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廖静妮 杨惟薇 +2 位作者 董海丽 黄华存 梁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3期27-29,共3页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常态化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其开放共享程度制约着高校的整体发展。为提高广西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效率,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从管理制度、收费标准、培训制度、管理质量、预约管理、共享效益6个...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常态化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其开放共享程度制约着高校的整体发展。为提高广西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效率,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从管理制度、收费标准、培训制度、管理质量、预约管理、共享效益6个方面对构建大型仪器设备闭环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在改进管理方式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机时和使用收费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为其他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管理 共享效益
下载PDF
广西大学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娟 韦燕燕 +3 位作者 欧阳雄姣 黄华存 邹承武 冯家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新农科建设旨在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作为人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提升新农科建设内涵,培养符合现代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广西大学植... 新农科建设旨在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作为人才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提升新农科建设内涵,培养符合现代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广西大学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多种方式交叉融合为指引,推行目标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打造五个平台,建立两个基地,构建三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理论成果和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实验教学 植物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原文传递
大型仪器设备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3
作者 黄婧 胡炜 +1 位作者 黄华存 付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大型仪器设备已成为高水平科研的重要支撑。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型仪器平台的功能由原来的测试服务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实践为例,探索大型仪器设备在研究生实践... 大型仪器设备已成为高水平科研的重要支撑。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型仪器平台的功能由原来的测试服务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实践为例,探索大型仪器设备在研究生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一流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敬敬 黄华存 冯家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6,共9页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建立一套科学、健全、高效的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对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健...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建立一套科学、健全、高效的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对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健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形成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借鉴系统工程理论的构建思想,论述了一流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构建思路,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工程理论支持的一流本科实验教学保障体系,以期更好地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完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教学 实验教学 保障体系 研究实践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农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娟 叶进 +3 位作者 黄华存 兰伟 韦燕燕 冯家勋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9-23,28,共6页
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新农科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多学科交叉,对农科类本科生开设智慧农业课程。但是该课程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农科类学生信息化基础薄弱,二是农业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和问题梳理难度大。因此,智慧农业... 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新农科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多学科交叉,对农科类本科生开设智慧农业课程。但是该课程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农科类学生信息化基础薄弱,二是农业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和问题梳理难度大。因此,智慧农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突出整体结构、关键要素、实践案例和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建立用大数据及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农业的技术路径,设置面向“互联网+”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智慧农业专题实践,加大研究性教学内容设计,同时强化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个人素养等,培养服务乡村振兴和建设数字乡村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助力数字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 教学改革 “互联网+” 实践
下载PDF
伺服电动机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设计
6
作者 董海涛 姚作芳 +1 位作者 黄伟诚 覃文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为了精确检测伺服电动机中各种增量式编码器的实时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与Qt平台的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方法,并研发了伺服电动机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根据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信号特点,设计了CPLD嵌... 为了精确检测伺服电动机中各种增量式编码器的实时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与Qt平台的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方法,并研发了伺服电动机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根据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信号特点,设计了CPLD嵌入式系统接口时序电路,通过ModelSim对系统进行时序验证;基于Qt平台开发了上位机软件,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转串口处理CPLD发送编码器位置信息并对位置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能准确获取各种增量式编码器实时位置并实现友好人机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式编码器 伺服电动机 位置检测 嵌入式系统 上位机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提升农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敬敬 黄华存 冯家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8-894,共7页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飞速进步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本...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飞速进步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本文基于新农科背景论述了农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跨学科发展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模式落后及资源欠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实验教学体系落后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等现实存在的困境,进而,以广西大学为例,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协同融合发展,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探索,切实提升农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农科人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培养新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实验教学 创新实践能力
原文传递
伺服电机BiSS协议编码器解码装置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董海涛 黄伟诚 姚作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4,111,共9页
为精确获取伺服电机双向同步串行接口(BiSS)协议编码器的角度位置及快速读写寄存器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QT平台的BiSS协议解码方法,包括嵌入式FPGA模块和PC上位机软件.基于BiSS通信协议,首先设计FPGA嵌入式系统硬... 为精确获取伺服电机双向同步串行接口(BiSS)协议编码器的角度位置及快速读写寄存器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QT平台的BiSS协议解码方法,包括嵌入式FPGA模块和PC上位机软件.基于BiSS通信协议,首先设计FPGA嵌入式系统硬件,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了有限状态机,并通过Modelsim对FPGA各模块进行时序验证;基于QT平台设计了PC上位机软件,其与FPGA模块协同对编码器数据进行处理并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FPGA与PC上位机解码系统能精确获取BiSS编码器角度信息,实现BiSS-B和BiSS-C协议准确解码,并能读写编码器存储的电子铭牌信息,在伺服控制和伺服电机维修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伺服控制 BiSS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有限状态机 编码器 上位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