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宣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9期86-87,共2页
探讨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查,找出缺陷,提出相应的措施。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问题。加强院感知识培训,遵守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 探讨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查,找出缺陷,提出相应的措施。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问题。加强院感知识培训,遵守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院感染 缺陷 对策
下载PDF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体液中HBV-DNA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仕娟 钟冬梅 +1 位作者 李崇建 黄瑞军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体液传播的相关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通过ELISA方法筛选出23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体液传播的相关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通过ELISA方法筛选出23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以及尿液中HBV-DNA的含量结果230例大三阳患者中12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尿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8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唾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3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母初乳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结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患者唾液、尿液及母初乳中的HBV-DNA含量高低同血液中HBV-DNA的含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为乙型肝炎是通过唾液、乳汁及尿液进行传播的理论提供了临床检验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三大阳 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瑞军 李祟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136-136,145,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测定所有被检者的血清胆红素、...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测定所有被检者的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经过检测发现,其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健康组,丙二醛和尿酸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有助于医生辅助诊断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丙二醛 尿酸 冠心病
下载PDF
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26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韦春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7期173-173,共1页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的疗效。方法:桑菊饮加减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疗效好。
关键词 感冒 桑菊饮加减 妊娠期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3
5
作者 韦春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期157-159,共3页
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腺增生症的一种,为女性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因癌变率较其他良性乳腺疾病高,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临床上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治也非常多见,现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文献报... 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腺增生症的一种,为女性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因癌变率较其他良性乳腺疾病高,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临床上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治也非常多见,现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乳腺囊性增生病是现代医学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临床体会
6
作者 李茂良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8期172-173,共2页
目的:对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本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2009年1月来本院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术后近期及中期疗效进行评分,观察... 目的:对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本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3月~2009年1月来本院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术后近期及中期疗效进行评分,观察和分析术后症状改善率。结果:58例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6.55%,中期优良率为100%,疗效显著。结论: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显著,椎板间开窗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适用广,基层医院较易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广西1~6岁儿童脑性瘫痪患病状况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友玲 郭先鸣 +11 位作者 杨广林 颜秀梅 李小丽 李广邕 兰东屏 李淑先 王勇 丁浩平 刘艳玲 刘建蒙 李松 林庆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调查广西 1~ 6岁儿童脑性瘫痪 (脑瘫 )的患病状况、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于 1998年 6~ 12月对广西南宁市、横县、钦州县 1~ 6岁儿童进行脑瘫患病状况及病因调查分析。结果 两县一市共调查 1... 目的 调查广西 1~ 6岁儿童脑性瘫痪 (脑瘫 )的患病状况、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于 1998年 6~ 12月对广西南宁市、横县、钦州县 1~ 6岁儿童进行脑瘫患病状况及病因调查分析。结果 两县一市共调查 1~ 6岁儿童 15 0 80 6人 ,其中男 894 18人 ,女6 1388人。诊断为脑瘫者 193例 ,患病率为 1 2 8‰ ,其中男性 136例 ,患病率为 1 5 2‰ ,女性 5 7例 ,患病率为 0 9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本组脑瘫的危险因素为 :出生不会哭 (出生窒息 )、Apgar评分小于 8分、分娩医疗机构级别、母亲怀孕次数、产前未作检查、孕期服退热药及食用腌制品数量等。结论 广西地区脑瘫患病率与国内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这可能与该地区高危新生儿存活率较低、婴儿死亡率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危险因素 抽样研究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雪萍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分布,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此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关系,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分布,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此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关系,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及单用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研究108例患儿中0~3岁20例,占18.5%;3~7岁50例,占46.3%;7~10岁28例,占25.9%;10岁以上10例,占9.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 CD4+、CD4+/ CD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CD4+、CD4+/ CD8+均明显升高,以研究组升高最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研究组为1.9%。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比较高的年龄阶段为3~7岁。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病的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小儿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原文传递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黎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1-12,共2页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探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A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B组: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并作比...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探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A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B组: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并作比较。结果:B组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良好的改善,且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更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可将其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