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不同环境空间下PM_(2.5)及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叶子葳 文建辉 +4 位作者 卢德林 林清钰 陈春强 霍强 龙腾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3-53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环境空间下空气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和来源,在桂林城区与市郊选择8类典型的人类活动环境空间,分别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及表层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空间下,PM_(2.5)样... 为探究不同环境空间下空气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和来源,在桂林城区与市郊选择8类典型的人类活动环境空间,分别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及表层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空间下,PM_(2.5)样本间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小,表层土壤则表现出较明显的城区与市郊差异性,同一采样点的PM_(2.5)与表层土壤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PM_(2.5)与表层土壤中的主要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相对丰度总和超过80%。各个环境空间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均表明人类活动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环境空间中的优势菌属也有所不同,这与环境的特点、细菌的生态功能相关。PM_(2.5)中的优势菌属为异样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 Neorhizobium Pararhizobium Rhizobium)、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而表层土壤中的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马赛菌属(Massil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下的Subgroup_6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表层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来源分析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壅水坝建设前后桂林漓江市区段水质变化分析
2
作者 刘炳涛 宋晓薇 +4 位作者 刘三长 银媛媛 郜雪 周雨玲 冯海涛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为分析壅水坝建设对漓江水质的影响,利用漓江2015—2022年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桂林市城北水厂、东镇水厂、东江水厂、瓦窑水厂及磨盘山断面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为分析壅水坝建设对漓江水质的影响,利用漓江2015—2022年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桂林市城北水厂、东镇水厂、东江水厂、瓦窑水厂及磨盘山断面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壅水坝建设前城北水厂、东镇水厂、东江水厂断面水质类别维持在Ⅰ~Ⅱ类,瓦窑水厂及磨盘山断面水质类别维持在Ⅱ~Ⅲ类,壅水坝建设后,5个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维持在Ⅰ~Ⅱ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壅水坝建成壅水后,瓦窑水厂、磨盘山水质改善较为显著,其他3个水厂水质变化不明显;2023年1—12月,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处于贫营养状态,未出现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漓江 桂林市区
下载PDF
桂林市近地面臭氧与前体物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刘炳涛 穆奕君 +2 位作者 张路 张达标 刘三长 《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2022年桂林市环境空气监测站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观测站的同步监测数据,探讨桂林市近地面臭氧(O_(3))和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及相关性。研究发现,2022年桂林市臭氧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浓度峰值出现在春秋季,而O_(3)污染主要发生... 利用2022年桂林市环境空气监测站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观测站的同步监测数据,探讨桂林市近地面臭氧(O_(3))和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及相关性。研究发现,2022年桂林市臭氧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浓度峰值出现在春秋季,而O_(3)污染主要发生在秋季(9-10月)。9-10月O_(3)污染高发期间受到前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双重影响,O_(3)浓度小时变化趋势与其前体物浓度呈较强负相关,与气温、光照强度正相关,与湿度、降雨量、风速负相关,在高温干热、光照较强的天气条件下,O_(3)前体物NOx和VOCs的人为排放易造成O_(3)浓度的迅速上升和积累,是桂林市引发O_(3)持续污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前体物 变化特征 桂林
下载PDF
桂林市城区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对O3和SOA的生成潜势 被引量:10
4
作者 银媛媛 文建辉 张旭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5,共7页
对桂林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VOCs物种78种,平均体积分数为21.32×10^-9,表现为芳香烃(67.82%)>烷烃(19.56%)>... 对桂林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VOCs物种78种,平均体积分数为21.32×10^-9,表现为芳香烃(67.82%)>烷烃(19.56%)>卤代烃(7.50%)>烯烃(2.86%)>含氧挥发性有机物(1.41%)。VOCs体积分数空间分布呈现市中心和下风向郊区两个高值区。通过苯与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林科所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和生物源,师专甲山校区VOCs主要是来自交通源,其余测点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工业源和外来传输源。分析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电子科大尧山校区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大,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强烈;旅游学院、华侨旅游经开区、大埠中心校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小,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弱。VOCs对O3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3.81%),其次是烷烃(7.22%)和烯烃(4.75%);对SOA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7.45%),其次是烷烃(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臭氧 二次有机气溶胶 生成潜势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技术的移动实验室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苏荣 张志朋 +1 位作者 欧小辉 邓敏军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92-9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技术的移动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资质认定评审、提升在线监测能力、打造智慧监测移动实验室等4个方面提出展望和建...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技术的移动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资质认定评审、提升在线监测能力、打造智慧监测移动实验室等4个方面提出展望和建议,旨在给下一步基于ICP-MS技术的移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移动实验室 在线监测
下载PDF
自动萃取红外法与手动萃取红外法测定污水中石油类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覃羽雯 吕勇 张志朋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134-136,161,共4页
研究了自动萃取红外法与手动萃取红外法测定污水中石油类测试方法,利用空白加标样品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萃取红外法的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等指标优于手工萃取红外法。检出限均<0.06mg/L,精密度、正确度测... 研究了自动萃取红外法与手动萃取红外法测定污水中石油类测试方法,利用空白加标样品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萃取红外法的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等指标优于手工萃取红外法。检出限均<0.06mg/L,精密度、正确度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5%,满足标准测试要求。从检测质量控制稳定性和检测人员使用试剂安全性角度考虑,采用自动萃取红外法开展污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对空白加标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石油类化合物在有检出的情况下,使用全自动萃取红外法比手工萃取红外法测试石油类的质量控制稳定性、安全性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 红外法 自动萃取 手工萃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评估旅游城市非法药物的滥用情况
7
作者 周如月 张漓杉 +3 位作者 张敏 刘学圃 文建辉 唐莉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03-3111,共9页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法已经在各国广泛应用于评估非法药物的消费情况.本研究利用SPE-HPLC-MS技术,比较了前处理条件(Oasis MCX和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对模拟样品中甲基苯丙胺(METH)与氯胺酮(KE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苯丙胺(AMP)和去甲氯胺酮(...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法已经在各国广泛应用于评估非法药物的消费情况.本研究利用SPE-HPLC-MS技术,比较了前处理条件(Oasis MCX和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对模拟样品中甲基苯丙胺(METH)与氯胺酮(KE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苯丙胺(AMP)和去甲氯胺酮(NK)的萃取回收率,结果发现Oasis MCX固相萃取柱更适合METH与KET及其代谢产物的萃取.萃取方法优化后,利用污水流行病学法对桂林市重大节假日(国庆假期)和日常生活中METH和KET滥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METH和KET及其代谢物在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反算了其在该处理厂服务区域的消费量.研究结果表明,METH的代谢产物苯丙胺(AMP)与METH的浓度比值、KET与其代谢产物去甲氯胺酮(NK)的浓度比值都超过理论代谢范围,可能存在METH和KET直接向污水管网恶意倾倒或排放的现象.重大节假日期间METH和KET的千人日均消费量分别为(55.11±94.22)mg·d^(−1)和(173.82±1.83)mg·d^(−1),而日常生活期间的千人日均消费量分别为(9.79±4.25)mg·d^(−1)和(10.50±1.05)mg·d^(−1).重大节假日期间测定的非法药物消费量都显著高于非节假日期间,说明桂林市该区域的非法药物使用着存在节假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药物 污水分析法 固相萃取 消费量
原文传递
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方法研究
8
作者 周如月 刘学圃 +3 位作者 文建辉 彭靖恺 陆增光 唐莉娟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4期194-196,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并提高分析测定效率。本文采用不同固相萃取法从模拟样品中提取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比较不同固相萃取柱(Oasis-MCX和Oasis-HLB)对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提取率,进行了方法... 为了进一步完善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并提高分析测定效率。本文采用不同固相萃取法从模拟样品中提取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比较不同固相萃取柱(Oasis-MCX和Oasis-HLB)对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提取率,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发现这两种固相萃取方法线性都呈现良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方法的精密度较高,RSD都不超过10%。但是Oasis-MCX对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的萃取效果更好,回收率在95.4%~105.8%之间,基质效应范围为86.4%~105.1%。因此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来分离分析污水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苯丙胺 固相萃取 方法研究
下载PDF
基于污水流行病学评估非法药物滥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文建辉 彭靖恺 +2 位作者 刘学圃 周如月 唐莉娟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3期68-70,共3页
非法药物的滥用影响着人类健康、社会安定与国家经济,如今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非法药物滥用的问题,全球非法药物的制造、贩卖和滥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准确掌握非法药物滥用信息对于开展禁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污水流行病学是评估... 非法药物的滥用影响着人类健康、社会安定与国家经济,如今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非法药物滥用的问题,全球非法药物的制造、贩卖和滥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准确掌握非法药物滥用信息对于开展禁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污水流行病学是评估特定地区与人口非法药物滥用率的成熟且重要的工具,本文就污水流行病学的六个步骤:非法药物目标药物残留物(DTRs)的选择、采集污水样品、样品分离与净化、样品分析和反演推算进行综述,为污水流行病学评估非法药物滥用情况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流行病学 非法药物 检测方法 滥用率反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