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7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见、理解并相信教育中的“她力量”——专访广西师范大学王枬教授
1
作者 王枬 刘祎 《教师教育学报》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王枬教授认为,性别平等问题关乎人类和谐和社会公平正义。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人数已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女生不仅是未来的母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还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对此,王枬教授有三点主张。第一,看见女性和女性的力量... 王枬教授认为,性别平等问题关乎人类和谐和社会公平正义。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人数已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女生不仅是未来的母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还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对此,王枬教授有三点主张。第一,看见女性和女性的力量,积极推进性别平等。不仅看见女生教育的工具价值,更应看见女生教育的本体价值,构建女生教育的专属课程,助力女生更好地成长;看见教师职业性别的不平衡,重视今天师范生特别是未来女教师的培养,鼓励女生在承担多重角色的基础上勇敢做更好的自己。第二,理解贫困女生,特别是理解新时代女教师及特岗女教师的独特境遇。在义务教育阶段,女教师(尤其是乡村学校女教师)人数已超过2/3,女教师虽然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经济贫困、物质保障不足、专业发展迷茫等困境。只有解决了女教师“安身立命”之所需,才会有女教师“安心从教”之所为。第三,相信乡村女教师作为共同富裕的助力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家要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乡村女教师作为“教育扶贫先行者”的作用,这不仅是乡村教育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她”主体价值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生教育 女教师发展 女性解放 她力量 乡村女教师
下载PDF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课堂观察能力的调查研究——以A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覃泽宇 薛珊 《教育与考试》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采用自编问卷对A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11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课堂观察能力包含态度、伦理、操作性知识、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反思能力等7个因子。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能力、反思能力... 采用自编问卷对A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11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课堂观察能力包含态度、伦理、操作性知识、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反思能力等7个因子。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能力、反思能力、伦理、报告撰写能力和操作性知识对课堂观察能力的解释率依次降低。课堂观察教学的改进,应加强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及其向信息选择和处理能力的转化、继续发扬文化融合的优势,以及融入学生的学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能力 小学教育 本科生
下载PDF
广西瑶族服饰的文化意蕴及教育价值
3
作者 方永苏 《天工》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构建的关于瑶族历史和审美取向的一种服饰。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生活方式和智慧的展示,表达了瑶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分析瑶族服饰的家族传承及技艺制作、审美能力及人... 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构建的关于瑶族历史和审美取向的一种服饰。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生活方式和智慧的展示,表达了瑶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分析瑶族服饰的家族传承及技艺制作、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文化交流及国际价值,在探索广西瑶族服饰的文化意蕴的基础上挖掘瑶族服饰的教育价值,并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服饰 教育价值 地方课程
下载PDF
教师发展:在成已成人中创造教育新世界——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被引量:58
4
作者 叶澜 王枬 《教师教育学报》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构成。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21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其主张:教师要从"卫道士""牺牲者""传递者"的角色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的取向;从强调专业发展、培育他人的目标转向"育己育人"的追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成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息动力,并将创造教育的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教师观 教师角色 教师价值 教师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乡村人才振兴:逻辑、困境与对策——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士会 孙杨 张钰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7-55,共9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内生变量。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孵化器,功不可没。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在优化政策环境的制度逻辑、搭建施展平台的产业逻辑、夯实智力支撑的教育逻辑、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内生变量。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孵化器,功不可没。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在优化政策环境的制度逻辑、搭建施展平台的产业逻辑、夯实智力支撑的教育逻辑、强化知识补给的技术逻辑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托,但也要辩证地认识到现阶段存在数量、质量、类型和效能的困境,即职业教育供给乡村的人才总量缺额,人才质量难以满足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耦合度低和职业教育乡村人才评估体系缺失等四个向度。因此,应创建乡村人才“三引凤凰计划”、构建“校—村—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乡村人才专项建设,建立因地制宜、多层级的评估体系,从而有效地破解乡村振兴中人才短板的困境,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乡村人才振兴 产教融合
原文传递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叙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辛吉陈 《西部学刊》 2023年第8期126-130,共5页
“特殊教育师范生”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转变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选取在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从事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教师——X老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从特殊教育师范生到初遇特殊教育,经历实习和求职变动后,逐... “特殊教育师范生”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转变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以叙事研究的方法,选取在合肥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从事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教师——X老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从特殊教育师范生到初遇特殊教育,经历实习和求职变动后,逐步成长为“热情饱满”的特教教师的工作经历,从生态学视角出发,通过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维度挖掘特教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动因。特殊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应具备明确的专业信念,储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促进特教师范生专业成长,当前应适当调整特教师范生培养方式、重视特教师范生职后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范生 专业成长 叙事研究
下载PDF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内涵阐释、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晨 张雪翠 李晓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内部圈层和外部环境相互纠缠下的本质反映,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是类型化定位下进行中国式职业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从适应性的结构特征看,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对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种”适应性、“类”...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内部圈层和外部环境相互纠缠下的本质反映,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是类型化定位下进行中国式职业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从适应性的结构特征看,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对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种”适应性、“类”适应性、“个”适应性的综合呈现。逻辑上以人的完整性生成为目标、以深度的产教结构融合为导向、以类型化的中国式职业教育适应体系建构为归宿。因此,职业教育适应性建构应以个体全生命周期成长为参照,培养完整的人;丰富场域结构,建构深度融合的职教共同体;根植职业教育本体,孕育职业教育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适应性 中国式职业教育 全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适应性发展:内涵阐释、基本表征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护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样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推动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教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其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义。从职业教育教师适应性发展...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样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推动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教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其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义。从职业教育教师适应性发展的表征来看,主要体现在角色认知、育人目标、专业素养、数字能力层面的适应性。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适应性发展可从本体追寻、应然起点、关键核心、现实指向等方面寻求实践路径,进而加强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 适应性发展 高质量发展 角色认知 育人目标 专业素养 数字能力
下载PDF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十周年:广西职教“出海”的成就、问题及方向
9
作者 史洪波 王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广西面向东盟的职教“出海”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在擘画发展蓝图、搭建对外窗口、形成典型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政策供给牵引力、... 广西面向东盟的职教“出海”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在擘画发展蓝图、搭建对外窗口、形成典型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政策供给牵引力、平台载体支撑力、典型模式适应力、品牌效应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十周年之际,广西职教“出海”应加强顶层设计、描绘行动路径,借助平台整合、畅通合作机制,坚持质量为本、完善育人体系,依托科研助力、推进系统研究,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职教“出海”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配置城乡差异研究:基于泰尔指数的比较
10
作者 周子怡 王丽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探究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状况,采用泰尔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发现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师数量配置缺口较大,质量及结构配置失调;城区、镇区及乡村之间在教师质量与结构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民族... 为探究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状况,采用泰尔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发现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师数量配置缺口较大,质量及结构配置失调;城区、镇区及乡村之间在教师质量与结构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民族地区学前教师在数量、质量及结构配置上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均高于民族地区城区、镇区及乡村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基于弱势补偿理论分析,可知其原因主要在于民族地区幼儿园管理者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国家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经济投入与政策倾斜力度均较有限。据此建议,要完善民族地区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健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监督体系,并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经济投入与政策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前教育 教师资源 资源配置 泰尔指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治理的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11
作者 张锋 延美丽 彭红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其已逐渐从融合创新阶段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演化。数据治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技术与管理优势,推动教育领域不断变革。基于韦伯数据治理权变模型及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深入探讨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其已逐渐从融合创新阶段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演化。数据治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技术与管理优势,推动教育领域不断变革。基于韦伯数据治理权变模型及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深入探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治理能有效促进智慧教育治理协同高效化,数字教育资源质优、多元化,高质量教育创新化,以及“三个课堂”常态化。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优化顶层设计、稳固中枢数据层建设、强化应用层覆盖、全面开发教育资源的策略建议。如此,不仅能丰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体系,而且为我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融合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据治理 区域教育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三习互嵌式”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12
作者 李广海 李淑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8-104,共7页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深化教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三习”的内容、课时均予以详细规定,但对如何实施“三习”尚未作出明确指导,主要由各级各类各师范院...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深化教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三习”的内容、课时均予以详细规定,但对如何实施“三习”尚未作出明确指导,主要由各级各类各师范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由此,部分师范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三习”割裂的问题。基于此,构建“三习互嵌式”教育实践模式,并将这一模式付诸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总结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相结合的经验与不足,从而为提升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师范生 “三习互嵌式” 教育实践模式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动态研究——以日本GIGA School构想为例
13
作者 张文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热议话题,国际上各国成效显著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与行动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有借鉴意义。近年来日本通过GIGA School构想的实践正逐步实现一人一台电子终端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因此...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热议话题,国际上各国成效显著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与行动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有借鉴意义。近年来日本通过GIGA School构想的实践正逐步实现一人一台电子终端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因此,尝试从日本的相关政策中解析其转型目的以及落实措施,并提出细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搭建转型建设体系、构建多方面政策联动系统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数字化转型 日本GIGA School构想
下载PDF
洪堡大学理念的形成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祖航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7期66-69,共4页
由威廉·冯·洪堡等人创建的洪堡大学理念是在当时的思想潮流以及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柏林大学为洪堡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的建立开启了德国大学的新篇章,为德国大学的再生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教... 由威廉·冯·洪堡等人创建的洪堡大学理念是在当时的思想潮流以及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柏林大学为洪堡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的建立开启了德国大学的新篇章,为德国大学的再生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教育信仰,促进了德国大学的崛起。时至今日,洪堡大学理念在教育领域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堡大学理念 学术自由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成人教育的现代性张力及其调解——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
15
作者 邓文勇 熊慧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受高速流动的全球化影响,“加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加速的运行逻辑推动成人教育发展,却也引发成人教育价值认知偏差、发展空间收缩、功利主义倾向蔓延等现代性问题。若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审视,则是成人教育的不确定性... 受高速流动的全球化影响,“加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加速的运行逻辑推动成人教育发展,却也引发成人教育价值认知偏差、发展空间收缩、功利主义倾向蔓延等现代性问题。若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审视,则是成人教育的不确定性、去同步化和价值异化的现实症候。伴随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加速社会”的动力引擎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相互抵牾,将成人教育拉入“无为”和“为人”,“供给单向度”和“需求多元化”,“无质的加速”和“高质的增长”的三重张力之中。基于此,可通过构筑成人教育要素形态互动的“共鸣空间”、探索“后增长社会”引领高质量增长的实践范式、确立成人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走向等方面努力,以期调解成人教育的现代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社会 成人教育 现代性张力 后增长社会 美好生活
下载PDF
循证教育的哲学批判与建构
16
作者 徐乐乐 何美姣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循证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深入教育各处脉络,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循证教育理念是不完善的,这主要来源于其实证主义哲学本质所固有的理论困境。从教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伦理观四个维度探讨循证教育的局限性可以发... 循证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深入教育各处脉络,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循证教育理念是不完善的,这主要来源于其实证主义哲学本质所固有的理论困境。从教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伦理观四个维度探讨循证教育的局限性可以发现:在本体论维度,循证教育是一种还原性实践,忽视教育的生成性;在认识论维度,循证教育追求“研究—实践”的确定性,忽视教育中的不确定性;在方法论维度,循证教育的“方法—目的”是一种线性关联,忽视教育中的非线性关联;在伦理观维度,循证教育遵循实践的技术命令,忽视教育中的价值维度。从以上四个维度对循证教育进行的批判和厘清,为建构其实践原则提供了理论前提。因此,循证教育完善自身要基于以下原则:引入教育判断力,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注重证据的价值判断,以达致教育问题的本质;厘清“目的—方法”的主客位置,重视“目的—方法”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复杂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体系,对教育进行整体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育 实证主义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实践原则
下载PDF
广西市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分析
17
作者 罗顺元 罗慧莲 +2 位作者 梁健杰 张旭阳 严思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29,共7页
以广西域内14市为评价单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测度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均十分显著... 以广西域内14市为评价单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测度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均十分显著,但其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2010年广西14市均处于拮抗阶段,而2020年则有9个城市处于协调阶段,有5个城市处于磨合阶段。(3)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城市化。2010年广西1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只有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而到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城市就达到了8个,仅剩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4)2010—2020年广西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2010年的大量Ⅲ型、少量Ⅰ型,演变成2020年的5种类型即Ⅳ、Ⅴ、Ⅶ、Ⅷ、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镇化 耦合协调 广西
原文传递
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18
作者 吴华静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25,共4页
家庭教育事关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乡村小学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指出乡村小学班主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和主要内容,为促进乡村... 家庭教育事关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乡村小学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指出乡村小学班主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和主要内容,为促进乡村小学班主任有效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提升乡村小学教育质量和家庭教育质量,提出深化乡村小学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解、加强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提升乡村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等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 班主任 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战略进路
19
作者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培养人才、迈向教育强国、追求人民至上、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促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价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情境教育研究的创新力作——《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述评
20
作者 王枬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情境教育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本土教育理论,被誉为“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教育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王灿明教授领衔撰写的《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以民族复兴新征程为时代背景,紧扣“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这一主题... 情境教育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本土教育理论,被誉为“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教育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王灿明教授领衔撰写的《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以民族复兴新征程为时代背景,紧扣“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这一主题,展现出情境教育4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描绘了情境教育研究的全貌,堪称情境教育史研究的开山之作。由于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呈现出来的鲜明特色,该书甫一面世,便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教育改革 教育史研究 情境教育 东方文化 研究成果 民族复兴 发展历程 新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