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心与其它中心合作模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荣 徐艳文 +5 位作者 曾艳红 冯贵雪 韦继红 王静 赵强 周灿权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研究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心接收外送标本进行诊断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外接标本与本中心同期地中海贫血PGD周期的诊断结果。结果外接标本与本中心的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胚胎实验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目的研究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心接收外送标本进行诊断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外接标本与本中心同期地中海贫血PGD周期的诊断结果。结果外接标本与本中心的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胚胎实验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接标本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正常胚胎率、杂合子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诊断失败率分别为27.92%、35.10%、36.98%、16.93%,本中心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正常胚胎率、杂合子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诊断失败率分别为27.10%、38.01%、34.89%、14.6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接标本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正常胚胎率、杂合子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诊断失败率分别为30.48%、44.28%、25.24%、9.87%,本中心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正常胚胎率、杂合子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诊断失败率分别为25.71%、46.43%、27.86%、7.28%,两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接标本经过当地生殖中心的处理,运输至我中心检测不会显著影响诊断结果,PGD诊断中心接收外送标本进行合作的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动静态小鼠胚胎培养方法的囊胚获得率的对比
2
作者 李楠 张名媛 +1 位作者 阳晓敏 林忠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47-2549,共3页
目的比较动静态小鼠胚胎培养方法的囊胚获得率。方法对20只雌性昆明小鼠行超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将获得的胚胎分为静态培养组(110个)和动态培养组(120个),分别使用静态培养和胚胎微脉冲震动仪动态培养。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卵裂的胚... 目的比较动静态小鼠胚胎培养方法的囊胚获得率。方法对20只雌性昆明小鼠行超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将获得的胚胎分为静态培养组(110个)和动态培养组(120个),分别使用静态培养和胚胎微脉冲震动仪动态培养。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卵裂的胚胎数和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动态培养组的囊胚率为92.5%,高于静态培养组的80.9%(P<0.05)。结论采用胚胎微脉冲震动仪进行体外胚胎培养可以提高囊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胚胎培养 动态培养 静态培养 微脉冲震动仪 小鼠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27个活检周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永梅 韦继红 +2 位作者 徐丽湘 韦立红 曾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胚胎来源及卵裂球活检方法对囊胚形成及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行地中海贫血PGD的21例共27个周期胚胎活检后的胚胎发育情况、PGD诊断效率以及临床结局。共分冻融胚胎组和新鲜胚胎组;...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胚胎来源及卵裂球活检方法对囊胚形成及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行地中海贫血PGD的21例共27个周期胚胎活检后的胚胎发育情况、PGD诊断效率以及临床结局。共分冻融胚胎组和新鲜胚胎组;机械法活检组和激光活检组,比较两组活检后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种植率的差异。结果:27个活检周期共活检胚胎数293个,胚胎活检后形成囊胚153个(52.2%),活检后移植23个周期,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34.8%。机械法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和囊胚种植率较激光法的高(分别为56.6%、42.0%和31.3%、0),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胚胎的高(分别为51.9%和3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机械法活检可获得较激光法更好的囊胚形成率和妊娠结局。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后的高。玻璃化冷冻活检后形成的囊胚复苏后移植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为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囊胚形成率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宫角妊娠9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覃梅 唐娟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85-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出现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4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出现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4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有3例术后宫内妊娠继续发育活产,1例稽留流产行清宫术;5例宫内妊娠合并宫角妊娠,有3例术后宫内妊娠继续发育活产,1例自然流产,1例术后局部血肿而终止宫内妊娠。共获活产分娩6例。结论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确诊依赖超声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手术处理异位妊娠病灶可获良好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宫内妊娠 间质部妊娠 宫角妊娠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对囊胚培养和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永梅 韦继红 +3 位作者 牟联俊 徐丽湘 秦祖兴 唐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60-226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受精方式对囊胚培养和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按受精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三组的囊胚在新鲜培养1 399个周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受精方式对囊胚培养和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按受精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三组的囊胚在新鲜培养1 399个周期、冻融培养169个周期中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的差异以及在冻融囊胚717个周期移植结局中的差异。结果:(1)新鲜培养周期IVF组的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9.85%vs 44.36%、37.09%),而早期补救ICSI组的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囊胚优质率明显低于常规IVF和ICSI组,周期取消率明显增高,但囊胚移植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冻融培养周期IVF组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率、种植率亦明显优势于ICSI组,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早期补救ICSI组D3优胚率低,囊胚形成率亦低。(3)不同受精方式的冻融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4)新鲜培养、冻融培养和冻融囊胚三种来源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结论:不同受精方式可影响囊胚的形成率和优质率,但不同受精方式和不同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方式 囊胚形成率 妊娠率 种植率
下载PDF
不同胚胎冷冻保存时间和方法对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楠 牟联俊 +1 位作者 李忻琳 林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结果:4组胚胎复苏存活率(98.1%、99.0%、96.8%和95.7%)、临床妊娠率(54.4%、55.4%、49.6%和51.5%)和流产率(10.7%、8.9%、9.45和11.15)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冷冻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P<0.05)。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玻璃化冷冻胚胎方法复苏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囊胚期冻融胚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冷冻 冷冻保存时间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单卵双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唐永梅 李忻琳 马文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65-1968,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现象的原因,探讨可能引起MZT的实验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中心行单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包括1786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现象的原因,探讨可能引起MZT的实验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中心行单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包括1786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710个冻融移植周期及49个冻融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周期,分析新鲜胚胎、胚胎冻融、胚胎质量、人工辅助孵化方法等与发生MZT的相关性。结果:(1)新鲜移植周期年龄、体外培养时间、体外授精方式与MZT无明显相关性。(2)新鲜囊胚移植与冻融囊胚移植周期MZT率差异有显著性(0.88% vs.3.08%,P<0.05)。(3)PGD周期中激光打孔方法MZ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机械孵化方法(25.00% vs.0.00%,P<0.05)。结论:囊胚期胚胎冷冻和辅助孵化是发生MZT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单卵双胎 冻融胚胎 辅助孵化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形态与精子密度、活力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牟联俊 唐永梅 徐丽湘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与精子密度、活力的关系。方法 492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方法 (CASA)检测精子密度、活力,采用巴氏染色进行精子形态分析。根据密度分为<5×106/ml、5~20×106/ml、>20×106/ml3组...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与精子密度、活力的关系。方法 492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方法 (CASA)检测精子密度、活力,采用巴氏染色进行精子形态分析。根据密度分为<5×106/ml、5~20×106/ml、>20×106/ml3组;根据精子活力分为<10%、10%~30%、31%~50%、>50%4组。比较个组精子形态正常率的差异。结果随着精子密度、活力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与精子密度和活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形态 精子活力 精子密度
下载PDF
黄体早期雌二醇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帆 韦继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00-2302,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雌二醇(E2)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3年7—10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ICSI-ET治疗的236个长方案周期进行分析。取卵后第2日测定... 目的:探讨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雌二醇(E2)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3年7—10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ICSI-ET治疗的236个长方案周期进行分析。取卵后第2日测定血E2值,根据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分为3组:A组E2下降幅度〈70%(70例);B组E2下降幅度70%~80%(114例);C组E2下降幅度〉80%(52例),比较3组间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3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C纽(44.2%)与A组(68.6%)、B组(6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早期(取卵后第2日)E2值相对于HCG日E2值的下降幅度对于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雌二醇 黄体早期 妊娠率
下载PDF
黄体期与卵泡期全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方案临床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茜 李晶晶 +1 位作者 范莉 黄品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段使用全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中心行黄体期(A组)或卵泡期(B组)长效长方案的324个IVF/ICSI-ET周期,...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段使用全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中心行黄体期(A组)或卵泡期(B组)长效长方案的324个IVF/ICSI-ET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Gn时间、Gn用量和HCG日LH、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成熟卵率、2PN受精率、胚胎数、优胚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全量GnRH-a降调方案可获得与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类似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降调节方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女性单纯超重或肥胖对新鲜移植周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文红 张玉 +2 位作者 李忻琳 韦立红 唐妮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42-145,159,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单纯超重/肥胖对新鲜移植周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的2851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n=2207)、超重组(n=512)及肥胖组(n=132)。所有患者均采用黄体... 目的研究女性单纯超重/肥胖对新鲜移植周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的2851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n=2207)、超重组(n=512)及肥胖组(n=132)。所有患者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行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行胚胎移植。比较3组患者的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与肥胖组的促性腺激素使用剂量及时间增加,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雌二醇水平降低,获卵数及D3胚胎数减少(均P<0.05),但MⅡ卵率、受精率、第3天优质胚率、囊胚形成率,第3天或第5天移植胚胎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女性单纯超重/肥胖可降低促排卵过程中卵巢的反应性,但并不影响新鲜移植周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超重 肥胖 卵巢反应性 新鲜移植周期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双输卵管切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立红 《柳州医学》 2006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32个周期为观察组。选择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大小、平均卵...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32个周期为观察组。选择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切除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下载PDF
体外受精治疗抗精子抗体所致不育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蔡军 唐永梅 +1 位作者 牟联俊 韦继红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 了解抗精子抗体 (AsAb)与体外受精方法的关系 ,明确体外受精在治疗抗精子抗体所致不育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对拟进行 (IVF -ET)、(ICSI)治疗的 12 9例不育夫妇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抗精子抗体 ,阳性者为研究组 ,设阴... 目的 了解抗精子抗体 (AsAb)与体外受精方法的关系 ,明确体外受精在治疗抗精子抗体所致不育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对拟进行 (IVF -ET)、(ICSI)治疗的 12 9例不育夫妇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抗精子抗体 ,阳性者为研究组 ,设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别以IVF -ET、ICSI治疗。结果 IVF -ET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其Ⅰ~Ⅱ级胚胎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受精率及妊娠率有显著差异 ,ICSI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CSI技术是治疗抗精子抗体所致不育症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抗精子抗体 ICSI 不育 体外受精 对照组 IVF-ET 显著差异 方法 目的
下载PDF
双输卵管切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8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韦立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 32个周期为观察组。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 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卵巢大小、卵泡数、获卵数、...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 32个周期为观察组。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 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卵巢大小、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卵泡数、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女性 输卵管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下载PDF
常规IVF受精失败后不同补救ICSI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楠 阳晓敏 +1 位作者 林忠 曾定元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1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常规IVF受精后判断为不受精或低受精后行早期补救ICSI的54周期患者,分为6h后补救组和20... 目的探讨早期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常规IVF受精后判断为不受精或低受精后行早期补救ICSI的54周期患者,分为6h后补救组和20h组,统计其早期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 6h补救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20h补救组(P<0.05)。结论 IVF后早补救ICSI(6h补救)组的结局优于晚补救ICSI(20h补救)组,能获得高发育潜能的胚胎,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受精失败 补救ICSI
原文传递
无精子及严重少精子症的遗传学缺陷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军 蔡稔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遗传缺陷在无精子、严重少精子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5例无精子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检测,同时行精索输精管诊察,阴性者行精液... 目的 探讨遗传缺陷在无精子、严重少精子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5例无精子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检测,同时行精索输精管诊察,阴性者行精液果糖定量实验。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8例(12.3%),AZF因子缺失7例(10.8%),输精管缺如2例(3.1%)。结论 遗传学检测在男性无精子、严重少精子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 严重少精症 染色体 无精子因子 输精管缺如
原文传递
胚胎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永梅 秦祖兴 李忻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胚胎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延时摄像技术进行胚胎微滴聚集培养的119个周期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同条件的IVF/ICSI常规培养患者119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胚胎培养结果的差...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胚胎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延时摄像技术进行胚胎微滴聚集培养的119个周期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同条件的IVF/ICSI常规培养患者119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胚胎培养结果的差异;同时比较微滴聚集培养9孔与16孔培养结果。结果微滴聚集培养的胚胎培养方式与常规培养方式比较,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98.2%、58.6%、54.1%、31.5%、57.9%,48.5%VS 97.1%、59.0%、49.6%、33.9%、60.9%、5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孔与16孔D3优胚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5.7%VS63.5%,P<0.05),其余卵裂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培养密度(1-16个/30μl)的胚胎发育潜能相似,延时摄像技术采用的微滴聚集培养与常规传统培养可以获得相似的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摄像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冻融囊胚与新鲜囊胚移植在输卵管因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春玲 唐永梅 +2 位作者 韦立红 牟联俊 韦继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比较冻融囊胚和新鲜囊胚移植在输卵管因素患者中的临床结局,方法在输卵管因素患者体外受精(IVF)后形成的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囊胚移植分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周期移植,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 目的比较冻融囊胚和新鲜囊胚移植在输卵管因素患者中的临床结局,方法在输卵管因素患者体外受精(IVF)后形成的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囊胚移植分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周期移植,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结果冻融囊胚移植550例的临床妊娠率48.7%(268/550)、种植率36.5%(369/1012)和异位妊娠率2.2%(2/268),新鲜囊胚移植88例的临床妊娠率43.2%(38/88)、种植率36.8%(43/117)和异位妊娠率7.9%(3/38),年龄大于35岁者囊胚种植率下降,早期胚胎流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1、冻融囊胚移植获得与新鲜囊胚相似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但异位妊娠发生率比新鲜周期低。2、不同年龄阶段移植囊胚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和胚胎种植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胚胎的种植潜能有下降趋势,同时早期流产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冻融 异位妊娠
原文传递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帆 韦继红 唐永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及早期补充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早期补充ICSI)的治疗周期共228例,探讨男方精子形态与IVF受精率,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及早期补充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早期补充ICSI)的治疗周期共228例,探讨男方精子形态与IVF受精率,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IVF+早期补充ICSI的228对夫妇,按男方精子形态分为3组:A组:精子形态正常组(正常精子形态率≥15%)B组:畸形精子症组(5%≤正常精子形态率<15%)C组:严重畸形精子症组(2%≤正常精子形态率<5%,<2%则直接行ICSI,未在本研究范围内),受精后(若IVF受精率<30%则行早期补充ICSI)比较3组间的IVF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的差别。结果 3组间可用胚胎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IVF受精率C组明显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与常规IVF受精率有相关性,但与胚胎质量,临床结局无相关性,早期补充ICSI是改善受精率及临床结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形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早期流产率
原文传递
长效和短效GnRH-a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帆 韦继红 唐永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菲林)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使用达菲林剂型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70例采用长效达菲林1.0-1... 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菲林)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3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使用达菲林剂型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70例采用长效达菲林1.0-1.5mg单次注射降调节;B组192例采用短效达菲林0.1mg/d降调节,比较两组间降调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间对比,Gn用量,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降调时间,Gn天数,获卵数,胚胎种植率,OHSS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中应用长效和短效GnRH-a均能达到有效的降调节,获得相似的妊娠率,但长效GnRH-a垂体抑制更深,Gn刺激时间长,OHSS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长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