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气象融媒体服务云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丽军 李有华 谢晓琳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为解决气象媒体服务资源共享困难、科普宣传针对性不强、服务产品制作效率不高、基层公众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EChart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建设广西气象融媒体服务云平台,实现气象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元生... 为解决气象媒体服务资源共享困难、科普宣传针对性不强、服务产品制作效率不高、基层公众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EChart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建设广西气象融媒体服务云平台,实现气象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元生成、融媒体分发、全区共享,进一步提升全区气象融媒体发布能力及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大数据 资源共享 EChart 可视化
下载PDF
广西高速公路气象专业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
作者 高珊 黄树燕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S01期61-64,共4页
高速公路的通行状况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危害出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气象部门向高速管理和运营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交通气象服务对于主动避免恶劣天气并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速公路的通行状况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危害出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气象部门向高速管理和运营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交通气象服务对于主动避免恶劣天气并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5G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效率点对点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这为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精准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广西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现状、主要灾害风险点状况及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情况,对5G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发展趋势分析和发展建议,为促进高速公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专业服务 高速公路 5G
下载PDF
广西水土流失生态气象灾害与减缓策略
3
作者 黄雪松 朱秋宇 +3 位作者 谢敏 何莉阳 王帅 徐圣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强降水事件趋于频繁,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水土流失防御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在分析广西水土流失成因、特征和危害的基础上,从水土流失监测预测、气象预警和保障服务、应...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强降水事件趋于频繁,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水土流失防御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在分析广西水土流失成因、特征和危害的基础上,从水土流失监测预测、气象预警和保障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减缓水土流失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气象灾害 监测预测预警
下载PDF
广西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如 罗红磊 +1 位作者 伍丽泉 唐鹤云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直射比三个指标对太阳能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一套适用于广西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的精细化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广西太阳总辐射年辐照量实际分布状况,将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指标进行分级细化,将覆盖广西... 采用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直射比三个指标对太阳能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一套适用于广西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的精细化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广西太阳总辐射年辐照量实际分布状况,将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指标进行分级细化,将覆盖广西大范围的C等级细化为C1、C2、C3三个级别。结果表明,广西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划分为B、C1、C2、C3、D五个等级,其中B级资源很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东部区域,C1一级丰富区在22.5°N附近以南地区和右江河谷一带,C2二级丰富区在桂中大部分地区,C3三级丰富区集中分布在桂北大部。太阳能资源稳定度划分为B、C两个等级,其中B级较稳定区集中分布在桂西北、桂东南部分地区以及上思县等地。全区各地直射比均为C级(中等级),以散射辐射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评估指标 等级划分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温度气象参数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红磊 黄小燕 +3 位作者 苏志 何如 周绍毅 杨思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3-98,共6页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极端气温,分析了温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极端气温进行拟合是合理和准确的;经过GIS格网技术推算后得到的温度气象参数更精准更细致,能准确地描述出其空间的分布特征;GIS的应用为高新科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重现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是北部低、南部高,丘陵山区低、盆地平原高;各重现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是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南宁、崇左、贵港、柳州、贺州,以及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等地相对较高,向南靠近沿海和与湘、黔交界的北部边缘各地,以及金秀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等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温度气象参数 精细化推算 广西
下载PDF
专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彬 黄树燕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3期119-121,128,共4页
针对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状况、服务产品、运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与先进省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全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广西专业气... 针对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状况、服务产品、运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与先进省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全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广西专业气象服务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气象服务 调查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广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崇智 李有华 王振国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2期87-92,共6页
基于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发布的2016—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资料,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对预警信号发布时间、类别、等级、发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广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雷电、暴雨、大风、高温、大雾... 基于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发布的2016—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资料,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对预警信号发布时间、类别、等级、发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广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雷电、暴雨、大风、高温、大雾是广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多集中于黄色和橙色预警等级,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最多的暴雨灾害,占所发红色预警信号的97%;预警落区主要分布在桂东北、桂西北,预警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 信息发布原则
下载PDF
突发气象灾害科普视频制作的创新模式——以科普视频《揭秘广西桂林临桂区“3·21”17级大风》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英轶 丘良 +2 位作者 翟丽萍 韩嘉乐 张哲睿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以制作科普视频《揭秘广西桂林临桂区“3·21”17级大风》为例探讨了突发气象灾害科普视频的制作思路和创新要点。通过运用图形和动画对分钟级的精细化实况数据、雷达回波图进行可视化展现,可使气象科普视... 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以制作科普视频《揭秘广西桂林临桂区“3·21”17级大风》为例探讨了突发气象灾害科普视频的制作思路和创新要点。通过运用图形和动画对分钟级的精细化实况数据、雷达回波图进行可视化展现,可使气象科普视频通俗易懂,可看性和趣味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突发气象灾害 分钟级气象数据 雷达
下载PDF
气象影视服务开展融媒体传播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容军 齐朋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94-95,97,共3页
气象影视服务开展融媒体传播是公共气象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目前全国媒体改革大趋势,结合融媒体传播特点,整合现有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开发基于新媒体传播的服务新模式,发展融媒体气象影视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 融媒体 气象 影视 信息
下载PDF
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对广西大雾日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皓 郑凤琴 孙崇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利用1979—2020年广西80站逐日大雾资料、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相关分析、合成分析以及信息流因果理论,分析了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对广西大雾日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是广... 利用1979—2020年广西80站逐日大雾资料、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相关分析、合成分析以及信息流因果理论,分析了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对广西大雾日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是广西雾日数的显著影响源,海温偏高(偏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西冬季大雾天气多发(少发)。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引起上空上升运动异常,减弱了沃克环流,导致热带西太平洋出现下沉异常。热带西太平洋下沉异常导致局地负的加热异常,从而在热带西太平洋北侧菲律宾一带对流层低层激发出反气旋异常。广西在菲律宾异常反气旋西北侧的西南风影响下,一方面动力上使得近地面层偏北冬季风风速减小,有利于大雾形成和维持;另一方面使得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一带维持显著的异常反气旋水汽环流,有利于南海水汽向华南输送,使得广西上空整层水汽通量辐合增强,对流层低层绝对湿度增大,水汽逐渐饱和,近地面层结稳定度增强,为大雾形成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导致雾日增多。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时则形势大致相反,广西大雾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反气旋异常 层结稳定度
下载PDF
气象宣传网站运营发展思考——以中国天气网广西站改版为例
11
作者 谢晓琳 吴晗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21期66-68,90,共4页
融媒体时代,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增加,部分传统的天气服务类网站由于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浏览量逐渐下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开始对气象宣传网站的运营发展进行调研和思考,并对所运营的“中国天气网广西站”... 融媒体时代,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增加,部分传统的天气服务类网站由于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浏览量逐渐下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开始对气象宣传网站的运营发展进行调研和思考,并对所运营的“中国天气网广西站”网站进行了改版。改版从基于用户位置的天气信息推送、提供便捷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查询、做好天气新闻栏目、搭建专题模块、创新旅游天气模块、搭建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天气信息模块、设立“东盟天气”子页面、增加“广西天气”气象服务新媒体品牌联动、对整体页面设计进行优化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宣传 新媒体传播 气象服务 天气网站
下载PDF
近50年广西太阳能资源估算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如 周绍毅 +1 位作者 苏志 李艳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利用1961~2010年广西3个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90个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估算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分析了广西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广西全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3682.2~... 利用1961~2010年广西3个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90个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估算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分析了广西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广西全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3682.2~5642.8 MJ/m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年代最大,低值出现在80~90年代,进入21世纪初期达到次大值;广西年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平原多、丘陵山区少的特点,其中资源很丰富区位于广西沿海及十万大山北坡,是广西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区域,广西南部的梧州、玉林、钦州及南宁南部地区是广西具备一定开发利用潜力的资源丰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太阳总辐射 时空特征 广西
下载PDF
广西风能资源分布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如 欧艺 +1 位作者 苏志 周绍毅 《广东电力》 2016年第6期24-29,77,共7页
利用中尺度MM5和小尺度CALMET相结合的风能资源数值模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期间的风速、风功率密度等风能资源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给出广西风能资源高分辨率分布图,并利用广西风能专业观测... 利用中尺度MM5和小尺度CALMET相结合的风能资源数值模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期间的风速、风功率密度等风能资源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给出广西风能资源高分辨率分布图,并利用广西风能专业观测网的6座测风塔实测数据对模拟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合理,效果较好,70 m高度风速平均模拟误差为7.88%,符合广西风能资源的成因、气候特征和地形分布特点,能够宏观地反映广西风能资源的分布特征;总体上广西具有桂北、桂南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北部湾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大及西部丘陵地带和东部河谷平原风能资源偏小的特点;冬季是风能资源利用的最佳季节,春秋次之,夏季较小。建议考虑在模拟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设塔进行观测评估,进一步明确该区域风能的资源量和实际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风速 风功率密度 风塔
下载PDF
广西某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如 唐忠莲 +1 位作者 苏志 林振敏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1期153-156,169,共5页
龙卷风是核电站在选址和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极端气象参数之一。通过调查和收集广西某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62-2012年的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灾害特征、强度定级以及最大设计基准等级等进行了分... 龙卷风是核电站在选址和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极端气象参数之一。通过调查和收集广西某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62-2012年的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灾害特征、强度定级以及最大设计基准等级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龙卷风富士达风力等级集中出现在F0、F1级,最强龙卷风等级为F3级;主要分布在厂址附近和广东沿海一带,东北和西北部的内陆地区也时有发生;一年之中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以4月最多;1 d之中白天比夜间多,傍晚18时段最多;推荐龙卷风设计基准等级为F3级,采用最大设计风速为7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龙卷风 强度分级 设计基准等级 时空分布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太阳能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如 周绍毅 +1 位作者 苏志 李艳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4期34-36,共3页
该文利用广西辐射观测站的太阳辐射资料和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计算分析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广西太阳能资源总储量,并依据广西各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 该文利用广西辐射观测站的太阳辐射资料和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计算分析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广西太阳能资源总储量,并依据广西各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3 682.2~5 642.8MJ·m^(-2),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平原多、丘陵山区少的特点;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集中在夏季最高,年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其中以20世纪60年代最大,进入21世纪初期达到次大值;广西的太阳能总储量为1.03×1015MJ,其中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主要位于22.5°N以南的地区,是广西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时空分布 太阳能总储量 广西
下载PDF
广西桂林风电场设计风速推算实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如 周绍毅 +1 位作者 罗红磊 卢小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36期17-18,共2页
利用桂林气象站经过一致性订正后的年最大风速资料,采用极值I型分布函数推算出桂林气象站50年一遇最大风速作为基本风速,根据风电场测风塔连续完整一年的实测最大风速资料,通过建立气象站与测风塔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比值法将基本风速... 利用桂林气象站经过一致性订正后的年最大风速资料,采用极值I型分布函数推算出桂林气象站50年一遇最大风速作为基本风速,根据风电场测风塔连续完整一年的实测最大风速资料,通过建立气象站与测风塔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比值法将基本风速推算得出风电场各高度的设计风速。结果表明:桂林气象站1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0.3m/s;桂林气象站与测风塔70m高度的最大风速的比值为1.536;测风塔50m、70m、80m高度50年一遇最大风速分别为30.0m/s、31.2m/s和31.6m/s;风电场近似轮毂高度(80m)标准空气密度下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29.1m/s,建议风电场采用Ⅲ类风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设计风速 极值I型 一致性订正
下载PDF
广西跨海大桥桥位区风场特征实测分析
17
作者 何如 谢敏 +3 位作者 周绍毅 孙明 苏志 李强 《热带地理》 2016年第6期952-959,共8页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广西跨海大桥的风环境和风特性参数,2012年在桥位区设立了一座高度为55 m的测风塔,安装了梯度风和超声风观测仪器对其近地风场环境进行了连续1 a的现场观测,分析大桥桥位区实测的平均风场特征和湍流脉动风场特征,并...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广西跨海大桥的风环境和风特性参数,2012年在桥位区设立了一座高度为55 m的测风塔,安装了梯度风和超声风观测仪器对其近地风场环境进行了连续1 a的现场观测,分析大桥桥位区实测的平均风场特征和湍流脉动风场特征,并推算了桥位区设计风速,结果表明:1)桥位区平均风速垂直变化曲线符合幂指数规律,大风状况时的风切变指数为0.062,平均风速上半年>下半年,累年平均和秋、冬、春季主导风向较稳定且均为偏北风;2)在台风"启德"过程观测到的风攻角基本不超过规范用于抗风性能检验规定的±3°范围,脉动风湍流表现为均匀平稳的湍流变化过程,三维方向的湍流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湍流积分尺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湍流功率谱在惯性副区内基本符合Kolmogrove谱-5/3律;3)大桥桥面高度处的设计风速50 a一遇为39.7 m/s,100 a一遇为42.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现场观测 平均风场 脉动风场 设计风速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合浦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特征分析
18
作者 何如 苏志 +1 位作者 罗红磊 卢小凤 《海峡科学》 2016年第2期26-28,39,共4页
该文根据广西合浦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62—2012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点,一年内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以4月最多;一天之中,白天比夜间多,傍... 该文根据广西合浦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62—2012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点,一年内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以4月最多;一天之中,白天比夜间多,傍晚18:00~18:59最多;龙卷风持续时间大多在60min之内,其中20min之内的占64.7%;近51年里,20世纪80年代龙卷风出现最为频繁;龙卷风出现时,富士达风力等级集中出现在F0、F1级,最大可达F3级,但出现的几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龙卷风 时间分布 强度分级
下载PDF
1960—2009年广西霾日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5
19
作者 廖国莲 曾鹏 +1 位作者 郑凤琴 韦玉洁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2-739,共8页
利用1960—2009年广西80个地面观测站资料,运用EOF、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广西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广西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与该地区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引起的污染排放增长密切相关;空间分布呈现出... 利用1960—2009年广西80个地面观测站资料,运用EOF、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广西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广西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与该地区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引起的污染排放增长密切相关;空间分布呈现出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霾日多,边远地区及沿海地区霾日少的特点;广西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以轻微霾(能见度为5~10 km)为主,且霾天气发生时的相对湿度8成以上介于70%~90%;除了空气污染之外,近50年风速呈下降趋势可能也导致更多的霾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EOF 线性倾向估计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