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黏细菌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筛选评价
1
作者 官佳松 卢天梅 +3 位作者 邹承武 蒙姣荣 马仲辉 苏志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5-3276,共12页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对甘蔗梢腐病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为研发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以来源于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的12种62株黏细菌为研究对象,以2株广西蔗区甘蔗...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对甘蔗梢腐病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为研发有效防治甘蔗梢腐病的生物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以来源于广西北部湾不同海洋生境的12种62株黏细菌为研究对象,以2株广西蔗区甘蔗梢腐病优势病原菌甘蔗镰孢菌(Fusarium sacchari)9DF-3-2和FS-2-1为靶标,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黏细菌对甘蔗镰孢菌的拮抗作用,初步筛选出潜力活性菌株;利用透析膜对峙培养法、菌丝裂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等从拮抗作用方式、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评价潜力活性菌株对甘蔗镰孢菌的生物防治潜力。【结果】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62株黏细菌中发现47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9DF-3-2和FS-2-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活性菌株率达75.8%,有18株黏细菌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抑菌直径大于1.000 cm,其中以叶柄黏球菌(Myxococcusstipitatus)T163和蜂窝囊菌(Melittangiumsp.)T269的抑制作用最强。黏细菌胞外发酵液对甘蔗镰孢菌菌丝裂解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胞外发酵液对2株甘蔗镰孢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明显;透析膜平板隔离试验结果显示,黏细菌T269、T163和T071受透析膜隔离后对甘蔗镰孢菌仍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黏细菌发酵提取物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黏细菌T163和T269的发酵提取物对2株甘蔗镰孢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100.0μg/mL的T163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其对9DF-3-2和FS-2-1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3.97和84.58μg/mL。【结论】来源于广西北部湾的海洋黏细菌T163和T269对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甘蔗镰孢菌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绿色生物防治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细菌 甘蔗梢腐病 甘蔗镰孢菌 活性菌株筛选
下载PDF
涠洲岛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2003的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邢楠楠 任润馨 +5 位作者 唐振洲 罗志宏 夏辰曦 刘永宏 彭亮 陈显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60,共7页
为了探讨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2003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该菌株代谢产物,基于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旋光等数据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8个化合物从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2003中... 为了探讨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2003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该菌株代谢产物,基于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旋光等数据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8个化合物从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2003中分离并被鉴定为(3S,11aS)-3-[(1H-indol-3-yl)methyl]-7,9-dihydroxy-8-methoxy-2,3,11,11a-tetrahydro-6H-pyrazino[1,2-b]isoquinoline-1,4-dione(1)、cyclo(L-Pro-L-Tyr)(2)、cyclo(L-4-Hyp-D-phe)(3)、cyclo(L-4-Hyp-L-Phe)(4)、cyclo(L-4-Hyp-L-leucine)(5)、cyclo(L-4-Hyp-D-leucine)(6)、desmethyldiaportinol(7)、2-(2ʹ-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8)。化合物1~8在测试浓度下未显示抑制癌细胞增殖、α-葡萄糖酶和抑菌活性。化合物1~8首次从涠洲岛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ASPERGILLUS 次级代谢产物 洋沉积物 涠洲岛
下载PDF
海藻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甲状腺肿大的影响
3
作者 刘建雲 韦娟 +2 位作者 姜舒 高程海 易湘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海藻乙醇提取物(简称“醇提物”)对甲硫氧嘧啶(MTU)引起的大鼠甲状腺肿大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海藻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余组采用灌喂MTU溶液14 d复... [目的]研究海藻乙醇提取物(简称“醇提物”)对甲硫氧嘧啶(MTU)引起的大鼠甲状腺肿大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海藻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余组采用灌喂MTU溶液14 d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溶液(每日剂量为20μg/kg);海藻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海藻醇提物溶液(每日剂量分别为0.54 g/kg、1.08 g/kg、2.16 g/kg);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灌胃容量均为10 ml/kg。连续给药28 d,给药期间需隔天灌胃给予MTU 1次以保证模型的稳定。28 d后采用10%水合氯醛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进行处死。取大鼠肝脏、心脏、甲状腺组织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用HE染色法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FT3、FT4和TSH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甲状腺指数升高(P<0.01),甲状腺组织小叶排列紊乱,滤泡皱缩,上皮细胞增厚,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FT3、FT4含量显著降低,TSH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海藻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甲状腺指数(P<0.05或P<0.01),并改善MTU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病理形态;海藻醇提物低、高剂量组血清中的FT3含量升高(P<0.05);海藻醇提物低剂量组血清中FT4含量升高(P<0.05);海藻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SH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海藻醇提物对MTU引起的大鼠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海藻醇提物能够升高FT3、FT4水平,降低TSH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乙醇提取物 甲状腺肿大 甲硫氧嘧啶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长期冰冻贮藏对龙眼肉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冯婷 王宁香 +3 位作者 陈雅萍 黎金莲 李鸿莉 杨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7期29-34,85,共7页
以广西产22个品种龙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不同品种龙眼肉的多酚含量,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 以广西产22个品种龙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不同品种龙眼肉的多酚含量,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研究长期冰冻贮藏前后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龙眼肉之间多酚含量差异明显,鲜品中大乌圆多酚含量最高,畹町多酚含量最低,分别为84.83、6.74 mg/g,两者之比为12.59。冰冻贮藏5个月后,冻品中多酚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为龙优和西贡1号。对比研究长期冷冻贮藏前后多酚含量变化发现,灵龙和畹町冷冻前后多酚含量基本不变,均在7 mg/g左右,其余品种均明显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前3个品种为大乌圆、早熟广眼和泰国热带,分别下降92.17%、91.87%和90.38%。与鲜品早熟广眼、青皮石硖相比,鲜品大乌圆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长期冰冻条件下,龙眼肉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下降,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加。综上,龙眼肉鲜品多酚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肉 冰冻贮藏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品种
下载PDF
涠洲岛鹿角珊瑚共附生真菌Arachniotus ruber GXIMD 0251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王佳熹 卢护木 +3 位作者 齐鑫 高程海 刘永宏 罗小卫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0,共7页
研究涠洲岛来源鹿角珊瑚(Acropora austera)共附生真菌Arachniotus ruber GXIMD 0251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解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测定... 研究涠洲岛来源鹿角珊瑚(Acropora austera)共附生真菌Arachniotus ruber GXIMD 0251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解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测定其抑菌活性。从粗提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auxarthrols B,E,F和H(1—4)、paradictyoarthrin A(5)、chrysoqueen(6)、ocauxarthrol A(7)、1,3,6-三羟基-8-甲基占吨酮(8)、N-乙酰酪胺(9)、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0)、间羟基苯乙酸(11)、L-tenuazonic acid(12)和2,3,22,23-tertrahydroxy-2,6,10,15,19,23-hexamethyl-tetracosa-6,10,14,18-tetraene(13)。其中化合物1、4—6和11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一定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78~0.312mg·mL^(−1)。本研究丰富了蛛网霉属(Arachniotus)真菌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为抗生素研发提供化学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鹿角珊瑚 Arachniotus ruber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6
作者 陈望安 李蜜 +1 位作者 黎芳婷 高程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8-1468,共11页
为探究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抑菌活性,该文采集防城港市珍珠湾和渔洲坪海草床9份盐生植物根际土壤进行研究,使用5种分离培养基,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通过PCR扩增和16S r... 为探究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抑菌活性,该文采集防城港市珍珠湾和渔洲坪海草床9份盐生植物根际土壤进行研究,使用5种分离培养基,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通过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可培养细菌发酵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4种人类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9份样品中共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42株,隶属13个科14个属,包括链霉菌属、弧菌属、芽孢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微杆菌属、短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罗思氏菌属、嗜冷杆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发光菌属、氟单胞菌属和志贺菌属,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菌属。(2)抑菌活性初筛结果显示,6株可培养细菌至少对2种以上人类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1株来自弧菌属,1株来自罗思氏菌属,其余4株均来自链霉菌属。综上所述,防城港海域海草床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较新颖独特,链霉菌属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潜在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人类致病菌 细菌多样性 链霉菌属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红树老鼠簕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XIMD 03158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7
作者 安凡 姜悦 +5 位作者 王宇 曹广萍 高程海 刘永宏 易湘茜 白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文章对红树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XIMD 03158的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该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核磁氢谱、碳谱和高分辨率质谱数据综合解析鉴定单体化合... 文章对红树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XIMD 03158的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该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核磁氢谱、碳谱和高分辨率质谱数据综合解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从A.terreus GXIMD 03158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出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dankasterones A(1),(14α,22E)-14-hydroxyergosta-4,7,22-triene-3,6-dione(2),steresterone B(3),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4),herbarulide(5),demethylincisterol A3(6),isochaetochromin B1(7),isochaetochromin B2(8),(E)-7,9-二烯-11-羰基硬脂酸(9)和aspergilfuranone A(10)。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所有化合物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结果显示化合物6对S.albus、S.aureus和S.epidermidis的MIC分别为3.12、6.25和3.12μg·mL^(−1);化合物9对S.albus和S.aureus的MIC分别为1.56和3.12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老鼠簕 内生真菌 曲霉属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小球藻生长因子对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紫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8
作者 何亚玲 苏桂惠 +1 位作者 唐振洲 苏志维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86-92,共7页
本研究通过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小球藻生长因子(Chlorella growth factor,CGF)中各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CGF对紫外损伤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保护作用和胶原蛋... 本研究通过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小球藻生长因子(Chlorella growth factor,CGF)中各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CGF对紫外损伤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保护作用和胶原蛋白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核苷酸在CGF中占比为84.40%±0.73%。CGF预处理能显著减轻UVA对HSF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以50μg/mL浓度CGF处理可使HSF细胞活力提高75.05%,且在5~50μg/mL内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ELISA实验结果发现CGF可提高HSF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1(TIMP-1)、I型胶原蛋白(COL-I)的表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CGF是优异的外源性核苷酸营养物质,能有效减轻UVA引起的HSF细胞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生长因子 核苷酸含量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紫外损伤模型 Ⅰ型胶原蛋白
下载PDF
北部湾柱状角孔珊瑚水螅体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9
作者 冯广福 何洁怡 +4 位作者 白猛 易湘茜 刘昕明 罗连响 高程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了研究柱状角孔珊瑚(Goniopora columna)水螅体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柱状角孔珊瑚水螅体粗提物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对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非小... 为了研究柱状角孔珊瑚(Goniopora columna)水螅体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柱状角孔珊瑚水螅体粗提物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对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549 cells, NSCLC)的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从柱状角孔珊瑚水螅体中分离鉴定出8种化合物,分别为alkalgoniopora A (1)、茶碱(2)、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尿嘧啶(4)、胸腺嘧啶(5)、pregna-5,20-dien-3β-ol(6)、cinnamicacid(7)和原儿茶酸(8),其中化合物1为新发现的生物碱。初步细胞毒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2和6对NSCLC增殖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其余化合物对NSCLC增殖无明显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角孔珊瑚 水螅体 次级代谢产物 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
下载PDF
2-酰基-4-酯基取代噻唑天然骨架的绿色仿生制备
10
作者 高烁 曹沛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7-29,共3页
2-酰基-4-酯基取代噻唑为具有抗癌活性的Tubulysin、ITE以及除藻活性优良的结构类似物Bacillamide家族核心骨架,经典合成方案路线繁琐,条件相对苛刻,收率低。本文结合最新生源路径,仿生改进关键氧化脱氢步骤,高效率制备该类型中间体,并... 2-酰基-4-酯基取代噻唑为具有抗癌活性的Tubulysin、ITE以及除藻活性优良的结构类似物Bacillamide家族核心骨架,经典合成方案路线繁琐,条件相对苛刻,收率低。本文结合最新生源路径,仿生改进关键氧化脱氢步骤,高效率制备该类型中间体,并且初步阐明相应机理,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新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骨架 Tubulysin ITE Bacillamide 仿生制备 绿色工艺
下载PDF
靶向ERK2抑制剂的活性筛选与机理研究
11
作者 吴茜洳 王玲芝 +4 位作者 高亚磊 杨敏 刘永宏 徐新亚 刘锴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 2,ERK2)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激酶,目前还没有靶向ERK2的药物获批上市。本研究旨在获得结构新颖的靶向ERK2小分子抑制剂。通过质粒构建、蛋白表达与体外激酶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 2,ERK2)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激酶,目前还没有靶向ERK2的药物获批上市。本研究旨在获得结构新颖的靶向ERK2小分子抑制剂。通过质粒构建、蛋白表达与体外激酶活性测试,对本实验室构建的北部湾次级代谢产物及化学合成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开展生物活性筛选,利用分子对接阐明化合物与ERK2的结合模式及作用机理。试验最终筛选获得6-甲氧基红镰霉素B、异红镰霉素及嘧啶脲类等5个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统一命名为化合物1-5),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17±1.82)、(13.39±0.93)、(27.85±2.55)、(19.14±1.02)和(8.55±3.72)μmol/L。化合物1-5对ERK2具有抑制活性,它们与ERK2中的LYS-54、MET-108及GLN-105残基形成的氢键是影响两者结合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分子对接 蛋白表达 活性筛选 结合模式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BWL-001代谢产物及抗弧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何佳利 甘雨满 +3 位作者 白猛 高程海 张文飞 王锐萍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3-718,共6页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 本研究旨在从1株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WL-001中挖掘抗海洋弧菌(Vibrio)的活性代谢产物,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菌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结合96孔板微量稀释法进行抗弧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该菌株LB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个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4)、3个吲哚生物碱衍生物(6-8)以及3个其他类化合物(5、9和10),分别命名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cyclo-(Pro-lle)(2)、maculosin (3)、trans-cyclo-(Pro-Phe)(4)、anthranilic acid (5)、indole-3-meth-ylethanoate (6)、indole-3-acetic acid (7),nb-acetyltryptamine (8)、thymine (9)、acetamide (10)。其中,化合物6-8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弱的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值均为12.5μg/mL。本研究丰富了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土壤来源的蜡样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多样性,并为抗弧菌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岭热带雨林 土壤 蜡样芽孢杆菌 代谢产物 抗弧菌活性
下载PDF
茅尾海红树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王靖 李蜜 +4 位作者 徐淑芬 黎芳婷 易湘茜 刘永宏 高程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9-2007,共9页
为挖掘茅尾海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资源,研究其抑菌活性,该文使用培养基对茅尾海5种红树植物(红海榄、黄槿、无瓣海桑、桐花树、阔苞菊)的7份根际土壤进行富集培养,选用6种不同分离培养基对富集样品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纯化,基... 为挖掘茅尾海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资源,研究其抑菌活性,该文使用培养基对茅尾海5种红树植物(红海榄、黄槿、无瓣海桑、桐花树、阔苞菊)的7份根际土壤进行富集培养,选用6种不同分离培养基对富集样品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纯化,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并采用纸片法筛选具有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1)从7份红树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20种可培养细菌,隶属于35科47属,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菌种总数的14.2%,同时发现5种潜在新菌株。(2)通过抑菌活性初筛,发现9种细菌的发酵粗提物对至少一种致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综上表明,茅尾海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并且部分菌株具有抑制人类致病菌活性。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根际土壤 富集培养 可培养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木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GXIMD0000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泽恩 邹思华 +4 位作者 江娇 罗海梅 黄锡山 刘永宏 谭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7,共8页
为挖掘木榄内生真菌的降血糖功效,对木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GXIMD00006进行扩大培养,采用柱层析技术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技术结合文献对比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1个化合物,分别为:(+)-s... 为挖掘木榄内生真菌的降血糖功效,对木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GXIMD00006进行扩大培养,采用柱层析技术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技术结合文献对比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1个化合物,分别为:(+)-sclerotiorin(1)、sclerotioramine(2)、isochromophiloneⅧ(3)、terretonin(4)、terretonin A(5)、chrodrimanin A(6)、chrodrimanin B(7)、chrodrimanin E(8)、3,5-二羟基麦角甾醇-7,22-二烯-6-酮(9)、麦角甾醇(10)和过氧化麦角甾醇(11),其中,2个萜类衍生物4和5均为首次从青霉属中分离得到。该研究首次发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3.30μmol/L,表明木榄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开发成为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木榄 阿扎菲酮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降血糖
下载PDF
奇异海蟑螂提取物抗炎活性及改善筋伤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韩倩 蒋翠萍 +6 位作者 李玥瑶 高程海 夏家朗 李蜜 刘永宏 米顺利 易湘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对筋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诱导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水平,进而... [目的]研究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对筋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诱导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水平,进而评价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以重物自由落体组织损伤法建立筋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予以大鼠外用涂抹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 d。通过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观察病理切片,检测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来评价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对筋伤模型大鼠受损肌肉组织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奇异海蟑螂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RAW264.7炎症细胞释放NO含量(P<0.01),且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筋伤模型大鼠受损肌肉组织中PGE2、IL-1β、MDA的含量,提高受损肌肉组织的SOD活力,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或P<0.01),改善筋伤模型大鼠损伤肌肉的组织形态。[结论]奇异海蟑螂乙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炎活性,同时高剂量的奇异海蟑螂不同提取部位能更为显著地增加SOD含量,降低MDA、PGE2和1L-1β的含量,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而达到改善模型大鼠筋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海蟑螂 RAW264.7 抗炎 筋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桐花树活性内生真菌筛选及其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16
作者 罗志宏 依旺的 +4 位作者 邢楠楠 刘永宏 高程海 夏辰曦 陈显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33-2041,共9页
为了探究桐花树内生真菌在抑菌方面的价值,该文以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为评价指标筛选活性菌株,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方法结合多种色谱技术分离活性菌株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利用微孔板法测定单体... 为了探究桐花树内生真菌在抑菌方面的价值,该文以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为评价指标筛选活性菌株,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方法结合多种色谱技术分离活性菌株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并利用微孔板法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从桐花树分离得到的16株内生真菌隶属2纲7目10科10属,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菌属。内生真菌GXIMD02029和GXIMD02039的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粘性放线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XIMD02038发酵产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7个化合物从内生真菌Phomopsis sp.GXIMD02029中被分离并鉴定为(15 R)-acetoxydothiorelone A(1)、cytosporone B(2)、pestalotiopsone H(3)、pestalotiopsone B(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甲酸(6)、N-(2-苯乙基)乙酰胺(7)。(3)化合物1和化合物2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化合物1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5.625μg·mL^(-1),对藤黄微球菌和粘性放线菌的MIC值为7.8125μ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1)。化合物2对藤黄微球菌的MIC值为62.5μg·mL^(-1),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粘性放线菌的MIC值为125μ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250μg·mL^(-1)。该文筛选了3株活性菌株,首次报道化合物1具有抗菌活性,为桐花树内生真菌在抗菌价值方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拟茎点霉属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褐石斑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钟声平 蒋艳 +4 位作者 陈秀荔 赵永贞 赵龙岩 刘永宏 黄国强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9-726,共8页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HN)、福建厦门(XM)和韩国济州岛(HG)3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谱系结构和群体扩张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石斑鱼3个地理种群(88个个体)共检测出18个多态位点,共有7种单倍型;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且单倍型在群体间分布不均,韩国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中国海南和厦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距离最远的韩国群体和中国海南群体遗传分化最高(F_(ST)=0.177 5),地理距离最近的中国海南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分化最低(F_(ST)=0.013 4)。Mantel检验结果显示,3个褐石斑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相关,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 IBD)是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F_(ST)=0.097 1)。褐石斑鱼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图表现为简单星形结构,符合群体扩张的历史特征。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也证实西太平洋海区褐石斑鱼群体存在扩张的历史特征。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区的褐石斑鱼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种质资源极易受到渔业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衰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急需加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石斑鱼 种质资源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药用红树木榄胚轴抗HBV化学成分的研究
18
作者 梁考云 候师师 +2 位作者 高程海 刘永宏 易湘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4-2032,共9页
红树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胚轴为京族常用治疗乙肝中草药。为研究木榄胚轴中化学成分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活性,该文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木榄胚轴不同萃取部位抗HBV活性,使用现代色谱和波... 红树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胚轴为京族常用治疗乙肝中草药。为研究木榄胚轴中化学成分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活性,该文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木榄胚轴不同萃取部位抗HBV活性,使用现代色谱和波谱方法对活性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试获得的化学成分抗HBV活性。结果表明:(1)红树木榄胚轴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抗HBV活性;(2)从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胸腺嘧啶(2)、腺嘌呤核苷(3)、oryzalactam (4)、正丁基-O-D-吡喃果糖苷(5)、nortetillapyrone (6)、(4R,6S)-4-methoxyl-2,3-dihydroaquilegiolide (7)、(4R,6S)-2-dihydromenisdaurilide (8)、没食子儿茶素(9)、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 (10)和(-)-南烛木树脂酚-9-O-β-D-木吡喃糖苷(11),其中化合物4、5、7和8为首次从药用红树木榄中获得,化合物4具有抗HBV活性,其抑制率为23.59%。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木榄胚轴抗HBV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胚轴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乙肝病毒活性
下载PDF
表伊快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生物被膜的影响
19
作者 陆春菊 梁莉芬 +6 位作者 傅春青 张耿思 李海艳 周冬梅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研究表伊快霉素(5’-epiequisetin)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表伊快霉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 目的研究表伊快霉素(5’-epiequisetin)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表伊快霉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绘制时间-抑菌曲线评估其持续抑菌效果;研究亚抑制浓度(sub-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ub-MIC)的表伊快霉素对MRSA毒力因子溶血素、菌黄素和脂肪酶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表伊快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的作用;研究亚抑制浓度的表伊快霉素对MRSA运动性、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对MRSA细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伊快霉素抑制MRSA的MIC为16μg/mL。在sub-MIC浓度下,表伊快霉素可抑制MRSA毒力因子溶血酶、菌黄素、脂肪酶的产生;表伊快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胞外多糖的产生和MRSA的滑行运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伊快霉素可使MRSA排列疏松,菌体皱缩。结论表伊快霉素能够显著抑制MRSA毒力因子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够减少MRSA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可作为抗MRSA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伊快霉素 MRSA 毒力因子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北海市经济贝类基本成分和碳氮生源要素含量测定分析
20
作者 潘兆基 蔡晓辉 +3 位作者 彭银辉 钟声平 黄亮华 黄国强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72-380,共9页
广西沿海贝类资源丰富,在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意义重大。为获取用于开展贝类增养殖容量评估,构建食物链网、生源要素和能量流动模型,以及开展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建设和碳汇渔业评估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对北海市常见的14种经济贝类进... 广西沿海贝类资源丰富,在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意义重大。为获取用于开展贝类增养殖容量评估,构建食物链网、生源要素和能量流动模型,以及开展北部湾海域海洋牧场建设和碳汇渔业评估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对北海市常见的14种经济贝类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与分析。实验对从北海市市场收集的14种经济贝类的壳长(SL)、壳宽(SW)或壳高(SH)、体质量(BM)、壳质量(SM)、软体部质量(MSP)进行测量,并同时对软体部的水分、粗蛋白、能量、碳和氮的含量及稳定同位素丰度等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贝类的出肉率差别较大,贝壳较薄的大獭蛤(Lutraria maxima)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等可超过70%。双壳贝类的软体部含水率均超过85%,腹足类的软体部含水率不超过81%。贝类的有机碳含量为39.77%-47.36%,氮含量为8.25%-11.80%。双壳贝类中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δ^(13)C最低,华贵栉孔扇贝(Chalamys nobilys)的δ^(13)C最高;双壳贝类中华贵栉孔扇贝的δ^(15)N最低,等边浅蛤(Macridiscus aequilatera)的δ^(15)N最高。软体部能量含量为16.11-20.81 kJ/g。双壳贝类软体部能量含量(E,kJ)与其壳长(SL,cm)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E=a×e^(b×SL),腹足类软体部能量含量(E,kJ)与其壳高(SH,cm)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E=a×e^(b×SH);软体部能量含量(E,kJ)与体质量(BM,g)的关系符合线性公式E=a×BM+b。不同种类的贝类的基本成分和生源要素的特征存在差异,与已有文献报道不同海区的同种贝类相关数据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学相关研究时,数据的收集非常重要,借鉴相关物种的数据要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有机碳 稳定同位素 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