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穿刺模型在泌尿外科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庆云 《医药前沿》 2023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模型在泌尿外科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规范化培训全部学员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在传统的课堂讲解+教学视...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模型在泌尿外科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规范化培训全部学员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在传统的课堂讲解+教学视频方法基础上联合我科自主研发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模型上进行操作。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授课模式+教学视频的学习方法。结果:实验组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在平均操作时间、穿刺位点选择、取样效果、理论成绩考核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实验组对教学方式等指标的满意度反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腺穿刺模型,将二维超声与前列腺的三维解剖结构进行充分整合,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练习自主性,从而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及效率,有助于提升泌尿外科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模型 技能操作 泌尿外科 教学
下载PDF
“三明治”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陆浩源 白先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期223-224,共2页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临床见习的2011级1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5名,使用"三明治"教学法,为实验组;2011级2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4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临床见习的2011级1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5名,使用"三明治"教学法,为实验组;2011级2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4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通过出科成绩考核进行测评。结果:采用"三明治"教学法的学生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且受学生欢迎。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 泌尿外科 教学
下载PDF
洛铂在乳腺癌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勇 梁霞 +2 位作者 李秀宁 高超 刘翰楠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34-38,共5页
洛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强,与其他铂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毒副反应较低的特点。本文介绍了洛铂的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及在乳腺癌及泌尿生殖系统等不同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洛铂 化学治疗
下载PDF
Klotho基因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陆浩源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93-395,共3页
Klotho基因作为抗衰老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本文就近年来Klotho基因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KLOTHO基因 基因多态性 泌尿系统肿瘤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泌尿外科护理带教实践与思考研析
5
作者 卢杏新 许献霞 +3 位作者 谢彩云 陈振兰 黄齐婷 谢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37-38,共2页
目的研析基于泌尿外科的护理带教实践,并分析循证医学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选择该院泌尿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10名,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带教;B组用循证医学带教。评价两组带教效果... 目的研析基于泌尿外科的护理带教实践,并分析循证医学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选择该院泌尿外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10名,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带教;B组用循证医学带教。评价两组带教效果。结果 B组实习生考核的理论知识成绩为(81.9±2.5)分,高于A组的(75.0±2.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6.995,P=0.039);B组实习生的实践操作成绩为(89.0±3.1)分,高于A组的(78.5±2.9)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7.859,P=0.011);患者对B组实习生护理满意度高达81.82%,高于A组的50.9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526,P<0.01)。结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带教中,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护理带教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泌尿外科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探讨
6
作者 陆浩源 白先忠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7期61-62,共2页
目前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之中,这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发挥其优势避免其问题,在多媒体课件使用时应注意一些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 泌尿外科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4催化亚基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7
作者 咸诗南 莫颖禧 +2 位作者 王山 阳益萍 张庆云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9-254,共6页
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以蛋白磷酸酶4催化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catalytic 4,PP4C)与不同的调节亚基相结合组成多聚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功能。PP4C主要参与包括细胞葡... 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以蛋白磷酸酶4催化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catalytic 4,PP4C)与不同的调节亚基相结合组成多聚体的形式存在并发挥功能。PP4C主要参与包括细胞葡萄糖代谢、细胞信号传导通路、DNA损伤反应、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迁移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近年来,随着对PP4C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已证明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标。本文就PP4C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及其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4催化亚基 DNA损伤反应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肿瘤进展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献霞 陈振兰 +2 位作者 黄英凡 杨春 吴芸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泌尿外科收治的6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泌尿外科收治的6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情绪状态改善情况、干预后的控尿能力、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各康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控尿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前列腺癌根治术 情绪状态 控尿功能 康复结局
下载PDF
肾脏及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勇 王植柔 +1 位作者 蒙清贵 程继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01-280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分期、分型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例肾母细胞瘤、1例右肾移行细胞癌及1例左肾上腺皮质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 目的:探讨肾、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分期、分型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例肾母细胞瘤、1例右肾移行细胞癌及1例左肾上腺皮质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生存期。结果:术前CT检查能发现下腔静脉癌栓并对癌栓延伸范围显示清楚,但不能判断癌栓是否有浸润性。术后随访7~25个月,左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存活7个月,患者因肿瘤局部复发死亡。左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存活25个月,右肾癌患者术后存活18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结论:肾及肾上腺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当行MRI扫描对下腔静脉癌栓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肾细胞 肾上腺皮质肿瘤 下腔静脉 癌栓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文婧 黄英凡 +3 位作者 陈振兰 卢杏新 许献霞 谢彩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74-476,共3页
膀胱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11位,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虽然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但是术后复发率高;运... 膀胱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11位,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虽然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但是术后复发率高;运用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灌注治疗 术后复发率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满意度 泌尿系统肿瘤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庆云 蒙清贵 +4 位作者 易贤林 陆浩源 于洋 周杨 程继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个膀胱肿瘤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4±17)min(15~56min),无一...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个膀胱肿瘤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4±17)min(15~56min),无一例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不可控性出血发生,1例发生膀胱穿孔。术后无需持续膀胱冲洗,平均留置尿管(3±2.1)d(2~7d);术后无继发性血尿或大出血发生。整块膀胱肿瘤标本送病理科沿肿瘤中心切片,所有组织切片均能正确地判定肿瘤浸润深度及分期。结论:经尿道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本术式能提供足够完整的标本供病理科对肿瘤浸润深度、切缘是否阳性进行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激光 整块切除
下载PDF
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上尿路肿瘤手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继文 唐勇 +1 位作者 白先忠 王植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详细介绍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上尿路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成功关键,以及我院初步应用的情况和体会。方法自2008年至2010年间随机选择25例上尿路肿瘤患者,其中肾上腺肿瘤1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 目的详细介绍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上尿路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成功关键,以及我院初步应用的情况和体会。方法自2008年至2010年间随机选择25例上尿路肿瘤患者,其中肾上腺肿瘤1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1例),年龄(54.00±10.06)岁,肿瘤大小(6.91±1.70)cm;肾肿瘤T1~2N0M0期13例(肾透明细胞癌9例、肾细胞癌2例、肾腺癌2例),年龄(53.22±13.02)岁。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手术的方法施行手术。结果肾上腺肿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30±12.84)min,根治性肾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1.80±13.80)min。与同期后腹腔镜手术时间相比,肾上腺肿瘤摘除少30min,根治性肾摘除少80min左右。本组病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7d左右出院。结论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手术是微创手术方法的另一流派,适合我国国情,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入路 小切口无气腹手术 上尿路肿瘤
下载PDF
CD45^(+)CD326^(+)双阳性细胞的特征及其在膀胱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13
作者 刘桧 莫晗 +3 位作者 冯超 谢远亮 王秋雁 李天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目的探讨CD45^(+)CD326^(+)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s,DPCs)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并构建膀胱癌DPCs相关基因评分系统,探究不同DPCs评分膀胱癌患者肿瘤微环境的特征。方法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DPCs的分子特征,质谱流式技术分析D... 目的探讨CD45^(+)CD326^(+)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s,DPCs)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并构建膀胱癌DPCs相关基因评分系统,探究不同DPCs评分膀胱癌患者肿瘤微环境的特征。方法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DPCs的分子特征,质谱流式技术分析DPCs高比例组和低比例组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基于TCGA‐BLCA队列,根据DPCs的特征基因构建评分系统,并在GSE13507队列及GSE32894队列中进行验证。结果膀胱癌患者中DPCs高比例组患者的预后较低比例组患者的预后差(P=0.0158),且高、低比例组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存在异质性,高比例组患者较低比例患者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有更高的免疫检查点、共抑制因子和共激活因子的表达水平(均P<0.05);基于TCGA‐BLCA队列构建了9个基因(APOBEC3G、CD96、CLEC2D、GNG2、GNLY、IL32、PSMB9、RORA、SKAP1)的膀胱癌DPCs相关基因评分系统。TCGA‐BLCA队列、GSE13507队列和GSE32894队列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评分组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比低DPCs评分组短(均P<0.01)。免疫抑制、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在高风险评分组中显著富集。结论DPCs与膀胱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DPCs特征基因构建的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微环境 质谱流式技术 单细胞测序技术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临床预后相关因素
14
作者 张小平 杨光林 +2 位作者 莫林键 李天宇 程继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DP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进行筛选,分为单纯膀胱癌组、膀胱癌相关DPC组各27例,分析两组发病性别、发病平均年龄、吸烟史、放... 目的 探讨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DP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进行筛选,分为单纯膀胱癌组、膀胱癌相关DPC组各27例,分析两组发病性别、发病平均年龄、吸烟史、放疗史及静脉化疗史、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常规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及癌胚抗原(CEA)方面的差异,探讨评估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吸烟史、放疗史、静脉化疗史、SII、NLR、PLR及P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类型、SII、PLR、NLR和PNI对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相关DPC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膀胱癌相关DPC组生存率较单纯膀胱癌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膀胱癌相关DPC的发生与吸烟史、放疗史、静脉化疗史存在正相关;第一原发癌治疗后动态监测SII、NLR、PLR、PNI值变化,有利于评估患者发生DPC的风险;膀胱癌相关DPC患者的预后较单纯膀胱癌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双原发癌 炎症指标 预后营养指数(PNI)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杨 于洋 +3 位作者 张庆云 易贤林 蒙清贵 程继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初诊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膀胱癌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初诊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膀胱癌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根据TNM分散,T1期31例,T2期21例,T3期8例,T4期10例。健康对照组70例(均来自于本院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及全血RDW数据。采用76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膀胱癌组和对照组RDW、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RDW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膀胱癌组的RDW值(13.20±1.38)明显高于对照组(11.96±0.38)(P〈0.05);在膀胱癌患者中,RDW与血红蛋白存在负相关关系(r=-0.259,P〈0.05),与白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r=0.225,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RDW(P〈0.05)和性别(P〈0.05)均为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的线下面积0.84(95%CI 0.768~0.912),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切点作为诊断膀胱癌的cut-off值为12.33%,此时敏感度为72.9%,特异度为91.4%。结论:RDW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有着明显的升高,有可能作为膀胱癌诊断体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炎症的发生及营养不良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程恩 蒙清贵 +4 位作者 程继文 唐勇 陆浩源 王植柔 白先忠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黏液腺癌6例、肠型腺癌1例、尿路上皮癌2例。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黏液腺癌6例、肠型腺癌1例、尿路上皮癌2例。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膀胱顶部宽基底肿物,影像学检查常见膀胱顶前壁与腹壁之间软组织肿块影,多浸润膀胱壁。2例(Ⅲ期)膀胱部分切除者分别于术后7、9个月局部复发,并于1年内死亡。1例(Ⅳ期)晚期未切除者行化疗,无进展生存6个月,化疗后13个月死亡。6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Ⅳ期)术后18个月因肺转移死亡,2例(Ⅲ期)术后32个月及41个月死亡,3例(Ⅲ期)分别为术后22、58和62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脐尿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对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本病的预后很差,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肿瘤外周酸性微环境促进肝癌HCCLM3细胞的转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宁 覃文新 +2 位作者 刘青波 马亦丽 王植柔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外周酸性微环境对肝癌HCCLM3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HCCLM3分别培养在不同pH值(pH7.4、pH7.0和pH6.6)的细胞培养液中,通过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分析HCCLM3细胞在迁移和侵袭能力方面的改变,通过Western... 目的:探讨肿瘤外周酸性微环境对肝癌HCCLM3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HCCLM3分别培养在不同pH值(pH7.4、pH7.0和pH6.6)的细胞培养液中,通过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分析HCCLM3细胞在迁移和侵袭能力方面的改变,通过Western印迹、明胶酶谱及原位酶谱法分析HCCLM3细胞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合成、分泌和激活方面的变化。结果:当细胞外周微环境向酸性变化时,HCCLM3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虽然细胞内MMP-2的合成未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分泌的MMP-2及MMP-2的激活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细胞外周酸性微环境可以上调细胞MMP-2的分泌及激活,并促进肝癌细胞HCCLM3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提示肿瘤外周酸性微环境对肝癌细胞HCCLM3的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酸性微环境 细胞 HCCLM3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联合琥珀胆碱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庆云 程继文 +1 位作者 蒙清贵 黄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01-502,共2页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占2/3,包括Ta、T1、Tis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目前治疗低度恶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占2/3,包括Ta、T1、Tis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目前治疗低度恶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在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时,常由于闭孔神经受到刺激而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影响手术进行,甚至导致膀胱穿孔、血管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膀胱肿瘤电切术 闭孔神经反射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庆云 蒙清贵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第3期185-188,192,共5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发病隐匿、具有高复发率和进展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预后较差。由于有着共同的形态和组织学外观,UTUC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参照膀胱癌的方案执行,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二者之间...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发病隐匿、具有高复发率和进展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预后较差。由于有着共同的形态和组织学外观,UTUC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参照膀胱癌的方案执行,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二者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特点,UTUC相对于膀胱癌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实体,需要不同的临床管理策略。本文就既往UTUC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勇 王植柔 +2 位作者 蒙清贵 程继文 白先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8年第B1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2~2006-12治疗的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15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3~36个月的随访,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7%及100.0%...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2~2006-12治疗的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15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3~36个月的随访,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7%及100.0%。结论对于反复下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应考虑为尿道口处女膜畸形,不能忽视必要的专科检查,一经明确诊断,建议作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口处女膜畸形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