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麻醉科流程缩短接台手术时间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梁宁 马利 +1 位作者 胡俊 黄中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麻醉科工作流程中设立麻醉准备间与恢复室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将手麻二区6个手术间设为流程优化组,手麻一区6个手术间设为传统流程组,比较两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结果:流程优化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为(35.53... 目的:探讨优化麻醉科工作流程中设立麻醉准备间与恢复室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将手麻二区6个手术间设为流程优化组,手麻一区6个手术间设为传统流程组,比较两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结果:流程优化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为(35.53±12.579)min,传统流程组为(71.67±30.213)min,流程优化组明显比传统流程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短(P<0.05)。结论:优化麻醉科工作流程中设立麻醉准备间与恢复室是科学、可行有效的,它能明显缩短接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提高手术室使用率,在快通道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准备间 恢复室 接台手术时间 麻醉流程优化 快通道手术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氯胺酮在小儿外科麻醉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小青 梁宁 +3 位作者 张学刚 黄中华 黄爱兰 黄国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39-741,共3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SA评分为Ⅰ~Ⅱ级的小儿外科腹部、腹股沟或四肢手术患儿80例,肌注氯胺酮4~6mg/kg,待患儿入睡后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后,静脉给予异丙酚2mg/kg,然后持续泵注...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SA评分为Ⅰ~Ⅱ级的小儿外科腹部、腹股沟或四肢手术患儿80例,肌注氯胺酮4~6mg/kg,待患儿入睡后进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后,静脉给予异丙酚2mg/kg,然后持续泵注异丙酚4~8mg/kg,依据BIS值调节异丙酚速度,使BIS值在40%~6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芬太尼组(F组)在切皮前1min推注芬太尼2μg/kg,氯胺酮组(K组)在切皮前推注氯胺酮2mg/kg。术中根据患儿面部表情及肢动情况,静脉分别追加芬太尼1μg/kg和氯胺酮1mg/kg。手术结束前5min停异丙酚。结果:F组与K组相比,麻醉时间相似,但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K组(P<0.01);麻醉及苏醒期F组与K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血压、心率更平稳;F组SpO2<95%比率较K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加压面罩给氧后,SpO2能迅速升高至100%并在这一水平稳定;术后K组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麻醉期间生命征更平稳,苏醒时间快,苏醒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氯胺酮 小儿麻醉
下载PDF
麻醉科流程优化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利 黄中华 +1 位作者 胡俊 梁宁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优化麻醉流程,在快通道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方法将手二区6个手术间作为优化流程组,手一区6个手术间作为传统流程组,比较第1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接台手术延迟率、全麻病人术后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结果优化流... 目的探讨如何优化麻醉流程,在快通道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方法将手二区6个手术间作为优化流程组,手一区6个手术间作为传统流程组,比较第1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接台手术延迟率、全麻病人术后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结果优化流程组第1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高于传统流程组(P<0.05),接台手术延迟率低于传统流程组(P<0.05),两组全麻病人术后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流程组全麻病人在术后恢复室的躁动发生率低于传统流程组(P<0.05)。结论优化麻醉管理流程,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利用率,在快通道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流程 快通道手术 优化
下载PDF
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梁宁 马利 +1 位作者 胡俊 黄中华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将手麻二区6个手术间作为流程优化组,手麻一区6个手术间作为传统流程组,比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和9∶30前、9∶31后的开台率。结果流程优化组首台... 目的探讨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将手麻二区6个手术间作为流程优化组,手麻一区6个手术间作为传统流程组,比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和9∶30前、9∶31后的开台率。结果流程优化组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正点率高于传统流程组(P<0.05);9∶30前开台率高于传统流程组(P<0.05)。两组首台手术9∶00以前麻醉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台手术大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科流程优化中规范首台手术开始时间是科学、可行、有效的,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流程优化 首台手术开始时间 快通道手术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彦艳 黄爱兰 +4 位作者 杨勇 温红 曾小蕙 朱蔚琳 黄中华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13只,10只用于实验,3只用于取血预充。基础麻醉采用阿托品、氯胺酮和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丁卡因喷喉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 目的探讨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13只,10只用于实验,3只用于取血预充。基础麻醉采用阿托品、氯胺酮和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丁卡因喷喉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持续静注和间断吸入异氟醚。采用分级评估方法对基础麻醉、全麻维持的效果进行评估。鼻咽温32℃~34℃体外循环,维持心率50~80次/min,窦性节律空跳。结果成功建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9只,失败1只(在气管插管时误插入食道缺氧死亡)。基础麻醉Ⅰ级7只(70.0%),Ⅱ级1只(10.0%),Ⅲ级1只(10.0%)。全麻维持Ⅰ级8只(80.0%),Ⅱ级1只(10.0%)。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评估方法,是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建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浅低温 不停跳 体外循环 广西巴马小型猪
下载PDF
麻醉深度指数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国勇 梁宁 +5 位作者 黄中华 马利 张庆敏 黄小彬 黄颖 唐学锋 《微创医学》 2011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SI)调控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的效果,评价CSI在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两组均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SI)调控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的效果,评价CSI在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两组均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并行CSI监测。C组根据麻醉医生经验用药,未以CSI反馈指导用药;T组则以CSI反馈调整异丙酚的用量,使CSI值维持在55±5之间。两组术后进行Steward评分,以术毕10 min内(≤10 min)Steward评分达4分及以上(≥4分)拔管者为快通道麻醉实施成功。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前1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CSI值;统计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快通道麻醉成功率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T组CSI值低于C组(P=0.000),且存在组间与时点的交互作用(P=0.000);两组患者T0和T6时点的CS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T1、T2、T3、T4、T5时点的CSI值均低于C组(P<0.05)。T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C组(P<0.05),而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早于C组(P<0.05)。T组无术中知晓,C组有2例术中知晓,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躁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快通道麻醉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CSI应用于调控快通道麻醉,可以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防止术中知晓;可以减少全麻药用量,加快麻醉恢复,提早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从而提高快通道麻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快通道麻醉 腹腔镜
下载PDF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爱兰 朱蔚琳 +1 位作者 张学刚 马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81-582,共2页
目的:观察评价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50例。记录麻醉前(T0)、气腹后30min(T1)、60min(T2)、术后20min... 目的:观察评价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50例。记录麻醉前(T0)、气腹后30min(T1)、60min(T2)、术后20min(T3)两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在各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病人术中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后48h随访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在T1的血压(MAP)、心率(HR)均较T0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T2血压心率仍较T0高,而GA组基本保持T0水平。CSEA组T1和T2动脉血气pH值较T0明显降低(P<0.01),PaCO2较T0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T0改变不明显(P>0.05)。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6%,GA组为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腹腔镜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腔镜手术时气腹时间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秦丹丹 叶凤青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536-1537,共2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时间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按气腹时间分为4组,每组5例,气腹时间A组20min,B组30min,C组40min,D组50min,于相应时间监测PaCO2...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时间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按气腹时间分为4组,每组5例,气腹时间A组20min,B组30min,C组40min,D组50min,于相应时间监测PaCO2。结果气腹时间与PaCO2的相关系数为rs=0.954,P=0.000。结论气腹时间越长,PaCO2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气腹 腹腔镜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技术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小青 马利 +1 位作者 黄爱兰 梁宁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拟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快通道组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常规组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分别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拟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快通道组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常规组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分别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快通道组、常规组麻醉时间相同(P>0.05),但快通道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快通道组患者复苏后躁动率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及镇痛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较快通道组镇静评分更高(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比较,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更快,苏醒期不良反应更低;术后PCEA镇静度更低,更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锻炼,可推广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清扫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术后镇痛 腹腔镜
下载PDF
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加娟 张学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4期274-274,共1页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们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干预对策。结果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50%,常发生在麻醉或穿刺操作中、后整理...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们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干预对策。结果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50%,常发生在麻醉或穿刺操作中、后整理穿刺包内用物及锐器物品的过程中。麻醉科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对伤后的处理流程及报告程序知晓率不够高。结论麻醉科医护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其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同时要加强麻醉科医护人员对垃圾分类特别是锐器物规范处置的执行率,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护人员 锐器伤 干预
下载PDF
浅谈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培养
11
作者 胡彦艳 张学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住院医师 麻醉科 主治医师 临床麻醉 麻醉解剖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神经阻滞 临床技能 麻醉记录单 麻醉学
下载PDF
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追加肌松药的可行性
12
作者 马利 黄中华 +1 位作者 梁宁 胡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追加肌松药的可行性。方法 108例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诱导气管内插管后不再追加肌松药-阿曲库铵,对照组按常规间隔35~40 min追加阿曲库铵0.3 m...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追加肌松药的可行性。方法 108例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诱导气管内插管后不再追加肌松药-阿曲库铵,对照组按常规间隔35~40 min追加阿曲库铵0.3 mg/kg,观察有无人机对抗和体动反应,比较气腹前、气腹后、放气后气道压的变化,术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在复苏室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人机对抗和体动反应;术者对所有患者的麻醉表示满意;气腹前后气道峰压变化明显(P<0.05),但是两组间各相对应时点气道峰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追加肌松药,不会加剧气腹后气道压的升高,对手术操作无影响,可以缩短患者在术后恢复室的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静脉麻醉 腹腔镜手术 阿曲库铵
下载PDF
麻醉科流程优化在快通道外科手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宁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4期3751-3753,共3页
在英语中Fast-track常用以描述事物能迅速完成的途径和方法,Fast-track surgery指手术快速完成之意。但Surgery一词在此并非单指手术操作的部分,而是指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涵盖术前准备到治疗结束出院。快通道外科手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 在英语中Fast-track常用以描述事物能迅速完成的途径和方法,Fast-track surgery指手术快速完成之意。但Surgery一词在此并非单指手术操作的部分,而是指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涵盖术前准备到治疗结束出院。快通道外科手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通过多学科合作加快患者的手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外科 手术中 流程优化 麻醉科 SURGERY SURGERY 手术治疗 手术后恢复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颌面外科麻醉中张口困难之气管插管的应用
14
作者 秦丹丹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818-1818,共1页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张口困难 颌面外科 手术麻醉
下载PDF
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罗金龙 韦云萍 +5 位作者 沈斌 韦科全 孙振栋 于美钢 蒋伟 周一凡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43-546,552,共5页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心胸血管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42例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A组,n=21)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心胸血管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42例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A组,n=21)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胸胸腔镜组(B组,n=21)。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全麻侧胸胸腔镜组(P<0.05)。两组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在较多方面优于全麻侧胸胸腔镜手术,安全性好,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增加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麻醉 剑突入路 胸腔镜检查 胸腺瘤
下载PDF
超前镇痛对老年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拯 栗俊 +2 位作者 梁宁 马利 黄爱兰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老年人手术快通道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实验组)和未用超前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毕至意识恢复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复苏期...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老年人手术快通道麻醉后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实验组)和未用超前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毕至意识恢复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复苏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苏醒期躁动程度(RS)评分、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和拔管后镇静状况(Ramsay)。结果两组术毕至意识恢复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苏期间躁动、呻吟、恶心呕吐、拔管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苏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对老年人快通道麻醉后复苏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快通道麻醉后引起的痛觉高敏以及苏醒期躁动,还可减少拔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老年人 腹腔镜手术 快通道麻醉 复苏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行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小青 周一凡 +3 位作者 黄爱兰 马利 于美钢 唐学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下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VAS评分和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全麻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手术开始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全麻辅助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行肺大泡切除术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全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全麻 自主呼吸 肺大泡切除 单孔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彦艳 秦丹丹 +2 位作者 马利 梁力 蓝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83-2184,共2页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拟通过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探讨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观察术后镇痛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评价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超前镇痛 T细胞亚群 舒芬太尼 CD4+ 妇科手术 CD8+ 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燕洁 叶凤青 甘丽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324,共2页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常用的手术方法。因BPH患者年龄偏大,约1/3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通气功能低下、糖尿病、肾功能障碍也较为常见...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常用的手术方法。因BPH患者年龄偏大,约1/3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通气功能低下、糖尿病、肾功能障碍也较为常见,早期多选择单纯性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前列腺电切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小彬 黄国勇 +3 位作者 刘小青 黄颖 张庆敏 黄中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抱入室.A组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以丙泊酚50 μg/(kg·min)、氯胺酮50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B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以瑞芬太尼0.05~0.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0.05~0.1 μg/(kg·min)、依托咪酯8~10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诱导后、置入导管、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心内操作时两组患儿HR、MAP均增加(P<0.05).A组呼吸抑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控制呼吸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术中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气管插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