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五个主产区茶油营养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国校 刘凯 陈国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30-131,共2页
从脂肪酸组成差异上分析研究了广西柳州、河池、百色、桂林、贺州等5个油茶主产区10个代表性产地的茶油营养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茶油品质以产自百色的茶油最好,其次是产自柳州的茶油,之后依次是产自河池、桂林、贺州的茶油。总不饱... 从脂肪酸组成差异上分析研究了广西柳州、河池、百色、桂林、贺州等5个油茶主产区10个代表性产地的茶油营养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茶油品质以产自百色的茶油最好,其次是产自柳州的茶油,之后依次是产自河池、桂林、贺州的茶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均达80%以上,说明广西的茶油总体上质量都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茶油 脂肪酸
下载PDF
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0
2
作者 梁国校 陈国臣 +4 位作者 马锦林 张乃燕 叶航 刘凯 吴方圆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3期365-368,共4页
阐述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广西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为广西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油茶 产业 广西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油茶SNP位点开发及杂交后代早期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凯 王东雪 +4 位作者 江泽鹏 莫健芳 曾雯珺 张乃燕 梁国校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了开发大量的分子标记用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亲本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本研究采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9个油茶样品(包括5个亲本及其4个子代单株)进行测序并开发SNP标记。最终根据多态... 为了开发大量的分子标记用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亲本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本研究采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9个油茶样品(包括5个亲本及其4个子代单株)进行测序并开发SNP标记。最终根据多态性SLAF标签,开发得到1 644 616个群体SNP。基于群体SNP的亲子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岑软(Cenxi soft-branch C.oleifera)ZJ11为岑软2号与岑软11号的杂交后代,岑软ZJ14为岑软11号与岑软22号的杂交后代,岑软ZJ24为岑软11号与岑软24号的杂交后代,优31则是岑软11号与岑软23号的杂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LAF-seq 分子标记 SNP
下载PDF
广西凤山中籽茶群体种质SNP标记开发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付超 刘凯 +3 位作者 张幸 梁国校 江泽鹏 王凌晖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5,186,共8页
[目的]开发大量SNP标记用于油茶种质资源鉴定及其遗传差异化分析,为广西优良地方油茶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凤山中籽茶8个居群64份种质资源的叶片为供试材料,参考已公布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基... [目的]开发大量SNP标记用于油茶种质资源鉴定及其遗传差异化分析,为广西优良地方油茶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凤山中籽茶8个居群64份种质资源的叶片为供试材料,参考已公布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基因组进行酶切预测,选择最适酶切方案,对油茶基因组DNA酶切构建SLAF-seq文库,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SNP标记开发及其进化关系分析。[结果]通过对照组水稻(Oryza sativa)测序数据的评估检测,显示本次试验双端比对效率为95.53%,酶切效率为95.06%,表明SLAF建库正常;构建SLAF-seq文库并进行双端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13.43 x,共获得207.34 M的读长数据,测序平均Q30为88.94%,平均GC含量为44.85%,共开发879 284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42 892个,共得到4 565 217个群体SNP,进一步地开发获得199 745个高一致性的SNP标记;基于高一致性SNP标记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这广西凤山中籽茶8个居群64份种质划分为2个大类群,4个亚类群,每个亚类群均由来源于1~3个地方群体种质组成。[结论]本研究表明SLAF-seq测序技术可有效用于油茶群体种质SNP标记开发,其标记数量、质量及效率远远优于ISSR、SRAP、SSR等第一、二代分子标记技术;聚类分析表明,遗传变异多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各群各自聚类、地域性相对明显,其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远近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从全基因组范围开发的高质量SNP标记可进一步用于油茶种质资源鉴定、连锁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NP SLAF-seq 遗传分析
下载PDF
4种不同果形香花油茶果实生长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俊媛 陈梦秋 +2 位作者 蔡娅 张日清 叶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香花油茶生产。【方法】选取4种不同果形香花油茶无性系68号(橄榄形)、70号(球形)、84号(桔形)、91号(卵形),对香花油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1)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开始和结...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香花油茶生产。【方法】选取4种不同果形香花油茶无性系68号(橄榄形)、70号(球形)、84号(桔形)、91号(卵形),对香花油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1)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开始和结束时间均有明显差异。68、70和91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均始于7月15日,其中70号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在8月5日结束,期间果实增幅达到8.82 cm^(3),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0.66%;68和91号无性系在8月25日结束果实迅速膨大,期间体积分别增长了5.47和8.71 cm^(3),分别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7.07%和51.96%。84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始于8月5日,并一直持续到10月15日,8月5—25日及8月25日—10月15日期间果实体积增长分别占比34.52%和37.63%。2)果实中籽粒转黑时间与果实结束快速生长期的时间存在相关性,快速生长期结束时间早,籽粒转黑的时间也早。【结论】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生长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果实迅速膨大关键期主要集中在7月15日—8月2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油茶 无性系 果实 生长 进程 物候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东雪 曾雯珺 +2 位作者 江泽鹏 吴艺梅 张乃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 对6-10年生岑溪软枝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形态主要呈球形,占78.95%,果实颜色主要有青色和黄色2种,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5.75%和29.55%;果实各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均单果重〉平均单籽重〉平均单果籽粒数〉平均果皮厚〉平均鲜出籽率〉平均果实横径〉平均果实纵径〉平均果形指数;果实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变异,属于数量性状遗传,而且呈正态分布规律,并具有集中性和分散性;果实性状多数指标间都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只有单籽重与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和鲜出籽率与果形指数、籽粒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 软枝油茶 果实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性
下载PDF
油茶岑软系列优良无性系的ISSR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凯 张乃燕 +2 位作者 王东雪 江泽鹏 曾雯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6,共5页
为了解决油茶良种生产上种苗品种混乱的问题,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岑溪软枝油茶1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108条条带,81条为多态性条带,... 为了解决油茶良种生产上种苗品种混乱的问题,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岑溪软枝油茶1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108条条带,8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占75%;根据引物扩增的ISSR图谱条带,建立了10个‘岑软系列’无性系的ISSR鉴定识别卡,其中3条引物可独立对区分所有供试品种;聚类分析表明,岑软系列无性系间遗传距离为0.083-0.448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411处可较明显将10份供试材料可分为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简单序列重区间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金花茶SNP标记开发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凯 李开祥 +2 位作者 韦晓娟 梁文汇 王坤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3,共5页
为了解金花茶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在不同地区收集的25份金花茶种质与山茶科其他5份种质进行测序。以猕猴桃基因组为参照,对金花茶基因组DNA酶切构建SLAF-seq文库,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SNP标记开... 为了解金花茶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在不同地区收集的25份金花茶种质与山茶科其他5份种质进行测序。以猕猴桃基因组为参照,对金花茶基因组DNA酶切构建SLAF-seq文库,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SNP标记开发及其进化关系分析,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特异性SNP位点,最后根据SNP位点构建25份金花茶种质与山茶科其他5份种质的进化树。最终共开发1471113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69597个;共得到443819个群体SNP位点,其中高一致性的群体SNP位点119452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分成2个大的类群,其中第2类群包含了全部收集的金花茶种质,其又可分为3个亚族,这3个亚族的分化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第1亚族主要是来源于越南的金花茶品系,第2亚族由2个越南的金花茶品系和5个中国的金花茶品系组成,第3亚族全部由来源于中国的金花茶品系组成。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不同地区金花茶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所开发的SNP位点可进一步用于金花茶种群的进化分析、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SLAF-seq SNP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香花油茶分子分类与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国校 刘凯 +3 位作者 马锦林 陈国臣 叶航 江泽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9,58,共5页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通油茶、攸县油茶)遗传距离较远,各自聚类显著,因此香花油茶不属于参试的5个山茶物种;其中与窄叶短柱茶的亲缘关系为近,遗传距离偏小,但遗传距离也远大于种内差异,且形态特征与窄叶短柱茶最为接近,推测香花油茶可能是山茶属短柱茶组1个新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油茶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距离 物种界定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对岑溪软枝油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莹莹 王东雪 毛子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以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xi’)嫁接苗、扦插苗为试验对象,在不同水分(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75 g/株)条件下,测定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在15%~18%条件下,不施... 以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xi’)嫁接苗、扦插苗为试验对象,在不同水分(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75 g/株)条件下,测定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在15%~18%条件下,不施氮的油茶幼苗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强于施氮的油茶幼苗,而在9%~12%条件下,施加高氮(0.75 g/株)有利于油茶幼苗提高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同时,施加氮素也可以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在施加高氮(0.75 g/株)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程度最小,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水分条件 氮素浓度 膜透性 相对含水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及氮素处理对油茶嫁接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莹莹 农慧珍 陈国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1期122-125,共4页
为探明氮素对油茶嫁接苗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根部养分含量变化,从而为油茶苗期合理施肥,提高抗性提供依据。以2年生油茶嫁接苗为试验对象,对其在不同水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 为探明氮素对油茶嫁接苗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根部养分含量变化,从而为油茶苗期合理施肥,提高抗性提供依据。以2年生油茶嫁接苗为试验对象,对其在不同水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75 g/株)条件下,通过生理生化试验方法,测定油茶嫁接苗叶片、根部C、N、P、K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施加低氮(0.375 g/株)更有利于苗木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C、N、P、K积累。在土壤水分轻度胁迫条件下,施加低氮、高氮均促进叶片、根部C、N、P积累,不能促进K的积累。在土壤水分重度胁迫条件下,施加低氮促进叶片C、N、P、K和根部C、N、K的积累,施加高氮不能促进叶片C积累,但能促进根部C、N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嫁接苗 施氮浓度
下载PDF
4种砧木对普通油茶‘岑软3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温如斯 蔡娅 +1 位作者 周招娣 张日清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9,共7页
为了筛选出促进接穗生长的优良砧木,以普通油茶本砧嫁接为对照,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对接穗普通油茶‘岑软3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4年后,以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株高、冠幅... 为了筛选出促进接穗生长的优良砧木,以普通油茶本砧嫁接为对照,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对接穗普通油茶‘岑软3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4年后,以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株高、冠幅、茎和叶片的质量以及单株鲜果产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普通油茶本砧嫁接植株,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作为砧木显著促进了‘岑软3号’的生长和结实,而以广宁红花油茶为砧木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和结实。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综合得分值来评价4种砧木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各物种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香花油茶、陆川油茶、普通油茶、广宁红花油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砧木 香花油茶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叶表型性状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梦秋 张日清 +3 位作者 蔡娅 程俊媛 尹显明 叶航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44%,含水量高于55%的无性系占比70%以上。叶表型性状:15号无性系的叶长最大,29号无性系的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形状系数均最小;各无性系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8%~23.07%,叶周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8%),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07%);叶宽、叶面积与其他叶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708%,说明这2个主成分概括了6个性状的主要信息。其中,叶面积的特征向量值最大,其次是叶宽,叶面积和叶宽是区分香花油茶无性系最主要的叶性状。经聚类分析,香花油茶各无性系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叶绿素含量: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叶绿素含量存在变异,变异系数为8.48%;25号无性系叶基、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差异,叶尖叶绿素含量除与18号无性系无显著差异外,与其他无性系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香花油茶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较大;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叶总体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即叶中部可作为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最佳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油茶 无性系 叶的水分含量特征 叶表型性状 叶绿素含量 叶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