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3 位作者 肖晨 陆才金 陈庆州 林敬楠 《微创医学》 201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1例上消化疾病患者,其中胃食管息肉26例,疣状胃炎13例,Barrett′s食管8例,上消化道出血42例。结果 26例胃食管息肉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61例上消化疾病患者,其中胃食管息肉26例,疣状胃炎13例,Barrett′s食管8例,上消化道出血42例。结果 26例胃食管息肉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13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8例Barrett′s食管患者采用APC联合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有2例复发;14例上消化道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结论内镜下APC治疗胃食管息肉、疣状胃炎、Barrett′s食管、上消化道出血等上消化道疾病,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术 胃食管息肉 疣状胃炎 Barrett's食管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急诊胃镜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才金 潘志刚 +1 位作者 苏东星 肖晨 《内科》 2009年第5期715-7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并提出体会。结果76例确诊,确诊率95.0%,69例治疗后未发现有再出血现象,止血成功率89.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首...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并提出体会。结果76例确诊,确诊率95.0%,69例治疗后未发现有再出血现象,止血成功率89.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首选急诊胃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可以同时行内镜治疗,如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急诊 内窥镜 治疗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梁梓宇 陆才金 +2 位作者 潘志刚 苏娟 卢丽霞 《右江医学》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邻近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胰腺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FGF5和FGF19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FGF5与FGF1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FGF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0%,其表达水平的中位数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FGF1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5%,同样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进一步的分析揭示,FGF5与FGF19的表达上调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N分期)及较高的病理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GF5与FGF19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它们可能在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显示出作为诊断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志刚 《微创医学》 2011年第6期554-556,共3页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热消融疗法,通过发射1~2 l/min的离子化的氩气将电能传导到组织表面,使组织表面高温失活、凝固、干燥、收缩,干燥后的组织丧失导电性,氩气就会改变方向,因而不易发生全层...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热消融疗法,通过发射1~2 l/min的离子化的氩气将电能传导到组织表面,使组织表面高温失活、凝固、干燥、收缩,干燥后的组织丧失导电性,氩气就会改变方向,因而不易发生全层坏死和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道疾病 消融疗法
下载PDF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存伟 冯洁 吴县斌 《北方药学》 2015年第7期160-161,共2页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于2014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于2014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处理,连续服用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消化不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缓解消化系统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3种方法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苏东星 梁驰 +9 位作者 姜海行 陆才金 陈庆洲 周里琳 潘志刚 蓝远强 陆善金 梁华红 石海英 张荣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8-572,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乌司他丁、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以及导丝引导下插管3种方法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ERCP诊疗的患者145例,分为A、B、C 3组,A组45例术前术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B组52例造影剂中加...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乌司他丁、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以及导丝引导下插管3种方法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ERCP诊疗的患者145例,分为A、B、C 3组,A组45例术前术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B组52例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C组48例导丝引导下插管,观察3组患者术后3、24及48 h血淀粉酶水平,术后3、6、12 h患者腹痛或腹胀情况,并发胰腺炎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B组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以及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A、C组,其中B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6、12 h腹痛、腹胀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比导丝引导下插管、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有更显著的效果,在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胰腺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乌司他丁 导丝
下载PDF
改进穿刺口敷料及包扎方法对腹腔积液渗漏、敷料松脱及穿刺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燕 莫燕球 +2 位作者 石海英 杨梅展 蒙宝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19-322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穿刺口敷料及包扎方法对腹腔积液渗漏、敷料松脱及穿刺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7例腹腔积液引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3L粘贴伤口敷料及腹带包扎,拔管后改进粘贴手法,使用纱布卷及腹带压迫穿刺口;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改进穿刺口敷料及包扎方法对腹腔积液渗漏、敷料松脱及穿刺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7例腹腔积液引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3L粘贴伤口敷料及腹带包扎,拔管后改进粘贴手法,使用纱布卷及腹带压迫穿刺口;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块包扎,拔管后予手指按压穿刺口。评估两组患者穿刺完成后或拔管后24 h内腹腔积液渗漏、敷料松脱及穿刺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腹腔积液渗漏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敷料松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3L粘贴伤口敷料的粘合性及腹带的阻隔作用能防止敷料松脱;腹带的弹性加压包扎能有效减少腹腔积液渗漏;拔管后改进的粘贴手法与纱布卷的压迫,以及腹带的联合作用能促进穿刺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积液 渗漏 敷料 穿刺口 愈合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四君子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庞丽兴 苏东星 +2 位作者 颜新 潘志刚 梁肖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145-2147,共3页
近年来,慢性胃炎的患者逐年增多,临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这已是国内外医学界广大医务工作者达成的共识,其中有部分胃炎患者"畏寒"症状明显,有许多医生都遇到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疗效欠佳,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或难以达到消除临床症... 近年来,慢性胃炎的患者逐年增多,临床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这已是国内外医学界广大医务工作者达成的共识,其中有部分胃炎患者"畏寒"症状明显,有许多医生都遇到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疗效欠佳,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或难以达到消除临床症状,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四君子 雷贝拉唑 国内外医学界 胃炎患者 共识意见 临床症状 胃酸分泌 消化科门诊 胃镜检查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苏东星 陆才金 周里琳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1293-129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才金 周里琳 +1 位作者 苏东星 潘志刚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1452-1453,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治疗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东星 吴县斌 庞丽兴 《内科》 2013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在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32例,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68例...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在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32例,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水平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显著改善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值得在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硬化 肝性脑病
下载PDF
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世奇 刘丽清 +1 位作者 吴县斌 曾甫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枚。结果 17枚粗蒂息肉都一次性治疗成功,残端整齐、干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枚。结果 17枚粗蒂息肉都一次性治疗成功,残端整齐、干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愈合好。结论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肠镜 尼龙绳 高频电凝电切 大肠 息肉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1 位作者 苏东星 肖晨 《内科》 2009年第5期717-71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特点,为科学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发热37例(74.0%),腹胀41例(82.0%),腹痛30例(60.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特点,为科学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发热37例(74.0%),腹胀41例(82.0%),腹痛30例(60.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者43例(86.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27例(54.0%)。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敏感指标之一。大肠杆菌为该疾病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噻肟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敏感,可作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下载PDF
人微小RNA-200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2 位作者 肖晨 梁肖兰 郑捷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173-2175,218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miR)-200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iRWalk在线工具筛选miR-200a靶基因,使用DAVID、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和STRING分别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信号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从癌症基...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miR)-200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iRWalk在线工具筛选miR-200a靶基因,使用DAVID、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和STRING分别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信号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结肠癌的临床数据和测序数据,包括453个癌组织样本和8个正常肠黏膜组织样本,对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iR-200a表达水平,分析miR-200a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200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过程为氧化应激反应,主要参与的细胞成分为细胞外泌体,分子功能为SH2域结合,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为miR在肿瘤中的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显示PH区域富含亮氨酸残基的蛋白磷酸酶1(PHLPP1)、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α相关酶1(SIRT1)、CT10调节酶(CRK)、E2F3为网络中的核心基因。结肠癌组织miR-200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临床分期Ⅲ+Ⅳ期者、远处转移者的miR-200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者、无远处转移者(P<0.05);miR-200a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人miR-200a通过靶基因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其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或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RNA-200a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并发症防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陆才金 《微创医学》 2010年第4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螺旋型鼻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华红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450-1451,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梅展 李红燕 石海英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2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主管护士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持续跟踪随访,最后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溃疡性结肠炎 复发率
原文传递
逆向留置与胶布X形固定按压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红燕 莫燕球 蒙宝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026-3027,共2页
目的探讨逆向穿刺留置输液与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肝病患者关节处留置输液的影响。方法 120例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关节处采用逆向穿刺留置及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逆向穿刺留置输液与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肝病患者关节处留置输液的影响。方法 120例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关节处采用逆向穿刺留置及拔针后使用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向心穿刺留置及拔针后手持棉签按压法,观察两组留置时间及拔针后穿刺点出血或皮下瘀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按压有效率达90.0%(54/60),高于对照组的61.7%(37/60)(P<0.01)。结论逆向穿刺留置法输液能解决关节处留置难的问题,延长留置的时间;拔针后胶布X形固定棉签平行按压法能有效预防穿刺点渗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留置输液 逆向穿刺 胶布固定 按压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潘志刚 苏东星 +2 位作者 梁梓宇 黄晓玲 郑捷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59-3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与5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RNA)-200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与5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的相关性,评价miRNA-200a单独或联合癌胚抗原或(和)糖类抗原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浆miRNA-200a、癌胚抗原、糖类抗原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血浆miRNA-200a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和74.3%,miRNA-200a联合癌胚抗原或(和)糖类抗原199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独miRNA-200a诊断。M1期、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miRNA-200a水平分别高于M0期、Ⅰ+Ⅱ期患者(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NA-200a水平升高,其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及进展密切相关。血浆miRNA-200a或可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标记物,联合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地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RNA-200a 外周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研究
20
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1 位作者 苏东星 肖晨 《内科》 2009年第6期877-878,共2页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RE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吗丁啉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两组患...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RE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吗丁啉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21/30),内镜下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头痛各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兰索拉唑胶囊联合吗丁啉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吗丁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