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联合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劳炳焕 苏国生 罗世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7期819-820,共2页
目的了解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联合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5例同期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检测-βHCG和孕酮,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异位妊娠患... 目的了解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联合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5例同期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检测-βHCG和孕酮,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均明显低于同期健康妊娠妇女,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测定在判断异位妊娠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提示临床中多选用此指标,以观察和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确保妇女健康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下载PDF
1832例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劳炳焕 林岗 朱庆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从送检的1832例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283株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在128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G+)菌233株,占18.1...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从送检的1832例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283株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在128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G+)菌233株,占18.16%,革兰阴性(G-)菌645株,占50.27%,真菌405株占31.57%。主要以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杆菌属、沙门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为主要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多。结论常见G+、G-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并存在多重耐药性。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临床标本 细菌培养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罗丗永 苏国生 劳炳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1285-1286,共2页
目的了解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变化情况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51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了解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变化情况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51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NF-α和HGF水平,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和H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发病第1天,重症AP患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症AP患者,而HGF则轻症AP患者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和HGF参与了AP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AP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1982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世永 苏国生 劳炳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了解合浦县妇幼保健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控制支原体的感染。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 目的了解合浦县妇幼保健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有效控制支原体的感染。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的试剂盒,对4 015例疑诊患者进行Uu和Mh检测。结果从4 015例标本中检测出支原体阳性标本1 982例,男210例(10.59%),女1 772例(89.41%),其中单纯Uu感染1 451例(36.14%),单纯Mh感染45例(1.12%),Uu和Mh混合感染486例(12.00%)。单纯Uu感染对甲砜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7.19%、14.78%、15.12%;单纯Mh感染对甲砜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8.00%、14.00%、18.00%;而Uu和Mh混合感染者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其中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69%和84.21%。结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要加强支原体药敏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有效控制支原体的感染,达到防止耐药菌株增加,彻底治愈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 被引量:31
5
作者 文家远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比较68例血液样本在不同时间送检、不同保存温度、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24 h后送检白细胞计数低于2 h内送检组,24 h后送检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2 h内送检组,...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比较68例血液样本在不同时间送检、不同保存温度、不同采血方式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24 h后送检白细胞计数低于2 h内送检组,24 h后送检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2 h内送检组,室温和冰箱保存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未见明显差异。末梢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静脉血,末梢血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血。结论临床操作中需检验人员对各种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做好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减少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检测 影响因素 控制策略
下载PDF
血清TPSA 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罗世永 苏国生 劳炳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3期1616-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和FPSA含量,并以4...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检测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TPSA和FPSA含量,并以45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和FPSA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组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BPH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SA、FPSA、FPSA/TPSA比值联检可作为PCa和BPH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
7
作者 劳炳焕 苏国生 罗世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24期74-74,共1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A 抗-TP抗体 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