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表面;于皮下乳腺癌模型裸鼠体内注射PLGA-Cy5.5-@Fe_(3)O_(4)-RGD后进行磁共振T_(2)WI和荧光成像,在注射2 h内肿瘤部位的T_(2)WI信号逐渐降低,而其荧光强度逐渐升高。结论PLGA-Cy5.5-@Fe_(3)O_(4)-RGD双模态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散性,且能作为双模态显像剂用于荧光及MRI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探针 整合素ΑVΒ3 磁共振成像 荧光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