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单孔腹腔镜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对其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宇平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ESS术。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围术期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ERAS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美容效果[采用身体意象状态量表(BISS)评估]、满意度、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BISS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联合LESS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程度,美容效果好且满意度高,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单孔腹腔镜手术 妇科良性疾病 术后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妇科病房孕期护士的心理压力、焦虑及抑郁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全健 刘金明 谭雪玲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调查妇科病房孕期护士的心理压力、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选取妇科病房孕期护士80例为观察组,非孕期护士80例为对照组。调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妇科病房孕期护士的压力来源。结果观察组的护士压力源量... 目的调查妇科病房孕期护士的心理压力、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选取妇科病房孕期护士80例为观察组,非孕期护士80例为对照组。调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妇科病房孕期护士的压力来源。结果观察组的护士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压力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妇科病房孕期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仪器设备不足、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病人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结论与非孕期护士相比,妇科病房孕期护士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焦虑 抑郁 妇科 孕期 护士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在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韦妙成 《微创医学》 2014年第3期352-353,共2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共3 d;如存在高危因素,使用时间为术后第1...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午各1次,每次30 min,共3 d;如存在高危因素,使用时间为术后第1天持续到术后第10天。结果 1 735例妇科手术病人无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充气加压 妇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宫腔镜检查临床分析
4
作者 陈湘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8期88-90,共3页
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因反复胚胎移植失败住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85例患者病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孕症类型分为原发不孕症组(88... 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因反复胚胎移植失败住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85例患者病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孕症类型分为原发不孕症组(88例)和继发不孕症组(87例),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剖宫产切口憩室、子宫畸形等宫腔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原发不孕症组主要检出的宫腔异常类型为子宫内息肉(28.41%),高于继发不孕组的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12.37%)(P <0.05)。而继发不孕组患者宫腔粘连检出率(23.71%)高于原发不孕组的宫腔粘连检出率(4.55%)(P <0.05)。其余检出类型弓形子宫、不全中隔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在两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异常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宫腔无异常的患者(P <0.05)。结论 RIF患者通过宫腔镜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宫腔异常,主要病变类型为子宫内膜息肉(原发不孕RIF患者)和宫腔粘连(继发不孕RIF患者)。继发不孕RIF患者应更早实施宫腔镜检查手术,从而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移植失败 胚胎移植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粘连
下载PDF
广西2011~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韦玉琛 韦萍 +5 位作者 黄旭华 何仲彪 姚慧 付春云 赵江阳 马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2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2011~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1-01-01~2015-12-31广西“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记录的4315134例胎儿、新生儿(出生后7 d),对出生资料(包括缺陷类型、性别、出生时间、地区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监测43... 目的分析广西2011~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1-01-01~2015-12-31广西“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记录的4315134例胎儿、新生儿(出生后7 d),对出生资料(包括缺陷类型、性别、出生时间、地区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监测4315134例围生儿中确诊为缺陷儿57851例(134.07/104)。其中2011~2015年各年份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37.48/104、120.80/104、109.57/104、131.32/104和174.03/104。出生缺陷儿均以男性为主(33327/57851,57.61%),汉族(37930/57851,65.56%)、壮族(17284/57851,29.88%)为主。2011~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发生例数最多的前5个城市依次为南宁(13776/57851,23.81%)、柳州(6366/57851,11.00%)、玉林(5711/57851,9.87%)、桂林(4644/57851,8.03%)和梧州(4254/57851,7.35%)。缺陷类型主要包括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裂、唇裂合并腭裂、马蹄外翻足和外耳其他畸形等,其中以多指(趾)和先天性心脏病占比最高。结论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多指(趾)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最为突出。应做好相关孕产知识宣传工作,提高产前诊断率,提升新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广西 特征
下载PDF
血清PGC-1α水平与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6
作者 兰婧 蒋丽 +2 位作者 吕榜权 彭晓竹 谭开亮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31-35,共5页
目的探析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治疗的99例PCOS患者... 目的探析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接受IVF-ET治疗的99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49)和未妊娠组(n=50)。收集并比较所有患者基线资料以及性激素、血清PGC-1α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GC-1α水平对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99例PCOS患者中有49例妊娠成功,妊娠成功率为49.49%。未妊娠组血清甘油三酯(TG)、睾酮(T)水平均高于妊娠组,且血清PGC-1α水平低于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TG水平高是PCOS患者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PGC-1α水平高是PCOS患者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PGC-1α水平预测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2(95%CI:0.654~0.850,P<0.0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血清PGC-1α的Cut-off值为0.485 ng/mL时,预测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7%。结论血清PGC-1α水平与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有关,且当其水平达0.485 ng/mL时,妊娠失败风险明显增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未来或可将其作为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仿生电刺激联合人工周期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子宫容受性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9、抑制素B、骨形态发生蛋白-10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李翠明 吕宁 蒙淑珍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仿生电刺激联合人工周期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子宫容受性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9(GDF-9)、抑制素B(INHB)、骨形态发生蛋白-10(BMP-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7例DOR患... 目的探讨仿生电刺激联合人工周期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子宫容受性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9(GDF-9)、抑制素B(INHB)、骨形态发生蛋白-10(BMP-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7例DO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9例。A组采用仿生电刺激治疗,B组采用人工周期治疗,C组采用仿生电刺激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容受性,血清GDF-9、INHB、BMP-10水平,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及卵巢体积;随访1年,比较三组的妊娠情况;比较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B组、C组初级卵泡数、优势卵泡数、排卵数及血清GDF-9、INHB、BMP-10水平均升高,卵巢体积均增大,且A组、B组、C组呈增高趋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B组、C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均减小,且A组、B组、C组呈下降趋势(P<0.05)。随访1年,C组妊娠率高于A组、B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电刺激联合人工周期可提高DOR患者子宫容受性,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及卵巢体积,也可改善血清GDF-9、INHB、BMP-10水平,提高自然妊娠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仿生电刺激 人工周期 子宫容受性 生长分化因子-9 抑制素B 骨形态发生蛋白-10 妊娠
下载PDF
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综合辅助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瑜 陈梅 熊春翔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口服芬吗通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给予口服芬吗通药物治疗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观察2个人工周...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口服芬吗通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给予口服芬吗通药物治疗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观察2个人工周期后进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根据二次宫腔镜探查术中情况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因、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情况、术前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形态、宫腔重建情况、术后月经、治疗后内膜厚度,对与治疗效果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宫腔操作次数、术前月经情况、术前内膜厚度、宫腔重建情况、治疗后内膜厚度与治疗效果有关(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月经闭经、宫腔重建不满意为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术前月经闭经、宫腔重建不满意为综合辅助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宫腔粘连 宫腔镜手术 人工周期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早期短程心率变异性及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梁星 农宣桦 +3 位作者 龙俊青 朱春燕 陈凤英 杜洁冰 《内科》 2024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是否存在异常,并分析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顺利分娩的1 24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健康足月分娩的1 200例作为健康组,发...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是否存在异常,并分析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顺利分娩的1 24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健康足月分娩的1 200例作为健康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的43例作为妊娠高血压组。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和孕早期(孕8周至孕12周)的短程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的受孕次数少于健康组,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妊娠高血压组短程HRV频域指标中的总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高频功率占比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孕次数多、高频功率占比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保护因素,基础收缩压高、身体质量指数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孕妇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总体活动存在异常,孕早期迷走神经活动水平异常减弱的孕妇易患妊娠高血压。受孕次数多、高频功率占比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保护因素,基础收缩压高、身体质量指数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孕早期 心脏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英军 莫妙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简称AI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行阴道镜检查的214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传统阴道镜、AI电子阴道...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简称AI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行阴道镜检查的214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传统阴道镜、AI电子阴道镜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两者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11例,CIN243例,CIN3115例,宫颈癌45例。AI电子阴道镜的阳性检出率为94.86%(203/214),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51,P<0.001);传统阴道镜的阳性检出率为83.64%(179/214),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61,P=0.010)。结论AI电子阴道镜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电子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 传统阴道镜 宫颈癌筛查 一致性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复发性流产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覃柳妃 孙书芳 孙燕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1375-1381,共7页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种影响有生育需求女性身心健康的生殖并发症,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复发性流产的困扰,其家庭幸福指数及新生命的延续受到严重威胁。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免...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一种影响有生育需求女性身心健康的生殖并发症,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复发性流产的困扰,其家庭幸福指数及新生命的延续受到严重威胁。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其中抗磷脂抗体异常是最相关的因素之一。抗凝治疗及免疫抑制及调节治疗可有效提高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抗体异常患者的成功分娩率,然而,是否需要及如何实施治疗仍然是最大的医疗热点。本综述的目的是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目前抗磷脂综合征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The rising incidence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is a kind of reproductive complications that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with reproductive need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 three-child policy, more and more women are suffering from recurrent abortions, and its family happiness index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new life are seriously threatene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s may be related to immune factors, among which abnormal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re one of the most relevant factors.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mmunosuppression and regul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ful deli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bortion complicated with abnormal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However, whether and how to implement treatment is still the biggest medical hotspot.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recurrent abortion in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一次性摄像吸引管联合B超引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韦金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9-0043,共5页
回顾性分析使用一次性摄像吸引管直视系统联合 B 超可视引导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者303例,将自愿选择使用一次性摄像吸引管直视系统联合B超可视引导手术系统终止妊娠190例作为A组,经阴道B超引导可... 回顾性分析使用一次性摄像吸引管直视系统联合 B 超可视引导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者303例,将自愿选择使用一次性摄像吸引管直视系统联合B超可视引导手术系统终止妊娠190例作为A组,经阴道B超引导可视终止妊娠 113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 A组操作所使用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全流产及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较短,且月经量较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一次性摄像吸引管直视系统联合 B 超可视引导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优于经阴道 B 超可视引导,手术简单安全,能降低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全流产及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较短,且月经量容易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摄像吸引管 直视手术 超声引导 人工流产 早期妊娠
下载PDF
人工流产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放置宫内节育环、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吕榜权 蒋丽 +2 位作者 陈玉梅 苏琳 王希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对比人工流产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放置宫内节育环、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人工流产术即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患者980例(优思明组)、放置宫内节育环患者120例(宫内节育环组)、行依托孕烯皮... 目的对比人工流产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放置宫内节育环、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人工流产术即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患者980例(优思明组)、放置宫内节育环患者120例(宫内节育环组)、行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患者38例(依托孕烯组)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人工流产术后1年均无患者再次妊娠,避孕有效率均为100.0%,优思明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改变(43.3%),宫内节育环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改变(15.8%)及腰腹胀痛(10.0%),依托孕烯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改变(52.7%)。人工流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个月时依托孕烯组不良反应最低,宫内节育器组最高;3个月时,优思明组最低,宫内节育器组亦最高;6个月时,优思明组最低,依托孕烯组最高;12个月时,依托孕烯组最低,优思明组最高。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放置宫内节育环、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的避孕效果均良好,均可作为流产后高效的避孕方法;人工流产后1个月、12个月时,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最低,而在人工流产后3个月、6个月,优思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避孕 屈螺酮炔雌醇片 宫内节育环 依托孕烯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韦敏 林晓琰 +3 位作者 黄宁 韦妙成 梁雯 赖丽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558-3561,共4页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自愿参加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及问卷调查的妇女431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她们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自愿参加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及问卷调查的妇女431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她们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生殖道微生物检测、宫颈细胞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细胞学检查。对可疑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31名调查对象中,高危型HPV感染54例,感染率12.53%。在宫颈病变组与宫颈正常组中,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9.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分析,多个性伴侣(≥2个)和病原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是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原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是HPV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宫颈病变组中HPV感染率高于宫颈正常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早、多个性伴侣、病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病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莫琳玲 彭丹 +2 位作者 宋金玲 李萌 陈梅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9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C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三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治疗前和B、C两组治疗后(P<0.05)。B、C两组治疗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P<0.05)。A组治疗后CD4~+/CD8~+、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低于B、C两组治疗后(P<0.05)。A组流产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血栓前状态,同时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对降低流产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雄激素水平对肥胖或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综合管理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韦敏 陈梅 +4 位作者 闫冰冰 邓玉华 李翠明 韦敏凤 白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1949-1953,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水平对肥胖或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综合管理的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51例肥胖或超重PCOS患者,根据血清睾酮水平分为高雄激素组21例和非高雄激素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 目的探讨雄激素水平对肥胖或超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综合管理的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51例肥胖或超重PCOS患者,根据血清睾酮水平分为高雄激素组21例和非高雄激素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控制综合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身体成分指标。结果干预前非高雄激素组的腰臀比大于高雄激素组,干预后,两组的体重、体质指数、体脂肪重量、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细胞外水分、基础代谢率、臀围均较干预前降低,但仅非高雄激素组的骨骼肌重量、腰围、腰臀比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结论雄激素水平可影响肥胖或超重PCOS患者行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综合管理的效果,非高雄激素血症患者行饮食控制+运动的体重综合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合并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肥胖 超重 体重管理 腹型肥胖
下载PDF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白华 黄宁 刘继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初步探讨HR-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3 902例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HR-HPV检测,并进行问... 目的:了解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初步探讨HR-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3 902例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HR-HPV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①南宁市18~73岁妇女HPV感染率为23.9%。②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91.3%,25~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约为20%,处于较稳定的水平,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04 3,P=0.000)。不同职业及不同民族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南宁市妇女的HPV感染以52,16,58和18型为主,而多重感染百分率为36.3%,均为高危型多重感染或高危型合并低危型多重感染。结论:南宁市不同年龄妇女的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多个性伴者、妊娠分娩数>1,对HPV持续阳性的妇女应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地区 乳头状瘤病毒科 流行病学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HEOS宫腔镜冷刀系统在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春秋 夏苏桦 +2 位作者 刘瑜 黄飞凤 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54-57,共4页
目的 观察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比较两组手... 目的 观察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和术后12个月内月经恢复情况、妊娠情况、卵巢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腔粘连率低,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成功率高(P均<0.05)。两组内不同时点和两组间同一时点血清FSH、E2、LH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 HEOS宫腔镜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月经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同时增加术后妊娠机会,不影响术后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OS宫腔镜冷刀系统 黏膜下子宫肌瘤 妊娠 卵巢功能
下载PDF
HEOS宫腔镜冷刀切除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9
19
作者 熊春秋 张杰 余菲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19-1420,1432,共3页
目的探讨HEOS宫腔镜技术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10例,多发性4例。均采用HEOS宫腔镜下冷刀切除,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5 min,... 目的探讨HEOS宫腔镜技术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10例,多发性4例。均采用HEOS宫腔镜下冷刀切除,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5 min,术中出血量为5~20 ml,住院时间3~4 d,术后均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净率97.87%(46/47)。术后随访6个月,月经均正常,复查B超显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无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HEOS宫腔镜操作系统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子宫肌瘤 HEOS宫腔镜操作系统 手术 冷刀切除
下载PDF
以精子抗原肽为抗原的抗精子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琦 白玲 +3 位作者 佘尚扬 叶元 夏红卫 刘永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建立组合多个精子抗原肽为抗原的检测抗精子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方法用PS3全自动多肽合成仪合成4个特异精子肽,并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和质谱鉴定。用ELISA检测4个合成肽的抗原性,基于对这些合成肽抗原活... 目的建立组合多个精子抗原肽为抗原的检测抗精子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方法用PS3全自动多肽合成仪合成4个特异精子肽,并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和质谱鉴定。用ELISA检测4个合成肽的抗原性,基于对这些合成肽抗原活性的评价,将4个精子抗原肽混合后(组合肽)作为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用抗原。结果合成了实验所需要的抗原性肽段,RP-HPLC结果显示纯度达95%以上。以组合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AsAb的间接ELISA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相比符合率为95.6%。结论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可用于合成高纯度的精子抗原肽,以组合的精子抗原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可提高AsAb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多肽合成 精子抗原肽 抗精子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