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香蕉枯萎病为害调查及套种韭菜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明 何海旺 +3 位作者 邹瑜 龙芳 林其超 刘厚铭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香蕉枯萎病 调查 韭菜 防控
下载PDF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杭玲 黄卓忠 +3 位作者 廖首发 苏国秀 黄建雄 罗扬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4,共2页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脱毒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小泉 薛艳霞 韦绍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mg/L+6-BA 0.5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mg/L+6-BA 10mg/L溶液中浸泡10min,再接入1/2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果榄 组织培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下载PDF
“台农19号”菠萝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庾韦花 蒋慧萍 何新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菠萝 组培快繁技术 培养基类型 栽培价值 杂交品种 种植前景 生产需求
下载PDF
罗汉果两茬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代东 吴宗立 +2 位作者 韦绍龙 李朝生 韦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63-12665,共3页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棚面宿根留蔓栽培的萌芽期比棚下宿根留蔓栽培的推迟7 d,但前者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提早5和3 d。第2茬栽培的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比第1茬栽培提前了65、62和40 d。与第1茬栽培相比,第2茬栽培大、中果实比率有较大提高,小果率降低,结果株率为100%,果实等级和产量显著提高。[结论]棚面宿根留蔓栽培和棚下宿根留蔓第2茬栽培净收益分别为126 139.5和117 994.5元/hm2,分别比第1茬栽培净收益增加了175.1%和1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2茬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广西地区荔浦芋新品种疫霉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伟清 江文 +5 位作者 何芳练 高美萍 韦绍龙 蒋慧萍 闭志强 颜梅新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0期41-44,共4页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交配型 辣椒疫霉 荔浦芋 甲霜灵 广西地区 抗性 新品种 病原分离
下载PDF
广西槟榔芋水田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董伟清 何芳练 +4 位作者 韦绍龙 蒋慧萍 邱祖杨 何青石 赖松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肉具有紫色槟榔花纹,富含淀粉、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广西是槟榔芋的主产区之一,以盛产“荔浦芋”而闻名,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6 667 hm2(10万亩),其中仅荔浦市种植面积就达3 333 hm2(5万亩),年产量8.3万t。槟榔芋常规栽培中需进行多次培土、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劳动力投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高效栽培技术 轻简化
下载PDF
广西富硒铁皮石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婷 张向军 +5 位作者 杨彬 蒙平 庾韦花 石前 刘晓明 张尚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3期69-7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广西富硒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生长条件、繁育方法、富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铁皮石斛富硒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硒 铁皮石斛 栽培技术 广西
下载PDF
广西桂北地区茭白高效栽培技术
9
作者 胡一凤 赖松新 +5 位作者 何青石 虞胜君 高美萍 蒋慧萍 方彦蓉 江文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1],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栽培历史在2000 a以上[2],国外仅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3],其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4~6],是水生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产... 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1],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栽培历史在2000 a以上[2],国外仅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3],其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4~6],是水生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栽培历史 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 东南亚地区 出口创汇 广西桂北地区 禾本科
下载PDF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石漠化山地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代东 邹瑜 +4 位作者 牟海飞 李小泉 韦绍龙 欧昆鹏 林贵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历时10年,选育的原生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审定品种名:野酿2号)株系,种植时不需配置雄株即可正常结果,具有生长快、光合作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毛葡萄 栽培关键技术 两性花 石漠化 山地 光合作用能力 种质资源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 被引量:17
11
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5 位作者 韦绍龙 田丹丹 周维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15年平均发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为5.78%,且发展蔓延迅速,其中钦州市发生最重,发病率达到了15.31%。8—10月是发病高峰期;香蕉孕蕾抽蕾期至幼果期是发病敏感期;香蕉种植代数越长,发病率越高;滴灌及微滴灌模式可有效减缓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 发生特点
下载PDF
广西罗汉果组培品种桂汉青皮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杭玲 苏国秀 +3 位作者 黄卓忠 张向军 何铁光 王灿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罗汉果 栽培要点 广西 特性 特征 青皮 品种 组培 糖尿病患者 甜味物质
下载PDF
植物组培生产污染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炳华 陈丽娟 +2 位作者 江文 欧昆鹏 桂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7,共2页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生产技术,保障了组培苗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从而保证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技术 生产过程 组培技术 植物 种苗质量 规模化生产 无菌环境 污染问题
下载PDF
台湾香蕉产业现状、栽培技术及抗枯萎病品种选育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维 田丹丹 +5 位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韦绍龙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59,161,共4页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从台湾香蕉运销简史、面积分布、主栽品种、芭蕉栽培种、栽培技术、枯萎病发生发展现状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大陆香蕉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香蕉产业 香蕉枯萎病
原文传递
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维 高美萍 +4 位作者 陈丽娟 江文 董伟清 蔡炳华 唐军 《长江蔬菜》 2015年第4期68-70,共3页
主要从种植历史、种植分布、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科技含量低、配套技术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掌握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资金缺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主要从种植历史、种植分布、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科技含量低、配套技术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掌握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资金缺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慈姑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多效唑对芋种质离体保存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伟清 闭志强 +5 位作者 唐军 江文 高美萍 周维 陈丽娟 蔡炳华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4期37-39,共3页
以荔浦芋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保存过程中不同浓度多效唑(PP粥)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有显著影响,在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lx,室温(26+2)℃的培养条件下,... 以荔浦芋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保存过程中不同浓度多效唑(PP粥)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有显著影响,在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lx,室温(26+2)℃的培养条件下,在MS+6-BA2.5mg/L+NAA0.02mg/L+30g/L蔗糖的培养基中添加0.6mg/LPP粥,试管苗可保存240d,存活率为89.7%,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形态正常、长势良好,与对照株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保存 生长恢复 多效唑
下载PDF
无纺布育苗袋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7
作者 武鹏 赵明 +2 位作者 邹瑜 何海旺 龙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通过苗圃假植及田间种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无纺布育苗袋与塑料育苗杯两种育苗容器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培育以及在大田定植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袋比塑料育苗杯培育的二级苗根数及根长均增加,栽后恢复生长期明显缩短2~... 通过苗圃假植及田间种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无纺布育苗袋与塑料育苗杯两种育苗容器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培育以及在大田定植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袋比塑料育苗杯培育的二级苗根数及根长均增加,栽后恢复生长期明显缩短2~5d,田间种植假茎高度增高,基茎围增粗,同时期收获率提高,有利于规避春植蕉挂果期可能遭受的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育苗 无纺布育苗袋
下载PDF
香蕉种植园土壤管理防控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平明 莫海港 +7 位作者 张英俊 熊晓兰 田青兰 牟海飞 刘洁云 黄伟华 吴艳艳 谢如林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香蕉枯萎病在全球香蕉种植区广泛分布,给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打击,其防控技术研究成为香蕉生产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的防控措施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轮作。香蕉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蕉地土壤管理贯穿整个防控... 香蕉枯萎病在全球香蕉种植区广泛分布,给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打击,其防控技术研究成为香蕉生产领域关注的热点,目前的防控措施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轮作。香蕉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蕉地土壤管理贯穿整个防控过程。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向土壤施用抗菌剂、添加生物菌剂、科学施肥以及轮作对香蕉枯萎病防控效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抗菌剂多菌灵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到82.9%,解淀粉芽孢菌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至15%以下,生物菌肥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至10%以下,香蕉与甘蔗、韭菜、辣椒轮作将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降至5%以下,四种方法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均表现出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土壤 防控
下载PDF
幼果期喷施硒肥对粉蕉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黄英兰 沈平 +3 位作者 陈家慧 周维 韦绍龙 李朝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数、第3梳果指长度、第3梳果指粗度、第3梳果柄长度和第3梳果柄粗度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粉蕉单果重(总硒肥施用量12.6 mL/株处理除外)和单穗重。幼果期喷施硒肥也能够显著提高粉蕉果实硒含量,且硒肥施用量越大,果实硒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硒肥 幼果期 植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果实硒含量
下载PDF
广西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繁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尚文 杨天为 +5 位作者 黄诗宇 李婷 高曼熔 田姗姗 何龙飞 张向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8-1506,共9页
中国特有植物瘤果紫玉盘(Uvaria kweichowensis),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为系统了解广西瘤果紫玉盘的资源数量、分布现状及资源利用等情况,2016-2022年作者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形式,对全区9个县开展了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调查... 中国特有植物瘤果紫玉盘(Uvaria kweichowensis),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为系统了解广西瘤果紫玉盘的资源数量、分布现状及资源利用等情况,2016-2022年作者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形式,对全区9个县开展了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工作,共收集到瘤果紫玉盘资源95份。调查结果显示:瘤果紫玉盘多年生藤本植物,成熟叶革质,主要分布在广西隆安县、天峨县等9个县共197株,生境为海拔650~1100 m之间的喀斯特石山区,依托乔木向上攀附生长,野生资源数量稀少,个体之间距离较远,基本上处于无保护状态,分布地群众有采集瘤果紫玉盘叶片治疗疾病或用于茶饮的习惯。通过种子播种、枝条扦插的形式开展了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的繁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瘤果紫玉盘种子发芽率在25.7%~34.4%,扦插成活率在4.4%~14.4%,总体成活率较低。本研究探讨了瘤果紫玉盘受威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措施,为广西民族药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创新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紫玉盘 种质资源 调研 收集保护 繁育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