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林燕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261-263,26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MDT)模式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协同护理(MDT)模式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MDT模式,干预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4周后的便秘评估量表、以及便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便秘评估量表评分、便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身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便秘评分、便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便秘患者的应用,可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直肠便秘 多学科 协同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木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8期181-184,187,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导致康复病房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低的原因,运用医护治一体化流程,加强医生、护士、治疗师三方的联系与沟通,制定并规范康复治疗工...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导致康复病房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低的原因,运用医护治一体化流程,加强医生、护士、治疗师三方的联系与沟通,制定并规范康复治疗工作安排流程,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由33%提高至80%(P<0.05),进步率为70%,患者的治疗、护理得到及时、合理的安排,无形成果也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运用医护治一体化流程可提高康复病房护士掌握住院患者康复治疗动态知晓率,同时增加科室的凝聚力,提升护士的主人翁精神,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契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士 患者 康复治疗动态 知晓率
下载PDF
林国华教授运用铺棉灸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发微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青娥 林诗雨 +4 位作者 韦永政 詹莎 陈思宇 焦俊玥 林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总结林国华教授在临床上应用铺棉灸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林教授在临床上常以铺棉灸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并认为“风邪”“火郁”“湿浊”“瘀血”这4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整个瘙痒发病过程,治疗上基于《素问·至真... 总结林国华教授在临床上应用铺棉灸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林教授在临床上常以铺棉灸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并认为“风邪”“火郁”“湿浊”“瘀血”这4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整个瘙痒发病过程,治疗上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治内,外者治外”的原则,以“搜风通络”“火郁发之”“化瘀生新”立论,巧施铺棉灸疗法,配合刺络拔罐、火针疗法、药棉灸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进一步达到通阳祛湿之功,令风祛、火散、湿清、瘀除,令瘙痒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棉灸 瘙痒性皮肤病 火郁发之 名医经验 林国华
下载PDF
中药熏敷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观察护理及预防 被引量:6
4
作者 邹玲 莫建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总结对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超短波配合中药熏敷治疗及护理效果,为护理人员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中药熏敷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48例,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用中药熏敷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 目的总结对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超短波配合中药熏敷治疗及护理效果,为护理人员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中药熏敷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48例,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用中药熏敷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总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中药熏敷法结合超短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加强健康宣教,能有效预防及减少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敷 超短波 轻中度腕管综合征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燕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EAT-10≥3分且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Ⅱ~Ⅲ级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EAT-10≥3分且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Ⅱ~Ⅲ级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进食管理,包括心理护理管理、饮食管理、吞咽康复锻炼、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进食管理基础上,采用V-VST测试结果指导进食的食物性状、一口量,并制定个性化摄食管理方案。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文版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吞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吞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基于V-VST测试结果进食安全管理方案,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黏度测试 脑卒中吞咽障碍 摄食管理
下载PDF
呼吸反馈联合个性化堵管技术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毅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6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反馈+个性化堵管技术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传统呼吸及机... 目的探讨呼吸反馈+个性化堵管技术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传统呼吸及机械辅助排痰+常规拔管技术,观察组按呼吸反馈+个性化堵管技术。比较两组拔管后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SpO2)、气管套管带管时间、肺部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部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最大吸气量、最大呼吸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吸气量、最大呼吸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未发生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发生率、SpO2<9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呼吸反馈+个性化堵管技术对肺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肺部功能,缩短气管切开患者的带管时间,减少拔管对患者呼吸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反馈 个性化堵管技术 脑卒中 气管切开
下载PDF
留置气管导管堵管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燕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7期178-180,共3页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为急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改善呼吸的重要抢救措施[1]。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病情稳定并允许拔除气管套管时,在拔管前一般先进行试行堵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模式,当患者经口—鼻呼吸平稳、无憋气并且咳嗽反射良...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为急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改善呼吸的重要抢救措施[1]。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病情稳定并允许拔除气管套管时,在拔管前一般先进行试行堵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模式,当患者经口—鼻呼吸平稳、无憋气并且咳嗽反射良好,能自行咯痰后方可拔管[2]。在进行试行堵管中,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气管切开导管均无相应配套的堵管装置,也无标准尺度的堵管方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堵管 护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