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究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肠组织损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翟阳 莫雪妮 +7 位作者 郑光珊 王凯华 胡跃强 邹敏 梅小平 舒建龙 马威 谢婷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 探究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及肠组织损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低(7.16g/kg)、中(14.33 g/kg)、高(28.66 g/kg)剂量双路通脑... 目的 探究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及肠组织损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低(7.16g/kg)、中(14.33 g/kg)、高(28.66 g/kg)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和模型(M)组,并设假手术(S)组,每组10只。制作模型前30 min予以相应剂量双路通脑方颗粒溶液灌胃,在大鼠成模清醒后1 h给予该颗粒灌胃,连续6 d,每天2次。M组和S组同步灌胃无菌水。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NF)-γ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脑TLR4/NF-κB通路蛋白及结肠密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1、紧密连接蛋白(ZO)-1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结构变化;16 S rDNA扩增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构成。结果 M组脑梗死比例较S组显著增加(P<0.05);中、高剂量双路通脑方组脑梗死比例较M组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双路通脑方组最低,后续以高剂量28.66 g/kg进行研究。与S组相比,M组结肠黏膜结构损伤,TNF-α、IL-6、INF-γ、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蛋白及p-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IκB、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显著较高,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水平显著较低(均P<0.05)。与M组相比,双路通脑方治疗可改善结肠黏膜结构,TNF-α、IL-6、INF-γ、TLR4、MyD88蛋白及p-IκB/IκB、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明显降低,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水平显著较高(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与S组相比,M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降低,在门水平,M组厚壁菌门丰度和F/B值明显升高,而拟杆菌门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M组瘤球菌属、拟杆菌属等丰度明显较高,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丰度明显较低(P<0.05)。与M组相比,双路通脑方治疗可上调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明显提高拟杆菌门丰度,提高降低厚壁菌门丰度和F/B值,明显增加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丰度,明显降低艾克曼菌属等丰度(均P<0.05)。结论 双路通脑方可重塑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屏障,并抑制脑TLR4/NF-κB通路活化,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双路通脑方 壮药 肠道菌群 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翟阳 莫雪妮 +7 位作者 滕红丽 胡跃强 郑光珊 马威 杨鹏 梅小平 邹敏 王凯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药双路通脑方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g/kg),依达拉奉组(3.0 mg/kg),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构...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药双路通脑方低、中、高剂量组(9.0、18.0、36.0 g/kg),依达拉奉组(3.0 mg/kg),每组18只,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以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相应药物干预6 d,采用Zeal 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脑组织SOD活性和GSH、MDA、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TLR4、NF-κB p65、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壮药双路通脑方中、高剂量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率,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缺血半暗带IL-6、IL-1β、TNF-α、MDA水平,Bax、TLR4蛋白表达,cleaved-caspase-3/caspase-3、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GSH水平、SOD活性和Bcl-2、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壮药双路通脑方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TLR4/NF-κB信号通路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3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下载PDF
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小平 翟阳 +4 位作者 王凯华 滕红丽 郑光珊 杨鹏 邹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1-789,共9页
目的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I/R)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剂量双路通脑方+AMPK激活剂AICAR组,每组18只。按照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 目的探讨壮药双路通脑方对缺血-再灌注(I/R)脑损伤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剂量双路通脑方+AMPK激活剂AICAR组,每组18只。按照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7 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半影区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免疫荧光(IF)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LC3A/B、p62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LC3-Ⅱ阳性表达、海马组织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II/LC3-I、p-AMPK/AMPK、p-ULK1(S317)/ULK1比值显著升高,p62蛋白水平和p-mTOR/mTOR、p-ULK1(S757)/ULK1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中、大剂量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元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LC3-Ⅱ阳性表达、海马组织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II/LC3-I、p-AMPK/AMPK、p-ULK1(S317)/ULK1比值显著降低,p62蛋白水平和p-mTOR/mTOR、p-ULK1(S757)/ULK1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AICAR可明显减弱大剂量双路通脑方对脑I/R大鼠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的过度自噬,减少神经元凋亡,进而发挥对脑I/R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凋亡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TLR3/TAK/NF-κB信号通路探究壮宣饮对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邹敏 翟阳 +4 位作者 肖持坚 梁敏 徐怡辉 兰小婉 梅小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20-3424,共5页
目的探讨壮宣饮对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大鼠肺损伤及TLR3/TAK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35 mg/kg)和壮宣饮高、中、低剂量组(140、70、35 g/kg),每组12只。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滴鼻法建立... 目的探讨壮宣饮对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大鼠肺损伤及TLR3/TAK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35 mg/kg)和壮宣饮高、中、低剂量组(140、70、35 g/kg),每组12只。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滴鼻法建立流感病毒性肺炎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给药5 d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变化,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FN-γ、IL-6水平,计算肺湿/干重比,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检测肺组织H1N1病毒载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3/TAK1/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毛色无光泽、呼吸加快、行动迟缓、体质量下降,肺湿/干重比值和BALF中TNF-α、IFN-γ、IL-6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学评分、H1N1病毒载量、TLR3、p-IκBα蛋白表达及p-TAK1/TAK1、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P<001),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司他韦组和壮宣饮各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皮毛有光泽,呼吸较平稳,体质量增加,肺湿/干重比值和BALF中TNF-α、IFN-γ、IL-6水平降低(P<005,P<001),肺组织病理学评分、H1N1病毒载量、TLR3、p-IκBα蛋白表达及p-TAK1/TAK1、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P<001),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壮宣饮可有效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大鼠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3/TAK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宣饮 流感病毒性肺炎 H1N1 TLR3 TAK1 NF-ΚB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氧化相关机制及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岩 王凯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如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年龄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每年的新增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超过60%。脑卒中发生后,约3/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 如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年龄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每年的新增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超过60%。脑卒中发生后,约3/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rc inhury, CIRI)是一种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活性氧 过氧化损伤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领域补中益气汤的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马威 莫雪妮 +4 位作者 杨益宝 龚志英 黎军宏 翟阳 祁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14-118,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补中益气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医药领域对补中益气汤有关研究的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对纳入的文献分别进行发文趋势,学...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补中益气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医药领域对补中益气汤有关研究的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对纳入的文献分别进行发文趋势,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情况分析,并绘制出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图谱,并对可视化分析结果展开深入探讨。结果共纳入2313篇文献,文献发表量整体上呈现出稳定的增长,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妇产科学文献发表量较多。该领域共有23位核心作者,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形成,但团队之间缺乏交流。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临床疗效、益气汤、临床观察、便秘、针灸,共形成12个聚类。“针刺”“不良反应”“癌因性疲乏”等关键词为突现至今的关键词。结论补中益气汤是传统中药治疗多种疾病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meta分析、针刺、艾灸等研究手段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但尚存在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对其临床运用有重要意义。同时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GluR1探讨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突触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覃启京 张玉莲 +2 位作者 于臻 张伟 张琳琳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6期596-602,共7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突触效能和突触AMPA受体亚基GluR1含量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化浊方组,每组各20只...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突触效能和突触AMPA受体亚基GluR1含量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化浊方组,每组各20只,同时选取同月龄抵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小鼠)20只作为对照组。益肾化浊方组小鼠每日按6.24 g/kg的剂量予益肾化浊方水煎液灌胃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各组小鼠连续灌胃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突触后膜上GluR1的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方组小鼠神经元细胞核呈椭圆形,核膜尚清晰完整,染色质细腻,核仁明显,细胞器病变改善;突触前膜、后膜结构尚清晰可见,突触间隙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的GluR1含量丰富,模型组含量极少,益肾化浊方组含量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益肾化浊方可通过促进AMPA受体亚基GluR1的表达,调控神经元细胞“胞吐-内化”过程,有效保护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完整性,改善SAMP8小鼠突触传递效能,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浊方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GLUR1 胞吐-内化 突触效能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于臻 徐家淳 +2 位作者 覃启京 倪道艳 张玉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现代临床中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2月前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Gephi 0.8.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现代临床中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2月前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Gephi 0.8.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结构。结果:最终纳入81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出114条腧穴处方;构建的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腧穴处方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重要腧穴以百会、四神聪、风池、印堂、神门、神庭、足三里、丰隆、太冲为主,腧穴配伍以百会与内关、神门、三阴交最为常见,且多为远近配穴;运用k-core优化腧穴处方,29个核心腧穴以督脉及局部头颈部使用腧穴个数及频次最多,且82.76%为特定穴,以交会穴居多,进行社团划分后可归为以虚证或实证为主两类。结论:局部选穴是现代临床中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首选,远近配穴最为常用,特定穴是其核心用穴,临证中注重调神、病证结合、标本同治与虚实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针刺 选穴规律 复杂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